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濮阳市旅游

濮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清丰古槐
  武强镇古槐,位于清丰县纸房乡武强镇西古寺(今烈士祠)院中,该树胸围4.8米,直径1.53米,枝下高2米,树高12米,冠幅东西14米,南北15.3米。南面一枝“文革”中毁掉。主干空,主枝干枯,次枝茂盛,树龄无可考。老爷庙古槐,位于清丰县城西老爷庙前,该树胸围2.95米,直径0.95米,树高14米,覆盖面积172.8平方米,主干稍空,主枝干枯,次枝生机盎然。原树已殁,此为后生。相传曹操、赵匡胤曾在原树拴过马。……[详细]
马庄古文化遗址
  马庄遗址 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在濮阳经过了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到三、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三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中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具有文化面貌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遗址存在,前者以西水坡遗址为代表,后者以马庄遗址为代表。龙山文化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这一时期,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结构也经历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重大转折,并最终迎来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马庄遗址位于濮阳市华龙区西南部约5公里。地表为一大土丘,高出周围农田3米,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25000余平方米。经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基、墓葬、窑址等遗迹和近2000件遗物。它们分别属于汉、殷商、先商、龙山文化四个文化层,其中汉代和龙山文化层的遗迹……[详细]
83、清丰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丰亭
  清丰亭位于清丰县城西北隅的十字路口处,于1987年新建,亭内置“隋张清丰孝子祠”,后塑张清丰石像。四周栽种花木,铺小路,是瞻仰古人,教育后代的好处所。自古以来,以人名命名的清丰县,世代流传着张清丰孝敬父母的故事。隋朝时,当地有个叫张清丰的青年,善事父母,孝行闻名乡里,开皇年间,被举为孝廉。相传,张清丰幼年时家境贫寒,难以从师,但他聪明好学,总是在塾学(学校)窗下偷0习,懂得了行孝道理,长大以后他以开店卖烧饼为营生,尽管生活清苦,但他对父母极其孝敬,衣食起居侍奉得无微不至。每天都把精心打出的第一炉烧饼敬奉父母,不管是谁,也不管出多高的价钱,他都从不出售。有出高价强买者,清丰就恭恭敬敬地劝解:“山高高不过太阳,人大大不过爹娘,不知父母养育之恩者,枉为人也。”天长地久,便被传为佳话。一年,适逢泰山……[详细]
卫河县烈士陵园
  卫河县烈士陵园位于清丰县大屯乡大屯集村。陵园建于1945年,南北长约72米,东西宽约36米,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院门内华表左右峙立,上镌挽联。两侧东为建烈士陵园记事碑,西为冀鲁豫日报记者柳朝琦烈士纪念碑(1946年立)。园中建“碧血亭”,亭北建烈士祠,廊下立烈士题名碑2方,镌650名烈士籍贯、姓名、职务。祠后为烈士墓地,周围砖墙环护,墓地中央建烈士公墓一座,前立“卫河县抗战殉国烈士公墓”碑,两侧建58名烈士墓冢。陵园松柏吐翠,庄严肃穆。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丰抗战烈士祠
  清丰抗战烈士祠位于清丰县纸房乡武强镇村。烈士祠建于1946年,座北朝南,面阔5间,单檐庑殿顶,砖木结构。东西长16.5米,南北宽7.54米。明间出望厦,门额悬挂横匾,镌刻隶书“碧血丹心”四字,望厦左右二根青石柱分别镌刻“捐躯赴国难,八年来跟日寇顽血战肉博,创出英雄事迹,树立民族正气,名垂青史惊人世”、“杀身为革命,长时期与父老乡亲共苦同甘,筑成自由堡垒,缔造群众福利,荣升厅堂慰忠魂”楹联。室内正中贴后墙竖卧碑一通,高115米,宽128米,额首镌刻楷书“抗战烈士永垂不朽”,下面刻有158名烈士姓名、职务、籍贯。抗战烈士祠是清丰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抗日活动的历史见证,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1980年被公布为清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6、黄泥岗
黄泥岗
  黄泥岗位于南乐县五花营村西北,《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就发生这里。……[详细]
南乐古槐
  古槐  南乐城内原有八株古槐,相传是唐朝人所植俗称“八大槐”。今仅存1株,位于县城东北,高约15米,树围4.8米,枝繁叶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宋耿洛汉墓群
  宋耿洛汉墓群位于南乐县福堪镇宋耿洛村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三大土冢,呈“品”字形,最大冢高10米,面积1000余平方米,俗称“赫王坟”“冢垌堆”。明正德《大名府志》、《南乐县志》均称其为赫胥陵,说是上古赫胥氏陵墓。1978年,文管部门对大冢北侧一小冢进行发掘清理,证实其为东汉墓葬,编号为宋耿洛一号汉墓。此墓为砖石结构,由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及两侧面四耳组成。墓室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9米,高5.25米。墓0土文物149件,分陶器、石器、铜器三大类,陶器又分红、灰、釉、彩四种。其黄绿釉陶望楼,四层重檐,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结构复杂,匠心独具,为研究汉代楼阁建筑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错金银铜带钩,用金丝金片、银镂银条镶嵌成图案,制作精美。带钩上还用银丝镶成“正月丙午日君立公侯”……[详细]
南乐文庙
  南乐文庙即孔子庙。俗称“黉学”(学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庙为“文宣王庙”,元明以后简称“文庙”。  文庙位于南乐县城东南隅“一篑山”旁。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南乐县主薄叶伯瑾始建,当时规模不大。永乐五年(1407年)知县吴文质、正统四年(1439年)典史周郁相继扩建学基,使之形成一规模宠大的建筑群,东南两边至城墙脚下,西至大道,北至净土寺。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寝殿、戟门、棂星门、月新斋、时习斋。嗣后比试弘治、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都做过增修扩建,增添了东西两庑,凿泮池,环以石栏,扩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牌坊等,使文庙初具规模。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翻修。清未整个建筑群尚且完好。民国以后,圮毁日甚,至建国初,仅存大成殿和寝殿,……[详细]
大河神祠
  大河神祠位于台前县城东30里夹河乡八里庙村西北,位京杭古运河东岸,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相传嘉靖年间,一周姓四品官员押运漕船至运河沙湾段(八里庙处),放闸时落水溺死,被列封为“大王”,并在祠中纪之,故当地人又称大河神祠为大王庙。大河神祠前原有铁牛两只,以作镇河之用(见“铁牛”),其后祠被洪水冲毁,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重修,大河神祠竣工后立大河神碑一通,1937年东西配房被拆,所剩3间祠堂于1949年夏黄河决口被毁。大河神祠碑(重修八里庙碑)同时被埋于地下,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掘出土。碑首呈半圆形,碑趺未挖出。碑身高1.53米,宽0.7米,厚0.15米,正面阳刻碑文18行,满行24字,仿宋体。由钦差临清砖厂工部营缮清使司员外郎霍叔瑾撰文,主持道士张济仁立石。1990年3月,奉敕修河道功……[详细]
91、蚩尤冢
蚩尤冢
  蚩尤冢当地人称蚩尤坟,位于今城关镇后三里村东南约300米处。该冢西南1公里有一村名尤坊,以邻近蚩尤冢而得名,后讹称油坊。据《皇览》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首葬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今汶上县西南),肩髀葬山阳郡巨野重聚,部分尸骸葬台前境内。台前境蚩尤冢筑修年代不详,清末尚高1.5米,占地3亩,其上茵柳、野草丛生。1933年黄河决口,蚩尤冢淤没。后附近村民在原址堆起一土冢,占地1亩。1956年,该冢被铲平,辟为耕地。……[详细]
濮上生态园
  濮上生态园是龙乡濮阳最美丽的地方,占地面积4650亩,位于濮阳城区西部,主干道黄河路西段。濮上生态园是以绿为主以水为魂以休闲为功能定位的大型生态休闲景区。700余亩水面以雷泽湖、西秀湖、东灵湖为主体,以濮水、澶水、繁水等河道为纽带,河湖交错,碧波荡漾,鱼鸥翔集。以龙首山为主体的山丘连绵起伏,大气磅礴。园内密林、疏林、草地、小溪、小品遍步,蓊郁葱绿,林荫蔽日,山、水、绿共同构成了濮上生态园巨型山水画卷。……[详细]
93、仓颉陵遗址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吴村。遗址上建有庙宇和一些碑刻。明天启七年(1627年)的碑文记述,对仓颉的供奉“历汉唐以来没有间断过”,可见汉唐以来这里已有陵庙建筑。明清两代,陵庙得到大规模整修兴建,现仅存明天启年间方碑两通,其正面所刻“三教之祖”、“历圣之宗”分别为明工部尚书李从心和刑部尚书李养正题。享殿前檐石柱两根,上雕二龙戏珠和鱼龙变化图案,正面镌刻楹联:“百王景仰治代结绳扶宇宙,万圣崇尊文成书契整乾坤”。仓颉陵建筑在一处古文化遗址之上,这一遗址位于古繁水河道的阳台地上,面积约4000平方米。经考古钻探,地下有汉代和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层,充分表明,在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先民的一个聚居地。……[详细]
中华第一龙
  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约6400年的蚌塑龙形图案,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由此获得“中华龙乡”的美誉。1987年在位于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发现”中华第一龙”。在一个墓室中部的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虎图案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状,形下山之锰虎。墓主人的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详细]
子路墓祠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也叫季路,以擅长政事著称,曾任卫国蒲大夫、后为卫权臣孔悝的家将,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儒学后人尊其为仲夫子。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宫廷政变中为保卫孔悝而战死,留下了’君不死,冠不免’的历史佳话,死后葬于戚城东,即今子路墓祠。子路墓祠的整体布局自北而南有:墓冢、墓碑、石象生、卫国公石坊、望柱,再向南为享殿、两廊、’高明正大’石坊、山门。……[详细]
96、鸵鸟园
鸵鸟园
  鸵鸟园于皇甫,集鸵鸟观赏、垂钓、游乐、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是濮阳森林公园的一部分,成为人们郊游休闲的好去处,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现有鸵鸟近2000只。……[详细]
清丰普照寺
  普照寺原名圆明寺,位于清丰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唐上元元年(674年),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为普照寺,建有大殿、禅房,元末为兵燹所毁。明洪武年间进行复修,并建天王殿、水陆殿等二百余间。1933年年改为中山公园,辟建戏楼、假山、月牙河等。1938年,园内建筑惨遭日寇破坏。1949年,中共清丰县委迁于此处办公,现仅存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面积248.92平方米,单层庑殿式,绿彩琉璃脊顶。殿面前壁由朱漆木格扣合,殿内为纵四横六合抱明柱排列,正面铸有丈高铜佛三尊,四周泥塑罗汉十八尊,造形奇特,神态各异。四壁浮雕唐僧西天取经故事,造物神奇,表情丰富。内顶作圆形图案,沥粉金龙四条,正中绘有八卦图,显示明代中期佛道两教相结合的趋势。整个大殿,设计严雅,……[详细]
98、回銮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銮碑
  回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座落于濮阳县城御井街,是记载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公元1004年,契丹族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肖太后率兵二十万进攻北宋,兵临澶州。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主战派的督促下,御驾亲征,于澶州大败辽兵,双方议和,订’澶渊之盟’。在班师回京之前宋真宗曾赋诗以志这次亲征胜辽之事,由寇准书丹,镌石于城内,也就是现存的回銮碑。御井相传是当年宋真宗用过的水井,旧志称’御井甘泉’,为濮阳八景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回銮碑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兵工厂旧址
  0中央北方局、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机关和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位于河南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1944年夏至1946年冬0中央北方局、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机关和军区第一兵工厂曾先后设在单拐,-、-、杨勇先后在这里指挥了清丰、南乐、鲁西南东湖等100多次战斗战役,收复解放70多座县城。军区第一兵工厂在这里试制成功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九二式盖亮号七十毫米步兵炮。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黎城县北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岭下,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是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也是“黄崖洞保卫战”的战场遗址。这里奇峰绝崖,巍峨雄浑,集太行雄奇、壮美于一体。其入口俗称“瓮圪廊”最为险峻,总长0.5千米,两侧崖顶欲和,仰视一线天,曲狭幽深。其间峭壁千仞,如铸如削,水雾溟蒙,嶙峋阴森,尽处有清泉飞瀑,抛珠溅玉。且有“一夫……[详细]
  中华孝道文化园位于县城西南部,占地2000亩。建有张清丰雕像一尊,孝道文化博物馆一处。是一个以“弘扬孝道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森林公园,一处集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市民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观光胜地。……[详细]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閹捐纾归柡鍥ュ灩閻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岀喓鈧稒岣跨粻姗€鏌¢崱妯荤叆妞ゎ叀娉曢幏瀣喆閸曨偒浼� 44010602000422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