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代:春秋至汉刘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20公里的万安山北(今缑氏镇陶家村一带),南望青罗山,北眺伊洛河,东濒浏河,西临涧河的支流小西河,东西北三面都是深约20余米的河沟,南面是一块开阔的山前缓坡地。刘国就坐落在这个天然形成的半岛上。该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20米,东西宽约650米,城区内耕土层中散落着大量春……[详细] |
![]() | 滑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城东南43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原为春秋时滑国都城,后被秦所灭。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可知滑国故城附近是一片平地,东北和东南环山,平地向西北扩展与洛阳盆地相连接。平地两侧有滑城河与府店北河,两河之间为一长靴形的台地,故城即坐落在这块南北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0.5~1.5公里的……[详细] |
![]() | 辟雍碑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义再莅之德隆熙之颂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东大郊村北。1931年出土于东大郊村北东汉建武五年(29年)所建的西晋太学遗址中,后立于村内。碑首、碑身以整石凿。碑名篆书,正文隶书,刻于晋咸宁四年(278年),记述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哀亲临太学辟雍视察的事迹。碑阴刻述,有太常散骑……[详细] |
![]() | 偃师商城博物馆AAA 商城博物馆位于偃师市区西部,西距洛阳约35公里,是以研究、陈列、宣传夏商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1985年筹建,1987年4月正式建成开放。该馆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展览部分包括3个展厅。正中大殿为第一展室,面积260平方米,主要展出“二里头文化”、“尸乡沟商城遗址”,出土文物包括二里头1号宫殿……[详细] |
![]() | 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颜真卿墓位于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的村口,村民称之为“颜鲁公坟”。颜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墓长宽均为16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明碑为县令吕纯如撰写的“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该碑高1.75米,宽0.60米,厚0.15米。清碑高1.45米,宽0.6米,厚0.17米。正面正中刻“福唐赠司徒……[详细] |
![]() | 偃师市双龙山原始森林公园位于偃师南部山区,东距省会郑州125公里,西距古都洛阳市40公里,北邻207、310国道,著名欧亚大陆桥-龙海铁路经过这里,交通十分方便。大夫双龙山原始森林公园总面积4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6%,这里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公园森林茂密,季相多彩,春花美艳,秋色迷人,夏风送爽,冬雪泛银,这里松鼠跳跃,山……[详细] |
![]() | 升仙太子碑位于洛阳东30公里偃师市府店镇南缑山之巅。这里是传说中周灵王太子晋升仙的地方。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于二月初四日由东都洛阳出发赴嵩山封禅,途中留宿缑山,游览了刚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一时兴至,便撰写了这篇碑文。同年六月十九日碑成,立于缑山升仙太子庙大殿之前。碑文借太子晋升仙的故事,描绘缥缈瑰丽的仙境,……[详细] |
![]() | 汉魏故城,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五公里,位于洛龙区、孟津县、偃师市交界处,南临洛水,北靠邙山,地处伊洛平原中心。洛阳自东向西依次密集排列着5座古都城:商都、夏都、汉魏故城、隋唐城、周王城。而其中的汉魏故城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城,相继有6个朝代4……[详细] |
![]() | 导游:大殿有三间宽,为单檐歇山式,四面飞檐都用斗拱,室内梁柱也用斗拱,殿内梁柱上均有彩绘图案,用色华丽大方。殿顶山脊上满是精美的砖雕图案,有鱼跃龙门、祥龙腾云等。四角戗脊上原有韩信、庞涓、子都、罗成塑像,“文革”时被毁。大殿前有两座殿堂,殿后有寝宫数间,均由青砖青瓦建成。位于偃师县高龙村以东半公里处,与登封中岳庙相对应……[详细] |
![]() | 导 游: 旧时香火鼎盛,规模宏大,有四层院落,头层为四大天王殿,殿前东壁塑有黄巢坐像,披盔戴甲,气势不凡。 据《巩县志》记载,唐代黄巢起义西伐长安时,曾在此驻兵,并挖洞贮粮。直到今天,附近还有阅兵台、练兵场、饮马泉等旧名。 二层大殿供弥勒佛像。三层为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佛。最后一层是僧人居所。 1991年,僧俗各界……[详细] |
![]() |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南的洛河之畔。遗址是1959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作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同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并持续至今。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文化遗存,早在1952年就首先在河南省登封县的王村遗址发现了,1956年又在郑州洛达庙遗址发现,因为文化面貌区别于其它文化,故曾被称为“洛达庙类型”……[详细] |
![]() | 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走进占地500亩的陵区,沿着宽50米的神道前行,1对高高的望柱,1对威风的天马,3对严立的翁仲及石狮等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东排第一、第二翁仲之间,立有唐高宗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碑。神道直通呈覆斗型,东西长163米,南……[详细] |
![]() |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升为翰林学士,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户部尚书平章事(宰相)。遇事敢言。太宗、真宗两朝,曾三次居相位。后累封昭文馆大学士……[详细] |
![]() | 客家首次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是在全球客家联合总会、河南省客家联谊会的倡导下,经设计人员收集史料、实地考察,依据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起客家先人南迁史实设计而成。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纪念碑整体风格古朴典雅、庄重大气,坐落在有17步台阶的两层方坛之上,寓意着客家从首次南迁至今已走过1700年的历程。碑体和基座净……[详细] |
![]() | 轘辕关位于偃师城东南30公里府店乡境内的轘辕山上,西有鄂岭口,北有古道,是偃师市现存的唯一古关。轘辕山,形势险要,东有太室(即嵩山)、南有少室,紧接巩义、登封两市;西有鸡鸣山、香炉峰,是万安山与嵩山衔接处的壑口。《元和志》载:“轘辕山,山路险阻,十二曲道,将近复回,故曰:轘辕。”轘辕口传说为远古时大禹所凿,为历代兵家必……[详细] |
![]() | 偃师商城遗址北靠邙山,南临洛水,东接偃师市区,西距汉魏洛阳故城10公里,西南距二里头斟鄩遗址约6公里。考古学家根据史料记载和遗址位置,确认此处遗址即“西亳”遗址。城址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四面有城墙遗址,共发现城门7座:北墙1座,西墙3座,东墙2座,南墙与北……[详细] |
![]() | 玄奘故里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有玄奘故里、唐僧寺、和唐僧墓。(一)玄奘故里著名的唐代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玄奘,出生在距洛阳市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属今偃师市缑氏镇东北1公里凤凰台的陈河村。该村处在白马寺和少林寺两大佛教名寺之间,由207国道等道路相通,交通方便,是一处极理想的有价值的旅游圣地。玄奘故里主要包括故居、陈家花……[详细]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