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咸宁市旅游

咸宁市旅游景点介绍

刘景韶墓
  刘景韶墓明代名人墓葬,位于崇阳县天城镇栋咀村,面积约1000平方米,现存墓碑、石门柱和封土等。刘景韶(1517-1578),明代进士,官至提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抗倭有功,通文学。该墓对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程罗堡庙山遗址
  庙山遗址周代遗址,位于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程罗堡村,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左右,内涵丰富,地面采集有石器、陶器(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高价值。(第五批)……[详细]
何功伟烈士故居、就义旧址
  何功伟烈士故居、就义旧址何功伟烈士故居位于咸宁市桂花镇花园村,故居为清朝民居建筑形式。何功伟烈士(1915——1941),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后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就义旧址含杨家老屋、集中营囚禁处、就义处,位于恩施市小渡船办事处方家坝村,1941年何功伟在此被关押、杀害。李先念、王任重、钱瑛为其题词。(第四批)……[详细]
钱亦石故居
  钱亦石故居钱亦石故居位于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是清朝时期的民居建筑,为一进两重连五传统式砖木结构楼房。钱亦石(1889—1938)是我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和宣传家。(第四批)……[详细]
  天岳关抗日将士阵亡纪念亭位于通城县麦市镇天岳村。1939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九十二师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修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墓碑上有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中正、薛岳等的亲笔题字。(第四批)……[详细]
重修咸宁堤记碑及石枧堰
  重修咸宁堤记碑及石枧堰重修咸宁堤记碑位于嘉鱼县潘湾镇蔡家店四邑公堤赤壁管理段,清代,碑文内容是记述重修四邑公堤的有关事宜,共844字。石枧堰位于崇阳县白霓镇堰下村白石港中段,系唐代始建、清代重修的水利工程,方条块麻石拌石灰浆砌成,长185米、宽16米、高6米,保存有清雍正三年“重修石枧堰碑”。(第四批)……[详细]
羊楼洞、新店明清石板街
  羊楼洞、新店明清石板街位于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街道、新店镇街道,明、清代。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全长1000余米,青石板街面,保留有铺面建筑80余处。砖木结构,为一进二重、三重、四重;新店明清石板街全长1500余米,青石板街面,街面两边现存古旧民宅200多处,为前店后宅,一进三重、五重。(第四批)……[详细]
下舒桥、净堡桥
  下舒桥、净堡桥位于嘉鱼县官桥镇大屋陈村、渡普镇静宝村,元代,均为单孔石拱桥、下舒桥桥长11米,宽3.4米,跨长4.5米;净堡桥桥长60米,宽4米,跨长8米。(第四批)……[详细]
宝石民居
  宝石民居位于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宝石河南、北二岸,明、清时期。现存民居40余栋。宝石河南岸以舒氏门楼为中心,形成街道,北岸以宗祠为中心形成群落。建筑布局遵循中轴对称,硬山顶青瓦屋面,木、石构件雕绘上有历史传说、神话、戏剧故事及各式花鸟动物题材的图案。(第四批)……[详细]
70、祖爷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爷殿
  祖爷殿位于通山县九宫山云中湖的北岸,又名真牧堂、真君石殿,元代。现存石殿、平壶台等。石殿三层,平面呈六角形,石质飞檐、斗拱、翼角,塔基为须弥座。(第四批)……[详细]
尧家林遗址
  尧家林遗址位于通城县麦市镇陈塅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2年试掘出土石器、陶器等300余件。(第四批)……[详细]
赤壁太平洞
  太平洞位于赤壁市黄龙乡枫潭村,清咸丰四年(1854)。1854年,太平军一部在蒲圻境内活动,数十名太平军战士遭清军围攻,死难于此洞中。洞长59·2米,高4·1米。现存遗物有人骨架数十具,陶器、瓷器、铜钱等,洞内石壁上刻诗一首。洞外山顶存有石头工事遗迹2处。(第三批)……[详细]
青山崖洞堰
  青山崖洞堰位于崇阳县青山镇青山村青山岩洞内。建于咸丰六年(1865)依托天然岩洞建成,圆形洞口,宽2-15米,洞内约250米处有一深潭,潭内以砖石砌筑拦水坝,再用陶涵管将潭水引至洞外。共拼接陶涵管200余件,全长400余米。因架设涵管垒砌砖石墩座20多个,洞穿钟乳石十余处,岩壁上插装石挑梁160多根。近洞口处立光绪二年(1876)石碑1通,记修堰经过。(第三批)……[详细]
74、南虹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虹桥
  南虹桥位于通城县黄袍镇大虹村东北,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东北至西南向跨陆水上游支流。五孔石拱桥,长64.5米,宽5.3米,五孔等跨,孔跨8.2米。拱券纵联砌置,桥面两侧设石护栏。中间两墩各嵌“南虹桥”、“渡口春”石匾一方。……[详细]
75、天岳关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岳关
  天岳关位于通城县黄龙乡小坳村。始建于南唐保大年间,清咸丰五年(1855)重修。花岗岩砌关墙,长约30米,宽4米,高5.2米。中部设关门,门额嵌石匾,阴刻楷书“天岳关”。(第三批)……[详细]
通山圣庙
  圣庙位于通山县通羊镇四街。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明嘉靖年间、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重修。现存为嘉庆十八年(1813)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470平方米。中对称布局,有大成门、大成殿、后殿及左右偏房。主体建筑均面阔27.2米,分别进深8米、11.2米、5.76米。(第三批)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旧址位于咸宁市通山县通羊镇南门社区圣庙小区圣庙巷6号(包括彭德怀旧居、红3军团前委扩大会议会址)。1927年8月中旬,中共通山县委根据省委和鄂南特委指示,成立通山县秋收暴-动-委员会,主任夏桂林,副主任叶金波。8月下旬,又将农民自卫军改成农民革命军,夏桂林任总指挥,李良材任党代表,叶金波任副总指挥,下辖6个大队和1个快枪队。8月下旬,李良材、夏桂林、叶金波下令各地农军占领四乡集镇,准备夺取……[详细]
杨家窝化石产地
  杨家窝化石产地位于通山县万家乡大地村金星山北麓,属第四纪晚更新世。洞口高约3米,宽约2米,深约4米。洞内有一直径约1米的圆形落水洞。1955年在洞内采集有羚羊头骨化石。(第一批)……[详细]
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
  “黄袍山油茶产业园”全称为中国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位于隽水镇通城大道333号(杭瑞高速通城入口处 - 通城长途车站左侧),是一个集精深加工、高产栽培示范、科研教学培训、鄂南茶油储备及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占地面积达500亩,计划总投资5.95亿元。湖北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由油茶主题园区与高标准种植园区组成,其中油茶主题园区占地500亩,分为: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精深加工区、油茶博物馆、观光博览区及食用油储备区五大功能区,一期工程已经于2013年9月低全面竣工并对外开放。预计建成投产后,可年创产值50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带动周边100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种植及6万余户农民家庭投入油茶相关产业,年户平增收8000余元以上.油茶博物馆采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微缩造型设计,占地面……[详细]
赤壁圆通寺
  圆通寺位于以砖茶和古板街称名于世的赤壁羊楼洞内,与赤壁四十八泉之一的观音泉和赤壁著名景点陆水湖相毗邻,是鄂西南海内知名的一大古刹。羊楼洞既是一历史名镇,山青水秀又是一旅游胜地。将军寺始建于唐代,本祀羊楼洞先仁唐敕忠烈将军雷万春。唐至得德年间的安史之乱,雷公奉肃宗李亨平叛令与蒲圻人平原将军覃国良随张巡、许、南齐云等镇守睢阳,以饥疲之军先后与敌军战三百余回,歼敌十万余人,扼守江淮,叛军闻风丧胆,始终无法下江南,后城破不屈与三十六义士忠义殉国。叛乱平定后,雷公褒封忠烈将军,并谕民间立庙祭祀。《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政通鉴》等史书均有记载。宋名臣文天祥曾撰写过万春公传。唐下至今,圆通寺代有兴废。时或雄伟壮观,香火鼎盛,法务兴隆;时或废墟残洹,满目苍痍。清道光咸丰年间,茶市兴隆,砖茶远销欧亚诸国,……[详细]
赤壁观音寺
  观音寺是湖北赤壁的一处历史名刹,位于望山大沙州。观音寺原名观音阁,据清同治《蒲圻县志》载“大士阁,在西乡大沙州,有丈六金身,明崇祯中,邑人副使邓士亮任蜀敬造,合邑士绅建殿”。邓士亮是明万历甲辰年进士,在蜀任职二十余年,将一生积蓄铸造了一尊观音菩萨铜像,退休时,将铜像竖于大沙州。数百年来,这里香火旺盛,成为蒲圻一大佛教道场。日本侵华时期,日军欲-中华宝物,曾用数部卡车以铁链套住尚未拉倒,可惜毁于文革之中。1998年夏,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和恢复观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正果法师发弘愿重建观音寺历史名刹。经过多年努力观音寺已经修建完毕。观音寺现有一尊高达9米的释迦牟尼佛,一尊3米8高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2米高绿度母、白度母和文殊菩萨各一尊。 赤壁市观音寺始建于明代崇祯丙子年(公元1636年……[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