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介峪口村 | 隶属:城西街道 |
区划代码:140881001207 | 代码前6位:14088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晋M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介峪口因介于东峪与马王峪之间,故名。该村靠近介峪口,故名介峪口村。
荣誉排行:
2020年12月,介峪口村被授予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19年12月,介峪口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基本介绍:
介峪口村位于永济市西南5公里处,紧邻条山中麓,全村分三个居民小组共有125户,520人。全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5亩,在03至04年两年间实施退耕还林300亩,农民经济收入以农牧业为主。
在经济发展上,介峪口村立足地理环境优势,从三方面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在退耕还林栽植花椒、香椿等经济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苹果栽植,基本达到了人均拥有2亩果园。目前全村共栽植澳洲青苹1200亩;其次按照产业合作化思路,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业和生猪养殖业。目前发展规模养鸡32户,30000余只,仅养鸡一项使全村人均收入增加1500余元。规模养猪4户,存栏200余头
历史沿革:
清和民国时期隶属永济县。
1947年隶属永虞县二区。
1950年隶属永济县一区。
1951年隶属永济县二区。
1953年隶属永济县二区庄子乡。
1956年隶属赵伊乡燎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并入运城县,隶属永济人民公社庄子管理区。
1961年复归永济县,隶属国营林场庄子分场。
1962年9月隶属庄子人民公社太谷屯生产大队。
1964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庄子生产大队。
1971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太谷屯生产大队。
周边相关:
介峪口村附近有普救寺、五老峰国家风景名胜区、鹳雀楼、神潭大峡谷、尧王台景区、雪花山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永济大樱桃、永济芦笋、蒲州青柿、老劲子麻花、任阳乡柿饼、任阳红枣等特产,有蒲州梆子、惠畅土布制作技艺、桑罗酒制作技艺、永济飞狮、张营小米醋酿造技艺、运城关公信俗等民俗文化。
区划: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城西街道·介峪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