地名:上寨镇 | 隶属:灵丘县 |
区划代码:140224102 | 代码前6位:140224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晋B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辖区面积:约29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上寨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据传,古代该村北面寨顶山上曾安过营寨,因该村位于此山上方,故名。…[详细] |
庄子沟村 | ~201 | 村庄 | 庄子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串岭村 | ~202 | 村庄 | 此村座落在山岭下,因附近的很多山岭都在一块相连着,所以此村得名“串岭”。…[详细] |
雁翅村 | ~205 | 村庄 | 雁翅村地处我县南部山区,距离灵丘县城42.5公里,东临上寨村,西临串岭村,全村有0.8平方公里。省级108国道从村前通过,交通相对便利,是上寨镇具有较…[详细] |
石矾村 | ~208 | 村庄 | 建村时因村北有一石崖,崖上有石头很象矾块,故此村取名“石矾”。…[详细] |
王寨村 | ~209 | 村庄 | 该村原先姓王的居住,故叫“王寨”,以姓氏得名。…[详细] |
上寨南村 | ~210 | 村庄 | 该村原名叫上寨河南,是根据上寨河叫得,后来为了简便把“河”字去掉叫上寨南。…[详细] |
下寨南村 | ~214 | 村庄 | 村后有一山叫寨顶山,曾有一个山王,在山上安营扎寨,村庄座落在山下,故取名下寨,因在上寨河的南面叫“下寨南”。…[详细] |
下寨北村 | ~215 | 村庄 | 因村子对面有一山,据传说此山安过营寨,故叫“寨顶山”,又因村子座落在北面,故取名叫“下寨北”。…[详细] |
口头村 | ~216 | 村庄 | 该村因在焦涧沟门口,得名焦涧口,后演变成口头。…[详细] |
刘庄村 | ~218 | 村庄 | 地处下寨南村北五公里处。因此村开始是姓刘的居住,故名。…[详细] |
焦沟村 | ~221 | 村庄 | 传说有姓焦的人在此住过,因此取名焦涧沟,后简化为焦沟。…[详细] |
狼牙沟村 | ~222 | 村庄 | 建村时姓杨的居住,起名“杨家沟”,以后人口发展多了,杨姓对人出事较毒辣,群众狠之入骨,因地处狼牙山西北沟里,群众就改为“狼牙沟”,意思是“狼”吃“羊。…[详细] |
道八村 | ~230 | 村庄 | 因距离大石头、狼牙口等村都是八里,而得名“道八”,以所管辖村庄名称--道八村得名。…[详细] |
地名由来:
上寨,据山寨取名,明初建村。下寨南村后有一座山,名曰:“寨梁”,传说宋朝有一大将,因战败而率领全部人马逃至此山安营扎寨,占山为王,到处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待机东山再起,但后事不详。该村位于此寨上方,故名。
基本介绍:
上寨镇地处大同市南部石山区,东与河北涞源县接境,南与河北省涞源阜平相邻。全镇总面积2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79亩现辖有19个行政村,4983户,17178人。2003年全镇经济总收入3314.9万元。人均纯收入1551元。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上寨河向西向东汇入唐河,注入白洋淀,归海河流域。水资源较丰富。108国道横穿全境。交通便利。不仅是灵丘县南山四乡镇的中心,也是大同高市最南的一大集镇。该镇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黍、豆麦、瓜果等。其中花椒、核桃是该镇的特色农产品。境内山大坡广。牧业前景、广阔、主要畜种有牛、羊、驴等。矿产资源丰富有铁矿,花岗石、石英、等。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不高,还待开发。
文化旅游:
八路军359旅旅部石矾旧址位于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石矾村,年代为193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八路军359旅旅部石矾旧址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庄“三一”惨案纪念地(第五批省保)时代:1943年地址: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刘庄村刘庄“三一”惨案纪念地,占地面积约1125m2。1943年3月1日凌晨,驻上北泉据点的日伪军80余人,突然将
历史沿革:
1949年成立上寨区,1958年成立上寨人民公社,1961年从上寨公社分出狼牙沟公社,1984年成立上寨镇,2001年撤乡并镇与原狼牙沟乡合并为上寨镇,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