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峪贯乡 | 隶属:岢岚县 |
区划代码:140929203 | 代码前6位:140929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晋H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辖区面积:约1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00人 |
人口密度:约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芦子河村 | ~200 | 村庄 | 该村原名芦子河,因季节河名称而得名。1962年为芦子河生产大队,隶属于芦子河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为芦子河村民委员会,隶属于芦子河乡,2001年乡…[详细] |
娘娘庙村 | ~202 | 村庄 | 该村原名“花石村”村北建有奶奶庙,以后有雷姓的一个寡妇布施钱财,重修了此庙,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乐善好施的寡妇,该将花石村,改为娘娘庙。…[详细] |
水峪贯村 | ~209 | 村庄 | 该村原名水峪关,是岢岚到保德的交通要道,也是岢岚的西北门户,明清时代,这里普渡过关隘,因此命名水峪关,以地形关防得名,后因讹传演变,书写成为水峪贯。…[详细] |
沙塔村 | ~210 | 村庄 | 因林畔河内星沙砾石子甚多,故名沙塔,以地形地貌得名沙塔。…[详细] |
大化村 | ~214 | 乡中心区 | 该地初建时是一个天然桦树林,桦树长的高大茂密,定居后故得名大桦,后来人们为了书写方便,将“桦”简写为“化”。…[详细] |
寨上村 | ~219 | 村庄 | 该村原名家寨,因村外山梁上有土堡遗址,又且原住户寨姓居多,即简称寨上。…[详细] |
地名由来:
水峪贯村原名水峪关,是岢岚到保德的交通要道,也是岢岚的西北门户,明清时代,这里曾设过关隘,因此命名水峪关,以地形关防得名,后因讹传演变,书写成为水峪贯。
基本介绍:
水峪贯镇位于本县西冶川中部,辖33村,总面积14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水峪贯东南距县城41公里。
本境开发较早,西汉时期,地属大陵县,为铁冶所在。宋代,大通监西冶即设于境内,沿至明代犹为冶炼要地。民国初期,为三区政府驻地。抗战期间,为人民抗日根据地,地雷战闻名于晋绥边区。交东县三区政府曾驻于此。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为水峪贯乡,1961年为水峪贯公社,1984年为水峪贯镇。
本镇除谷地外,大部海拔在1 200~1 750米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年平均气温8.2度,多年均积温3 585.35度。无霜期146天,春季89天,夏季10天,秋季84天,冬季182天。最深冻土层99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水峪贯乡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水峪贯乡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大兴寺,位于岢岚县水峪贯乡大化村东。寺毁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现仅存正殿,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砖砌台基,基宽13.8米、深7.6米、高1.3米。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
历史沿革:
建国时属第二区人民政府,1954年全县设45个乡,分属大化乡政府、水峪贯乡政府、寨上乡政府、芦子河乡政府、刘村乡政府管辖,五个乡政府均属岢岚县第二区公所。
1956年全县小乡并大乡,分属大化乡政府、水峪贯乡政府、芦子河乡政府管辖。
(寨上乡政府并入大化乡政府,刘村乡政府并入芦子河乡政府,水峪贯乡政府管辖范围扩大)。
1959年5月建立大化幸福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驻地大化村,隶属中共五寨县委领导。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