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芗城区旅游

芗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漳州市老芝山公园位于漳州市政府大院北面,芗城区大通北路处,于199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目前漳州市中心最具自然原生态的景观公园,也是市中心惟一的山地公园。整个公园占地面积28.5公顷,利用原有茂密的植被和优雅的景观,修建曲折有致的登山步道,山顶新建一个三层八面的亭子“揽月亭”。漳州芝山公园二期改造项目已于2017年7月……[详细]
  九龙公园位于漳州市区胜利东路与元光南路交汇处,公园面积9.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4公顷,是市区最大的一个以水景为特色的市级综合性休闲公园。九龙公园历史上是漳州的东湖,公园1993年由市、区、镇三级政府共同出资3700多万元兴建,1995年底建成开放。园内主要景点有:九龙戏水喷泉雕塑、湖心岛、清远水榭、映雨轩、水仙阁、枕波……[详细]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九龙江中山桥与战备大桥江滨公园边的一艘连家船上,有一座世界上最小最神秘的袖珍级水上庙宇——进发宫。九龙江上,历代就有着许多的连家船。由于船民吃、住、生产都在船上,四处漂泊,船就是他们的家,因此这些船被称为连家船。早期的船民从事着捕鱼、捞蛤子、捞沙及运输,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因为船民从事的船上作业充满危险……[详细]
  林语堂纪念馆位于漳州芗城区,于林语堂105岁诞辰纪念日(2001年10月8日)当天开馆。至2005年10月8日先后接待了7万多名参观者。该馆坐落在其父母长眠的虎形山上香蕉林中,占地面积7亩,前眺林语堂故居,背蕉林环抱。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风格,体现林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详细]
  时代:旧石器时代漳州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漳州市北郊,1990年,考古学者发现莲花池山地表有100多处小石器地点,采集到1400多件小石制品。据考察,该石制品出自红土堆积物中的砾石条带。该砾石条带证实了地质时代。2005年再次发掘,在其中3个文化层共采集标本3000余件,初步鉴定石制品超过300件。石制品所利用的原……[详细]
  漳州林氏宗祠,又称比干庙,位于福建省漳州芗城区振成巷内。林氏宗祠,又称比干庙,是漳州七县林姓氏族合建的林氏宗祖,供奉林氏始祖比干,乃漳邑林氏祭祖之所,漳州林氏还以此年作接待本宗族赴考往来生员用。宗祠前后进已废,现存中进四方正殿,面积43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红色筒瓦,下檐不围合,并留有回廊……[详细]
  漳州文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漳州府志》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年)移于州左,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复故址。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详细]
  牌坊又称石坊、牌楼,漳州方言称其为“荷表”,意思为“某人承皇恩受褒表”的纪念建筑。漳州牌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来闻名。清朝年间记载有地点、有名称的牌坊,多达四百多座。虽经历史变迁,至今保留下来还有近50座,分布在漳州各区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牌坊,为位于芗城区香港路北端双门顶的“尚书探花”和“两京敭历坊,(三世宰贰)”……[详细]
  林进屿、南碇屿,是全国11个第一批获得国家级地质地貌公园之一,位于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林进屿火山地貌属于新生代陆地间断性多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有柱状节理玄武岩景观,有不同规模古火山口无根火山气孔群景观和海蚀熔岩湖、熔岩洞景观等。林进屿:呈椭圆形,面积0.16平……[详细]
  中国女排腾飞馆位于市区新华北路。漳州是中国女排的重要训练基地,也是中国女排腾飞的摇篮,为弘扬中国女排拼搏精神,漳州于1994年修建了中国女排腾飞馆。腾飞馆建筑面积6942平方米,内设比赛馆和训练馆两个部份。-同志亲笔为该馆题写馆名。距腾飞馆不远处建有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是漳州人民为纪念中国女排夺取“三连冠”而建造……[详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位于芗城区新华北路与福漳公路交叉口,建于1984年7月,由主体和背衬壁画两部分组成主体有鲜花绿草簇拥的圆形平台基座和一尊高5米多,左手抱金杯右手高举花束的中国女排姑娘塑像及一跟三棱丫形碑柱碑柱高24米,银灰色,顶部叉成三支小柱高托一个排球,象征着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主体的背后,配建门楼式巨大壁画,以作碑……[详细]
  芝山红楼,又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红楼原为美国教会创办的寻源中学的校长楼,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同志曾居住在这里。建筑为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其中陈列室面积400平方米。楼坐北朝南,底层为地下……[详细]
  在漳州北郊———芗城区浦南镇松州村,创办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距今1290多年,到目前为止是全国发现最早创办的书院之一。《龙溪县志》记载:“松州书院在二十四都,唐朝陈响与士民讲学处。”书舍、厅堂、跑马场,面积约15亩,既可教学,又可习武,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唐贞元二年(786年),州治迁至龙溪县,书院前增建松州大……[详细]
  府埕、文庙片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街区内的始兴北路俗称“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府埕”两边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丝、锅边糊、五香、果条、卤面、粽子和三角饼等小吃花样齐全。街区内的始兴南路是市区唯一现存……[详细]
  在漳州市委机关大院内,1992年落成。纪念碑采用抽象设计,主碑高19.32米,象征主力红军1932年攻克漳州。碑座高出地平线90厘米,前后分六级台阶而上,表示为纪念红军攻克漳州60周年而建。碑正面镌刻着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详细]
  俗称八卦楼,是漳州城的标志性建筑,福建省十大古建筑之一。威镇阁始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数百年间,几经毁建。1997年重建,为三层八角楼阁,占地9亩,高57.88米,踞九龙江畔,望漳州府城,与建在芝山上的威镇亭遥相响应。主楼雕梁画栋,彩画、红木雕刻独具风格,栩栩如生;楼中辟有“中华灯谜”第一馆,馆内收藏有“国……[详细]
  漳州陈元光墓位于市郊浦南镇石鼓山,距市区15公里。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字廷巨,号龙湖,光州(今河南省潢川)人,为唐朝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通经史韬略,自著兵书,父亡后,他接替父职,受命任鹰扬将军。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获准在泉、潮之间建置漳州郡治,并……[详细]
  介绍漳州南山寺在漳州市区九龙江南畔的丹霞山麓,为漳州八大名胜之一,是闻名海内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大寺院。据《龙溪县志?古迹》记载,它原名“报劬崇福禅寺”,是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陈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称南山寺。南山寺规模宏大。进五个并列的大门为天王殿,殿中奉祀一尊笑迎八方来客的弥勒大佛像,两旁……[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