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海东市 > 循化县旅游

循化县旅游景点介绍

  白庄拱北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下白庄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合然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乡合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孟达撒拉族古民居群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乡大庄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街子撒拉千户院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团结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沙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乡张沙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雷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乡古雷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志清真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苏志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都古城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拉代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加玛山墓地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年代为青铜时代。类别为古墓葬。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棺材沟墓地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年代为青铜时代。类别为古墓葬。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仓库遗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中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尕遗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张尕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科哇古城
  科哇古城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斜昌沟河与起台河交汇处。古城南宽北窄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约10000余米,东墙与北墙沿两河河岸修筑。东西开门,东门位于古城东北角,西门位置在西城墙偏北,东、西两门有直通大道。 夯土筑,因系用砂土堆筑,夯层厚度不清,东城墙部分坍塌,其他保存尚好。城墙高约10米、基宽6米,城仙大道北为居住区,大道南部有零散的房屋遗迹,大部分为空地。本世纪60年代城内辟为农田。开辟农田时曾在西门内发现一刻有“大唐××年”的古门栏。据《元和郡县志》考证,此城为唐米川旧县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置,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废,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隶廓州,县治移至黄河北岸今化隆甘都境内。此城系省级保护单位。……[详细]
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
  近现代(1939-1946年)重要史迹。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纪念馆座北向南,东西宽46.1米,南北深44米,占地面积2030平米,一九八七年由青海省海东行署拨款修建,院内栽种了17棵柏树。大门为简易砼体结构,瓷砖面门楼,安两扇铁栅门,大门门额上镶铜字“西路红军纪念馆”,进入大门十米开外是西路红军纪念碑,砼体结构,水泥抹面,由四面出踏跺的园形基座,方形碑身,尖顶置铁制红星组成,高11米。纪念碑后是高2.3米的简易的西路红军失散人员经历碑,砼体结构,正面刻有西路红军在河西走廊战役中失利被俘。再后面是三间混凝土结构简单的陈列室。……[详细]
旦麻古塔
  旦--塔又名安多天然佛塔,据《安多政教史》载,此塔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或道光年间,塔基长宽各18米,高2.5米,塔身为一小山丘匀称规范,却非人力所为,高18.8米,上镶巨型日月金顶。天然佛塔现有旦麻尼姑寺经管,该寺有27名尼姑修行,早晚颂经,青灯金钟,体验着人生的因果业缘,相传印度国王阿肖嘎(法王聂俺美)时代,由五百罗汉一夜间通力施法完成佛塔的施工,塔内有一千位先知先觉者的舍利子。……[详细]
红光清真寺
  红光清真寺。是被俘西路红军在马步芳的逼迫下,在循化境内修建的唯一的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39年至1946年之间,该寺造型独特,保存较好,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1938年初,马步芳将被俘的西路红军编成的补充团营四百多人改称工兵营,也叫森林-局,关押在赞卜乎集中营。从1939年到1946年期间,工兵营红军战士,先后逼迫在循化赞卜乎、建设堂、宗吾、占群,黄河沿岸等地伐木、垦荒、修路、建屋等。从事各种苦役,赞卜乎清真寺就是在这时修建的。西路军被俘红军战士,为了全中国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虽遭种种残酷破孩-而忠贞不屈,采取多种方式,对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在中国战争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篇章,在修建赞卜乎清真寺时,被俘红军战士,坚信革命一定能成功,他们不畏--,不怕流血牺牲,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把五角星、……[详细]
黄河清水湾风景区
  黄河清水湾风景区,俗称“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其背依小积石山,南临滔滔黄河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春、夏、秋时节步入该区,四周绿树成荫,草木丛生,鸟语花香,颇有“世外桃源”之情趣,周边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广为分布。小积石山鲜红色的岩石山体,峥嵘挺拔,姿态不凡,山岩有的象宝塔,有的象堡垒,有的象挺立的雄鸡,红岩峥嵘,碧水映辉,丹霞景色十分瑰丽。附近山脚下有一万丈深渊,形似夹缝,人在其中,荫天蔽日,仰望天空,只见“弯月”状,让人仿佛置于人间仙境。其来历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是一位藏族--谢吉央贡--的地方,不失为一大人文景观。对面,河中间为清水湾“宝岛”景点,其四面环水,是黄河河床在县境段唯一裸露于地表的部分,“岛”上尽是形似各异,鹅卵大小的黄河石,春夏时节,绿草覆石,野花遍地……[详细]
古兰经珍藏馆
  古兰经珍藏馆清真寺对面是手抄古兰经珍藏馆,馆内还有撒拉族民俗展。我们在骆驼泉看到的貌似典型清真寺建筑其实是珍藏馆。所珍藏的手抄《古兰经》据说系从中亚带来,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本之一,另两本分别在大马士革、大英博物馆。《古兰经》有700年历史,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共30卷,分上下两函装,全书共681页。正文为阿拉伯文字墨写、书法庄重凝练。2004年8月,国家文物局派出的专家组对这部《古兰经》手抄本进行鉴定后初步认为,其成书年代可能为公元8世纪—13世纪。2006年10月,由中国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权威专家对这部《古兰经》就地实施了保护修复。展馆共计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展厅布置采用伊斯兰建筑装饰风格,以撒拉族东迁内容为主。……[详细]
中库沟诸遗址
  中库沟诸遗址 中库沟诸遗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自治乡境内中库沟河(文都河上游支流)西岸台地上。台地西依山地,东临中库沟河,长约2500米、宽400米,地势平坦。台地自北向南有当地称多浪角木、阿杂日、哇让、宗其昂、岗相等并排的五条沙沟,沙沟之间沿中库沟第二台地岸边遍布有陶片、杂骨等古代遗物。调查时以沟为界,分别登记有文都林场、多浪角木(甲)、多浪角木(乙)、阿杂日(甲)、阿杂日(乙)、哇让(甲)、哇塘(乙)、宗其昂(甲)、宗其昂(乙)、岗相(甲)、岗相(乙)、拉龙洼等12处遗址。12处遗址中除文都林场遗址面积约200×80米较大而外,一般都在100×70米左右。拉龙哇遗址部分压在村庄之下,其他遗址皆在各沟两岸耕地内。文化堆积基本都在40-70厘米上下。各遗址除地面上散布有较多的陶片……[详细]
20、丹斗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斗寺
  丹斗寺亦称“丹笛寺”、“旦斗寺”、“丹豆寺”、“旦兜寺”等、藏语称“丹斗谢吉央贡。位于巴燕镇东南31.5公里、在今金源乡南18公里处,南距使沟旗村1公里,北距科那卡村2 公里。 寺处循化县城黄河北岸10多公里的小积石山中,寺周悬崖陡立,石壁高耸,佛殿或建于峭壁之中,或建于悬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而成,别具一格。据载,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禁佛,在曲卧山修行的藏饶赛、肴格迥、玛释迦牟尼3人逃来青海,曾在此居住,剃度附近甲徐村的喇勤贡巴饶赛(892-975 )为徒。喇勤成名后,于丹斗建立道场,招徒-,特别向卢梅·崔臣喜饶等卫藏十弟子授戒,使西藏佛教再度副复兴。因而,丹斗寺作为“后弘期”佛教的发祥地,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直是各派信徒们向往的圣地,朝圣者络绎不绝,三世0等西藏重要人物都……[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