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资阳市 > 雁江区 > 丹山镇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

[移动版]
地名:丹山镇隶属雁江区
区划代码:512002107代码前6位:512002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川M
长途区号:028 邮政编码:641300
辖区面积:约114.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6万人
人口密度:约575人/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丹东路94号
下辖地区:2个社区、4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丹山场社区~001镇中心区
丹山镇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1955年为丹山区社家属委员会,1986年12月16日成立丹山场居委会,2002年6月成立丹山场社区居…[详细]
回龙场社区~002乡中心区
原回龙乡乡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乡名为名。1736年,资阳东上乡回龙场街约管理场,1909年设街长。民国第4指导区回龙乡11个保,2015年成…[详细]
顺家村~202村庄
因此地传说湖广移民来到此处,后顺地势修建村落,后演变成顺家沟,故名。1949年前剩家沟,1950年为大石村,1952年土改属虎峰乡管辖,1958年成立…[详细]
平坦村~203村庄
境内以前有条河道很平坦的小河流,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为裕通公社七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裕通公社平坦大队。1984年拆公社复乡为平坦村;19…[详细]
团竹村~209村庄
境内一大片团竹竹林,故名。1980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团竹大队,团竹村并入樟木村而消失。1998年从樟木村划出而建设团竹村,2020年樟木村并入,沿用…[详细]
八字墙村~210村庄
境内从前建有一个大院子,四周围墙和大门成八字形,当地俗称八字朝门而得名,故名。1952年为丹山乡12、13社,丹西乡11社。土改时李伸乡及响峒、川主、…[详细]
胡家祠村~214村庄
境内以前有一胡姓人家修建的宗祠,名为胡家祠,故名。1950年为李生乡狮子村;1955年为响峒乡帽合狮子官沟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响峒公社5大队;19…[详细]
罗高村~216村庄
境内有座罗高山,故名。1909年为丹西乡,14、15社,土改时为响峒乡团竹、菱角、狮子村,合作化时为茂林、子桐、罗家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响峒公…[详细]
梁家村~219村庄
此地主要梁姓村民居多,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为裕通公社5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梁家大队;1984年撤社复乡为裕通乡梁家村;沿用至今。…[详细]
新盟村~223村庄
早年原新玉村、联盟村合并,新村取“新”、“盟”二字得名新盟,故名。1955年合作化时为新玉1、2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盘石公社5大队;1984年撤社…[详细]
成仙寺村~224村庄
境内有一座成仙寺,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1958年公社化时盘石公社六大队;1984年撤社复乡为成仙寺村;沿用至今。…[详细]
天池村~225村庄
境内有很天然形成的水池,故名。1949年曾属太平村、刘家村,1958年为方朝乡人民公社火箭连,又改为方朝公民公社一大队,1984年撤社支名改为方朝乡天…[详细]
大佛村~226镇乡结合区
境内有一座老寺,名为大佛寺,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1952年为牛家乡大佛、白塔、凤岭村,1955年为五龙乡大佛、白塔、凤岭社,1958年公社化为五龙公社…[详细]
华光村~228村庄
此地以原华荣寺古庙首任长老华光而得名。1941年丹西乡华光村,1951年牛家乡回龙、潮水、华光村,1955年合作社为回龙、潮水、华光社,1958年五龙…[详细]
田坝寺村~229村庄
因此地原农田间有五大坝形如墨盘,1922年当地群众集资在大坝内修建一寺庙而故名。原名田坝寺,1949年前为丹山西乡7保,1953年为牛家乡田坝村,19…[详细]
人和村~231村庄
此地为资阳、乐至两县合建的人和场,两县相互谦让,遂取团结和睦之义得名,故名。1949年前为人裕乡7社,1952年为人和乡同乐村,1955年为同乐社,1…[详细]
大岩村~233村庄
因此地有个大岩洞得名。1952年人和乡中心、大岩、红豆村,1955年合作化为方朝中心、红豆、大岩社部分,1958年公社化为方朝公社7大队,1984年撤…[详细]
桥沟村~236村庄
境内有一座桥,桥架两条河沟汇聚之地得名,村名遂借取其意为名。1955年合作化为五龙乡三圣、五洞、桥沟社,1958年公社化为五龙公社10大队。1980年…[详细]
福兴村~237村庄
希望当地村民六畜兴旺,幸福安康,故名。1940年属磐石乡12、13保,1951年属福临、小兴、百合、老岭、顺河村,1955年属小兴8、9社,1958年…[详细]
袁桥村~238村庄
境内有一座袁姓人家出资修建的桥而得名。1949年为磐石乡14社,土改时为福临乡、文家、观音、太平村,合作化时为观音11、12社,1958年公社化为磐石…[详细]
堰塘村~240村庄
境内有两个较大的堰塘,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为五龙公社七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五龙公社堰塘大队;1981年为丹山公社堰塘大队;1984年撤…[详细]
新街村~241乡中心区
境内有建村时当地村民新修建的道路,故名。1982年6月,撤社建乡,将新场公社1大队建村更名为新街村,沿用至今。…[详细]
两河村~242村庄
因此地有两条主要河流在双河口汇集,故名。1949年至1988年为义和乡一大队和二大队;1989年至1992年为义和乡一大队,更名为双河村,义和乡二大队…[详细]
楠木村~243村庄
听老人说此地原河边有棵楠木树,故得名。1960年为红旗村,1965年红旗村改为四大队,1993年改为楠木村,沿用至今。…[详细]
宝庆村~244村庄
境内有一座宝庆寺,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1955年宝庆村与赵家桥合并,以宝庆村命名,土改为大队,1990年改宝庆村,沿用至今。…[详细]
李家桥村~245村庄
境内有一座民国时期,李氏家族修的拱桥,故名。1990年8月1日,李家桥与韩沟村合并,最后决定仍用李家桥村作为村名,2020年长兴村2、3、4组并入。…[详细]
谢家桥村~246村庄
此地修路时为了跨河修了一座拱桥,因当地居住群众主要为谢氏村民,所以桥取名为谢家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1982年建村时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双石桥村~247村庄
境内有两座相距不到50米的石桥,故名。于1988年正式命名,1990年8月18日合村并社,由原双石桥村与千章坝村合二为一,取名双石桥村,沿用至今。…[详细]
巡泗桥村~248村庄
境内有一座巡泗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1949年曾属资阳县丹山区新场公社四大队,后撤区并乡,成为新场乡巡泗桥村,沿用至今。…[详细]
平桥村~249村庄
境内有一座平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1982年撤社建乡时成立,2020年莫家坟村并入,沿用至今。…[详细]
油草堰村~250村庄
境内有一座油草堰,故名。1992年合乡并村,油草堰村和蒙刺桥村合并,并取名为油草堰村,沿用至今。…[详细]
皂角村~251村庄
境内有苏木科皂荚树,盛产皂角,故名。1949年曾属资阳县丹山镇,1992年改皂角村,沿用至今。…[详细]
李光坝村~252村庄
境内有一河坝,是曾经李光居住过的,故名。1990年8月由原资阳县鲁家乡政府命名。原李光坝村1-9组、原龙凤村10-21组合并为李光坝村,沿用至今。…[详细]
漆家村~253村庄
境内有一座漆家拱桥,故名。1950年属兴隆乡6保;土改时为龙凤乡油房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鲁家公社4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漆家大队;1984年…[详细]
玉皇村~254村庄
境内有一座玉皇庙,村名遂借取庙名为名。1952年为龙凤乡玉皇村和平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鲁家公社6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玉皇大队;1984年撤…[详细]
三合村~255村庄
境内三条河沟在此地汇合,故名。1950年属2区回龙乡辖。土改时为鲁家乡三合村、刘祠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鲁家公社8大队。1984年撤社复乡为三合村,…[详细]
赵兴村~256村庄
此地早年间有赵姓人家在此居住,因此地土地肥沃,此地的居民都很高兴,故名。1958年与小湾村分村为鲁家乡九大队;1984年撤社复乡为赵兴村,沿用至今。…[详细]
铁门坎村~257村庄
以境内河坎、拦河铁门为议,故名。1958年本地叫盐井村和民兴村,在1964年合并为鲁家公社十一大队,在1992年合乡并镇时正式更名为铁门坎村,沿用至今…[详细]
巍峰村~258村庄
境内有座巍峰山,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1990年巍峰村由松柏村和巍峰山村合并而成,2018年改巍峰村,沿用至今。…[详细]
川主村~259村庄
此地以纪念川主、川祖,灌口神,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川主庙得名。1951年为川主乡,辖青龙村、重兴村、首望村、段家村,1960年并归回龙公社6、7大队,1…[详细]
太平村~260村庄
境内有一座太平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1950年为回龙乡太平、老堰村;合作化时为太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回龙公社8大队;1984年撤社复乡为太…[详细]
江诗村~261村庄
据查,约在湖广下川后,因出了个打官司的人才,取名江司村,后因写法不一,又被称做江诗村,故名。1958年前江诗村是十大队,1958年大跃进时合了徐延村,…[详细]

地名由来:

因当地均为红石骨山坡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丹山镇被命名为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021年5月,省委宣传部命名丹山镇为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

基本介绍:

资阳市辖镇。唐贞观四年设丹山县,宋乾德五年废县为丹山镇,1909年改丹山乡,1950年复丹山镇,1955年改五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丹山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复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25公里。面积114.8平方公里,人口6.6万。辖八字墙、李伸沟、黑沙湾、胡家祠、樟木、罗高、磨盘、虎峰、红村、梁家、海面、天灯、福兴、袁桥、街村、新盟、成仙寺、天池、大佛、青和、华光、田坝寺、兴隆、人和、老君、大岩、东升、齐家寺、桥沟29个村委会和丹山场居委会。有商贸、建筑、酿造、制砖、饲料加工等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兼产花生、油菜子。

文化旅游:

丹山白塔

丹山白塔及石刻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属省、市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始建于唐代的丹山白塔残缺在夕阳下,显现出苍桑之美。始建于唐代的丹山白塔残缺在夕阳下,显现出沧桑之美;南津驿、王二溪古镇的青石板、草

历史沿革:

唐贞观四年(630年),设丹山县。

宋乾德五年(967年),设丹山镇。

民国属第4指导区,后更名第2区。

1950年10月,设丹山乡,属第5区。

1951年1月,分为丹山镇及李生、方朝、五龙3乡。

1955年10月,牛家乡并入五龙乡。

1955年12月,丹山镇并入五龙乡。

1958年10月,析置五龙公社。

1980年,更名丹山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85年1月,乡改镇。

1987年4月,方朝乡并入。

1992

+查看详细丹山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丹山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