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河源市博物馆管辖的河源恐龙博物馆是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4月与中科院合作共建了“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该馆位于河源市区滨江大道龟峰公园内,与河源市博物馆毗邻,北靠龟峰山,山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龟峰塔及明代的龟峰古刹,山下四周建有主体高48米,全长338米,总跨度800米的大型梦幻恐龙雕塑墙,以及高9米的恐龙主体雕塑和10组钢铁恐龙创意雕塑。该馆于2010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展览面积3100平方米,以恐龙为主题,主要展出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的17000多枚各种恐龙蛋化石、10多具恐龙骨骼化石个体及众多恐龙足迹化石模型,体现了河源市作为“中华恐龙之乡”的丰富恐龙化石资源。河源恐……
[详细] 河源市博物馆座落在市区城南龟峰塔山下,东江之畔。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12月31日。1988年6月,河源撤县建市,该馆划归源城区管辖,1993年1月由市政府接管后,改称现名。全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含龟峰塔保护范围1.4万平方米)。新馆舍建于1986年10月,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706件,多为原河源县境内出土和征集的文物,以客家地区民俗特色的文物居多,类别以陶瓷、木刻、刺绣为主。馆内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塔(南宋)及其附属文物“金花庙”,属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河源市历史文物陈列》、《河源市恐龙化石陈列》、《河源市菊石化石陈列》、《阮啸仙烈士图片展览》。全年开放以上陈列和龟峰塔金花庙。馆内四季常绿,有“情侣树”、“百子榕”、“雕塑恐龙”等奇树异景。特别是19……
[详细] 彩云庵系河源风景区之一,位于城之西北隅约十里,有笔架山(又名阿婆赶猪)、五斗租山、葫芦凹山,峰峦环抱,中有一条瀑布悬于空际,如同白练,蔚为奇观。庵坐西北向东南,背倚葫芦凹山麓,茅草丛生,故又名为丝茅庵。其间泉声潺潺,鸟语花香,引人入胜。每当夏秋季节,游人如鲫,晨曦而入,日暮而归,游人舒畅,乐而忘疲。当重阳佳节,源城各校师生,有登高之举,荷炊具,负食物,以作野餐,穷幽谷,摩怪石,濯清泉,览奇花,讴歌载舞,活跃其间,乐趣无穷。庵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有四百余年历史,系道士所居。庵之规模虽小,不过百余平方,但在结构布局上,有其特点,入门正中为一长天井,两旁有廊房,右为道士房,左为客厅。廊之上栋有三个大厅,中为佛殿,设有如来、弥勒、文殊三尊金像,晨昏供奉,香烟缭绕,梵音与鸟语交融,教人驻足静听。右厅……
[详细] 太平风情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市区目前传统风格保留得较为完整的商业街,也是老河源县历史较悠久的一条街。东接中山路,西交化龙路街道,两边接通若干小巷。太平街初始宽约二米半左右,小巷窄约一米左右。当时社会治安比较严峻,为了维护安全,闸门遍布,从中山路到化龙路这一段,大小闸门不少于二十余处。是时闸门结构上是木制天联,地联则是花岗岩石打成的,如遇兵匪侵扰,再加杉木柱对准天地联,加横木套上锁头,就成为暂与外界阻隔的大小不同障物,可暂保街内一时之安宁。太平街现长约330米,宽6至10米,沿街建筑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木骑楼,局部渗入西方建筑风格,不少老字号的店名还依稀可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太平街虽历经沧桑岁月,但生意依然红火,而且经营范围广、品种多,服装、家电、农副产品等一应俱全,琳琅满目,能够满足广大群……
[详细] 逍遥岩,又称仙岩。位于城南二里的东江河边。据史料记载,早在七百年前,此处已是河源城游览避暑的胜地了。岩呈弯月形。岩下有一条小溪绕山而过。从山脚斜上至山腰,岩洞口长达81米。原设有石级栏杆,从遗址可见,原有石级88个。栏杆柱42条,栏杆现已荡然无存。从山脚往上登50级处有一主岩洞。洞口高4米,宽9米,深16米。洞内设有石台阶桌,其中台为2米正方形,阶桌长6米,宽50厘米。在洞口右侧石崖上有长1.6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圈,内浮刻有“逍遥岩”三个行书大字。字的规格为40×40厘米。落款刻有“崖松为岩宅邱隅书”八个10厘米见方的行书小字。字刚劲有力,至今保存完好。另外,岩洞左侧还刻有一首七言诗。由于风化剥落,字迹已模糊不清。诗文外刻有一长1.6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框。字的规格为9厘米见方。岩洞口……
[详细] 河源阮啸仙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公园路中山广场西侧,1958年始建,是原河源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阮啸仙等革命先烈而建立的,命名为“啸仙烈士陵园”,源城区政府于1990年6月成立“啸仙陵园管理所”为股级事业单位,定编6人。陵园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后经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园内建有阮啸仙烈士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墓各一座,墓碑铭刻记载了377名河源籍革命先烈的芳名。1987年原河源县政府在陵园内安放了一座阮啸仙烈士汉白玉塑像。1989年10月,啸仙烈士陵园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5年5月,啸仙烈士陵园被河源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5月又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河源市烈士陵园。20……
[详细] 笔架山,位于市区西北方万绿湖边,山峰起伏如笔架而得名。笔架山风景区建有多处观景台,顺石级登上山顶,东望市区全景尽收眼底,西眺万绿湖碧波悠悠。山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笔架山风景区还建有森林公寓,游客晚上入住,更可令您领略山间泉水叮咚和松林涛声阵阵,让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无限温馨。景点位置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
[详细] 茶山公园位于新丰江畔,市政府机关大院右侧,占地44000平方米。是集游览与娱乐一体、多功能多景观综合型公园。公园始建于1991年,分两期施工。一期工程由广州城建学院设计,1996年完工;二期工程由佛山园林处设计,1997年完工,交由市公用事业局管理。茶山公园以电视发射塔为中心,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山林式野趣园,西部是游憩性广场。公园辟有广场区、老人休闲区、儿童活动区、山林区,有景点十多处:大型喷泉广场、九级菱形迭泉、蘑菇亭、罗马柱廊……每当华灯初上,这里游人如鲫,欢歌笑语,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致,游人既可席地而坐尽情享受大自然草木芬芳,又可居高临下一饱亚洲第一高喷泉壮景之眼福,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河源电视塔位于市中心的茶山公园的茶山顶上,屹立在新丰江边,距亚洲第一高音乐喷泉不到200……
[详细] 河源城有三个天后娘娘,也有三个天后宫。一个天后娘娘姓林,她的天后宫在下城东巷巷口,即现在合作总社和城区财政局附近。这座天后宫,大概香火不盛,早已湮没,城里的人,知道的不多。另一个天后娘娘姓陈,她的天后宫叫“望水娘”,在头塘街。这座天后宫香火是盛的,很多人去礼拜,尤其是行船走水的必是礼拜望水娘,祈望娘娘保护平安,逢凶化吉。再一个天后娘娘姓李,她的天后宫是“阿婆庙”。阿婆庙座落在河源城南郊双下村,小地名属十二郁,离源城十华里多。这个庙建筑得算是雄伟,前后两进,有一进安放天后娘娘神像。安放娘娘的神龛庄严雅致。像前有一张神案很大,雕塑得很美观。神案上放有三个很大的香炉,让人烧香点烛,除放香炉外,仍有很大面积,让人放置奉神的供品。神案前有一个铁铸的鼎,是烧纸宝用的。庙前有一草坪,约有二三亩,庙的两旁及……
[详细] 朱门亭位于城南约半公里地方,在学生路与新灯路交汇东侧。该亭于公元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修建。在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河源建县后,上城是河源县的古城,在今朱门亭地方,是该古城的雄伟前门,名曰“红朱门”。据老人传说,每当朝庭大臣以及省、州-由陆路来县时,河源县官都要在朱门亭列队迎接,然后设宴洗尘,更衣进城,由南门沿北直街到县衙视事。他们回去时,也要在朱门亭饯送,因此,朱门亭原为接官亭。清末,曾任梧州知府的上城人李少怀先生告老还乡后,非常热心于乡梓事业,为了使后人对这一历史遗址不至日久遗忘,而修建朱门亭。该亭所在地是进城赶集客商必经之路,是直往江西南北运输盐道,东经禾廉桥、新东门穿过福音堂乐育小学之间向东出马草渡;北通东埔南湖,桥头、灯塔直到连平江西等地,方便行人中途避雨歇脚供应茶水,朱门……
[详细] 河源中山公园的规模及环境设施,在东江上游各县中大概可算得是佼佼者,广场的宽广平坦,也许没有哪个县能找出能和它比美的了。宽阔的广场上绿草如茵,广场边绿树成荫;广场中合理地分布着四百米跑道、足球场、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这些是健儿们锻炼身手的好去处。广场周围布满了其它文化娱乐设施:电影院、录像室、电子游戏机室举目皆是;文化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文化宫、图书馆、电视差转台也都分别设在这周围;与之配套的附属设施:照相馆、小食店、书亭以至酒家,也相应找到了自己的适当位置。文化、教育、体育方面的行政领导机构也几乎都在这里,但又并不使人感到拥挤。正因为这样,所以除非寒风冷雨的日子,这里总是行人如缕,游人不绝。特别是夏日晚上,软软的草地上,到处散落着三三五五乘凉的人,花前月下,更少不了喁喁蜜语的一对对情侣……
[详细] 距河源城十多华里的白岭头公路左侧约二里处,有座圆锥状石山,突兀而出,石山削立如壁,高达百余公尺,有条蜿蜒的小径,可攀登至山顶,顶上有一对脚印向着东江。那石山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一女子思夫心炽,日复日,年复年登此山顶望夫回来,天长日久,便踏出一对脚印,人们便把这座山叫做“望郎回”。传说:望郎回山下有个村庄,叫密石寨,村里有个人叫李百兴,娶妻陈氏,只生一女,名叫金凤,一家三口,男耕女织,-上倒也过得去。光阴荏苒,转瞬之间,金凤已是豆蔻年华,生得桃唇柳眉,轻盈体态,举止落落,堪称小家碧玉,其父母爱若掌上明珠。一日,金凤母女来河源城集市,午间忽下一场暴雨,迨雨晴回归时,金乌将含西山,金凤母女匆匆赶到渡头。这时渡客云集,争相登船,人多船小,船到江心,驶次急流,船身骤摆,渡客惊叫,金凤惊慌失足,扑落船外……
[详细] 九龙湾紧连青山湖,位于东江上游枫树坝水电厂至黎咀镇河段,全程13公里。九曲成九湾,一湾一龙潭,顺流而下依次为:天龙潭、银河潭、白龙潭、紫龙潭、黄龙潭、天地潭、青龙潭、赤龙潭、金龙潭。相传2200多年前,秦朝大将赵佗统领三十万大军征百粤,天上玉皇差遣九神龙为赵佗大军保驾南征。赵佗平定百粤后,九龙神依恋此间美景,奏请玉帝准落居此地,九龙湾由此得名。九龙湾神奇迷人,其一山一水,一木一石,一情一景,竟显“幽、曲、翠、秀、真、古、奇、情”,一湾一新景,九曲藏千画。沿岸有龙溪飞瀑、麻石仙林、将军石、仙人圳、狮子卧江等奇观胜景,令人陶醉。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随波逐流,逍遥自在。九龙湾漂流,江水不急不缓,安全保障措施完备,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男女参加,是集漂流、赏景、怀古、健身、休闲、度……
[详细] 河源电视塔位于市中心的茶山公园的茶山顶上,屹立在新丰江边,距亚洲第一高音乐喷泉不到200米。电视塔总高120米,铁塔高100米,在高60米处设有云中阁,阁的面积有100平方米,阁内设有雅座,周围设有栏杆,是观看市区风景的最佳点和最高点。塔中安装有快速平稳的电梯,方便游客上下。电视塔目前还未正式对外开放,只限晚上接收少量游客观光,每人收8元的服务费。……
[详细] 龟峰塔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南堤路,面临东江与新丰江交汇之处,因其建在龟峰山上而得名。龟峰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明万历三十年维修。塔为六角七级楼阁式砖塔,通高42.6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外观七层,塔内分为一明一暗,计十三层。每层辟真门一个,穿门绕平座折上可登临各级。塔身每层外面都砌有仿木构件的柱、额、半拱和假门等。叠涩砖檐、平座,各层平座顶面宽度不一,平座上设有木制勾栏。一层塔檐上边有浮雕花纹,塔身自上而下逐级内收,塔下副阶周匝。龟峰塔纪年明确,为研究岭南宋塔提供可靠的依据。传说神仙因同情终年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发了恻隐之心,在新丰江与东江汇合的地方放了一只大水龟,让它变成一个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镇水妖。故此山称为龟峰山,塔名曰龟峰塔。该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是……
[详细] 新丰江水电厂位于河源市西南方向,秀丽的黄金水道上游,距市区中心3公里,电厂内拥有超百米高大的雄伟大坝,烟波浩淼的“万绿湖”和省内最大的常规水利发电机组,把工业旅游、山水观光、亲水度假、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在这里,您能充分了解电站的建设发展史及电力生产过程,探索科技奥妙,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增长见识,领略自然与创造之美。新丰江水电厂于1958年7月15日破土动工,是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具有发电、供水、防洪、灌溉、航运和压咸等综合功能。电站是国内水利建设工程史上杰作,是人类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成功典范,这里青山绿湖、绿树成荫,大坝巍然屹立,源源不断的电能流向南粤大地,体现了现代工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被誉为“东江明珠”。(来源: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
[详细] 野趣沟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大桂山旅游大道中段,距市区约10公里。面临碧波万倾的万绿湖,三面山势层峦叠嶂,巍峨峻秀,古藤巨树遮天盖日,飞瀑流泉百重千层;以树奇、石怪、沟幽、水秀之独特的原始山水自然风光,展现其以野性之乐释放人生欢情,以野性之迷解读生态文化,以野性之美展示自然魅力。这里有欢乐热情的野浴乐,雨中蹦迪,惊心刺激的水上速滑;有野炊乐和味美的竹筒饭;有欢情、变化多端、野趣无穷的狐狸坳木径野嬉步行区;其中有花迷、树迷、藤迷、药迷,和千年不解之迷的“天书石”;有自然空调美誉,令人感觉最舒适的响水坪休闲区。傍溪而上的林荫石径,绝无烈日酷晒之虑;鸟语花香、处处皆野、皆幽、皆秀、步步皆景。有飞流直泻千尺的响水潭瀑布、水帘瀑布、清心潭瀑布、通天河瀑布等,这里凉风阵阵、水雾飘飞;充满了以十数万的空气维生素……
[详细] 河源新丰江音乐喷泉位于市区河源大桥与珠河大桥之间的新丰江中心,由河源市人民政府筹资兴建,于1998年10月1日动工,1999年2月6日竣工。该喷泉集声、光、水、色于一体,由主喷和副喷两部分组成,主喷8种水型,组合成数十个变幻莫测、绚丽多姿的喷泉景观,有似流金溢彩、火树银花,有如孔雀开屏、彩虹饮涧;是水的画、灯的诗,给人以美的享受。主喷169米的水柱直冲云霄,气势雄伟,为目前亚洲第一高喷泉;副喷由1068个喷嘴、618盏水下彩灯组成,在欢快愉悦的乐曲中,通过直喷、水帘、水浪、水松、内抛、摇摆、编网等等水型,不断组合成数十个变幻莫测、绚丽多姿的喷泉景观,有似流金溢彩、火树银花,有如孔雀开屏、彩虹饮涧;是水的画、灯的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地址:河源市源城区大同路与沿江中路交叉口东南100米类型:喷泉……
[详细] 龟峰古寺于绍兴年间(距今近900年)与龟峰塔同时兴建,矗立在东江与新丰江交汇处的龟峰塔,是河源市区标志性建筑之一,享有东江第一塔美誉,承载着880多年风霜的龟峰塔,显得庄严雄伟,瑰丽秀拔。登上塔凭栏四眺,河源城区一览无余。塔下龟峰寺,又称龟峰庵,金花庙,是市区唯一保存的古寺庙。据记载,龟峰寺在明万历和清光绪年间曾重修过,现存河源县最早县志——康熙《河源县志》,就收录龟峰寺条目及及关于始建年代。关于龟峰庵的始建年代,1998年重修时,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对挖掘出来的牌匾、墙基等进行分析后表示,此庵应是在南宋绍兴年间龟峰塔修筑或重修时修建的。黄东撰有《金花庙重修记》,对当年的发现作了较详细的介绍。1998年,金花庙出土的文物有:“龟峰古刹”横题石匾一块;“天空诸色界”阴刻直题石联一块;残碑一块,另……
[详细]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