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五华县旅游

五华县旅游景点介绍

  水寨大桥位于五华县,年代为近代,属于石建筑。2014年1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水寨大桥为第二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华城东征军政治部旧址(宗圣祠)
  华城东征军政治部旧址(宗圣祠)位于五华县华城镇城镇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华城东征军政治部旧址(宗圣祠)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皇恩宠锡(陈家祠)
  皇恩宠锡(陈家祠)位于五华县棉洋镇联西村,年代为明,属于古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皇恩宠锡(陈家祠)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元坑足球旧址位于梅州市五华县长布镇源潭村,年代为清,属于遗址。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元坑足球旧址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一戴氏宗祠(桂园围)
  新一戴氏宗祠(桂园围)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新一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新一戴氏宗祠(桂园围)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坑口刘氏宗祠
  坑口刘氏宗祠位于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棉洋村,年代为明,属于古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坑口刘氏宗祠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棉洋刘氏二世祖墓位于五华县棉洋镇,年代为明,属于古墓葬。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棉洋刘氏二世祖墓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8、联珠塔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珠塔位于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大坝坝心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联珠塔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培风塔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培风塔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联安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培风塔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锡坑儒林第位于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锡坑近江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锡坑儒林第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氏景昇公祠
  黄氏景昇公祠位于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梧溪村,年代为宋,属于古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黄氏景昇公祠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国梁故居
  黄国梁故居位于梅州市五华县郭田镇龙潭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黄国梁故居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曾国华故居
  曾国华故居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凤凰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曾国华故居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4、荣槐楼
荣槐楼
  荣槐楼位于五华县转水镇三源村,由原广东政使司温荣槐建于清乾隆期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面宽五间三栋进深,左、右各建一幢横屋,背后围龙屋包围,门前照墙,横屋斗门,砖木结构,大门前有“荣槐楼”三个字,下厅中央有两石雕柱,中厅前后有木雕刻穿花屏风,整座屋至今保存完好。荣槐楼有光荣、悠久的革命历史。1925年3月,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率领东征军讨伐逆贼陈炯明,在进驻五华华城镇时,推举出生在荣槐楼的民主人士温其藩出任五华第一任县长,组建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发动群众和五华师生参加革命。在任期间,清廉自率,铲除-,革新县政。其后,败退的陈炯明残部突袭五华,洗劫其家,嘉应人士特赠“善政善教”匾额赞扬。解放战争期间,原中共中南局党委书记古大存领导的五华县革命武装部队曾多次驻扎于此,以“荣槐楼”……[详细]
35、兰芳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芳楼
  兰芳楼建于清光绪(1908年),是“总理医政”徐华清出资修建的学堂,房间木门全部有精美雕花,楼阁式中堂在五华较少见,兰芳楼对研究五华古建筑和徐华清史料有一定的价值。兰芳楼(原学堂)位于五华县安流镇楼江村,建于清代。座西南向东北,灰、沙、石、土坯砖夯筑墙体,木、桷、桁悬山瓦顶;面宽五间,二进深,左置一横屋;深18.2米,宽26米,中通、回廊、四合院式布局;前设晒坪、半月形水池。总面积:占地约1236平方米,建筑约473平方米。兰芳楼由徐华清出资建造,历经几度修缮。楼内石柱抬樑,各式樑架及构件雕刻、彩绘、壁画图案等保护基本完好,牌匾等文物保存数件。2014年1月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座向前墙至前21米,座向后墙体至后2米,座向左侧墙体至前2米,座向右侧墙体至前2米。面积:约1236……[详细]
  郭田镇红军标语位于五华县郭田镇布美管理区四角楼,共40多条。四角楼有两座倚山而筑的四点式客家大屋,名良贵楼、体章楼,均为灰沙夯筑墙体,前设晒坪和半月形水池。1930年5月至1931年春,古大存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在粤东八乡山地区活动,所属四十六团和随团军校驻在布美山村,军指挥部和军校领导机关领导设在良贵楼,长达半个月之久。驻扎期间,红军在良贵楼和体章楼内外墙壁上用黑墨水写下许多宣传鼓动标语口号。主要内容有:全东-年群众武装起来!实行武装大暴-动!武装暴-动,消灭军阀战争!打倒国民党-军阀!割据全东江赤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打倒地主!推翻帝国主义海陆军!没收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和银行!不做童工!不做夜工!不做苦工!实行婚姻自由。等等。其中,写在体章楼左侧外墙上署名为“红军二大队”的标语是……[详细]
东征军政治部旧址
  东征军政治部旧址位于五华县华城镇十字街石柱塘边的曾氏宗祠。祠建于清末,为面阔五间、深三进、四合院式建筑,灰沙夯筑墙体,灰沙或石砖地面,悬山顶,建筑面积420平方米。门墙和厅墙上,嵌有人物故事的石浮雕工艺,技艺精巧,构图独特。 1925年2月,东征军第一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进驻五华县城华城镇时,军政治部设此。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住在离此不远的县政府职工宿舍。东征军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动员五华中学师生起来革命,揭发-污吏,打击土豪劣绅,推举民主人士温其藩出任县长,组建了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 现建筑保存尚好。 1994年五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风围水口碑”摩崖石刻
  “风围水口碑”摩崖石刻位于五华县双华镇军营村碑石门。全名为《廉明太爷丁奉道审详给风围水口碑》,刻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孟春,高2.58、宽1.05米,全文共566字,字体古劲,笔划清晰,除题名横排阴刻外,余皆直排阴刻。上下两端还刻有别致的花草飘带装饰图案。石刻主要内容记述清代乾隆年间,“武生冯武元藉前朝废契,影占官山,盗卖荷树凹风围树木”,与丰顺县奸商勾结,“越境取木烧炭,得银分肥”,经长乐县(今五华)县令丁履仁“当堂查讯”明白后,下令严禁丰顺、长乐两县交界处的“军营、荷树凹、崩塘、禾田水、上下磜及该乡等处风围水口树木”,任何人都不得“擅卖擅买,强砍烧炭”,“借采废碑滋事”。石刻明示:“如敢故违蔑视碑石,立即指名禀赴本县以凭差拿,严惩详究”,“倘地甲容隐不报,一并究处不贷”。通乡据长乐……[详细]
  五华水寨 位于五华县河东镇(原水寨)大新街。明隆庆年间周勋创建。为封闭式围寨,筑在紧靠琴江岸边的一座小山上,西面临水,余皆洼地农田,“据高冈夹深水,险固足恃”。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寨设东、西、北三门,内筑数十座民宅,皆为四合院式布局,灰砂夯筑墙体,硬山或悬山瓦顶。寨中南北向辟一条长约200米的石砌路面通巷。西沿江岸砌石围墙长约200米、残高2.5至3米,局部10米,设门通江边取水。南门用石和青砖砌成拱形门楼,楼面宽7米、墙厚5.5米、高3.5米。券顶寨门,高2.7米、宽1.9米,门楼筑一座砖瓦构造的悬山顶小庙,面宽7米、进深5.5米、高4米,内供奉天后。门楼墙上嵌有5方碑记,记录清雍正、嘉庆年间维修寨庙情况和捐银芳名。水寨现保存尚好。周勋(生卒年月不祥),长乐县(今五华)水寨人。明隆庆六……[详细]
  龙门第牌坊位于五华县大坝镇七都围东门内李氏翱公祠。建于清代。是祠堂门楼。二柱单间二楼,花岗岩石构筑。通高6.5米、面宽3.5米,一楼门高4.05米、宽1.9米,用方柱举起横枋,枋正面浮雕双龙戏珠图案,上置阴刻楷书石横额“李氏翱公祠”,门楣篆刻“福”“寿”两字,门柱阴刻楷书对联:“三世芳名存凤阁,七都古迹换龙门”。二楼高2.45米、宽3.5米。用雕有瓶花图案的短石柱托枋,正中嵌阴刻楷书大字“龙门第”,横梁浮雕双凤朝阳图案,左右各置石鲤鱼一尾,顶置石葫芦一只。横梁左右还对称各置小石屋一座,屋内置有玉兔、天鹅、花篮等。高4.5米,宽3.5米。牌坊背面,一、二楼横梁浮雕图案与正面同。不同的是:一楼背面枋额为阴刻楷书“紫气东来”;二楼背面竖牌为阴刻楷书“恩荣”,左右短柱浮雕蛟龙戏水图案。坊现保存完好。……[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