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神头村 | 隶属:大林乡 |
区划代码:140981205217 | 代码前6位:14098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晋H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该村位于原崞县城(现崞阳镇)正西,村中有“柏子神”寺一座,取名西神头,后搬迁此地,仍用原名。原窑子上村为西神头一自然村。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西神头村被命名为山西省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1年9月,西神头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11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西神头村为山西省第二批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基本介绍:
西神头村位于大林乡政府西北角,距离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背靠崞山脚下,全村172户,504人。全村总土地面积中,农作物种植面积395亩,退耕还林1429亩,果树面积700亩,属丘陵地形。2010年人均收入3302元。
据传在秦朝末期秦始皇的太子柏梓受当朝宰相高斯率军队杀死于崞山脚下,当时人们为了纪念太子就修建了这座柏梓大王庙,规模十分宏伟、精致、狮嘴流水一年四季川流不息,古有“黄牛米、神头水”之美称,故西神头由此得名。
西神头人勤劳、简朴、勇敢,为了传承先人意志,在村干部的鼓励和带动下,不惜巨额投资将原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花果山。全村水果收入人均千余元,列为全乡之首。同时柏梓大王庙的修
文化旅游:
栢枝寺遗址位于原平市大林乡西神头村西约100米栢枝山腰,据崞县县志记载,建于宋代建隆年间,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正德六年(1511),雍正十一年(1733)均有修葺。毁于文革时期。遗
历史沿革:
解放后为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后,改名为生产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更名为西神头村委会。
一直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西神头村附近有栢枝寺遗址、天涯山、大龙门牡丹山庄景区、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野庄古村景区、原平市五峰山等旅游景点,有原平紫皮大蒜、原平梨、油梨、同川酥梨、崞阳麻叶、小东门胡芹等特产,有麻纸制作技艺、原平炕围画、云冈大锣鼓、原平凤秧歌、五台山佛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