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沈阳市旅游

沈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281、北塔
北塔
  北塔北塔位于陵东街道北塔街,建于清崇德8年(1643年),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如今依然巍峨耸立。该塔是沈阳附廓四塔之一,整个设计造型奇特,结构巧妙,材料精良,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塔西南是0寺,与北塔同时建成,此寺收藏经卷,有别于其它三寺。0寺建筑布局由山门、钟楼、鼓楼、东西碑亭、天王殿、东配殿和正殿更房等组成。占地面积19,582平方米。……[详细]
永安石桥
  永安桥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于洪区-子乡永安村东头。又名大石桥。清崇德六年(1641)秋修筑盛京到北京的大御路时建成,是沈阳市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桥。桥为东西走向,原横跨蒲河之上,后因蒲河在桥北50米处折向西北,现桥下只有一股小溪水流过。桥为三孔砖拱石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两端各宽12米。桥头各有一对雌雄大石狮对望,两侧各有19根栏柱,端柱头上亦为圆雕狮子,其他柱头均作复巾式。全桥端柱外置抱鼓石、栏柱中镶栏板及桥拱侧贴面石料上,均精雕双鹿、双虎、麒麟、牛羊、鸟雀和柿蒂孔、卷云纹、二龙戏珠或探道翘尾龙等浮雕。桥下3孔,中孔拱径3.73米,侧孔拱径各3.43米,拱矢高1.83米,为半圆无铰等截面圆弧拱。整个石桥结构坚固,造型雄伟,雕工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桥梁……[详细]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位于于洪区陵东乡柳条湖望花立交桥北侧。碑西于洪区侧为长大铁路,东为公路,向北就是当年的北大营。在铁路东侧,原日本关东军曾树立木制标牌,竖书“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线路爆破地点”字样,1938年日本又重建了这个炸弹形水泥纪念物,上面为炸弹尾翼形碑身高5米,下面基座为梯形平台,上镶嵌横书“爆破地点”四字。并在北大营内建立了战绩纪念馆和战绩纪念碑。从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铁路爆破地点到攻占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所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现场。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和周密预谋的重大侵华事件,是对我国发动大规模武装侵略的开始。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将其所侵占的“南满铁路”柳……[详细]
彰驿古城
   彰驿古城  彰驿古城在今彰驿站镇彰驿村内。金完颜部阿骨打击败辽国后,于辽天庆六年、金2年(1116年),将辽属广州昌义县改为彰义县,属沈州。城周二里一百七十二步,东南二门。至元代在该城设驿站,名彰驿站,配备“马九十匹、车九辆、牛九十头”。明初为沈阳中卫所辖。清天命六年归清所有。……[详细]
昭陵右配安达里墓
  昭陵右配安达里墓  安达里墓在北陵乡罗家屯村有一座古墓葬遗址――安达里墓。是清太宗陵寝的陪葬墓。安达里,叶赫人,清初来归,清太宗怜而养之,为皇太极侍卫。清崇德8年8月,皇太极驾崩,他为感念深恩,永期侍从,遂以身殉。……[详细]
   昭陵左配杨固里墓  陵东乡上岗子村(原名妈妈坟)有一座古墓葬遗址――昭陵左配杨固里墓,也是清太宗的陪葬墓。杨固里舒穆禄氏,世居浑春,父郎柱为库尔喀部长,率其族首先归附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祖命杨古利为侍卫,以女妻之,称“额驸”隶属满洲正黄旗。……[详细]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
  东北解放纪念碑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正中心。由碑体、拱带、碑座三部分组成。碑体高26.56米,为正三角形,三面均宽4.2米。以汉白玉饰面,周围镶嵌金黄色的“仿金镀”。碑体呈炮弹形状,寓意着战争已成为历史,人们纪念东北解放是为了维护永久的和平,“东北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由彭真同志题写。碑座上建有拱带,为三根拱状带子,高36.56米,宛如三条挥动的彩绸,自上而下围绕碑体,象征着东北三省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解放的情景,碑座为圆形,高1.56米,直径34米。纪念碑上的三个相连的“V”字壮如流水,又似高山,代表胜利及有‘白山黑水之称的东北三省。“V”字的周围,镶嵌着40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既象征着古城解放获得新生,又含有东北解放40周年纪念的意义,碑座-砌筑三组将军红汉白玉浮雕.纪念碑的四周环绕着草坪、鲜花……[详细]
288、七星山
七星山
  七星山旅游风景区七星山门口沈阳七星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乡境内。背依辽河,南接沈阳。沈明公路贯穿境内,紧邻景区边缘。南距沈阳30公里,东距新城子区14公里,西、北与新民市,法库县隔河相望。景区自然风光优美,环境优越。七星山形成于侏罗纪末期,由南山、塔山等七座山头组成。风景区因其山形分布酷似北斗七星形状得名。山间沟壑纵横,层恋叠翠,分布有狐狸大沟等山沟二十多个。塔山南坡有泉眼一处,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断,有着开发建设的良好条件。景区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址众多。有建于1074年的辽代古塔、有北魏拓拔氏建设的石佛及寺院、有“双洲古城”遗址;有辽金时期兴建的韩家花园遗址。同时由于景区背依中国四大河流之一辽河,在古代曾是交通重地和战略重地,明边墙和烽火台,清时左宝贵修建的辽河套提和纪念碑……[详细]
和叶赫那拉氏地宫
  和叶赫那拉氏地宫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令东陵依山傍水人流连忘返。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正红门三楹,拱门三道。门内参道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驼、石虎等石雕。平地尽头,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过了石桥,正中为碑楼,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清圣祖玄烨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再北的城堡式建筑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楼。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门,门楣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隆恩门”三字。进门迎面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后洞门之上设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为圆形宝城,两城间呈月牙状,因而也叫月牙城。宝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宝顶,下为埋置灵柩的……[详细]
290、东陵公园 AAAA
东陵公园
  东陵公园原名福陵,是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因地处沈阳市之东,所以,通常被称为“东陵”。福陵始建于1629年,经23年建设,于1651年基本完成,此后康熙、乾隆年间均有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辟为公东陵公园园,使昔日皇家禁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福陵建在距沈阳城东10公里的天柱山上,这里地势雄伟,丘陵起伏,环境清幽,景色壮观,苍松翠柏,参天葱郁。福陵前临滔滔浑河水,后倚绵绵天柱山,碧水索绕,青山似拱,万松叠翠,大殿凌云,别具一种肃穆之感。陵寝巧妙地利用山势布局修筑在山巅的一块平地上,由一百零八蹬石阶与山脚相连,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远远望去,富丽堂皇的红墙绿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巍峨壮丽的陵园建筑汇于湖光山色之中,仿佛一幅山水画一般。因此,被人们……[详细]
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
  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于2010年10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是集规划展示、科普教育、特色展览、会务接待等多功能、多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性规划展示馆。展馆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坐落于沈阳市科普公园东南角,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与周边的市图书馆、市科学宫、市儿童活动中心等共同构建了沈阳的城市文化建筑群。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现已成为展示沈阳城市形象、宣传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窗口。馆内通过采用数字沙盘、弧幕影院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多样的展示内容全面呈现了沈阳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沈阳未来城市发展蓝图,集中体现了沈阳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位置: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五爱街156号交通:地铁2号线市图书馆下车、188路、394路、800路、139路门票:免费(需要带身份证)……[详细]
292、实胜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胜寺
   实胜寺全称莲花净土实胜寺,又名皇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206号,占地面积 1 万多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7月,竣工于崇德3年(1638年),距今已有 360 多年的历史,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密宗)寺院之一。皇寺是清太宗皇太极赐建的寺院,因而得名。皇寺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山门北行为三楹天王殿。大殿位于天王殿北。大殿西南是玛哈噶喇佛楼,因供俸玛哈噶喇金佛而得名。寺内还有办事房、花房等各种建筑物,共计殿宇79间。寺庙供俸各种佛像 262 尊,经典 340 部,法器 30 件,礼器 231 件,乐器 16 件,文物 61 件。皇太极每年正月上旬必率诸家亲王、大臣前来朝贺的蒙古各部王公到皇寺拜佛。……[详细]
万泉公园
    万泉公园(原沈阳市动物园)万泉公园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万泉街,占地62万平方米,1906年由一沈姓士绅修建。沈阳解放后,公园的建设迅速发展。1973年改建成沈阳动物园,并将中山、劳动公园的大型珍贵动物迁移过来。建有现代化艺术造型的熊猫馆、长颈鹿馆、水禽湖、狮虎山、猴山等。展出动物13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和国外珍稀动物,如东北虎、熊猫、美洲狮、智利火鸡、金钱豹、海豹、丹顶鹤、金丝猴、唇鹿、日本赠送的斗蓬狒狒等。园内草坪、花坛密布,道旁路边盆花点缀,各动物笼舍浓荫遮挡,随着小船飘荡。优雅怡人的动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最高年达162万多人次。2001年动物园迁出后,原址改造为公园,重新更名为万泉公园。……[详细]
郑家洼子遗址
   郑家洼子遗址  郑家洼子遗址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 永安桥郑家洼子村。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公里的土脊上。1958年发现,到1986年,共发掘清理春秋战国时的墓葬41座,出土有完整人骨、成套兵马用具及铜、陶、石、骨器等42种近8000件。  在出土文物中,有大量青铜兵器,其中以青铜短剑为典型遗物,表明狩猎和征伐在当时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从墓葬规模看,大墓多棺椁厚葬,铜器不少,铜剑质优,死者以青铜器装饰周身,连靴上也缀满铜泡,还有陶壶、马具、绿松珠子、天河石项链等。小墓仅一陶壶,偶见短剑也质地甚差。表明当时社会贫富已很悬殊。从出土的大量石器、网坠、纺轮等观察,此处先民不但已从事农牧,铸铜、制陶、磨骨、纺织等手工业也已发展。遗址展示出沈阳青铜文化面貌,为研……[详细]
老龙口酒博物馆
  老龙口酒博物馆沈阳地处辽河流域中部,东临天柱山,浑河北岸。早在7200年前,在今天的北老龙口酒博物馆运河北侧,便有新乐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宫”的沈阳(故名盛京)成为清代都城,后大兴土木、人口骤增,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起来,一跃成为关东第一重镇,形成了商业和政治的中心。据历史资料记载,“老龙口”是沈阳现存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始建于公元1662年,即清康熙元年,迄今已有三百四十三年的悠久历史。因其位于当时清朝留都盛京龙城之东口,故称“老龙口”。厂内有古井一眼,地占其灵,系长白山余脉,谓之“龙潭水”,水质清澈甘洌,宜于酿酒。所酿造白酒多贡奉朝廷与军队,素有“大清贡酒”之称,流传有“飞觞曾鼓八旗勇”之赞誉,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帝12次东巡盛京御用贡酒生产地。老龙……[详细]
杨宇霆公馆旧址
  杨宇霆公馆位于大东区魁星楼路6号,目前由大东国税分局使用。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宇霆1885年出生,曾任东北军总参谋长。该公馆由“四合院”、主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坐北朝南,西式二层楼,仿石墙面,二楼以上是0,拱形窗,二层窗与窗之间饰半圆形爱奥尼式柱。主楼西侧建一椭圆形大厅与主楼相通,厅为两层。从正院过月亮门到西跨院,院内有喷泉、花木、假山,好似一处风格别致的小花园。杨宇霆公馆旧址保护范围:北侧建筑物外墙基外东12米,南至魁星楼路北侧道路红线,西、北至杨宇霆公馆围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西、北各12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
  该馆旧址始建于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校舍原是大东关镶红旗汉军第二佐领官厅,坐北朝南,两进院,青砖围墙,有门房、前楼、礼堂、后楼等主要建筑。青砖瓦门房11间,中开过道门,后有影壁。教学楼为砖木结构,二层属前廊式并有立柱和栏杆。后院有礼堂和后教学楼。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素雅大方。1910年秋,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移居沈阳(当时称奉天),进入该小学堂丁班学习,后改为高小部第六班,继续就读两年。纪念馆的陈列设有读书教室、序幕厅及三个展厅。其中陈列的文物,有周恩来当年阅读的书报、留影、作文、写给同学的赠言手迹和用过的桌椅、羽毛球拍、砚台、笔架等,反映了少年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活动。1910年秋,周恩来随伯父从铁岭来此读书。在东关模范学校,少年周恩来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详细]
298、八王寺
八王寺
  八王寺位于大东区边墙路112号。创建于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1638年(清崇德三年)重修。因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施舍银两重修庙宇,八王寺住持僧众为了感谢其施舍之恩,在寺院的左侧修了八王祠,从此就变成了阿济格的家庙,俗称八王寺,这就是八王寺的由来。以后这座寺庙在乾隆四年,同治十一年重修扩建,其规模更加宏伟壮观。寺院坐北朝南,三层院落,占地三十余亩。前为山门,门楣上悬挂“0禅林”匾额。山门内塑有哼哈二将,气象威猛,形体高大,翘首望之,始见其面。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中为天王殿,内塑四大天王巨像,后为大殿供奉释迦牟尼、菩萨诸佛。配殿供奉千手千眼佛及魔家四将。寺内整个建筑为棕门灰墙碧瓦,三层大殿高耸巍峨,画栋雕梁,穷极壮丽。在清代古寺兴盛时期,僧侣云集,有僧百余人,是沈阳重要禅林之……[详细]
沈飞航空博览园
  沈阳航空博览园,是全国首家系统介绍中国歼击机发展历程和航空科普知识的大型展馆。分为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7个展馆。展出6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200多件实物,融中国歼击机发展历程与航空科普知识于一体,全面介绍航空知识和国防知识。2004年4月,沈飞航空博览园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沈飞航空博览园的大门足够特别,状如凌空的机翼造型从大门一侧伸出,“机翼”下面就是售票处,透过伸缩门能看见主馆正门和停在草坪上的飞机。假如是第一次无意中路过,任何人都一定非常好奇。从博览园大门进入,东侧林地的草坪上就停着一架银白色的歼5,国产第一架跨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机身上的红色数字56719表示飞机试飞成功的日期。该机是仿苏米格-17埃弗型战斗机,我空海军驾驶该……[详细]
百鸟公园
  百鸟公园百鸟公园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路与怒江街交叉口的东南侧。这里最初是一位名叫曾希庭的私家樱桃园。1938年被当局征用兴建水源地。这项工程由日人白鸟组织施工。所以1939年建公园时便以“白鸟”为公园名称。1951年更名为“百鸟公园”。百鸟公园在1939年初建时只是为保护水源而栽种一批树木,它的开发建设是在解放后才施行的。1989年,此园租赁给中海直公司东北分公司20年,该公司在园内已建柏油环园路4500平方米,甬路500延长米,动物饲养场一处,面积700平方米,野猪舍一座,面积800平方米,童乐城一座900平方米,固定游艺场7处,面积1400平方米,儿童乐园二处面积200平方米,雕塑小品二座,不同风格建筑物五座,面积320平方米,假山两座等等。目前,此园虽未完全建成,但每日游人仍络绎不绝,……[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