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坪旅游景区AAAA 王坪景区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景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包括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和王坪新村。其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始建于1934年,是全国唯一为红军烈士修建的陵园,也是全国最大的红军集墓,现安葬红军烈士25048名。地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电话: 0827-7550339/0827-7223418 ……[详细] |
空山天盆风景区AAAA 位于通江东北的空山景区,属高原盆地景观,海拔1450--2108米,幅员面积60平方千米,地势开阔,空间博大,有80多个著名景点,主要分布在空山乡、临江乡、两河口乡一带。该景区把奇特的溶岩地貌,神秘的原始森林与二战时期李先念-亲自指挥空山战役的遗迹融为一体。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在这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造就了13平方千米的高山盆地,盆底平坦,长8。5千米,宽1。5千米,盆周层峦叠嶂,高耸入云,一百三十七个山峰,终年云蒸霞蔚,景色变幻无穷,宛如一个“天然盆景”。故称“空山天盆”。“天盆”中央,有四座孤峰,卓然玉立,遥相呼应。中峰高约120米,方圆面积约5000平方米,四壁如削,峰顶古松苍劲,野……[详细] |
唱歌石林旅游景区AAAA 唱歌石林又称麻坝石林,上为麻坝寨、下为麻坝石林,紧靠唱歌乡政府所在地,东界五马槽,南起天城山,西接龙池寨,北倚麻坝寨。是川东北独特的自然石林景观,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唱歌奇石林立,风景秀丽,春天百花争艳,夏季绿树成荫,秋天红叶似火,冬季银妆素裹。境内嶂峦叠翠,森林茂密,林业用地35000亩,自然生态林23000亩,其中原始森林1800余亩,人工林8500亩,疏林地8000亩,宜林荒山6500亩,森林蓄积30万立方米。银杏面积2900亩14.5万株,野生剑竹林3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68.1%,常年平均气温16.7°C,最高温度33°C,最低温度零下10°C,年日照1100—2400小时,堪……[详细] |
诺水河AAAA 诺水河风景名胜区 诺水河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中国银耳之乡”通江县境内,幅员450余平方公里,海拔500——2088.6米,主要景点集中在诺水河畔,临江峡谷,空山天盆,麻坝石林等四大片区。 它紧邻陕西汉中,东有“秦川锁钥”护持,西与“剑门蜀道”相连,境内秀水中流,奇泉遍地,险峰兀立,怪石丛生,关隘、峡谷、飞瀑、暗河比比皆是,大致可分“诺水洞天 ”、“临江丽峡”、“空山天盆”、“麻坝石林 ”四大独立景区,呈弧形分布,与毛泽东同志誉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首府通江县城构成一条环形风景线,堪称秦巴山区第一胜地。 诺水河,发源于陕西省南郑县,两岸群峰耸峙,壁陡如削,沟纵横,林海……[详细] |
诺水洞天景区AAAA 诺水洞天景区诺水洞天景区位于通江县北80公里,幅员面积约170平方公里,有著名景点270余处。该景区以岩溶地貌为主,地形复杂,地貌奇特。诺水河南北贯通,两岸群峰耸峙,沟壑纵横,陡峭如削,-茫茫,山、水、石、林、峡谷各呈姿态,尤以128个地下溶洞令人叹为观止:有阴河龙潭水潺潺,牛角嵌别有洞天;有观赏仙女飞天图,石佛群生仙人洞;有琳琅满目奇幻景,地下宫殿狮子洞;有精湛艺术自然成,艺苑仙宫楼房洞;有民间奇观地下城,仙山琼阁中峰洞等。可以说山山有洞,洞中有洞,洞洞毗邻,各具特色。游客所至,赞叹不已。国家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到诺水河实地考察后,称赞“通江诺水河风景名胜区资源独特……[详细] |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AAA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城和沙溪王坪村。旧址包括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和红四方面军烈士墓。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革0据地进入四川,攻占了通江、南江、巴中,开辟了川陕革0据地,之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总政治部就设在通江县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原来是文庙,始建于明代末年,有前厅、大厅(启圣殿)、左右厢房、棂星门等多处建筑,占地约1000平方米,当年-、王树生等在此办公和居住,总指挥部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指挥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的军事斗争。现在在这里建立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与总指挥部旧址相邻,原来是建于清朝中期的学宫,分左右两院、前后两……[详细] |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是200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在国有空山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境内,地处四川盆地东北缘的米仓山东段南缘,与陕西南郑、西乡、镇巴三县接壤。公园总面积11511公顷,辖空山坝境内的刘家寨、簪子岩、挂包岩、猴子峡、椒园子、五大景区,由地貌、生物、人文、天像、水体五大景观组成,景点共56个,其中一级景点5个,二级景点11个,三级景点15个,四级景点25个。是川东北地区生态观光、避暑度假、启迪寓教、登山探秘等多功能的生态旅游胜地。空山坝:红军战斗遗址传播最早之地。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栾巴真人建栾巴寺(南坝寺),颂佛读经,传播佛教文……[详细] |
四川通江银耳闻名遐迩,为了把银耳文化、银耳发展历史,以及银耳产业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巴中市在通江县高明新区建通江银耳博物馆。由“主馆”、“天地之灵”、“雾露之间”、“青杠林里”、“银耳人家”、“形象广场”六个部分组成。2014年10月17日银耳博物馆正式开放。占地4005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3700余平方米的展厅,由“天赐”、“地孕”、“人文”、“和合”、“神效”、“乐享”、“品鉴”七大展区及3D数字影院组成。通江银耳博物馆展展区具体介绍: 第一展区: 神奇自然 天赐自然生态的森林空间,穿行其间,耳畔鸟鸣、风声环绕,水声潺潺。通江银耳在神……[详细] |
通江县胜利乡迪坪村,迪坪村地名的由来有诸多说法,一说是早年该村出了一个提督,故以其所任之官衔命名;一说是以地形地貌命其名,其言迪坪村的地形地貌似“迪”字。因为迪坪这块方正的缓坡地下段,从北到南的边缘,自上而下有一条河流从向儿沟流下,三岔河再通往新民河,这条河流形似“走之”形,而这块宽大缓坡地形就像个“由”字,坐落于“走之”之上,形戍一个“迪”字,于是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迪坪。整个村落传统风貌破坏硅小,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及传统民居式样独特丰富,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具特色。据统计,全村传统村落面积近7.5平方公里。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298套,依坡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明清建筑……[详细] |
学堂山村原名凤鸣山村,位于通江县板凳乡,隶属于四川北道保宁府通江县长宁里第三甲。清朝时隶属于川北道保宁府通江县长三甲。直至改革后,因为新建村小学,百姓按旧的说法仍叫学堂,最终定村名学堂山村。“凤鸣朝阳、双庙古柏、龙洞泉声、雁山石葫、三溪春涨、柏李松风、石匣夜雨、昆仑晚照”为学堂山村八景。相传,有位仙人挑着油篓,途经凤鸣山,因流连凤鸣山之美景,便放下油篓在此驻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时至半夜忽听山下鸡鸣,方知耽误了时辰;为了赶回天庭,还来不及挑上油篓,便匆匆离去。待到天明,仙人的油篓遂幻化成石,时至今日仍矗立于学堂山上,村民称其为油篓石。学堂山北面的牛眠山,因山间有一石其形似卧牛,故名牛眠山。村落……[详细] |
此城寨位于通江县城东永安乡的宕水北面。海拔400余米。三面临涧,背靠群山,四面陡峭,其上平衍,可容数万人。它的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蜀中广纪》有云:“万山中崛起岩壁,四面峭绝。独西南二径,凌险转折而上,诚一夫当关之势。”这足以看出此地之险要。得汉城,又名得汉山、安辑寨,它有悠久的历史。得汉城在古代是一个军事重地。汉高祖刘邦称王汉中时,以此为据点作入蜀的粮道,楚汉之争,靠这里的粮食支持使汉王打败了西楚霸王,刘邦建立了汉朝,得了天下,故此地名得汉城。得汉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成为川东北军事重地,至今留存在石崖上的许多石刻文字记载便是铁证。南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蒙古皇太子阔端出兵侵略四……[详细] |
通江县海鹰寺林场位于通江县城东部,距县城95公里。经营面积分布于董溪乡、龙凤乡境内。东连万源县的三溪乡、丝罗乡,南接万源县的新店,西与本县董溪乡相嵌,北与斯波乡接壤。境内群峰重叠,连绵起伏,沟谷深切,环抱于佛爷山、海鹰寺两条主山脉之间,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海拔1906.6米,为亚热带秦巴区湿润季风气候。林场下设驴坪山、磨子坪、麻柳坪三个工区,驴坪山、田嘴、麻柳坪、印子石、牛毛溪、核桃河坝、伍家河坝、滩湾、磨子坪、老庙堂十个护林点。总面积3976.5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976.2公顷,占总面积的99.99%;非林业用地0.3公顷,占0.01%。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862……[详细] |
南阳森林公园南阳森林公园位于巴中市巴州东北37千米的南阳乡,处于通江、巴州的交界巴州区地段,幅员1218.9平方千米。1993年四川省人民0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南阳森林公园是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古朴的原始风貌,奇民的珍禽异兽和众多的旅游景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1993年四川省人民0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近年来,它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古朴的原始风貌,奇异的珍禽兽类和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被誉为川东北旅游线上的一朵奇葩。南阳森林公园由老土地、四方碑、天马山、五马槽四大景区组成。每个景点雄险秀丽,绵延数十公里,形成“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的奇特景观。站在老土地向西南望长梁,天……[详细] |
擂鼓寨遗址位于通江县东南约20公里的春载乡擂鼓寨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07°17′,北纬31°51′,海拔高度740米。这里地处川东北米仓山的东段南麓,属低中山区。通(江)——达(川市)公路从擂鼓寨北面自西向东经过,附近有长江水系的通江河及其支流自东向西南流过。鼓寨孤峰独出,呈三角形,三面都是悬崖。遗址地处擂鼓寨西北和南面悬崖下的缓坡地上,分为北区和南区。北区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1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南区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1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遗址地表为耕地。擂鼓寨遗址,1984年春载乡小学教师赵明皓在编写《春载乡志》时发现,1987年文物普查中得到确认。1990年进行了科……[详细] |
梨园坝村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泥溪乡西北部,梨园河由北向南穿境而过,流入大通江河,河上有平板石桥连接两岸。该村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茶叶等农经作物,被专家誉为“川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第一村”、“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梨园坝村的民居建筑群集中连片,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精湛,传统民居式样独特,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颇具特色。穿斗木结构院落皆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该村历史遗存众多,其马氏宗族祠堂及戏楼石基、石柱、石狮、《扶风郡》马氏族籍碑、《万古千秋》及《永垂不朽》记事碑、规模恢弘雕刻精美的20余座古墓及碑记等,都是研究梨园坝历史的重要实物依据。建于南宋……[详细] |
通江县文胜乡白石寺村,两只凤凰迎面而来,距今1460年的古白石县遗址就坐落在双凤山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白云翔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等专家眼里,“古白石县遗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研究古代南北方佛、道、儒文化在巴国大融合的重要载体”。日前,省文物局将古白石县遗址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山林中掩藏秦道汉墓白石寺村地形像两只凤凰。走进双凤山,只见青石板山路两旁杂草丛生、林木葱郁。“这些道路的历史,或许比古白石县还要早。”白石寺村村支书段绪尧从小就喜欢研究白石寺村的历史,他告诉记者,按照《华阳国志•巴志》、《寰宇记》等记载和老人们的传说,自秦巴联……[详细] |
列宁公园是全国唯一以国际革命人名命名的公园,原名“诺江公园”,位于通江县城北隅,坐落在炮台山下,形若巨狮,横卧诺水河畔。园内亭阁次第,古木参天。列宁公园原状为民国初年一驻通江营长刘吉所建,园门匾额—“诺江公园”四个斗大的字以及镌铸在园门墙壁每一块砖头上的“诺江公园”等小字均系县城东郊桃子园一布衣文人向茂候所书。建园时除保留一古刹(张爷庙)外,还建有荷花池、花台、花缸、草亭、茶舍、餐厅,园内五一村餐厅是一楼一底的小洋房。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等主要领导人常在这里议事办公和居住。山腰一茶亭,亭侧有一石鼓,鼓上刻着刘吉的一支无题小调:“弯弯路,坦坦坡,……[详细] |
地址:通江县草池乡嘉禾寨村一组陈家河该桥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东北——西南走向,横跨于陈家河上,为5孔石拱桥。桥长64.12米、宽5.8米,距河面高8米,桥面用板石铺成,桥栏用条石砌成。桥东北端石梯右侧的自然岩石上立有“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年季春下浣吉旦”石刻建桥记事碑,其文可识者大意为:“上通秦汉,下达巴蜀,而两山逼狭……每值天雨淋漓,山水涨发,临流者谁不为之哀叹。翁佘君凤林者,久欲独立捐资修桥,事未举而先逝。”其子男学、俊魁、文生、炳焕、必扬等继父志,毅然捐资成其大功。“因系独家捐资,乡人以独善名之。”独善桥下游31米处,有跳礅桥一座,按一步一个的距离安置石礅,共39礅,全长40米,石礅……[详细] |
地址:通江县永安镇石庙子村二组碧溪龙门溪桥由“东道桥”和“西关桥”组成,两桥之间是一座凸起的小山包,其间相距59米,均为单拱石桥,东北——西南走向,横跨于龙门溪上游两侧的两溪沟之上。东道桥横跨穿山河自然溪沟上,北纬32°9′50",东经107°18′59",海拔636米(以桥面中心处为测点)。该桥长15.36米、宽3米,距河面高9米,拱跨度8米,两端有石级小路。东北端石级路宽2米,由此向西南前行40米处立圆首碑一通,宽0.53米、高1.13米、厚0.06米,碑上竖刻“龙门溪”三字。自“龙门溪”碑往上约10处是龙门溪奎阁遗址,往前19米是西关桥。西关桥横跨于陶胖子溪沟上,北纬32°9′49",东……[详细] |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座落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城东40余公里的沙溪镇王坪村。1934年7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缅怀红军将士,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旁修建烈士陵园,原名“王坪烈士墓”,时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亲自设计并题写碑名、绘制图案,烈士集墓集中安葬红军烈士7823名,是中国唯一一处红军为战友修建的陵园,也是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集墓。1982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为红军烈士陵园亲笔题词,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2年民政部批准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详细] |
通江千佛岩石窟位于四川省通江县诺江镇千佛村,石窟雕凿于唐龙朔三年(663年)至开元七年(719年),前后历时56年。共有造像54龛,造像3000余身,分布在高10米、宽53米的白砂岩石正面和左侧。正面28龛,盛唐雕造;左侧26龛,初唐雕造。整个造像群由净土变、天龙八部、说法图、七级佛塔、千佛屏等龛组成。主要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大势至、四佛、三世佛、药师佛、护法力士、供养人、乐伎等。龛形有方形龛、双重檐龛、拱形龛等;雕刻手法采用高浮雕、浅浮雕、线刻和镂空雕刻手法。千佛岩石窟规模宏大,装饰华丽,雕艺精细,栩栩如生。既有初唐时期的简朴,又有盛唐时期的风韵,是研究唐代服饰、美术、彩绘、雕刻、建筑等的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