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旅游

新疆旅游景点介绍

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
  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城西约37公里处的阿拉套山南麓浅山地带,遗址居北,墓葬偏南,两者相距约1.8公里。阿敦乔鲁是蒙语,意为“像马群一样的石头”。以阿敦乔鲁为代表的博尔塔拉和上中游青铜时代的聚落和墓葬,是新疆最早的青铜时代的古代文化,遗址分布的与博尔塔拉河、鄂托克赛河沿岸,逶迤延续达百余公里,已发现多个较大的古代人“聚族而居”的遗址群。这种分布的密度和发达程度,在新疆是为数不多的区域之一。以阿敦乔鲁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反映了距今4000年左右,博尔塔拉河流域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社会发展的情况。……[详细]
赛里木湖古墓群
  2013年5月3日,环赛里木湖湖畔的2800多座古墓葬被评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该墓葬群形制多样,包括石堆墓、石板墓、土墩墓等,年代从青铜时代到隋唐时期。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4年7月21日,赛里木湖古墓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阔科克古墓群
  阔科克古墓群是阿勒泰地区规模较大的古墓群,由Ⅰ号、Ⅱ号、Ⅲ号、Ⅳ号墓地组成,葬形制包括石堆墓、石棺墓、石围墓、石圈墓,其中有2座石圈墓形制较为特殊,共分为内外三圈。阔科克古墓群属青铜时代早期古代人类文化遗存之一,年代久远,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阿勒泰草原文化、古代部族的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详细、科学的实物资料。……[详细]
哈密境内烽隧遗址
  哈密丝路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哈密地区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苏木烽燧、柳树泉的下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阔吐尔肖纳烽燧。它们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今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则都是清代建筑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详细]
  位于新疆天山东部山间的吐鲁番盆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是古代西域东西、南北交通的要道和十字路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之吐鲁番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该地区保留了大量包括烽燧在内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制度。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燧多是指烽燧制度中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的出现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即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路上丝绸之路后,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保障西北边疆的安定,历代中原王朝均在西域绿洲地带修筑烽燧、亭障,使其发挥了和长城一样的屏障作用。……[详细]
昌吉州境内烽燧群
  昌吉州烽燧群东起木垒县,西到玛纳斯,贯穿在古丝绸之路上,长300多公里,时代从最早的唐朝至最晚的清朝,跨度有1000余年。每个烽火台之间间隔也不一样,有五里墩和十里墩,昌吉市的烽火台间隔呼图壁的烽火台三十里,被命名为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是清朝时期修建。三十里墩烽火台坐落昌吉市榆树沟镇芦草沟古城西面约78米处,整个烽火台躲藏于茂盛的榆树林中,邻近是一个旷费的炼油厂,烽火台主体是四棱台形,底边长5.1米,顶边长约2米,高5米,占地26平方米,整个台体以黄土夯筑,夯层厚十多公分。通过200多年的风吹雨淋,烽火台一侧有些垮塌,其它三面保管较完好,但已找不到上去的台阶。呼图壁县两座烽火台分别位于五工台镇和二十里店镇,这两座相距不足10公里的烽火台一座是唐代早期的,另一座是清代晚期,年代相距近1000年,……[详细]
骆驼石旧石器遗址
  和什托洛盖镇骆驼石旧石器遗址,是一处罕见的大规模旧石器制造场,这是新疆迄今发现的一处最古老的人类活动地点。该遗址因为一处形似“骆驼”的雅丹地貌较为醒目,所以被命名为“骆驼石高台”遗址。2014年7月21日,骆驼石旧石器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阔纳齐兰遗址
  阔纳齐兰遗址位于柯坪县阿恰勒乡。遗址由西北角驿站和南北区住宅建筑组成。驿站分布有西北方向的平台(亦称炮台)、官邸和较完整的城楼城墙。官邸位于城搂之西30米处,残存墙基为青砖砌筑。城墙呈南北向一道,长约80米。北端为一角楼,平面长方形,南端为一平台,夯土筑。城墙上建有十几个雉碟,城门设于城墙的中断。东南处住宅遗址分布范围150×500米,现残存有残垣败壁,相互毗连,均为黄土坯砌筑,分为南北两区。1989年11月,文物普查时曾采集到“光绪通宝”一枚。……[详细]
柳中古城遗址
  柳中古城遗址在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城当西域古代交通孔道,地肥美,宜屯田。东汉延光中班勇为西域长史驻此。十六国前凉张骏置田地县,唐贞观中灭高昌改置柳中县,贞元中地入吐蕃。明称为柳城,一作鲁陈,一作柳陈。……[详细]
小阿萨古城遗址
  小阿萨古城遗址位于鄯善县达浪坎乡拜什塔木村西南约8公里处戈壁荒漠中,这是一座寺院遗址。寺院用土坯修建,平面呈方形,边长100米,面积10000平方米。由七组互不相连的建筑群组成,其中三组保存较好。一组在遗址西北隅,包括佛塔、殿堂。佛塔位于北,塔基夯筑,平面呈“十”字形,塔身为正方形,边长1.3米,残高5.3米。穹窿顶殿堂虽已塌毁,但千佛像仍然清晰。另一组位于遗址南部的中段,也有一穹窿顶殿堂和塔,只见窟顶有数层莲瓣纹样。还有一组居住房间。……[详细]
新疆昆仑宾馆
  新疆昆仑宾馆建于1959年,因楼高8层,是当时乌鲁木齐市最高建筑,也是首府地标建筑,故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八楼”。于是“八楼”作为新疆昆仑宾馆的别名俗称沿用至今,闻名遐迩。刀郎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唱到: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就是指昆仑宾馆。……[详细]
乌鲁木齐红山邮政局
  乌鲁木齐红山邮政局位于红山转盘旁扬子江路上,建于1959年,现在仍结构完整,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到南北楼分别呈L形和八字形。东侧正门有6根圆柱,柱头上有精美的雕花,两侧墙体上也完整保留着浮雕花纹装饰。……[详细]
153、南大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大寺
  南大寺,是一座清真寺,原在乌鲁木齐市南山的南台子,1919年迁至此处重建。南大寺的主要建筑礼拜殿,平面呈凸字形。屋顶前部作重檐歇山式,盖琉璃瓦。檐脊上安置了二龙戏珠等瓦饰,檐下五五层层画板绘有卷草花卉花纹精等五彩图案,脊檩雕有22个飞龙。殿内后部砌砖墙,前部装木格门。步廊两侧看墙刻有兰、梅、竹、荷四画屏等。大殿分内外两殿,殿内可容千人作礼拜。……[详细]
  春风巷文昌阁是纪晓岚亡故后,由民间筹资修建,主殿高约16米的三层重檐建筑,1878年,新疆巡抚刘锦棠将其改名为文昌阁,作为道教的寺庙。保护范围:南、北以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本体外墙为准各向外10米;西至西侧2层建筑东侧外墙;东至现状五层住宅楼西侧外墙。……[详细]
155、青山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亭
  青山亭建于1965年,现位于乌市天山区新华北路,青山亭的外形为中原古典建筑形式,柱身用了维吾尔族建筑风格的柱裙,两种建筑风格互相融合,形成鲜明的多元特色。……[详细]
新疆省银行故址
  新疆省银行故址,也称乌鲁木齐大银行,建于1943年至1945年间,为斯拉夫风格建筑。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省分行迁址于此。七十多年来,“大银行”见证了新疆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和演进,并以1949年12月18日彭德怀、张治中、王震、包尔汉等在此阅兵的辉煌而永远彪炳于新疆革命史册。……[详细]
157、红山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塔
  红山塔是一座九级实心的青砖“镇龙宝塔”,塔高10.5米,为八角楼阁式九级灰色实心砖塔,下部三层粗壮,以上各层逐层内收,塔冠为八角形宝顶,红山塔历经200余年的风风雨雨而安然无损,成为红山灵魂所系,更为乌鲁木齐的标志性建筑增添了神秘色彩。红山位居乌鲁木齐市区中心,因山体颜色呈红褐色而得名。山高海拔910米,悬崖峭壁,气势雄伟,像一条巨龙东西横卧,高昂的龙头伸向河中。它以其显要的位置和奇特的山势,成为乌鲁木齐的象征。建立于红山之上的红山公园是在我国不可多得的山体公园,面积50.6万平方米,山上共有18个景点,优美的环境让人陶醉。红山公园是无数摄影爱好者打卡之处,登上红山最高处向远处眺望,高楼林立、车流如水的乌鲁木齐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在红山的顶端,有一座宝塔高高在立,它就是乌鲁木齐有名的红山塔。红……[详细]
八一剧场
  八一剧场落成于1954年,建筑风格古朴庄重,系乌鲁木齐现存最早的剧场。由解放军进疆部队自行设计施工、自备材料所建,曾举办过大型文艺演出、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见证了乌鲁木齐乃至新疆60年来的发展史。……[详细]
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纪念碑
  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纪念碑位于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南部西侧,占地面积484平方米。碑体高度8米,下有须弥座式碑座,四周镶有仿汉白玉花圈,碑体正面刻有毛主席题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死难烈士万岁”,其他三面分别用维吾尔文、蒙古文、哈萨克文刻有同样内容的题词。……[详细]
乌拉泊水电站
  乌拉泊水电站系1949年解放军三五九旅进疆后,于1951年,王震邀请国家水电部专家来疆选址,在乌鲁木齐河上游开始兴建了这座水电站,1954年年底竣工试运转。1955年,乌拉泊水电厂正式发电,成为新疆第一座水电厂,也是新疆水电建设的里程碑。……[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