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阿坝州 > 汶川县 > 绵虒镇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绵虒镇

[移动版]
地名:绵虒镇隶属汶川县
区划代码:513221109代码前6位:513221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川U
长途区号:0837 邮政编码:624000
辖区面积:约24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万人
人口密度:4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绵虒社区~001镇中心区
绵虒是史载大禹的故里,缅怀祖先,崇尚力量而得名。“虒”是传说中五大瑞兽之一,即头上长角的老虎。…[详细]
绵丰村~200镇中心区
绵丰村:由原两河村变更而来,金波河、草坝河交汇于此,北接樟排村,南靠码头村。辖两河、草坝、冬瓜槽、八户等4个村民小组,共156户,505人,共有耕地面…[详细]
草坡新村~201村庄
草坡新村:地处国道213沿线,为绵虒镇政府驻地,距离汶川县城18公里。距离成都市115公里。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户数186户,人口423人。…[详细]
涂禹山村~205村庄
据传涂禹山村大禹之妻姓涂在此出生,因此得名涂禹山村,故名。…[详细]
三官庙村~206镇乡结合区
据查三官庙村在多年前有座庙,名三元宫,庙中三尊神像,有传说是尧舜禹三帝,也有传说是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所以本村地名也就自古以来叫“三官庙村”,…[详细]
羌锋村~209镇乡结合区
大约公元1955年,本村成立“农协会”,后命名为“羌锋公社”因汶川县城座落于绵虒,因此,本村命名为“公社”,之后,70年代期间响应“农业学大寨”号召,…[详细]
碉头村~211村庄
此村境内有一所碉房故而得名。1924年到1949年以二个自然寨为一个大队,其中有一组、碉房组两个小组。1983年改革后成立了板桥村委会。1982年成立…[详细]
大禹村~212镇乡结合区
绵虒是史载大禹的故里,缅怀祖先,崇尚力量而得名。…[详细]
码头村~215村庄
因金波和龙潭两条河在码头交汇,此地山体三条山梁依山而下直插入河底,仿佛船泊停靠在此,因此取名为码头,故名。…[详细]
金波村~217村庄
以金波寺庙更改为金波村得名。解放初属于初建设,我村取名叫二保,1953年8月实行分制,改为东风村至1956年8月,撤区并乡,仍属于东风乡,1958年9…[详细]
沙排村~221村庄
据建设以来就叫沙排大队,后来取名沙排村,故名。…[详细]
和谐新村~222村庄
和谐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向前村~223村庄
向前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玉龙村~224村庄
玉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红旗村~225村庄
红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绵虒镇因“虎”而得名。“虒”是传说中五大瑞兽之一,是头上长角的老虎。

荣誉排行:

2021年7月,绵虒镇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禹文化)。

2021年4月,绵虒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5年4月,被命名为2014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汶川县辖镇。1512年为汶川县城,1958年改公社,1980年改乡,1992年玉龙乡并入建绵橦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0.9万。国道213线过境。辖绵丰、羌丰、克约、碉头、羊店、高店官三字庙、百上坎、和平、板桥、板子沟、小茅坪、涂禹山、半坡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油菜子。土特产有苹果、花椒、核桃等。养殖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大禹出生于境内石纽村刳儿坪。

文化旅游:

大禹农庄

四川大禹农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在大禹故里——汶川绵虒成立。公司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导,并把文化休闲旅游作为新型农庄发展的灵魂,让公司走上了从生态农业到文化旅游、从餐饮住宿到度假休闲的

萝卜寨

汶川萝卜寨文化生态旅游景区,距省会成都150公里,距汶川县城18公里,位于九环线线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海拔1970米高半山台地之上。整个景区由萝卜寨老寨、新寨、小

阿坝西羌第一村

阿坝西羌第一村简介从成都出发,沿国道213线行约120公里,传说的大禹出生地石纽山下就是西羌第一村(绵池镇先锋村)。 西羌第一村是一个古朴习俗保存较好、景美情浓的河坝羌寨,也是距成都最近的羌

绵虒文庙

原位于绵虒中学内,飞龙乾隆50岁次年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总占地152平方米,庙通高10米,地震前已拆除并将材料搬迁至乩仙庙,现由珠海市援建组恢复重建。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于旧县北置绵池县。

东汉时期,置绵虒道。

明初时期,为寒水驿,复于此置索桥里。

明正德七年(1512年),绵虒镇为汉川县治治所。

清代时期,属上水里。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绵虒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绵虒乡。

1949年,属汶川县第一区;同年,设乡,属绵虒区。

1958年,乡改绵虒公社。

1984年,公社绵虒改乡。

1992年9月,乡改绵虒镇。

2014年2月24日,

+查看详细绵虒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绵虒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