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军粮城街道 | 隶属:东丽区 |
区划代码:120110008 | 代码前6位:120110 |
行政区域:天津市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津 |
长途区号:022 | 邮政编码:300300 |
人口数量:约8.79万人 | |
下辖地区:10个社区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和顺东园社区 | ~007 | 主城区 | 和顺东园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和顺西园社区 | ~008 | 主城区 | 一村位于军粮城东部,北靠津北路。民国初年由安徽旧督军倪嗣聪伙同天津资本家王祝三等集中购买军粮城东部大片草荒地,开垦稻田,开辟为“开源公司”,面积100…[详细] |
军丽园社区 | ~009 | 主城区 | 刘台新村位于军粮城街道西北部,始建于明永乐元年。据刘氏家谱记载,刘氏祖先由金陵随燕王扫北迁移至军粮城西北部定居,择高台建房,村名即为刘台。后来形成了后…[详细] |
军宏园社区 | ~010 | 主城区 | 兴农村位于津北路与东金路交口,临近津滨高速公路。清末官吏何怀德在此置地开垦种稻,曾用七辆马拉水车浇地,故名七车地。日本侵华后1939年金姓朝鲜人经营此…[详细] |
军秀园社区 | ~011 | 主城区 | 三村位于军粮城东部,北靠津北路。民国初年由安徽旧督军倪嗣聪伙同天津资本家王祝三等集中购买军粮城东部大片草荒地,开垦稻田,开辟为“开源公司”,面积100…[详细] |
军华园社区 | ~012 | 主城区 | 四村位于军粮城东部,北靠津北路。民国初年由安徽旧督军倪嗣聪伙同天津资本家王祝三等集中购买军粮城东部大片草荒地,开垦稻田,开辟为“开源公司”,面积100…[详细] |
裕岭嘉园社区 | ~013 | 主城区 | 裕岭嘉园社区地处东丽区津汉路和东金路交口,是由原山岭子村村民组成的居民小区,辖区面积约20万平方米,人口7000余人3562余户,党员98人。设置网格…[详细] |
军祥园社区 | ~014 | 主城区 | 军祥园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春竹轩社区 | ~016 | 主城区 | 塘洼村位于军粮城街道西侧,南依杨台村,东临苗街村,西于刘台新村相连。明朝初年这一带是一片苇塘,随着明燕王朱棣扫北而人口逐渐增多,因村中有苇坑塘,得名塘…[详细] |
冬梅轩社区 | ~018 | 主城区 | 冬梅轩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地名由来:
军粮城之名与唐代海运有关。是为预防北方奚,契丹的骚扰而在此幽蓟地区驻守重兵,当时军队给养问题无法解决,主要依靠南方供给,主要是从江浙沿海饶过胶东半岛再经过沧州(现黄骅,盐山)即渤海西岸到达军粮城,在此转输军粮从而又修筑城池,故名军粮城。
基本介绍:
军粮城镇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其距津门、扼海口的重要战略位置,自古以来就是祖国海疆潘卫重地。自唐筑城设防、漕运、聚积军粮,便奠定了其军事重镇和航运枢纽的重要地位,因此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军粮城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口5.3万人,19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8万亩。农业以粮食、食用菌、果木、畜牧水产为主。食用菌规模为年产白灵菇、香菇、平菇等1000吨,产品销往韩国、日本、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并在辽宁大连;韩国中清北道建立生产基地。乡镇企业为全镇经济的支柱产业,共有各类企业199家,资产达5.9亿元,主要以轻纺、化工、机械、食品行业为主;外向型企业15家,外贸出口额为4.2亿元人民币,产品有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军粮城街道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1956年2月,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8月,建立东郊区军粮城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划归天津市河东区,建立军粮城管理区。
1983年4月,改为东郊区军粮城乡。
1984年4月,建立东郊区军粮城镇。
1992年3月,东郊区更名为东丽区,属东丽区。
2008年7月,撤军粮城镇,建立军粮城街道。
区划: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街道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