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洲 > 埃塞俄比亚旅游

埃塞俄比亚旅游景点介绍

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在东非埃塞俄比亚境内,又叫阿比西尼亚高原,是一个平均海拔2500~3000米、在古老地层上覆盖广大玄武岩的波状高原。高原上耸立着一座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火山山峰,显得十分宏伟壮丽,为非洲地势最高处,有“非洲屋脊”之称。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众多河流发源于此,主要有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索巴特河、谢贝利河和朱巴河。埃塞俄比亚高原水平轮廓呈一北面两边较长、南面两边较短的菱形四边形,四面以急峻的陡崖俯瞰着低地、谷地和盆地。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风景如画的峡谷、险峻的河谷,地势各异,从海拔不足500米一直到4000多米,最高的巴土山脉,有海拔4607米,形成了不同的宜人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大约有800种鸟,100多种野生动物,山林羚、赛明山赤狐和曼涅里克林羚等地方性特有的野生动物栖息在……[详细]
阿瓦什国家公园
  阿瓦什国家公园是埃塞俄比亚的国家公园之一,位于阿法尔州南端,处于阿迪斯阿贝巴以东225公里,南面以阿瓦什河为界,占地756平方公里,成立于1966年,是埃塞俄比亚最早建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同时也是开发最完全的野生生物保护区。阿瓦什国家公园有一座1800米高的范塔列火山(Fantale),所以拥有丰富的矿物温泉和独特的火山地形。埃塞俄比亚的第二条大河流阿瓦什河从公园中横穿而过,因落差较大,形成多处瀑布并冲刷数百米深的河谷,景象颇为壮观。走进阿瓦什国家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开阔的大草原,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动物世界,这里的野生生物主要为东非草原动物,主要有:长角羚羊、蝙蝠耳狐、狞獾、土豚、疣猴、绿猴、阿努比斯狒狒、阿拉伯狒狒、山羚、美洲豹、瞪羚、河马、松莫瑞瞪羚、印度豹、狮子和捻,以及450种鸟类。……[详细]
索夫奥马尔岩洞
  索夫奥马尔岩洞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南部,全长15.1公里,是埃塞俄比亚境内最长的岩洞,威伊布河流经岩洞。岩洞在1897年被发现,有资料声称它是全非洲最长的岩洞群和全球第二长的岩洞群。伊斯兰教和当地宗教均视岩洞为神圣的地方。索夫奥马尔岩洞是埃塞俄比亚的自然古迹之一,它距巴勒山脉不远,以数百年前在此避难的舍克•索夫奥马尔命名。几个世纪以来,它是伊斯兰的圣地,不论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没有不敬奉这块圣地的。洞里凉爽而干燥,在靠近洞口的地方,微弱的光线通过裂缝透进来,照亮了圆柱和扶壁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平,那些圆柱和扶壁高高耸立,像哥特式大教堂的拱顶。岩洞以其安静美丽和巨大穹隆的壮观以及非人间的深度形成了一种令人敬畏和神秘的气氛。Sof Omar Caves 必去理由:埃塞俄比亚最长的岩洞 景点所……[详细]
兰加诺湖
  兰加诺湖是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的湖泊,距离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Addis Abab)以南驱车200公里处,在东施瓦地区和阿尔西地区交界处。第一个记录该湖泊存在的是欧洲人奥斯卡纽曼(Oscar Neumann),记录显示该湖泊也被称为科尔湖(Lake Kore)。兰加诺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湖泊地带,海拔1585米,其东部是阿比加塔湖(Lake Abijatta)。根据埃塞俄比亚中央统计局资料显示,兰加诺湖长18公里、宽16公里,湖泊面积230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46米,集水区1600平方公里,湖泊缓缓流入其附近的阿比加塔湖。兰加诺湖和埃塞俄比亚的其他淡水湖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血吸虫,所以很受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的欢迎。湖水的颜色呈棕褐色,湖泊周边有许多度假村和水上娱乐项目。湖泊里及其周边有许多野生动物,……[详细]
沙拉湖
  沙拉胡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的南部,在阿比加塔-沙拉国家公园内(Abijatta-Shalla National Park)内。沙拉胡长度约28公里,宽度约12公里,湖泊面积是329平方公里,最深处达266米,海拔1558米,是埃塞俄比亚东非大裂谷湖泊地带最深的湖泊。沙拉胡以其湖边的硫磺温泉而出名,以自然、原始的原生态美景而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湖中的小岛上栖息这很多白色大鹈鹕,其中有个岛就叫做“鹈鹕岛”。沙拉胡周围有温泉环绕,周边的陆地由于腐蚀作用和地震而有很多的裂缝。由于周边温泉的水温比较高,沙拉胡远远望去呈现一派雾蒙蒙般的仙境。在沙拉胡的南端,有许多种火烈鸟和其他鸟儿在这里筑巢、繁殖,美丽的鸟儿们在湖泊上自由自在的嬉戏、觅食,呈现出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Lake Shala 必去……[详细]
查莫湖
  查莫湖是埃塞俄比亚南部南方各族州的湖泊,位于东非大裂谷,在阿巴亚湖与乔乌湖之间。为断层湖,湖长32公里、阔13公里,湖泊面积317平方公里,最大深度14米,集水区18575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雨季涨水期接受阿巴亚湖来水,并南流注入乔乌湖。自然恬静的查莫湖是大裂谷南部著名的鳄鱼湖,这里生活着上千条野生鳄鱼,此外还包括河马、尼罗鳄和尼罗尖吻鲈等。大裂谷两边的山地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有大量的非洲斑马,附近山地、草原上则生活着很多狒狒、羚羊、斑马等野生动物。由于大裂谷附近有着众多水上和陆地的栖息地,有超过总数50%的鸟种可以在这找得到。周边的Abijatta湖是众多白色大鹈鹕、大种火烈鸟和小型火烈鸟以及大量小鸊鷉觅食地点。邻近Shalla湖的一个小岛是白色大鹈鹕的固定繁殖地,也是大种火烈鸟的筑巢地……[详细]
塔纳湖
  塔纳湖是青尼罗河的发源地,也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湖泊,位于国家西北部海拔1840米的高地,长度约84公里,阔度约66公里,最深深度为15米。塔纳湖的水从Reb River和Gumara River注入,湖泊面积视乎季节和雨量,一般为3000至3500平方公里。在塔纳湖流出蓝尼罗河的地方建成水堰后,湖泊水位受到控制,也能调节水流进入提斯•阿贝(Tis Abay)瀑布和水力发电厂。湖中的小岛数目随湖泊水位而改变,水位在过去400年下跌6英尺。据十七世纪初的葡萄牙传教士Manoel de Almeida,湖中有21个岛屿,其中7至8个岛上有大型的修道院。当詹姆斯•布鲁斯在18世纪视察地方时,当地居民报告45个岛屿有人居住,但他相信只有11个。一位现代地理学家为37个岛屿命名,……[详细]
孔索文化景观
  孔索文化景观占地面积55平方公里,位于干旱的埃塞俄比亚孔索高地,在这片高地上,除了石墙梯田构成的景观外,还分布着人类的定居点。作为人类克服干燥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生存下来的杰出范例,孔索文化景观代表着一个已传承了21代(即400多年)并依然具有活力的文化传统,并展现出各社区的共同价值观、社会凝聚力及其所拥有的工程知识。孔索文化景观还保存有具有人格化特征的木雕,这些木雕相互组合在一起,代表着受到尊敬的各社区成员,特别是英雄事件,对正处消失边缘的丧葬传统而言,它们是特殊的活生生的见证。矗立在城镇中的石碑则共同构成了一种纪念一代代逝去的领导人的复杂体系。Konso Cultural Landscape 必去理由:埃塞俄比亚最新增加的世界遗产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详细]
哈勒尔
  哈勒尔城传说是伊斯兰教的第四个“胡里节”城,城内共有82座清真寺和102处圣地,非洲和伊斯兰传统对当地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影响使其具有独一无二的世界遗产价值。这座坐落在海拔1800多米的高地上的城市外围筑有一道高4米、开有5个城门的加固围墙。在城内的362条纵横交错的小巷里,遍布着一幢幢矮小的老式传统房屋,破旧的老式小轿车艰难地在这些小巷之间穿行。哈勒尔是至今保存完好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产业革命前的古城之一。每天凌晨,在这座拥有82个清真寺的城市里,“穆安津”们的召唤声回荡在大街小巷,因此哈勒尔被称为“穆斯林第四座圣城”并非毫无缘故。Harar Jugol, the Fortified Historic Town 必去理由:最知名的产业革命前古城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详细]
奥莫低谷
  奥莫低谷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赫姆•戈法地区的图尔卡纳湖以北的奥莫低谷,是一处举世闻名的史前文化遗址。这里有大量出土的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特别是纤细型南方古猿的起源十分重要。这里已经发掘出了大量的人类化石,并有数目众多的牙齿、下颌骨以及各种其它部位的骨骼残骸。此外,这里还挖掘出了许多炻器时代的石器工具。如今,奥莫低谷仍处于原始状态,部落传统至今保持不变。那里的妇女仍身着精美华丽的兽皮服装,而男子则通过头顶上梳理有特殊颜色的发髻表示步入成年。这里可以看到穆尔西部落的妇女仍戴有巨大的唇片,男子则参加定期举行的棍棒角斗仪式。哈马尔部落的妇女在整个东非地区最漂亮,她们身上不同的金属装饰物代表着她们不同的婚姻状态。卡罗部落以纹身和-舞蹈而闻名;其它部落诸如察迈、巴纳、埃尔博雷、孔索、加布罗和……[详细]
塞米恩国家公园
  塞米恩国家公园以其峰峦迭起的山峰、幽深的峡谷和1500米高的陡峭悬崖为特征,构成了世界上最杰出的自然景观。公园占地面积为22000公顷,海拔高度介于1900-4430米之间,是某些稀世珍奇动物的隐身之处,这里藏有杰拉达狒狒、塞米恩狐狸和瓦利亚野生山羊。公园内的花卉和动物,因特殊的地形和海拔范围,相对保持着原始状态,具有特殊价值。这里还是许多濒危动物的避难所,如狮尾狒狒,锡门狐,北山羊。塞米恩山脉同时构成了塔卡泽河盆地的一部分,为下游地区提供水源。公园内兼有非洲高山森林、欧石南森林、高山区植被、热带山区草原和山区高地沼泽,生长有欧石南、半边莲、茄类植物、阿比西尼亚蔷薇、黄色报春花、蜡菊、斗篷草、百里香、荨麻和苔藓,高海拔森林乔木上缠绕着松萝属植物。山脊和沟谷边缘长有百里香、三叶草、老鹳草。此外……[详细]
12、阿贝湖
阿贝湖
  阿贝湖是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共和国之间的一个边境湖,在阿法尔平原东部,为断层湖。阿贝湖湖面海拔234米,长宽各约25公里,水质咸,为阿瓦什河尾闾,雨季有少量河水入注。阿贝湖在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可以说是最荒凉的湖。其周边荒无人烟,很少有人问津,但是景色也是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的。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屹立着成千上网的石灰石烟囱,高的甚至有50多米。这是热泉沉降的碳酸钙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而形成得凝灰石烟囱。他们像是阿贝湖忠实的守护者,已经陪伴阿贝湖经历了很多岁月,也会一直陪她走下去。……[详细]
法西尔盖比城堡
  贡德尔地区的法西尔盖比城堡及古建筑位于埃塞俄比亚西北部海拔2121米的山地上。这里的古宫殿、教堂等建筑独具特色,是埃塞俄比亚重要的旅游景点。17世纪时期埃塞俄比亚皇帝法西利达斯及其继任皇帝们的宅邸——法西尔盖比要塞城,由900米城墙环绕,城内有古代的宫殿建筑群,保存着许多座古代拱桥以及雕刻精美、装饰丰富多姿的多层塔、城堡、皇宫、教堂等,是埃塞俄比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建筑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埃塞俄比亚传统的建筑工艺,也明显受印度和阿拉伯影响的痕迹,而后耶稣会会士把巴克罗式的艺术风格带入了贡德尔,改变了它原有的风貌。城内的古宫殿建筑群是古代阿克苏姆王国的传统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与近代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贡德尔的建筑巧妙地将地方传统与欧洲及印度—阿拉伯造型艺术融为一体。……[详细]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阿克苏姆东距阿杜瓦19公里,海拔2135米,建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曾是阿克苏姆国都城,多寺院、雕刻、碑文和花岗岩方尖塔等古建筑和文物。阿克苏姆王国一直在古代埃塞俄比亚的心脏掌握着政治权利,直至13世纪。这一王国首都的庞大遗址是由方尖石塔和巨大的石柱构筑而成。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城市之母”和“古代文明的摇篮”,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这些石碑一般高3~4米,最高的达33米,都是从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约建于公元306年,即阿卜拉哈•阿巴巴国王时代,均由整块岩石凿成,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巨型方尖石碑是阿克苏姆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据史料记载,最大的石塔高约……[详细]
15、蒂亚
蒂亚
  蒂亚位于亚的斯亚贝巴南70公里一处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上,蒂亚文化遗址是由重达几十吨甚至数百吨的巨石严密砌成。这些12-14世纪的神秘巨石围绕着一处被人遗忘的文明的战士的墓地。发现的遗物有石制的雕刻刀、刮削器、斧及穿孔标头等。这里曾是一个相当繁荣的村落,考古学家还在巨石的缝隙中发现了一些小金属钉,其作用是固定石头,据推测,这些金属钉是把金属熔化后再倒入凿出来石头模子中制成的。可能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整块岩石凿成的石门,它矗立在长30英尺、宽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门是用同一块岩石雕凿而成的。在蒂亚瓦纳科古城的太阳门上雕刻有1万2千年前灭绝的古生物“居维象亚科”和同期灭绝的剑齿兽。太阳门上还雕刻有既繁复又精确的天文历法。这个遗址有36座纪念碑,其中有32 个石柱刻有图案,而这些图案大部分……[详细]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地球上最长的裂谷带,总长6400公里,平均宽度为48?65公里,最宽处达200公里以上,在裂谷断层的深处形成众多的湖泊。裂谷两侧悬崖绝壁宛如鬼斧神刀劈成一般。大裂谷绵延不绝,深不见底,沿途湖光山色交汇成趣,其景致为世上绝无仅有。东非大裂谷北起西亚的死海??约旦河谷地,南出亚喀巴湾经红海,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抵达埃塞俄比亚南端的阿巴亚湖后,大裂谷分成东西两支继续向南延伸。东支裂谷为主裂谷,它经肯尼亚北端的图尔卡纳湖向南纵贯肯尼亚高地,过马尼亚拉湖向西南延伸至坦桑尼亚南端的马拉维湖。西支裂谷出阿巴亚湖后,经蒙博托湖、爱德华湖、基伍湖、坦噶尼喀湖、鲁夸湖,呈弧形入马拉维湖。至此,一度分开的大裂谷又重归一处,并继续向南延伸,经希雷河达赞比亚河河口入印度洋消失。东非裂谷带地……[详细]
瑟门山国家公园
  瑟门山国家公园(Simien Mountains National Park)建立于1969年,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高原上,距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约500公里,占地2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其中的德善峰高达4620米,为非洲第四高峰,山上奇峰嵯峨,怪石嶙峋,山路崎岖艰险,只有步行或骑骡方可上山,为登山爱好者的理想去处。瑟门山的南面,是一条深约1000米的峡谷,其中悬崖天垂,壁立千仞,堪称一大奇观。山中有许多珍奇动物和鸟类,包括至少65种鸟类和埃塞俄比亚独有的门红狐、狮尾狒、西门豺等。山区3000米以下为肥沃的牧场和农田,3000-4000米之间林木茂盛,多属非洲高山植物,4000米之上仅有地衣和苔类植物。山上多处建有营地,为登山者和游客提供食宿。……[详细]
阿瓦什低谷
  阿瓦什低谷是非洲大陆最重要的古生物群遗址之一,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场所。在阿瓦什低谷发现了一块上颌骨,成为人类出现的最早证据,将人类出现的年代推进到233万年前。上颌骨是在一处陡峭山坡的冲刷物中发现的,同时发现了一些石制工具,牙齿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腭骨形状与东图尔卡纳和奥杜威发现的能人极其相似。最早的石器也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年代可追溯到250万年前,也许将来能够证明,最早出现的人造石具与最早出现的人类相一致。阿瓦什低谷的多学科研究揭示了人类起源和演变的新信息。古生物学家、地质年代学家、地质学家正在通力合作,确定非洲过去600万年自然、生物和技术变迁过程。这项研究将提供全球气候变化、古代早期人类生存环境、非洲之角地质演变等诸多方面数据。……[详细]
埃塞的奥莫低谷
   198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届会议报告    奥莫低谷靠近图阿卡那湖,是世界上著名的史前遗址。在这里发现的许多化石,特别是现代人的股薄肌,对研究人类进化起着重要作用。    世界上著名的史前遗址--奥莫低谷,坐落于埃塞俄比亚的南部,靠近美丽的图阿卡那湖。在有关考古部门的监管下,这处史前时期的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存,这里已经发掘出了大量的类人化石,并有数目众多的牙齿、下颌骨以及各种其它部位的骨骼残骸。此外,这里还挖掘出了许多炻器时代的石器工具。这些石器工具上所携带的证据指出,奥莫低谷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人类所居住的最古老的史前时期的露营地之一,另外一些证据还进一步表明了人类在这里所从事的最久远的生产活动,即使用工具……[详细]
亚的斯亚贝巴
   亚的斯亚贝巴位于埃塞俄比亚中部,建都已有一百多年。该城有“鲜花之城”和“桉树之都”之称,其中城市四周的桉树林总计五十多平方公里。在亚的斯亚贝巴,可通过埃塞俄比亚旅游组织或旅行商安排游览国家宫(The National Palace)、展有该国工艺美术的埃塞俄比亚博物馆(Ethiopian Museum)、非洲厅(Africa Hall)、麦内利克二世陵寝(MenelikⅡMausoleum)、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国家考古博物馆(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圣乔治教堂(St George’s Cathedra1)、手工艺学校Handcraft School)等。 在亚的斯亚贝巴南面有科卡水坝(Koka Dam),这里的科卡饭店原为……[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