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 > 老城区旅游

老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洛阳帝王史馆里面有104个帝王资料地址:洛阳市洛阳老城区西关丽景门景区……[详细]
  天后宫在老街的丽景门二楼上.登上丽景门需要全价30的门票,有半价票;主要是夜景好看,可以拍摄小吃街的夜景;但是城墙上主要是供奉妈祖、菩萨、佛像等,还有展示画介绍了各代帝王;城墙上有洗手间景点位置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丽景门景区……[详细]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依托洛阳山陕会馆而建。山陕会馆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对面即是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山陕会馆由当时的秦、晋富商捐资修建,是一个“叙乡谊、通商情、敬关爷”的社交性公共场合。会馆坐北朝南,布局前密后疏,建有照壁、山门、舞楼、正殿、拜殿,门前还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照壁高12米……[详细]
  明堂是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而建造的殿堂,建于公元688年。20世纪80年代经考古发掘。明堂高294尺,南北、东西各300尺,共三层:下层四面对应四时,即春夏秋冬;中层法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节气,亦为圆盖,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明堂中间有巨木中桩,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详细]
  洛阳鼓楼,正名“谯楼”,在洛阳老街上,出丽景门沿西大街东行约1公里即可到。鼓楼原建于今青年广场前中州路上,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移至今址。与西安钟楼、鼓楼遥相呼应不同,洛阳为钟鼓楼合一,历经风雨变迁,依然屹立于东大街上,见证着洛阳的发展。鼓楼是古代用于白天报时夜间报更之楼,即所谓的“晨钟暮鼓”。明朝嘉靖三十四……[详细]
  始建于宋代,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明清时附近还有一湖泊和一庙宇(现已废毁),塔、湖、庙交相辉映,形成了当时河南府城内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景点位置洛阳市老城区老城东南隅东和巷东端……[详细]
  北魏景陵是魏宣武帝元恪的陵寝,建于邙山,位于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西院。景陵封土呈圆形,现高24米。封丘之下为地宫,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的部分构成,全长56米多。游客从甬道可一直走到墓室中央,此处有一棺椁,但内里并无一物。棺床由15块方形大青石板拼成,整体为长方形。这个陵墓在宋金时代和民国时代曾遭-,现已……[详细]
  国际牡丹园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晚花牡丹园及中外牡丹精品园,园内种植了国内牡丹品种300多个、日本、法国、美国等牡丹品种100多个、以及中国芍药品种300多个。这里的花期比市中心晚一到两周,是“洛阳牡丹花会”与“五一黄金周”期间赏花的最佳去处。国际牡丹园由中华牡丹、海外牡丹、晚花牡丹、芍药名品、生产示范等六大园区组成,主要有……[详细]
  “一部浩瀚隋唐史,诉尽千年不解缘”,这里中国古代史中辉煌灿烂的一笔,是政治经济辉煌的体现,是文化风俗丰富多彩的集成。这里还是唐、五代、北宋沿用五百余年的都城核心区域,是隋唐洛阳城,是神都洛阳最辉煌的见证。公元690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政权,号“圣神皇帝”,定都于“神都”洛阳。隋唐洛阳……[详细]
  洛阳金元故城遗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金以洛阳为中京,在隋唐洛阳城东城的遗址上另筑了一座新城。这座新城历经金、元、明、清四代。金洛阳城为中京,是金正大初年在北宋初王曾判任河南知府时所筑的城基上重建的。《元河南志》载:“金初仍宋制,正大初以河南为中京,改河南为金昌府。筑城,东据瀍水,南接东城之南郭,西亦因东城之西郭,北缩于旧……[详细]
  苗南烧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苗南村东南,大唐宫建材市场北,东距定鼎路约30米,南部临近隋唐宫城。该窑区地处北邙山向河洛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窑区所在处黄土层深厚,为烧制砖瓦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窑区向东约两百米有一条南北向沟渠,可能为水源地。窑区呈地坑式,东西长约57米,南北宽约22米,窑口呈中轴线南北对称布局……[详细]
  林森桥旧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新生村洛河滩。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修建,1936年2月15日开始动工,1937年8月建成。该桥南北走向,桥长380米,桥面宽近7米,是洛阳至韶关、界首、至嵩县的公路通过洛河的重要桥梁。1940年洛河涨水,将桥北段冲毁100多米,同年10月修复,1941年完成通车。1944年5月日军进犯洛阳,……[详细]
  天津桥,位于今老城区新生村洛河中,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二月。据《方舆纪要》记载:隋天津桥系用大船连以铁索,南北起夹楼。后被李密农民起义军烧毁,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在桥古址,垒方石为礅造石桥,又名洛阳桥。该桥有数次毁而建,建而修,至民国。建国后市政府在桥西侧筑钢筋水泥结构大桥一座,后该桥被废弃。天津……[详细]
  下清宫,又名青牛观。位于洛阳上清宫森林公园下岭。正是洛阳八景中“邙山晚眺”的立足点,整个宫观被揽在邙山镇岳村襟怀之内。其山门南边是建华玻璃厂,其后墙北边不远处就是上清宫。山门前有广场,水泥铺地,甚是阔大,看样子是停车用的。靠广场南侧,新移来一座道士塔,约三层楼高。道长说,这塔本来就是属于下清宫的,后来连同地皮被别的单位……[详细]
  洛阳老城是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在北宋初王曾判任河南知府时所筑城基之上改建起来的。城西墙利用了唐东城旧址。西墙及北墙西端是利用东城西北两墙旧基修起来的。老城周长近9里,四面各开一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均为重楼建筑。楼周围筑月城,其上另有角楼四座,敌台30座,作为防御工事。原来的城墙是……[详细]
  含嘉仓位于隋唐洛阳宫城的东北部,约为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都洛阳所创建。唐代继续扩建沿用,是隋唐两代储存和转运租米的大型官仓之一。有城墙,所以古称“含嘉仓城”。它的东西城墙612米,南北752米,墙基最宽处达17米,整个仓城面积有45万平方米。现已探出地储粮仓窖287座。最大的仓窖口径达13.5米,窖底距地面深1……[详细]
  河南府文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南隅,文明街小学内,是为祭祀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修建的。河南府文庙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嘉靖六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以后称为“文庙”,相对“武庙”(关帝庙、岳飞庙)而言。文庙建筑布局严谨,由南向北做台阶式上升、沿中轴线向两边展……[详细]
  祖师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大街。祖师庙原来范围很大,庙内殿宇楼阁比比皆是,有戏楼、大门、照壁,还有前后殿,大殿内供奉着祖师铜像。这些建筑为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河南知府刘天爵修建,乾隆八年(1743年)高兴业又进行了维修。祖师庙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原名玄武大帝,清代因避圣祖玄烨讳……[详细]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及近郊。隋唐两代的东都城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炀帝下诏令尚书令杨素、将作大匠宇文恺等在洛阳营建东都,驱使役丁200万,历时一年建成。隋唐两代的最高统治者先后居此40余年,武则天时期更是长期居住在东都,东都的地位仅次于长安。五代时梁、唐、晋曾都在此建都,宋……[详细]
  洛阳周公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定鼎南路东侧,初建于隋末,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周公而建的,明、清、民国初均曾重修。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他辅佐武王灭殷商,建立周朝,东征平定“三监”和商纣王之子武庚的联合叛乱,营建洛邑,制订礼乐,他的思想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基石。周公庙今存的……[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