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 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位于邵伯镇邵伯湖畔。1946年7月中旬,盘踞在南通的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汤恩伯,指挥5个整编师共12万人,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攻。华中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指示,在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奋起迎敌,打响了苏中战役,并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辉煌胜利,共歼敌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猖狂进攻的国民党军队。其中8月23日至26日,华中野战军取得苏中战役第六战——邵伯保卫战的胜利。此战,毙伤国民党军2000余人,华中野战军伤亡1000余人。为纪念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邵伯镇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坐落在美丽的…… [详细] |
 | 晓轩故居位于江都市仙女镇步行街。许晓轩,汉族,学名永安,字小轩,1916年出生于江都县仙女庙镇(今仙女镇)。1931年在仙女庙震泰钱庄汉学徒。1935年,他进入无锡公益铁工厂任会计,后任财会负责人。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发起护厂大刀会,厂方决定将设备转运武汉,他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几经周折将账册等资料运达汉口,接着又随厂迁至重庆。1938年初,由救国会负责人沙千里介绍,参加青年职业互助会。同年5月,经杨修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川东青委创办的《青年-》月刊编委,并负责发行工作。1939年春,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后调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0年4月,在大溪21兵工厂活动…… [详细] |
 | 许晓轩革命故居位于江都区仙女镇云峰社区一人巷3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占地554平方米,为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青砖小瓦,古朴庄重。正门上方悬挂一方匾额,上有“许晓轩故居”五个鎏金大字,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房间中,烈士生平事迹沿墙布展,陈列着100多幅珍贵照片、10多件烈士遗物以及一组群雕,生动再现了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许晓轩故居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
 | 三江营战斗烈士墓位于江都区大桥镇新港社区河口村长江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4月,解放军179团为攻击盘踞三江营的国民党正规军加地方武装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墓立碑纪念。4月20日,在三江营江畔发生了英国“紫石英号”与解放军炮兵的炮战,解放军牺牲6名指战员,同葬于戎家巷(现为三江营村)。1982年原中闸乡政府将烈士墓从戎家巷迁至现址,并建碑纪念。2008年大桥镇政府重新修建。“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碑”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