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弥陀寺位五河县淮河以北武桥镇,地处皖东北,与江苏交界,境内一湖一山连三县(天井湖、龙冈山;五河县、泗县、泗洪县),矿产、遗迹、传说三美并存。 关于弥陀寺的来历,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相传明末清初,天井来了位年过七旬的老和尚,老和尚晚上睡在陈吕庄东面的沙滩上,白天到周围村子里化缘。和尚心地十分善良,化缘时要米要面,不要钱,他们还时常将化来的米面周济穷人。时间长了人们才知道他是山东蓬莱岛上的弘明和尚,一生云游四方,以化缘修庙为德。据说他已修了八十座庙,再修一座就是九九八十一座,达到佛家的造化了。老和尚白天化缘,晚上做法运土、建庙,每天清晨起来,周围的人们都能看到庙又长高了一截,可谁也不知老和尚……[详细] |
![]() | 大巩山五河县大巩山,距县城5公里,位于104国道东侧大巩山区,东西平均宽0.7公里,区内长3公里。有林面积7020亩,林木茂密,树种以黑松为主,兼有刺槐、侧柏、栓皮栎、乌桕等。近年建有雪枣、油桃、布朗李等观赏性干杂果园。疏林处绿草如茵,野啬薇点缀林间道旁。2001年被列为国家公益林试点范围,是我县唯一的国有林场。北接8000亩樵子涧水库,相依于山涧之间;南邻化水塘严氏墓,杨再兴墓,荟萃五河人文历史景观;东与高山顶柿园相靠,一涧流水迂徊山旁;林区中百亩大水库座落在明朝古矿洞旁,洞坑幽深,明洪武年间古刹遗址犹存,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甚多。鸟类以鹌鹑、野鸡、灰喜鹊最为有名,暮蔼晨曦中百鸟齐……[详细] |
![]() | 五河盐厘总局于清咸丰十年(公元一八六零年)设立,邑乘载:“(同治)三年,江督曾文正公亲巡长淮,相度形势,因盐自西壩运往正阳,五河为适中之地,正可扼要盘查,遂为定制。”五河盐厘总局,五河人称“大卡子”,又称“盐卡”,故址在浍河(现称漴河)入淮口,东侧石砌圩台上,黛瓦青砖,廊庑廻合。湘军水师,驻扎盐卡,虎距龙盘,威震遐迩。五河地处江淮平原,东临海盐产地,水路四通八达,物阜民丰。清末民初,淮浍商舶云集,一阵东风过后,淮河船只鳞次有序,迤逦十里,一直排到五里坟,十里教;浍河船只一直排到故军店(北店),等待过卡缴税。初,该处原是淮河岸边一隅滩涂,淮河无堤,盐卡稍北的王洼,是一片洼地,和淮河相连。水退时红……[详细] |
![]() |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二O二年),刘邦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团团包围,此时,十万楚军已兵疲粮尽,士气低落,溃不成军。虞姬自刎身亡后,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仅带八百铁骑向南突围,渡过沱湖进入沱湖南岸短暂休整。发现沱湖十船九空,饿户遍野。项羽站在沱湖岸边,仰天长叹:“我一代英豪,不能救民于水火,如何面对天下众生”!随后拨剑愤刺地。说也奇怪,剑拔出后,一股清泉喷出丈余,后人在此挖井,名曰霸王井。当地人传说霸王井内有井龙,常到沱湖水面上空行雨,一次被清晨早起小解渔姑的撞见,羞得钻进井内不再复出。又说霸王井与沱湖湖底相通,沱湖涨水井内水位也随之抬高,但无论沱湖水位涨多高,水都不会从井内冒出,传说就是……[详细] |
![]() | 时代:明化明塘严氏墓位于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东南500米处,104国道旁。距离蚌埠市约70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明朱元璋未婚而卒的夫人严氏墓,属明代一品规格葬制,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现存在神道30米,无字墓碑1个,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1对。墓地座北朝南,处于大巩山南端,它紧靠山岗,南面开阔,是一处风水宝地——“箕地”,具有典型的明代葬制风格。著名的景观有严家楼遗址、无字碑、大巩山森林、古黄金洞、围山湖、樵子涧等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2002年对墓区修复保护时发现5开间享堂遗迹,2002年9月完成神道及石像生修复,2004年10月被省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详细] |
![]() | 三角公园三角公园,又称“三角农民公园”,是五河县唯一一座农民公园,兴建于2000年,因整个公园呈三角形而得名,三角公园位于306国道旁边,与沫河口镇政府相邻,占地10000平方米,内有曲桥、池塘、凉亭、花草、与旁边的欧式民居连成一体,宛若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园内有红、绿、黄三盏椰树灯依三个角而设,曲径旁边,花草丛中有12盏地灯,每当夜幕降临时,各种灯闪烁其间,宛如天上一颗颗的小星星,与南北路、东西路的路灯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早晨,晨练的人们早早聚集一起,老人携带舒展舒展腰肢,活动活动筋骨,偶有一对对身穿婚纱的新人流连忘返,傍晚,老人携带儿女嬉戏其间。美丽的三角公园三角公园已成为人……[详细] |
![]() | 沱河沱河发源于河南虬沟,经宿州紫芦湖,东注灵璧,至濠城入本县北界,至胡集折南汇入沱湖。下游经郭咀、新开沱河闸归淙潼新河,全长270公里。沱河景区是皖北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全国少有的无污染天然湖泊,是镶嵌在淮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为一手掌形河迹洼地型浅水湖泊,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缘的五河县西北部,呈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5km不等,属于北亚热带与南暖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湖水常年平均深度在1米左右,最深处2-3米,水位变化在12.0-15.5米之间,正常水位(13.7米)湖区面积约为8万亩,水位在14.3米时,湖面可达12万亩,其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较为……[详细] |
![]() | 韩庄遗址位于五河县东刘集镇张集村韩庄自然村东北0.5公里处,固镇、泗县、灵璧、五河四县交界处,沱河的南岸边高地,乡民俗称“大台子”“红林寺”。1985年五河县文物普查发现,2009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核。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地表暴露遗物较为丰富,红烧土分布面积较大。遗址文化层厚度一般在1~2米,最厚处在3米以上。发现有石斧、石锛等石器,夹砂红陶、灰陶和白陶等陶器。陶器有扁鼎足、鸭嘴形鼎足、圆锥形鼎足和鬲足等多种类型,纹饰多为篮纹--纹。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与垓下遗址大汶口文化有所关联,对研究当地及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颇有价值。依据现场大量的碎陶片、陶鬲残足、石器等实物推断,……[详细] |
![]() | 五河县位于淮河下游,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沱湖是该县境内面积最大的一个湖泊,盛产鱼虾,沱湖中华绒蟹于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畅销香港,享誉海内外。沱湖被列为安徽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沱湖风景区旅游规划是蚌埠市旅游总体规划中的“淮河风情”游规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沱湖是形如一手掌形的河迹洼地型浅水湖泊,呈南北走向,南起五河北郊,北至五河与泗县之间的南沱河和北沱河入口处,长约25公里,其北段狭窄,最窄处东西只有0.5公里,向南逐渐开阔,最宽处东西约3.5公里,中心位于东经117゜49ˊ,北纬33゜12ˊ。目前水位为13.5米,湖面约为40平方公里,当怀洪新河完工后,其正常水位为14.3米,届……[详细] |
![]() | 西尤遗址位于五河县城北11公里天井湖西岸的双忠庙镇西尤村窑厂西侧,1998年3月发掘,揭露面积378平方米,除古菱齿象化石外,还有麋鹿、梅花鹿、水牛、龟、鳖、鱼、蚌、螺等食草动物和水生动物骨骼化石333件,石片、石核和石质刮削器等石制品8件。其中,86件古菱齿象化石属于同一个体,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象类骨骼化石;8件石器属于小型石器,所用石料为白色石英岩,年代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是远古人类生存的标志。遗址没有发现人类狩猎的大型工具及具有杀伤力的工具,8件小石器应是古人类食用象肉等所使用的切割工具。遗址年代上限距今约六七万年,下限距今3万年。西尤遗址填补了淮北地区旧石器考古的空白,为今后在淮北平……[详细] |
![]() | 台子山遗址位于五河县申集镇甄集村南1公里处,距小圩镇约3.5公里,面积1.3万平方米,为沱湖西南岸边高地,1981年11月文物调查时发现,采集标本有:陶纺轮1件,磨光黑陶豆柄5件,夹砂红陶鼎、鬲足、灰陶片鼎多件,以及蚌壳、兽骨、蚌刀等物品。曾出土新石器时期石铲、石锛等。据考证,为新石器时代以来古人类生活遗迹。远古时期,五河地区洪水横流,靠近淮河区域因地势不高经常一片汪洋,而东刘集、夏集、申集一带地势较高,各原始部落聚居点稀疏散布于地势较高的水泽岸畔的台地或丘岗,人们就地开荒造田发展农业,辅以渔猎和畜牧,台子山当时就是一个先民聚居点。遗址土层有黑、灰、白、黄等不同色调的层次,上层为商周文化层,下……[详细] |
![]() | 五河县城西南25公里有一座皇墩庙。传说该庙的墩是汉高祖刘邦追击楚霸王项羽时筑起的。距浍北汉高祖败楚时筑的汉王台10公里许。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垓下一战,项羽败绩,从灵璧东渡濉河南下,刘邦追击其后,军驻于皇墩庙处,掘土筑墩,宿营其上。同时还驻兵前营、后营、西营和马场。后挺兵至安徽和县墩北,距乌江20公里。项羽败至乌江口,亭长以船待渡。项羽想起当初举义旗时,江东八千子弟相从,如今仅存数骑,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遂拔剑以自刎。 汉刘邦凯旋登基后,地方士绅即筹款于墩上兴建庙宇一座。因刘邦做了皇帝,就起名为皇墩庙。为永铭汉高祖刘邦的功绩,建集名曰皇墩集。皇墩庙于皇墩集北头,院中有大铁钟,铸有:“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