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南充市 > 营山县 > 木顶镇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木顶镇

[移动版]
地名:木顶镇隶属营山县
区划代码:511322123代码前6位:511322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川R
长途区号:0817 邮政编码:637700
辖区面积:约22.3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14万人
人口密度:约51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7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金垭社区~001乡中心区
木顶乡原为金垭乡。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梁山村和桥亭村,合并设立金垭社区(营府函〔2020〕72号)。…[详细]
清源社区~002村庄
所辖区域为原清源乡政府驻地。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沿河村、梨子村和黄草村,合并设立清源社区(营府函〔2020〕72号)。…[详细]
罗安村~203村庄
该村境内早年有一罗姓在山下建有一小庙(尼姑庙)罗家庵,改“庵”为“安”,村因此而得名。民国时期属金垭乡第3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金垭乡第4村;19…[详细]
兴旺村~204村庄
境内原有兴龙场,建国前兴场赶集,因生意兴旺而得名,故名兴旺村。民国时期属金垭乡第4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金垭乡第2村;1955年建社为金垭乡兴龙社…[详细]
银水村~208村庄
“银水”是指环绕该村的灌溉渠胜似银水;该村是木高桥水库灌区,渠道流经的中心,因而得名银水村。民国时期属金垭乡第5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金垭乡第2村…[详细]
刺门村~210村庄
该村一路旁,早年刺巴封路成林,行人过往路口形成一道天然的门,故名刺门,村因此而得名。民国时期属金垭乡第3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金垭乡第5村;195…[详细]
莲台村~214村庄
境内此处曾有莲台寺,村以此庙为名。民国时属复兴乡第3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清源乡第4村;1955年建社为清源乡四社;1958年为清源公社四管理区(…[详细]
红豆村~217村庄
境内一山梁上早年长有五根红豆子树,得名红豆梁,村因此山梁为名。民国时期属金垭乡第5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清源乡第5村;1955年建社为清源乡六社;…[详细]
石板村~219村庄
境内早年有一店,修建在一块大石板上,得名石板店,村因此而得名。民国时期属金垭乡第6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清源乡第6村;1955年建社为清源乡6村;…[详细]

地名由来:

木顶乡因境内木城寨山顶其形如帽,故名。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清源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木顶乡管辖,木顶乡人民政府驻旭阳街1号。

木顶位于营山县东北角,周边与老林、清源、陡坑、黄渡、玲珑等乡镇毗邻,幅员面积22.34平方公里,辖10个村,8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1396人。

木顶乡强力推进了以兴水改土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木高桥水库的天然优势,实现了场镇饮用自来水。大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使人畜饮用水和生产用水差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同时,他们依托川中项目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新建蓄水池17口,蓄水量达8万方,可保证400多亩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农村经济硕果累累。木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盛产水稻、小麦、红苕、

+查看详细木顶镇概况>>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设金垭乡。

1958年,金垭乡改为金垭公社。

1967年,更名金光公社。

1981年,金光公社更名木顶公社。

1984年,由木顶公社改为木顶乡。

2019年10月29日,撤销清源乡,划归木顶乡管辖。


以下地名与木顶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