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汉中市 > 洋县旅游

洋县旅游景点介绍

红二十五军华阳旧址
  红二十五军华阳旧址分为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华阳旧址和红二十五军司令部华阳旧址。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华阳旧址位于汉中市洋县华阳镇华阳街村,占地面积552平方米,建筑面积365平方米。整座建筑由门楼、正房、东西厢房构成,为土木结构的陕南民居。正房门厅两边的墙壁上,清晰可见红军留下的两幅标语“反日武装开赴前线”“反帝的革命群众联合起来”。室内设有7个单元的布展陈设。1935年3月初,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途经华阳,将政治部设在华阳街村罗家大院。在此期间,红军一手抓革命武装斗争,一手抓政治宣传工作,通过刷写标语、张贴告示等行之有效的形式,深入宣传红军主张和革命道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中共鄂豫陕省委在此召开了决定红二十五军战略走向的中共鄂豫陕省委常委会议——华阳会议。政治部支持组建了华阳区革命委员会,发展壮大……[详细]
洋县谢村民居
  谢村民居位于谢村镇东韩村7组,大门坐南向北。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洋县卷载:“刘继德,清末当地豪绅。庄园平面近似长方形,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坐南朝北,由10余座四合院及花园、鱼池等组成。主体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悬山、歇山或硬山顶,施砖雕花脊或清水脊,抬梁式构架,檐下施斗拱。门窗均有砖雕或木雕人物、花卉图案,柱头雀替残留彩画。木匾多佚,现仅存1方,题‘节并松贞’四字。洋县正堂王氏书,宣统三年(1911)款。”198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民国地点:洋县谢村镇东韩村保护范围:四周围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汤家庵千佛洞建于嘉靖十四年(1535)。砖砌双室单窟,坐西向东,前后室以甬道相连。前室面宽约3米,后室面宽4.8米,通进深7.87米。后室高6米,四壁均以长35.5厘米、宽19.5厘米的方砖砌筑。砖面浮雕佛像138尊,一般高24厘米,宽14厘米;诸佛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上,戴宝冠,身披璎珞,双手持元宝。西壁另有明嘉靖十四年“铭文砖三方。窟内尚存石碑1通、陶香炉1件;碑面刻莲花纹,无文字。”石窟前为汤家庵,坐西向东。“始建年不详,嘉庆十九年(1814)、道光二十九年(1849)、光绪五年(1879)相继重。占地面积240平方米,砖木结构,正殿三间,厢房两间,佛台1座。殿内残留壁画。”198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明地点:洋县八里关乡王河村汤……[详细]
醴泉寺大殿
  醴泉寺大殿始建于唐,元代及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清道光年间修葺。现仅存大殿一座,座东向西,砖木结构,面阔五间11.7米,进深三间10.6米,歇山灰瓦顶,砖雕花脊。收山大于一间,正脊较短,举折平缓。梁架为彻上明造,仍采用“大额式”做法。檐下置柱头科、角科斗拱,均为三踩单昂、前后檐各六攒,两山檐各四攒,布置疏朗。檐柱高2.6米,有显著“侧脚”、“生起”。砖砌台基,高约1米。有道光十年(1830)醴泉寺碑、二十六年(1846)醴泉寺南院产业碑、咸丰七年(1857)僧人墓碑等数十通。该大殿虽屡经后代修葺,仍保留有部分元代建筑风格。198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元地点:洋县磨子桥镇磨子桥村保护范围:东至檐水向东12米处,南至檐水向南24米……[详细]
洋县城隍庙戏楼
  城隍庙戏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成化年间洋县知县韩文增修,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火,光绪年间重修。现仅存戏楼,二层,坐南向北,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4.1米,进深二间,歇山灰瓦顶,有脊饰,抬梁式构架。前檐施斗拱、垂莲柱,局部残留彩绘。198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明——清地点:洋县洋州镇西街村保护范围:东至戏楼檐水以东2米处,西至戏楼檐水以西13.4米处,南至戏楼檐水以南4米处,北至戏楼檐水以北38.4米处。……[详细]
许家庙魁星楼
  许家庙魁星楼位始建年代不详,光绪元年(1875)修葺。平面方形,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一间,重檐悬山顶,覆灰陶筒瓦,抬梁式梁架,檐下施斗拱。正面墙内嵌光绪元年维修魁星楼碑一通。中学院内西南角,存碑一通,方首,青石质,座佚,高1.08米、宽0.56米、厚0.10米,碑文记载乾隆年间修建文武正殿和每年演戏祭祀等事项,无年款。碑文楷书阴刻,15行、满行33字。对研究当地宗教活动情况和民风民俗有一定价值,对研究古代建筑风格有一定价值。1982年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清地点:洋县黄安镇黄安初级中学保护范围:魁星楼四周檐水各向外延伸7米。……[详细]
洋县文庙大成殿
  洋县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扩建,嗣后屡有修葺。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坐北朝南。据载,时文庙为四进院落建制,有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殿、启圣祠、圣亲殿等建筑,规模宏大、形制完备。现存大成殿和棂星门,花岗岩抱鼓石一对。院内有桂树、古柏各一颗。198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清地点:洋县洋州镇文明西路洋县中学院内保护范围:以大成殿为坐标,东、西檐水各外延5米,南、北檐水各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东、西分别向外延伸3米,南、北分别向外延伸5米。2008年,洋县文庙大成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洋县佛爷洞石窟寺
  洋县佛爷洞石窟寺 时代:明、清 地址:汉中市洋县溢水镇深溪村 保护范围:石窟寺所在的山崖。 建设控制地带:石窟寺所在的佛爷山四周。2014年,洋县佛爷洞石窟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洋县清凉寺
  洋县清凉寺 时代:清 地址:汉中市洋县四郎乡清凉村 保护范围:东、北、南至围墙,西至戏楼后檐。 建设控制地带:东面同A区,南至大门向南30米处,北至和尚坟,西至戏楼后檐向西50米处。 2014年,洋县清凉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洋县龙泉寺
  洋县龙泉寺 时代:清 地址:汉中市洋县贯溪镇龙泉村 保护范围:东至檐外,南、北至围墙外,西至贯长路。2014年,洋县龙泉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洋县五佛庵 时代:清 地址:汉中市洋县黄家营镇三岔村 保护范围:东、西至围墙外10米,北至坡根,南至戏台。2014年,洋县五佛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华阳老街古建筑群
  华阳老街古建筑群 时代:清、民国 地址:汉中市洋县华阳镇 保护范围:(1)华阳古街:东、南、西为东西河之间,北至将军桥;(2)华阳城址:城墙以内;(3)华阳街戏楼:东、南、西至外檐,北至外檐以北50米;(4)华阳村塔:塔本体。 建设控制地带:(1)华阳古街:同A区;(2)华阳城址:同A区;(3)华阳街戏楼:同A区;(4)华阳村塔:塔体向外5米。2014年,华阳老街古建筑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关岭村遗址 时代:秦汉 地址:汉中市洋县金水镇关岭村 保护范围:(1)北坪:东、北、西至塄坎,南接中坪。(2)中坪:东、西至塄坎,北接北坪,南接腰坪。(3)腰坪:东、西至塄坎,北接中坪,南接南坪。(4)南坪:东、西、南至塄坎,北接腰坪。 建设控制地带:(1)北坪:北至塄坎,东至塄坎下10米处,西至塄坎下20米处,南接中坪。(2)中坪:同A区。(3)腰坪:东至塄坎,西至塄坎下20米处,北接中坪,南接南坪。(4)南坪:同A区。2014年,关岭村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碗牛坝红七十四师司令部旧址
  碗牛坝红七十四师司令部旧址时代:1936年地址:洋县金水镇碗牛坝村保护范围:(1)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东至旧址东山墙外扩15米,南至旧址本体外扩12米,西至西山墙外扩15米,北至旧址本体外扩5米。(2)战场遗迹:以战场遗址纪念碑为中心,四周外扩1000米。(3)烈士墓:墓塚四周外扩20米。建设控制地带:(1)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旧址本体外扩30米。(2)战场遗迹:A区四周外扩3000米。(3)烈士墓:A区四周外扩30米。2018年,碗牛坝红七十四师司令部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洋县引酉工程长坝引水枢纽时代:现代地址:洋县茅坪镇长坝村保护范围:东至渠堤坡脚外扩3米,南、北至坝址上、下游各25米,西至河堤坡脚外扩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长坝村四组排洪渠,南至洋华公路,西至长坝村五组八亩田,北至堰砭(山)。2018年,洋县引酉工程长坝引水枢纽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茅坪红二十五军旧址
  茅坪红二十五军旧址时代:近现代地址:洋县茅坪镇保护范围:(1)原茅坪陈家大院旧址:东至旧址大门外扩5米,南至闫守杰住宅北界,西至龚存善住宅东界,北至任土庆住宅南界。(2)原新华村小庵庙旧址:庙址四周外扩20米。建设控制地带:(1)原茅坪陈家大院旧址:东至A区外扩15米,南、西、北侧同A区。(2)原新华村小庵庙旧址:A区四周外扩50米。2018年,茅坪红二十五军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湑水河景观带
  湑水河景观带以桔园景区为依托,以湑水河优质的水资源和河道两边秀丽的自然风光为载体,涵盖马家沟水库、湑水河山水太极图、五门堰、庆山、斗山等区域,与韩家祠堂、杨丛仪墓、宝山遗址等人文资源形成互补,是大桔园景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洋县开明寺
  洋县开明寺及宝塔,经历了多个朝代,检阅了历史的沧桑和坎坷,观其身形已是千疮百孔,疲惫不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洋县人民政府为了开发广场,将其开明寺与其唐塔分离异处。开明寺也就随缘放下离塔而去,现已搬迁到洋县南门外(城关中学以南)300米处。开明寺,2001年5月被拆迁,于2002年6月19日开始重新建修,现有殿堂三座:大雄宝殿、观音殿、念佛堂等,于2012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初一)破土开基,新建地藏殿及佛教文化长廊,于2012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初六),隆重举行“地藏殿-上梁法会”,为和谐洋县、社会道德教育,开办了一所新学堂。开明寺塔在原开明寺北,故称开明寺塔,寺早圮废,仅余此塔。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洋县志》载:“开明寺塔:与寺俱建于唐初”。《汉中府志》载:“开……[详细]
洋县黄金峡
  黄金峡,是汉江第一峡,系汉江流经本县东南部金水、桑溪和黄金峡镇的一段河谷,全长47公里。黄金峡自古以滩多势险著称,自环珠台入峡,有24个险滩,出峡口即渭门,最为险阻的有九斗米滩、拘滩、鳖滩,大、小瓦滩和大、小唐兴滩,不仅滩险,而且景奇。黄金峡以水流急、险滩多、气势磅礴著称,时而山势陡峭,时而奇峰迭出,时而穿行峡谷,时而静水流淌,时而浪头扑面,时而鹮猴再现。明朝著名诗人王任曾留下“九十余里黄金峡,二十四处白云滩。雷向汉中驱乱石,水从天上倒狂澜。铁崖碍日千山险,玉鹮井生风六月寒。信宿龙潭幸蚤出,片帆回首抵长安”的著名诗篇,清代文人邹溶著有气势磅礴的《黄金峡赋》。汉江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千米,集水面积9.52平方千米。穿行于秦岭、巴山之间,河谷常与岩层走向斜交,平均比降为……[详细]
洋县智果寺
  智果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西12公里的谢村镇。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洋县出口、洋县火车站均可达,是陕西著名的宋元时期以城墙和护城河构成的城堡式寺院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洋县志》载:“智果寺,县西二十八里,唐仪凤间(公元676-679年)建造,宋、元重修。明万历年,某贵妃捐金,命太监同知府重修,增建藏经楼”。占地约35000平方米,l992年被公布为陕西唯一的一座皇家城堡式寺院。古有“汉上名刹”之称。现存藏经楼、大佛殿及护城河遗址,有“圣谕碑”等宋、明、清碑数通。智果寺藏经楼高约15米,长21.7米,宽18.3米,坐北向南,上下两层,单檐、斜山顶,房脊峻峭壁立,雕塑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组图。整个构造高大雄伟,四周宽檐,黄、绿色琉璃筒瓦。楼内现存有明版御赐佛经《大藏经》4l87卷,经卷封……[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