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景点介绍

  碾房城址位于固阳县银号镇碾房村西侧,年代为秦、汉。碾房城址为包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四周向外100米。……[详细]
  梅岭山城址位于固阳县金山镇梅岭山村西侧耕地内,年代为汉代。梅岭山城址为包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城遗址陶、瓦残片集中区向四周延伸500米,梅岭山山前台地划定为保护区。……[详细]
  彭德大烈士殉难地位于固阳县下湿壕镇小帮浪村西侧土路边,年代为民国。彭德大烈士殉难地为包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前公中鹿像石位于固阳县银号镇前公中村东侧“鹿回头”,年代为战国。前公中鹿像石为包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四周向外100米。……[详细]
  后脑包关圣庙位于固阳县下湿壕镇后脑包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包括四间庙宇和南侧的戏台两部分。关圣庙坐北朝南,东西长8.56米,墙宽0.4米,面阔三间,进深3米,抱厦进深1.7米。抱厦东西两侧各有人物壁画一幅,东为周长,西为关平。抱厦前立有汉白玉石碑两通,碑刻内容为“后脑包重修关圣庙碑记”,主要记载了修建该庙的历史背景和捐资商号及个人。石碑高1.7米,宽0.68米,碑座宽0.83米,高0.42米。紧邻该庙宇的东西两侧,还建有大仙庙、奶奶庙、龙王庙,这三处庙宇应为后期加盖。其中关圣庙、奶奶庙、龙王庙均为硬山顶式建筑,两侧山墙马头均有内容为花卉的砖雕;最东侧的大仙庙为卷棚顶建筑。2014年市文物管理部门对以上庙宇进行了抢救性修缮工程。戏台位于该庙以南约150米,仅残存台基,石头垒砌。东西11米,南……[详细]
  伊盟中学礼堂位于东胜区,年代为当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12月21日,被公布为第一批鄂尔多斯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旗梁墓群位于东胜区,年代为汉代,类别为古墓葬。2013年11月11日,被公布为第二批鄂尔多斯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巴音敖包遗址位于东胜区,年代为元代,类别为古遗址。2013年11月11日,被公布为第二批鄂尔多斯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路塔墓地位于准格尔旗,年代为北魏,类别为古墓葬。2023年12月2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美稷古城及周边墓葬群位于准格尔旗,年代为汉,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9月29日,被公布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办公楼位于东胜区,年代为当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7年7月12日,被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卢家社墓群位于东胜区,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2006年9月4日,被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3、油松王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油松王位于准格尔旗,年代为树龄距今约800年,类别为其他。1996年5月28日,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准格尔旗王府位于准格尔旗,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96年5月28日,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乌兰城址
  大乌兰古城位于西斗铺镇大乌兰村西北的山洼里,它是一座建造于秦汉时期的古城,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叫“城圐圙”。古城南距秦长城3公里,城址建在比较隐蔽的山洼里,四周山脊砌筑石墙围成,城墙残高0.4—1.5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南侧两山之间的沙河槽为正门,最宽处约25米,城墙建筑方式主要以石块垒砌方法构成。古城北高南低,城内从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的两条河流在城南汇合,从南城门流出,成为大乌兰古城的“天然护城河”。这是一座神秘的古城,如果不是站在古城北墙的山顶远眺,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座城,就连在这里世代居住过的人也很少知道。这是一座无法单纯用田野考查的方式来印证的古城,城内未发现秦砖汉瓦,陶器残片也鲜有留存。战国后期,匈奴人乘“七雄争霸”无暇顾及北地迅速崛起,他们从蒙古高原跃马阴山南北。直到蒙恬北击……[详细]
阿拉善盟盟委大院
  阿拉善盟盟委大院属于阿拉善盟较为典型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之一。该大院见证了阿拉善盟的建立和全盟各族人民共同建设阿拉善的光辉历史进程,充分发挥了纪念历史和教育下一代奋发图强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980年阿拉善盟建盟后,盟委机关一直在此办公。现由盟发展改革委及所属的4个二级单位办公使用,负责文物建筑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详细]
温都尔勒图镇清代蒙甘分界界碑
  温都尔勒图镇清代蒙甘分界界碑位于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南部和西部的格其太嘎查、塔本呼都嘎查、德力乌兰嘎查境内。分界界碑由碑身、碑座组成,碑阳、碑阴为汉文楷书,碑之双侧均为蒙古文楷书,为“阿拉善亲王地界”和置碑地点名称。共有6块界碑,形制、石质相同,为花岗岩粗料,保存均较完整,其中有三块字迹因自然和人为因素现已模糊不清,只能辨出少量字迹。有两块字迹完整,均可辨认。该界碑的发现,为阿拉善地区史学界提供了新的资料,极具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详细]
老磴口盐务所
  老磴口盐务所位于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联合嘎查驻地,东南侧260米为黄河渡口。巴彦木仁苏木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北方“驼盐古道”的重要渡口和驿站。1757年清朝在此设衙驻司,1815年设磴口总管公署,1926年设磴口县,解放后磴口县驻地迁徙,故此地亦称“老磴口”。作为吉兰泰盐外运码头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时代,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每年近万峰骆驼在约140公里的盐道上穿梭,形成了声名远播的“驼盐古道”。……[详细]
敖包图石构遗址群
  敖包图石构遗址群位于巴彦浩特镇敖包图嘎查,贺兰山西麓的冲积扇地带,地处戈壁草原,墓群南侧有大型冲沟,北侧为较平坦的台地。敖包图石构遗址群属石堆石圈墓葬群,属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发现的墓葬群,由东南向偏西北方向排列,平面呈长方形,已发现石堆、石圈墓冢40余座。墓葬点多由石块堆积而成,多呈圆形,其间还分布有正方形的墓冢。……[详细]
哈拉乌沟石构遗址群
  是目前内蒙古地区发现的第一处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大型聚落遗址,也是目前内蒙古地区发现并确认的最大一处石构房址与岩画结合的大型聚落遗址。其选址、布局与结构均与新疆东天山地区的岳公台—西黑沟、石人子沟、红山口、阔腊、西山阔克亚尔、乌拉台等聚落遗址十分相似,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联系。……[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