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花都区旅游

花都区旅游景点介绍

  九曲河风景河段为巴江河在赤坭镇域内的上游段,贯穿蓝田、白坭、门口坑等村。曲流、护堤、农田、水塘相映成趣,水流平缓,适合放游竹排。风光旖旎,环境幽静,是理想的观光休闲旅游绿色长廊。 游览攻略自驾线:机场高速—花都出口—迎宾大道—283县道—广清高速—山前大道出口—381省道—S114省道—行驶约4千米到达九曲河。……[详细]
  秀全公园创建于1962年4月,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水上面积约13万平方米。自1990年开始,全面开展整治公园的工作,共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园林绿化、项目改选等工程。近三年来,又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园林绿化、拱桥及湖边道路的改造。整治后的秀全公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草繁叶茂、碧波荡……[详细]
  文笔岭观音古寺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808年),抗日战争时期,战火纷飞,致使寺院遭受严重的破坏,文革期间又遭到了人为的破坏。1995年重建。传说,古时有一位老妇人带着孙子经过文笔岭,孙子突然腹痛不止,老人无计可施,便祈祷神仙保佑。随后老人在附近草丛中看到巴掌大的观音像,孙子的腹痛也随之痊……[详细]
  花都华严禅寺原名观音寺,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8),历史上信众群集,香火兴盛,近百年来几经兴废。该寺位于花都区芙蓉大道西侧华藏山(又称仙姬山)。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处。华严寺位于距广州市中心20公里有“羊城卫星”之称的花都区。明末清初对中国佛教文化颇有影响的番禺海云寺和丹霞山别传寺开法第一祖,岭南海云诗派、海云书派创始……[详细]
  乡贤栎坡公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5米,建筑占地317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云涯公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坐北朝南,总面阔12米,建筑占地337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黄氏祖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5米,建筑占地68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以湘公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2005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6米,建筑占地253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菽圃公书室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1米,建筑占地168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青砖墙。……[详细]
  友兰公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六年(1801年)、民国16年(1927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2.2米,建筑占地50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六年(1801年)、民国16年(1927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详细]
  台华公书院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0.7米,建筑占地147平方米。硬山顶,灰塑龙船形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南野公书舍位于塱头村塱中社。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1米,建筑占地144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俭斋公书室位于塱头村塱中社。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米,建筑占地152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青砖墙。……[详细]
  云伍公书室位于塱头村塱东社。始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三间两廊。总面阔12.1米,建筑占地157米。硬山顶,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门面石脚分别嵌花岗岩和红砂岩,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耀轩公书室位于塱头村塱东社。始建年代不详,2002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廊。总面阔11米,建筑占地128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青砖墙,门面嵌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七级石阶。……[详细]
  留耕公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塱东社。始建年代清嘉庆四年(1799年),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深两进,左路建筑为衬祠,总面阔14.6米,总进深18.2米,建筑面积266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共十一架,前廊双步.前、后红……[详细]
  谷诒书室位于塱头村塱中社,为该村奉直大夫黄谷诒所建的生祠。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1999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5米,总进深22米,建筑占地268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全祠梁架、檩枋、木柱均为坤甸木料,花岗岩经水磨抛光处理,石雕、木雕、砖雕……[详细]
  塱头村始建于南宋,定型于清末,拥有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古建筑群。初次来到塱头村的人都会为村口巨大的风水塘,和几十间一字排开的祠堂、书院所震撼。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380余座古建筑,其中明清年代的青砖建筑有近200座,是目前广州市保存规模最大、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塱头村被认为是“耕读传家……[详细]
  冯云山故居遗址 位于广州市花都新华镇禾落地村。冯云山祖居原是“九厅十八井”的大屋。1851年金田起义后,被清军烧毁,现仅存部分墙基,深、阔均十五、六米。故居门前原有九茹塘,用三合土砌成塘基,面积约两亩地,现已不存。前面不远的小河原有一水潭,叫石角潭,潭水清澈,乃当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时与李敬芳、冯云山等洗礼之处。2……[详细]
  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花都三华村的“集之徐公祠”。三间三进,面宽12米,深38.5米,砖木结构。祠后进有0,宽12米,深10米、高4.5米。祠的右侧已破毁,今为村巷,左侧青云巷与“国碧徐公祠”相邻。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广东番花分会便设在该祠后座的0。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花县三华人徐维扬奉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