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林州市旅游

林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林州刘氏庄园
  林州刘氏庄园位于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年代为清。林州刘氏庄园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庄园处于林州市五龙镇的中石阵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98平方米,以四合院九门相照建筑布局为主。刘氏庄园现存土木结构三层楼房一栋,四合院20多个,其中主院10个,房屋294间。现存较完整的大院4个,从西向东,随地势步步升高,形成相互关联,又自成一体的建筑群。庄园的主人小毡帽”姓刘,一家几代先经商后为官,为官清廉,曾经受到皇上的夸奖,老百姓留有“刘青天”的字匾。……[详细]
盘阳村传统民居
  任村镇盘阳村地处豫晋冀三省公路交叉点上,北临漳河天堑,西依巍巍太行。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的辉煌历史。《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后赵,曾设县于此。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城,周围二里,高一丈五尺。”当时,这里还是北宋王朝设置的“磻阳务”所在地,置监管及民工600人,每年二月至十月,采木于林虑山,经漳河水运至河北诸地。现存的盘阳古街多为明清时代建筑,全长1华里,街道呈“L”形,代表性建筑有东券门、八角亭、灵泽殿、卢家大院、北券门等。如今,排列在古街两旁的几十座民居、店铺、厅堂、楼阁面貌依旧。加之千年磨就的光滑平坦的石板路映衬,行人至此,触景生情,昔日的繁华闹市便会浮现眼前。东券门位于盘阳村东头,券门高3.5米,宽3.4米,券洞长19.5米,全由青……[详细]
天津院(石氏宅院)
  天津院(石氏宅院)位于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年代为1930年。天津院(石氏宅院)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一处被称为“转角楼”的民居,在短短四、五米的距离内,它就完成“三门相照”的布局,镶嵌式的门楼还作出繁复精美的造型,狭长的庭院四面两层楼房檐廊互通。这处“五裹四”的庭院,所有面积相加仅一亩左右。天津院(石氏宅院),当地老百姓又称“转花楼”“转角楼”,是目前豫北冀南很少见的一座两层回廊式四合院建筑。院内四座楼上下两层,皆有阳台走廊相通,走廊将四座单体楼房连成一体。而此院却是四楼共用一梯。楼梯安放在西一楼北头室内。全院的二楼,皆从此处上下进出。……[详细]
黄华中寺
  黄华中寺位距上寺下边,背倚争秀峰,创建于民国九年(公元1910年)。山门前石台阶共重108级,犹如登天阶梯。翠柏笼罩,白杨参天,环境幽雅,诗云:“万仞峰尖插紫霄,来游步步觉山高。飞仙云外舒长啸,远指天香袭锦袍。”该寺院有大佛殿和东西配殿,大佛殿为硬山顶,殿前石柱有联,上联为:“滂水浅泗青霭白云笼碧玉,”下联为:“临风顾盼丹崖翠壁舞黄华”,妙语生辉,歌颂了黄华倚山滂水、蓝天白云、丹壁翠岭的神秘灵秀之气。内塑千手千眼观音佛。左为普贤菩萨乘象,右为文殊菩萨乘狮。……[详细]
25、觉仁寺
觉仁寺
  觉仁寺又称觉仁院,北齐称净国寺、浮国寺,俗称黄华下寺,位于林州市城郊乡黄华村西的黄华山中,始建于北朝,兴于宋,经元、明、清,屡毁屡修,据今已有1500余年,觉仁寺原是北齐高僧昙迁隐居修行的寺院,历史悠久,环境幽雅,宗教文化积淀深厚。寺之东南河谷旧有“黄华流水颠倒颠”胜景。在寺院中央,有一尊汉白玉弥勒佛雕像,他肥头大耳,袒胸露腹,咧嘴大笑,故有人送他一幅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当地有句俗话:“摸摸佛爷肚,天下无难路”,“摸摸佛爷脚,活到九十八”。一些游客图吉利,常要来摸佛爷的肚和脚。那么,这位弥勒佛是谁呢?据佛经史载,这位永远笑哈哈的弥勒佛是中国和尚“契此”的化身。唐末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一带有个很有名气的僧人,名叫契此,他常常背着一根木棒……[详细]
26、慈源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源寺
  慈源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横水镇马店村内,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据《重修林县志》记载:“慈源寺,县东南马店村南,唐贞观时(公元627—649)建。”宋、元、明、清时期曾数次修葺,现存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教堂、文昌阁、祖师殿等,是目前林州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99年被公布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源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佛教建筑,祖师殿、关公殿为道教建筑,文昌阁为儒教建筑,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明确起名为“三教堂”,这种情况在我国现存寺、观中非常罕见,是儒、道、佛三教在我国历史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最珍贵的证据,为研究我国的宗教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寺院建筑结构形式众多,既有庑殿顶,又有硬山、悬山结构,特别是大雄宝殿,为单檐庑殿顶,保存有许多早期建筑的特点,其中没有……[详细]
林州昊天观
  昊天观位于安阳林州任村镇任村,当地人俗称“北庙”。院落呈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1350平米,是一处供奉祭祀玉皇大帝的道教活动场所。昊天是中国神话中玉皇大帝的名字,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又名玉皇、玉帝、昊天金朔阙玉皇大帝,原为道教的四大天帝之一,后来成了受全民崇拜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天帝的崇拜,当时的古人认为风雷雨电、雹雪霜冻等自然现象,全是由天上的神仙操纵。这些神仙的最高统帅就是天帝(中国民间俗称老天爷)。于是,便产生了玉皇大帝的形象。在古人的心目中,要想过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日子,就必须敬奉好天帝。昊天观之类的祭神场所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任村昊天观始建于明朝初期,具体年月现已失考。观内建筑创建时间有明有清年代不一。清道光十年(1830)大地震,多数殿堂倒……[详细]
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
  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位于大缘禅师摩崖石塔西部10米处。此碑高1.84米,宽0.95米,行书20行。碑首刻有释迦、文珠、普贤三像,画像生动,引人入胜。1963年6月,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缘禅师摩崖石塔
  林州洪谷山大缘禅师摩崖石塔位于三尊真容像支提龛碑及摩崖石塔组合东北约20米,一个面西的岩壁之上。摩崖石塔一组两座,北侧上首为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南侧则另有一座更大的摩崖石塔,并与大缘禅师石塔、题刻一起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缘禅师者,即洪谷寺开山始祖僧达,南北朝时期著名僧人,先为北魏孝文帝器重,后被梁武帝礼遇,北齐文宣帝亦特加礼重,命其在林虑山黄骅岭下建寺礼佛弘法,便是洪谷寺的前身。唐初圆寂于此,弟子们为其就地摩崖造塔,并在塔旁摩崖题记,记录下了大缘禅师的生平事迹。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开凿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8年,距今已有1360多年历史,但依然保存完好。塔置于一个长方形龛内,高约一米左右。石塔为单层方塔,塔身正中开龛,内雕大缘禅师坐像,塔身龛上部为垂幔花纹装饰,上有歌姬舞乐形……[详细]
申村冶铁遗址
  申村冶铁遗址,位于林州市河顺镇申村村东,年代为唐、宋、元时期。申村冶铁遗址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0.5公里。遗址的东半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季节河,河两岸的土崖高10余米,在西南崖的上部发现一个大型烧焦炭残炉,直径7米至8米,高2米至3米。炉南地面上铺着一层矿粉,焦炉的两边是炼铁的中心区,发现排列着横8行、纵9行的炉底多层,每个直径2米左右,厚0.4米至0.5米,3个一组,间距3米至4米。遗址内还发现唐代、宋代、元代陶瓷片及北宋铁钱,对研究宋代货币史、钱监、冶铸技术等提供了实物资料。申村冶铁遗址,是汉代在林县“置铁官”、“设钱监”与采铁、冶铁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科学价值。1986年11月,申村冶铁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正阳集冶铁遗址
  正阳集冶铁遗址 汉 林县 位于林州市东岗镇正阳集风霜沟南半部,介于沟北老君庙与沟南三官庙之间。遗址炼炉建于河流旁边高台地,发现有炼渣、矿粉等遗存。史载西汉武帝时曾在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汉书·地理志》载:“林虑山有铁”;《后汉书·夏馥传》云:“林虑山出铁”。结合文献记载及现存遗迹、遗物,可知这是一处由冶炼到熔铸,汉至宋元的重要冶铁遗址,1986年被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智全石塔
  智全石塔,金代大定十八年(1178)修建。该塔坐北朝南,东临洹河,西倚丘陵,为幢式塔,通高四点一米,整个塔身已向东南倾斜严重。从下至上依次为塔基、基座、束腰、塔身、华盖、鼓形石、寿花、宝瓶。……[详细]
林州文庙
  林州文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人民路北侧市委招待所后院,关于林州文庙的历史,据现有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宋史·王猎传》载:“仁宗年间,参知政事范仲淹荐长垣人王猎为林虑县令,至和2年(1055年),始立孔子庙。”由此可见,林州文庙创建至2013年已有952年。到元朝至正元年,林州知事李诚重建文庙,后又经过明正德9年、万历12年、万历22年,清康熙6年、乾隆4年、道光26年6次重修,林州文庙逐步扩建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详细]
林州文峰塔
  林州文峰塔位于河南省林州市龙湖·龙头山城市公园(又称龙凤山景区、龙头山),为平面六边形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通高约20米。于清乾隆12年(1745)开始修建,经过一次续修,至道光17年(1837)完成。现在的文峰塔经解放后修葺后仍保持其原有建制,为平面六边形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通高约20米。塔建在六边形石砌基础之上,上部为七层塔身。塔身一、三、五、七层向南、北设券门,其余各层则其它方向设门。由一层北侧塔门可进入塔室,原有木梯以登高远望,现已经封闭。每层三行砖砌檐口,顶部配有砖砌斗拱,结构简洁。仿起脊屋顶做法,上置葫芦型塔刹,现又后置避雷装置。文峰塔始建至今已近260个春秋,重修至今也已169年,在这160多年中,它经历了多次地震及暴风的考验,现在仍安然无恙地傲立在龙头山颠,它的存在是先人企盼林州教……[详细]
黄华塔林
  黄华塔林,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西七公里处的城郊乡黄华村,座落在黄华谷觉仁院,分上下两处塔林。黄华神苑,即黄华山或黄华谷,位于林虑山主峰中段东侧。清乾隆十七年(1752)《林县志》载:“野老云,每岁晚秋黄花(多为野菊花,花与华音谐)满谷,故名。”这里人文景观众多,佛塔耸峙,史传为佛门道教圣地。觉仁院始建于隋代,规模宏大,古朴典雅,金碧辉煌。千年道观王母祠气势宏伟,玉皇殿巧夺天工。黄华塔林有两处,即下塔林和上塔林,两处共有和尚墓塔十六座,系元、明、清建造,型制分别为石构喇嘛式和幢式塔,数量居豫北之冠。下塔林位于觉仁院西,存石塔七座,有幢式,喇嘛式等造型。其中有元天历二年(1329)建造的 “第三代主持菊庵禅师墓塔”和碑记,介绍菊庵禅师生世及在佛教界功绩,还有“契此和尚石塔”。上塔林位于下塔林西……[详细]
阳台寺双石塔
  阳台寺双石塔 林州阳台寺坐落在林州市临淇镇岭后村东北,淇河边的一个土山包上。河中土山称之为台,台上朝南有寺,则阳台寺,而寺在之台必为阳台,这仅是翌新对阳台寺名由来的推测。由林州沿S228一路西南方向行进至合涧镇,然后按路标指示继续临淇方向,西南偏西方向至临淇,正西方向可到岭南村,岭南村北约两公里则为岭后村,全程约四十余公里,其实这里已经是林州、鹤壁、辉县三交界处了。林州阳台寺始建年代不详,历经战乱天灾,原有建筑早已无存,仅存唐代石塔两座,原寺中石碑赑屃一件,随着阳台寺双石塔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当地百姓又重修了阳台寺,新建山门、药师如来殿、关圣帝君殿、广生殿和龙王庙等建筑。新刻‘钟灵毓秀阳台寺’碑置于赑屃之上,碑文重载原石塔铭文:‘维大唐天宝九载(七五零年)岁次庚……[详细]
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
  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洪谷山内一处谷地的北崖壁上,前临深涧有一处千佛洞石窟,充满神秘的力量。它是塔形龛窟,外部依崖砌筑为方塔形,是将佛教石窟中印度古塔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融为一体,这种继承北齐塔龛遗风的建制,在我国石窟中极为少见。这种方塔造型稳重大方,基石宽厚稳定,檐下叠涩三层,塔刹反叠涩十一层,向上逐层收敛呈现四角攒尖式顶。“这是研究北朝经隋到唐几代单层方塔演变发展的珍贵资料。”林州文管所副研究员张增午先生道。窟体洞口用青石砌墙,建拱券门,拱券门上嵌半圆形石块,雕有造像龛。洞内平面近似马蹄形,顶是斜坡,洞长2.35米,宽2.27米,高3米多,百余座佛像中,最大本尊大佛高近3米,最小的仅有20厘米左右。2013年5月,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州惠明寺
  惠明寺塔坐落在林县城北11公里的申村惠明寺内。建于明弘治十七年,高15.85米惠明寺塔为我省现存较大的石构喇嘛塔,历时六百余年却巍然屹立,在设计和建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研究价值。 河南安阳林州惠明寺位于林州市河顺镇申村社区。距河南安阳修定寺塔西南22.2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收门票和停车费。 林州惠明寺始建于北宋政和3年(1113年),历经宋、金、元、明、清,已有896年历史,据说该寺因古相州林虑县马店村人惠明法师(俗姓张)在金大定11年(1171年)改建并葬于此,故名惠明寺。 惠明寺中轴线现保留三处建筑,分别是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大佛殿(供奉如来佛祖)、水陆殿(弥勒佛),均系明清建筑。据古碑石刻记载,由于多种原因,在金大定11年进行了重修;明天启进行了修缮;明崇……[详细]
林州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
  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 据国家林业局文件林湿发〔2014〕205号文件通知,临淇镇林州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成功,这是临淇镇今年申报成功的第二个国字号品牌。位置境域林州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涉及临淇镇11个行政村。 湿地结构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101.96公顷,以临淇镇境内的淇河、淅河的河流湿地为主体,体现了典型的北方河流湿地风貌,具有北方浅山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公园内湿地系统表现出来的自然水生态过程、优良的水质、丰富多样的生物环境,在河南省和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景点景观湿地公园区内清泉涓流,碧波浩渺,山势秀丽,绿树成阴,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游览小道贯穿其间。湿地公园建设秉承“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划分为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详细]
40、安阳万泉湖 AAAA
安阳万泉湖
  景区是林州主要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有豫北最大的涌泉群-石门涌泉。万泉湖清泉涓流,碧波浩渺,山势秀丽,绿树成荫,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游览小道贯穿其间。景区景观有石门古寺、沉金岛池、洞泉神水、探水神龟、慕景之椿和恩天仙桥等。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类型:湖泊开放时间:07:30-17:30。……[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