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陇南市 > 文县旅游

文县旅游景点介绍

  文县观音楼位于陇南市文县石鸡坝乡岷堡沟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主楼与抱厦构成,建筑面积为162平方米,占地面积为487平方米。主楼外观体现“天圆地方中八卦”的营造理念,建筑为4层,1、2楼为正方形,3层为八角形,四面开月洞窗,4层为攒尖顶封闭小亭。抱厦为两层,歇山建筑,四面翘角由牛腿支撑。……[详细]
  西京观大殿位于陇南市文县哈南村,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建筑面积304平方米。建筑坐西朝东,由正殿、抱厦、偏厦构成。正殿为单檐歇山顶,殿前抱厦为卷棚顶,5架梁。建筑梁柱用料硕大,彩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详细]
  程海寰烈士纪念馆,坐落在文县白水江南岸风景秀美的江南公园内。纪念馆共设有两个展厅,主题为:追逐光明的脚步——程海寰烈士生平展。以时间为序分为:位卑未敢忘国忧、心若磐石志如竹、甘洒热血卫吾华三个单元,集中展现了程海寰烈士追求光明,追求进步,追寻救民救国道路,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不……[详细]
  合作化桥位于陇南市文县石坊镇石坊村,原名广济桥,始建于清代,1950年代因广济桥残破无法使用,1955年文县政府决定在广济桥原址拆除旧桥,按原貌重建一座廊桥。该桥为木构伸臂廊桥,桥跨伸臂由247根10多米长、1米多粗的圆木材以30度插入白水江两岸石墩构成,伸臂10层,从下往上层层伸向江心,荷载桥梁受力。桥廊由桥面、廊臂……[详细]
  阴平栈道遗址位于陇南市文县尚德镇,据载为三国时修建,总长约15公里。遗址现存4处,分别位于尚德镇周家坝村及金口坝村,现有正方形栈道孔30余个。阴平栈道遗址作为阴平古道的组成部分,对研究古代陇蜀地区政治、军事、交通、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详细]
  火烧关栈道遗址位于陇南市文县城关镇滴水崖村。遗址分布在关口东西两面绝壁,其中东面呈四层分布。现存栈道孔63个,摩崖石刻1处。每孔长约35厘米,高约30厘米,深约20厘米。关口以西有1摩崖石刻,刻有“万历十四年九月内重修奉本府”等字样。火烧关栈道遗址为研究蜀道、古代交通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科学价值。1993……[详细]
  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天池乡境内,是白龙江上游支沟,海拔在16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集高山湖泊、翠海、彩林、奇峰异石、动植物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被称做“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2013年,文县黄林沟湿地成为第七批国家湿地公园。黄林沟,又名“黄陵沟”,位于……[详细]
  洋汤天池天池乡境内天魏山下有一高山湖泊——洋汤天池,为文县八景之一,跻身我国四大天池行列,状如葫芦,九曲十八湾,方圆20公里,湖面海拔1750米,水深75米,蓄水量3200立方米,产深水鱼“裂腹厚唇鱼”。初步考证,天池因地震山崩地塌、聚水成湖而为。四川大学教授刘琳校注:汉.常王《华阳国志》载“有天池泽”,后《汉志》、北……[详细]
  古玉垒关境内古玉垒关,是文县著名四大雄关之一,位于关头坝大桥下一公里处,两崖峭壁,势极陡险,为唐宋以来置戍守处。旧省志称为“秦蜀咽喉”。其关隘险道有诗为证,明代诗人张其亮《玉垒关》诗曰:天开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御冠有方泥不靖,重门无警析长收,岩前月白鸡啼哓,林外风清雁瞰秋,瞻彼路傍来往客,谁腾紫气驾青牛。三国时……[详细]
  刘家坪清凉寺刘家坪乡让水河上游的七信沟,有一清凉寺,为明代初所建。清嘉庆八年(1803年)颇具规模,有石土“一 斤”,僧人“洪海”住其间。深山宝刹,建有正殿、老君店、娘娘店和岩寺一处,细致石板作料,20米见方巨石盖顶,四间暗室缀点,三尊大佛如生,四百罗汉绚丽,十八罗汉精湛。规模宏大,塑像石雕,精妙绝伦,曾云集四方高僧,……[详细]
  千年古镇—碧口碧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掘响浪汉代墓群出土的铜器表明,两汉时期这里就有农牧活动。明清以来,碧口至四川昭化的白龙江、嘉陵江两百里水道,成为水上“丝绸之路”,商船列队,搏击惊涛骇浪,号子声声震峡谷,纤夫肩上的纤绳勾通了甘、青与巴蜀的联系。清朝乾隆以前,碧口的冯家沟只有十几家茅舍。当时。四川来甘肃的舟……[详细]
  临江古渡口:临江,是文县开发较早的地方,原始氏族时期已有人类活动。据考古发现,临江坪和蒋家湾新石器时期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遗址(有陶片、罐盆器具),杨家湾有齐家文化遗址。据有关研究人士考证表明,临江即古葭芦镇,三国时姜维驻戍,与邓艾屡战于此。南北朝时,为氐人杨氐人杨氏武都国、阴平国都址。境内牡丹寺,始建于光绪年间(1885……[详细]
   文县县城饱经沧桑,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城池几经迁移,四建县城:唐以前县城在今西园村,历史上为曲水县县城,即古文州旧城,至今有西魏曲水县及唐文州城墙遗址;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移文州曲水县城于今日上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元兵攻破文州城,改文州置文县,移城于现在的“所城”(因明置军事管制“千户所”而……[详细]
  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博物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白水江是目前中国乃至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珍稀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国家级保护区,面积达223671公顷,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地带,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区的和风细雨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物种基因库。已查明区内有高等植物216……[详细]
  文县文昌楼文县文物古迹随处可见,最为耀眼的是文昌楼,又称“魁星楼”,成为千秋阴平标志性象征,小城春秋的见证,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楼位于文县城东南角,雄踞10多米高的古城墙系明代初年所建,其造型雄伟、工艺精巧,蔚为壮观,为古建筑之精华,被誉为“白水江上第一楼”。文昌楼,坐北朝南,面临浩瀚大江,昂首万里云天,为……[详细]
  白马藏羌村寨白马人的生活习俗与藏羌汉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白马民俗的形成与白马人居集地地域特征以及周边民族对白马民俗的影响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境内的博峪村的实地调查,试图从地域、人文、宗教和习俗几个方面,对白马民俗的形成作出一个理论上的界定。……[详细]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陇南市文县以北约100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由于远古时期的地壳活动,致使地壳断裂,洋汤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文县天池有九道大湾和一百零八个小湾,方圆20公里,水深97米,水域面积80公顷,周围俱是连绵的重山峻岭,风光……[详细]
  白马河生态民俗风情景区白马河生态民俗风情景区位于文县城西3公里白马河的铁楼藏族乡境内,是古白马氐的后裔白马藏族聚居区。铁楼藏族乡,是文县惟一的民族乡,也是陇南市7个民族乡之一,为文县四大边寨之一,因古传掘地发现一大铁炉而得名,又名铁炉寨。境内的白马河为文县八河之一,因铁楼乡别名白马峪而得名。白马河发源于该乡海拔3543……[详细]
  碧口水库座落在甘肃南部重镇—文县碧口镇,蓄水面积12.5平方公里,拦江大坝高80米,长120米。水库大坝兼有防洪、水运、灌溉、养鱼、旅游等多种功能,飞流起处,翻江倒海,浊浪排空,震天撼地。库面浩瀚壮阔,波光潋艳,机船穿梭,野鸭遨,鱼儿蹦跳,两岸群山巍峨,百鸟啁啾,令人陶醉。 ……[详细]
  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文县境内,东经104度40分-104度51分,北纬32度57分-33度02分之间,面积100.41平方公里。海拔820-3113米,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与暖温带湿润气候交汇地带。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有红豆杉等;动物中兽类37种,鸟类49种,爬……[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