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潍坊市旅游

潍坊市旅游景点介绍

玉皇庙墓群
  玉皇庙墓群位于青州市邵庄镇。年代为东周。 2013年,玉皇庙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旺店墓
  兴旺店墓位于青州市庙子镇兴旺店村。年代为东周。 2013年,兴旺店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福墓群
  兴福墓群位于昌邑市都昌街道。年代为汉。2013年,兴福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辛置墓群
  辛置墓群位于昌邑市都昌街道。年代为东周、汉、明。 2013年,辛置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25、香山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墓
  香山墓位于青州市谭坊镇。年代为汉。2013年,香山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8月,山东省考古所、潍坊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位于青州市谭坊镇香山北麓的香山汉墓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对墓葬和周边进行了考古钻探。此次发掘共清理陶俑、陶器2000余件,青铜质、铁质武器2000余件,因陶器、陶俑彩绘保存完好,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被评为2006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香山汉墓陪葬坑南北长约7米,东西宽5米,深4米,分三层。陪葬坑内容庞杂,大体可分为人俑、牺牲俑、家禽俑以及各类礼器、生活用器等。人俑近800件,可分为立俑和骑俑。……[详细]
326、西黄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黄墓
  西黄墓位于青州市益都街道。年代为东周。 2013年,西黄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吕家古墓
  孙吕家古墓位于潍坊市奎文区廿里堡街道。年代为明。 2013年,孙吕家古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神旺庄墓群
  神旺庄墓群位于青州市邵庄镇。年代为东周。2013年,神旺庄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邵庄北墓
  邵庄北墓位于青州市邵庄镇。年代为东周。 2013年,邵庄北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州齐襄公墓
  青州齐襄公墓位于位于邵庄镇北马庄村南约200米处。墓在柏山、寨山、金斗山、墨晶山间一高地上,北为山谷。现存封土南北长75米,东西宽66米,高约9米。从型制分析,为齐国王陵之一。在地望和墓葬型制上,显示着齐国王陵墓葬的王者风范。 2013年,青州齐襄公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级遗址位于昌乐县北展乡西级村西,南依猪河,南半部有一东西向沟,其两侧3至4米断崖上遍布遗迹遗物。遗址东西约400米,南北200余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递次叠压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龙山文化层厚2.3米左右,暴露灰坑、墓葬、兽骨、陶片。出土文物有纺轮,表饰刻划纹或竖条附加堆纹的凿形鼎足,足根有泥突的甗足,平沿圆唇浅盘的豆盘,敞口折沿唇面微凹瘦腹的罐口,均系龙山文化中早期遗物。遗址保存完好,其龙山文化中早期堆积和大汶口文化晚期堆积共存,对白浪河流域史前文化发展序列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常家庄遗址
  197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考查发现。位于昌乐县北岩乡常家庄村后,大丹河南北贯穿其中,西部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龙山文化地层和商周灰坑,遗存有表饰竖条附加堆纹的鼎足和绳纹陶片。东部主要为商周文化堆积,面积约4万平方米,地面隆起,高于周围1米,文化层厚3至5米,较典型的器形有陶簋、罐和各式陶豆、鬲以及兽蹄形鼎足。袋形分档鬲、粗矮柄的豆和簋,具有西周中晚期器形特点。柱形鬲足和柄部凸棱的豆为春秋特点。兽蹄形鼎足是战国遗物。……[详细]
郑家下庄遗址
  郑家下庄遗址位于安丘县白芬子乡郑家下庄村西北300米处,系龙山文化至商周时代的遗址。西濒凌河,为河边台地,南北约400米,东西约300米,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西、北、东三面皆为断崖,暴露文化层厚约3米。采集到的标本有夹砂褐陶鼎足、夹砂白陶鼎足,夹砂灰色罐口沿等。……[详细]
边线王城堡遗址
  边线王城堡遗址位于寿光县孙家集镇边线王村后台地上,俗称“石埠岭”。遗址东西约35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1977年平整埠岭时发现。1984年,在益羊铁路修筑时,山东省文物工作者进行了考古发掘。1985年秋和1986年,又先后3次发掘。清理灰坑100余个,墓葬150余座,出土文物上千件。城堡的基本格局是,大城堡内套小城堡,方形,开四门,城墙长度约240米,总面积5.7万平方米。城墙的构造是先挖基槽,后逐渐填土夯砸筑成。墙基8米,在夯层中发现埋有人、猪、狗的骨架和部分完整的龙山文化陶器。边线王城堡遗址的发现,证明山东龙山文化确有城墙建筑。边线王城堡遗址是全国已发掘的4个“龙山时期”城址中最大的一座,其内外城的布局则为他处不见。倘能证明两城确实是共存的,将把我国都城建筑外廓城、……[详细]
西李家庄遗址
  西李家庄遗址位于昌乐县北鄌郚乡西李家庄前,现存面积8万平方米,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晚遗址。文化堆积厚1至2米,暴露烧土、人骨、陶片等遗物。标本有根部起拐突的鼎足、夹砂或泥质红陶敛口钵口沿、壶口沿及敞口方唇的尊形器口沿等。……[详细]
杨徐遗址
  杨徐遗址位于昌乐县南郝乡杨徐村西侧,系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早遗址。1982年发现。遗址处在小丹河河旁台地上,东西150米,南北1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大汶口文化堆积厚2至2.5米,个别地方为龙山文化叠压或打破关系。所采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羼蚌沫褐陶次之,典型标本有夹砂红陶圆锥形鼎足、卷沿、尖唇的罐口沿和泥质红陶壶口沿等。……[详细]
田家楼遗址
  田家楼遗址位于安丘县大盛镇田家楼村东北50米处,系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遗址。地势较高,东、南两面为小河,北面有一深沟,东西长6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12万平方米。南侧因取土已成50米见方的土坑,深约3米,东部开一生产路,宽6米。从断崖处可见遗址之耕土层0.3米,文化层厚约3米。1982年文物普查时于土坑两侧发现灰坑,曾采集到泥质红陶钵形鼎、泥质红陶鼎。在生产路两侧出土的多为黑陶,有泥质素面罐形口沿,褐色夹砂鬲足等。……[详细]
阎家同遗址
  阎家同遗址位于诸城市贾悦镇阎家同村西北一水库北面的高地上,距村约500米,系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的遗址。遗址北距张家岭庄1公里,南靠一小型水库,在水库以西两块伸入水中的耕地上发现有龙山文化遗物,是该遗址的一部分。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12万平方米。水库建于1958年,后又继续向北扩展,并在遗址的南侧开挖溢洪道,使文化层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12月普查中发现,并采集了部分标本,其中有大汶口文化的石环、石镯、石纺轮、陶鼎足、高柄杯残柄,以及龙山文化的陶片等。考古工作者认为,某些陶片具有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特征,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遗址。……[详细]
邹家庄遗址
  邹家庄遗址位于昌乐县北岩乡邹家庄村西约150米处,西依大丹河,南临苍山,北靠荆山水库,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从出土文物证实,除龙山文化外,兼有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龙山文化堆积厚1至4米,断崖暴露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遗物,出土文物有鼎、鬶、罐、甗、杯、三足盘、豆等陶器和石刀、石镰、石斧等生产生活用具。……[详细]
林家河遗址
  林家河遗址位于昌乐县北岩乡林家河村西侧,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地表平坦,文化层厚1至1.2米,北部断崖暴露灰坑。曾采集到大汶口文化的鼎足、罐口沿、鼎口沿、器鼻、器鋬及龙山文化的罍口等遗物。鼎足、鼎口、罐口等,属大汶口文化中期遗物。……[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