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诺江镇 | 隶属:通江县 |
区划代码:511921100 | 代码前6位:5119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Y |
长途区号:0827 | 邮政编码:636700 |
辖区面积:约3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万人 |
人口密度:19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箭口河社区 | ~010 | 镇中心区 | 红军在涉水过河时落水而亡,打捞到尸体时发现其随身带有竹箭,即将金竹笼滩更名为箭口河,故名。…[详细] |
新华村 | ~201 | 镇中心区 | 该村有一座新华山,村以山名。1950年属诺江镇何家场第九村,1952年属毛浴乡新华村,1958年属毛浴公社新华大队,1984年属毛浴乡新华村,1994…[详细] |
阳望山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有座阳望山,村以山名。1952年属春在乡,1958年属长坪管理区,1961年属红江大队,1984年属新建乡阳望山村,1994年属诺江镇阳望山村,沿…[详细] |
千佛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因为所在地有历史悠久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大庙而得名。…[详细] |
元顶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因该村有座元顶山,故名。1950年属民胜乡元顶村,1958年属元顶大队,1984年属元顶村,1993年属诺江镇元顶村,沿用至今。…[详细] |
亮垭村 | ~212 | 村庄 | 亮垭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
高明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在高山上,日照充足,故名。1950年建乡时为一村,1958年属高明管理区,1969年属前进大队,1983年属高明村,沿用至今。…[详细] |
马岭村 | ~214 | 村庄 | 因该村有马岭山,故名。1950年属苗南乡二村,1958年属胜利管理区,1973年属胜利大队,1983年属苗南乡马岭村,2005年撤乡并镇属诺江镇马岭村…[详细] |
城西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位于城镇的西面,故名。民国二十九年(19401年)成立诺江镇,1950因地处县城中间并更名为城关镇,1981年更正为诺江镇城西村,沿用至今。…[详细] |
沿新村 | ~217 | 村庄 | 该村地形蜿蜒曲折,沿着山坡一直向山顶,村以此,故名。…[详细] |
七水村 | ~219 | 村庄 | 该村有一口水井,来自七股水,故名。1950年属和家乡二村,1958年成立赤江公社,属七水大队,1984年属诺江镇七水村,2020年5月村级建制调整将石…[详细] |
秋锦山村 | ~221 | 村庄 | 根据辖区内通江县城南岸名山秋锦山(又名壁山,翠屏山,通江旧县志记载)而得名。…[详细] |
赤江村 | ~222 | 村庄 | 因此地有一条河流,水流呈现是红赤色,故名。…[详细] |
周子坪村 | ~223 | 镇乡结合区 | 此处为周姓人士聚居的平坝(平地),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诺江镇因小通江河至前半华里急转直下,水为石激,声若应诺,故名。
荣誉排行:
2021年7月,诺江镇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巴山剪纸)。
基本介绍:
通江县辖镇,县府驻地。1940年置诺江镇,1950年更名城关镇,1981年更名诺江镇。位于大小通江河汇合处。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5.7万。通公路。辖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天仙洞、廖家山、春长坪、龙洞沟、南寺沟、五马桥10个居委会和城东、城南、城北、西郊、西寺、千佛、元顶、诺水、新华、阳望山10个村委会。有以丝绸、食品、建筑、建材、酿造为主的镇办企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境内有唐代千佛崖大型摩崖造像,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川陕革0据地军史陈列馆。
文化旅游:
苟家湾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通江县诺江镇城南村,年代为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苟家湾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3
列宁公园旧址位于通江县诺江镇北街社区居委会,年代为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列宁公园旧址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围墙以内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
通江节孝总坊位于通江县诺江镇谢家河坝社区委员会,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通江节孝总坊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坊主体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延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诺江镇。
1950年,更名城关镇。
1981年,城关镇更名诺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