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 > 恩施市旅游

恩施市旅游景点介绍

  “饶应祺故居”为清末建筑,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木瓦结构庭院式,饶应祺曾于此短暂居住,其子饶凤璜日本留学回恩施后,将故居临街道部分改为西式风格建筑墙体。抗战期间,“饶应祺故居”改成“民享社”,在当时物价飞涨时期,民享社对物资调拨、物价平抑起了重大作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1942年底,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湖……[详细]
  恩施市博物馆位于六角亭公园街六号,地处施州古城最高处,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现共有三处免费开放展馆,分别是恩施抗战历史馆,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南城门城楼“施州古城历史文化展”,三处展馆直线距离均不足500米。现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是感受“施州古城文化、抗战文化、古建筑文化”……[详细]
  恩施青龙寺是梭布垭莲花寨景区入口处的广场,石林环绕像寺庙。门票 梭布垭石林景区60元景点位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梭布垭石林景区……[详细]
  磨子沟景区因一块形似磨子的岩石而命名。磨子沟不仅生长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象形石,还因为溶沟的纵横交错,形成了魔幻般的石林迷宫。传说古时候洪水泼天,只剩下两兄妹,为了繁衍后代,取天地之信证,从两座山头同时推下两扇磨子,合则而婚。这一打着群婚制的烙印,并有着古代性文化特色的故事,在这里的山水间表现的淋漓尽致,磨子交合的地……[详细]
  恩施州文化中心民俗博物馆是湖北省规模最大、文物藏品最丰富的地区级综合性少数民族博物馆,向参观者介绍展示了从建始直立人到各个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面貌,再现了武陵地区人类形成、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构成了一幅多彩绚丽的民族风情画卷。地址:恩施市金桂大道恩施州文化中心内类型:博物馆……[详细]
  恩施龙鳞宫是国家AAA级景区,属地文景观类洞穴风景区,龙麟宫俗称“出水洞”,属水旱兼备洞穴景观,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组成,洞长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峡”长500多米,干洞和迷津洞长1800多米。洞穴雄奇神秀、水陆兼备。洞内平均高度50米,宽30米。洞中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平均温度20℃。龙麟宫的一坛、二府、三峡、……[详细]
  板桥镇的水坝女儿湖草场,素有小平原之称,如果这里不是群山怀抱,全然就是牧场风光。从山间进入景区,见一平坦草地近数千平方。青草地、漫山野花、牛羊、湖水,非常美丽。 相传古时赶“女儿会”之前,姑娘们都要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女儿湖”沐浴,故称“女儿湖”。同鹿院坪一样,女儿湖也是未开发景区,蔚蓝的湖水和丰美的草场仍完整保留着她……[详细]
  云龙地缝在湖北与重庆交界地带的恩施市屯堡乡及板桥镇境内,隐藏着一条神秘而奇异的U字型地缝——云龙河地缝。在中国的地缝中它并非最深最长,却蕴藏着诸多独特的奇异景观:世所罕见的U形地缝、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多姿多彩的喀斯特象形石。顺着云龙河流淌的方向,云龙河地缝上游与板桥暗河相连,下游一直通到清江,地处著名的地质断裂带沐抚断……[详细]
  恩施清江风景旅游区,地处长江三峡和张家界两大国际知名景区之间。东起巴东县水布垭,西至恩施市汾水河,全长87千米,是清江最美、最深、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河段。自西向东横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被称为“土家人”的母亲河。全程共分为红花峡、千瀑峡、蝴蝶峡三个峡段。 景区内奇山秀水典藏,峡谷风光如画,更有两岸的吊脚楼群和土家田园掩……[详细]
  板桥鹿院坪是一个未经开发的,与世隔绝的地方。周围被陡峭的山崖环绕,所以要抵达鹿院坪需要下一千多级石阶。是户外徒步爱好者不可错失的旅游点之一。来到这里一定不虚此行。交通一般都是从恩施包车去鹿院坪村口;或者坐班车到板桥镇(25元),然后坐面的去新田村(10-15元),再步行至鹿院坪。景点位置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境内……[详细]
  云龙河地缝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大峡谷山脚,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迭与三迭纪的灰岩,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它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详细]
  恩施大峡谷绝壁长廊(栈道)始建于2006年8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这是恩施大峡谷景的重要景点之一,为人津津乐道。实际上绝壁长廊是近几年景区开发公司设计建造的一条悬崖栈道,它的要点是“险绝”。行走在300米高的天然垂直绝壁上,足下临空,有轻微恐高症者,两股瑟瑟……[详细]
  一柱香是喀斯特石柱,为恩施大峡谷标志性景观,也是同类喀斯特地貌中,十分稀有的景观。一炷香高为150米,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其岩性为三叠系灰岩。此地的岩石的抗压强度是800千克/立方厘米,风吹他不动,雨打他不倒,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实属罕有。其外型酷似乡村中原始的剃头刀,曾也称其为“……[详细]
  恩施地委、县委办公楼旧址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街。清时为施南府府衙,民国初,章太炎、董必武到恩施开展革命活动时,曾住在该处,抗战时期,被日机炸毁,建国初于原址重修,先后为恩施专员公署、地委、县委办公楼,现保存有3栋办公楼。两栋地委办公楼建筑面积约1323.59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1952~1953年建成,为砖……[详细]
  恩施抗战遗址位于恩施市,由窑湾医院旧址、民享社东门招待所旧址、宝莲洞题刻、抗日伤亡将士公墓题刻四处组成。窑湾医院旧址位于恩施市舞阳坝街恩施州卫校内,两层,砖石结构,欧式风格,1941年1月,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边伟在窑湾医院取药时,被特务跟踪被捕入狱。民享社东门招待所旧址位于恩施市中山路32号,本为饶氏老屋,是曾任新疆巡……[详细]
  向燮堂墓位于恩施市沙地乡龙角村。向燮堂(1866—1904),又名协堂。湖北恩施人,土家族。1940年1月,法国传教士法希圣等,欺侮民众,向燮堂率领土家族农民打死法希圣及其帮凶7人,捣毁教堂,史称“施南教案”。事发后,清政府派兵镇压,向燮堂遭杀害。墓占地面积10平方米。1949年后于墓前立碑,碑文简介向协堂生平事迹。是……[详细]
  沙地天主教堂位于恩施市沙地乡中街。1904年“施南教案”发生后,法国传教士用清政府的赔款修建。砖木结构西式建筑,占地面积约1458平方米。该教堂是中国民众反对外来宗教侵略的重要实物例证。(第五批)……[详细]
  滚龙坝古建筑群位于恩施市崔家坝乡滚龙坝村。建于清代。由茅坎山古建筑群、中村古建筑群、石狮子屋、向存道屋、茅坎山墓地、马鞍山墓地、尖银山墓地等部分组成。是一处以家族为单位形成的土家族聚集群落。村内建筑既有传统土家族吊脚楼,又有砖木结构、四合院式的汉族建筑,对于研究鄂西地区建筑史及居住习俗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批)……[详细]
  武圣宫又名关帝庙、开元寺,位于恩施市城乡街,明、清时期。该建筑为砖木结构,由戏台、戏楼、走马转角楼及正殿等组成,正殿和走马转角楼的墙壁上镶嵌有数十块记载历代维修和有关武圣宫沿革的石碑。(第四批)……[详细]
  施州城墙遗址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老城区,明、清时期。系施州府建筑的城墙,现存西门、南门两个城门和数段城垣。西城门门洞、南城门门洞保存较好;城墙系土筑,始建于宋代,明、清重修。(第四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