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旅游

日喀则市旅游景点介绍

江孜万佛塔
  江孜位于日喀则东偏南70多公里处,“江孜”的汉语意思是“胜利城堡之顶”。白居寺位于江孜西端,万佛塔是白居寺中的主要建筑,万佛塔被誉为西藏群塔之冠,万佛塔于公元1414年动工兴建,历时10年才完成,塔高42.2米,塔座占地2200 平方米,塔内有77间佛殿、佛龛,总计供奉的佛像多达10万尊,故人们又称之为“十万佛塔”。 万佛塔逐层收紧、渐迭而上、造型华美、构图严谨,是西藏佛塔中的珍品。有意思的是万佛塔中的每个小佛殿殿内宽大,而殿门却低矮到只有一米四五的样子,导游招弟对我说这是为防僵尸,因为僵尸不能弯腰,自会在门口被挡了回去,可我僵尸到是没看到,却被它磕了好几次脑袋。 ……[详细]
那唐寺(纳唐寺)
  那唐寺建成以后,前后有不少有名僧人到这里讲经传法,如八思巴的主师钦木·朗嘎扎曾住在这里;一世0-根郭珠巴也曾在这里受戒,并学佛法,长达17年,以后建了扎寺,才搬到日喀则。那唐寺最为著名的是其印经院。公无1730年,当时西藏地区政府噶伦兼管后藏事务的颇罗鼐,为了抢救和发扬西藏古籍及经书,主持创建了这个印经院。这个巨大的印经院,修建了20多年。为完成这一浩大工程,颇罗鼐下令全-民,支差服役,建设经院;同时,又调集全藏书法家、刻工和画师,并结集了一批青年学习刻板技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那唐寺的印经院刻成和印制出大量藏文巨著,如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佛经疏注的《丹珠尔》215部,都是完整的精刻,经板上除文字外,还有套色板画。此外,又如《释迦百行传》等许多有名巨著,都是出自这个印经院。那唐寺印……[详细]
143、依玛寺
依玛寺
  在日喀则康马县境内,座落于马达乡萨鲁村北面的依玛山山麓,距康马县西南方12公里,始建于822年。寺庙坐西向东,四面由双层围墙环绕,中部建有108个小塔,其浮雕艺术极具研究价值。依玛寺共有3个殿堂,中殿供有释迦牟尼、无量寿佛等7尊泥塑佛像;南侧0神殿,供有11尊泥塑佛像和2尊0神;北侧降魔殿,墙上塑有各种丑态的妖魔鬼怪和凶猛野兽等。 ……[详细]
雍则绿观相湖景区
  雍则绿错湖位于仁布县德吉林乡,距仁布县城约70公里,相传此湖能显示今生来世的祸福。因此,雍泽绿措湖被群众视为可以“观相的神湖”。在藏传佛教传说中,雍泽绿措是扎什伦布寺护法神的居住之地,寻找班禅转世灵童,以及后藏各大寺庙寻找转世-,必到此湖祈祷神湖显影。据说在这里能看到今生来世的祸福,扎什伦布寺测选班禅转世灵童前也要来此占卜,寻求启示,每年的4月15湖水解冻,人们也开始从各地来此朝湖。相传“雍泽绿措”原来位于长梯子岩石下(距神山约2千米),地势平坦,路好走,人们不用走曲折的山路便可到达神湖朝圣,不过这样就无法洗涤自身的罪孽。到了公元七世纪中叶莲花生大师来到此地,莲花生大师动用咒语用头盖骨将神湖的水,一下子就舀到了山的那边,形成了现在的神湖,每逢-4月15日,湖面上的冰冻融化,像妙音天女一样向人……[详细]
江孜城堡抗英遗址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又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在历史上,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为贵族的封地。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则稍早,由于地处萨迦、后藏经亚东通往锡金、不丹的路上,且地沃物丰,因此成为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为西藏一大重镇。它位于前藏最西端,距离拉萨254千米。 在镇上,黄土盖掩的石板路,藏汉共处的商店,不停转动佛珠和念经轮的藏族店主,录像室里不断发出的港产片喧闹的声音,使江孜构成很典型的现代西藏城镇。然而,江孜最享盛名的,还是它作为一座“英雄城”的光荣,在这里,曾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侮的历史。在江孜县中心的山顶上,屹立着一座城……[详细]
冰川世界
  冰川位于珠穆朗玛峰山脚下,其中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是这里最大、最为著名的冰川。绒布冰川长22.2公里,冰舌平均宽14公里,面积达86.89平方公里。此处的冰塔林形态各异,冰塔、冰桥、冰茸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详细]
措姆加措
  措姆加措措姆加措,亦称“拉布桑措”,意为“拜见湖”、“照看湖”。传说到湖边朝拜能看见自己的未来,故名。在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南,被人们奉为“神湖”。湖滨有天然牧场。……[详细]
哈金桑惹峰
  哈金桑惹峰哈金桑惹峰亦称“哈金尚惹”。意为“戴铜帽的大神雪山”。在日喀则岗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海拔6154米,终年积雪。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马、绵羊、山羊等牲畜。……[详细]
岗巴尼姑庙
  岗巴尼姑庙岗巴尼姑庙在日喀则岗巴县境内,始建于八世纪,信奉宁玛派。曲典尼玛尼姑庵现有5个殿堂,主供佛为莲花生大师。寺内保存有建寺时的两尊马头明王铜像,还有自然形成的莲花生石头宝座(圆形,直径约25厘米)和他8岁时的脚印。每年-元月15日该寺举行隆重盛大的迎未来佛活动。……[详细]
150、量过洞
  量过洞出曲登尼玛寺向雪山行走的路途,有几块石头天然对立起来的石洞,洞很低矮窄小,能容纳一个人的身体,长约两米。当地群众称此为量过洞。据传说,很久以前。岗巴有一位贵族妇人,经常-奴隶,极其残忍,罪孽深重。有一次,她来到此洞前,看见朝佛的人们—个个从洞里鱼贯而过、她也想从石洞里钻过去,结果怎么也钻不过去,夹在石洞小间。窒息而死。后人称这个石洞为量过洞。并传说罪孽深重之人是从石洞钻不过去的,只有多做善事的人,钻过石洞才很顺利。……[详细]
乃甲切木石窟
  乃甲切木石窟寺乃甲切木石窟寺位于岗巴县昌龙乡纳加村。昌龙乡与锡金国相邻,海拔5000米,南北两侧为大山,中为一片广阔的草场,苦曲藏布河从草场偏北部流过。石窟寺即座落在河北岸一座砾岩小山的断壁上,共有5座洞窟,洞口皆南向,距地面高约十余米,按从西至东的顺序,将5座洞窟分别编号为K1—K5。正面窟壁上的身饰金彩的佛像为大日如来佛。东壁北侧的雕像主佛的须弥座为双象须弥座,佛像上身-,胸前斜结一带,左手禅定印,右手指地印,身饰黄彩,应为宝生佛。东壁南侧的雕像主佛的须弥座为双马须弥座,佛身上穿裸右肩贴身衣,左手禅定印,右手与愿印,身饰蓝色彩,应为阿佛。西北侧的雕像主佛的须弥座为一对类似金翅鸟王的小矮人抬举的须弥座,佛像裸上身,胸前斜系带,左手禅定印,身饰绿彩,应为不空成就佛。西壁南侧的雕像主佛的须弥座……[详细]
152、纳唐寺
纳唐寺
  纳唐寺距日喀则15公里,于公元1033年由噶当派高僧洛佳扎始建。它虽远没扎什伦布寺那么宏伟浩大,但历史却比扎什伦布寺长四百多年。纳唐寺建成以后,前后有不少有名僧人到这里讲经传法,如八思巴的主师钦木·朗嘎扎曾住在这里;一世0-根郭珠巴也曾在这里受戒,并学佛法,长达17年,以后建了扎寺,才搬到日喀则。纳唐寺最为著名的是其印经院。公无1730年,当时西藏地区政府噶伦兼管后藏事务的颇罗鼐,为了抢救和发扬西藏古籍及经书,主持创建了这个印经院。这个巨大的印经院,修建了20多年。为完成这一浩大工程,颇罗鼐下令全-民,支差服役,建设经院;同时,又调集全藏书法家、刻工和画师,并结集了一批青年学习刻板技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纳唐寺的印经院刻成和印制出大量藏文巨著,如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佛经疏注的《丹珠……[详细]
  阿瓦呷英摩岩题铭阿瓦呷英摩岩题铭(大唐天竺使出铭)题铭位于吉隆县城正北方4.5公里处的一条山沟中,系在一崖壁之上刻镌,海拔4130米。崖壁面阔约1.5米,高约4米,其上有崖棚遮盖,现代水渠从崖脚环绕而过。崖面距地表高约5米,一条名叫“鲁玛满久”的小溪从北向南经崖壁溪谷流向一片阔地。题铭系阴刻,字面宽81.5厘米,字体为楷书汉字,约2厘米见方,现存共24列,约311字。题铭额题为隶篆,字约5厘米见方,-“大唐天竺使出铭”7字,其余字体从右到左排列。题铭文字中,有多处涉及到唐代的官职、历史、地名等,成为释读这一题铭的重要线索。题铭文字因多年风化,侵蚀严重,有许多已模糊不清,加之历年来在此修建农用、人畜饮用水渠,在开山炸石的过程中又造成题铭文字不同程度的损坏,故字句已无法连贯成文。但从题铭及文中“……[详细]
贡塘王城遗址
  贡塘王城遗址大约建于公元11世纪前后,地处吉隆县城东南。城址现存4段:即西南角楼、南恒西段、南恒东段、及角一楼、东恒、夯土城墙,卵石勒脚,四角筑有角楼,城恒中段筑有碉堡。另有内城恒,城内有古寺卓玛拉康。遗址约分为5个建筑时期,始建于第六代贡塘王拉觉德,终于第十七代贡塘王赤拉旺坚时期。……[详细]
亚东东嘎寺
  亚东东嘎寺 东嘎寺,黄教寺庙,位于日喀则亚东县上亚东乡水电站西侧的一形似海螺的山坳上。“东嘎”藏语意思为“海螺”。该寺是扎什伦布寺的属寺,也称“东嘎·扎什伦布寺”。该寺有500多年的历史,1982年在旧址上重建,现有固定僧人11名。是亚东最大的格鲁派寺院之一。东嘎寺为四合院布局,寺后有新旧佛塔各一座,寺前有一排转经轮。再前面是寺僧过节时的场所,坝周围石头上有摩岩石刻、天然吉祥图案、佛塔及经幡等。该寺大殿为二层建筑,一楼为八柱经堂,主供高约3米的强巴佛、金刚佛、阿底峡、宗咯巴等。经堂内置前世-宝座。二楼走廊尽头悬挂有清朝驻防济南使所书的“光明世界”牌匾,殿堂有0殿、千尊宗喀巴殿、-经堂、十四世0与张经武将军会晤室等。1950-1951年间,十四世0曾旅居东嘎寺达8个月,期间(1951年7月16……[详细]
156、噶居寺
噶居寺
  噶居寺噶居寺,亦称“嘎觉棍巴”、“噶举寺”,意为“噶举派寺院”。在亚东县境内,位于下亚东乡仁青岗村,离亚东县所在地下司马镇约10公里的乃堆拉山北侧半山上。该寺系木0歇山式屋顶结构,始建于1747年,由噶举派僧人珠旺阿达和贡玛丹增创建。寺院东西长50米、南北宽29米,四周砌以3米高的土坯砖墙。大殿平面呈“凸”字形。殿中经堂面阔3间进深3间,主供莲花生大师泥塑像,其两侧为0神殿,东西两壁绘有金刚持、依怙神、吉祥天母等神像。经堂东侧有0神殿。大殿上层为噶举颇章及-住房。该寺-已传承了十一代。寺里保存残匾一块,系当年驻藏大臣升泰所立。匾额“大放光明”四个大字尚存,右行横书,字体雄健,刚劲有力。“大”字已残,仅存一半。一头的题款已全锯掉,钉在二楼地板上,只剩“大清光”三字,下残。另一端的落款为“口权大……[详细]
帕里草原
  帕里草原帕里草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夏季的帕里草原绿草茵茵、野花遍地。对旅游者而言既能一睹骑士的风采,又能享受独特的民俗风情,加之在西藏及邻国享有盛名的帕里牦牛。由于长期生长在卓木拉日雪山下的帕里草原上形成了体躯庞大、色泽亮丽、营养丰富、产肉、产奶多等特点。素有“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虫草”牦牛的美称。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帕里草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北麓交界处,海拔4360米。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为充沛,成为西藏最为肥沃的草场之一。山谷山坡生长着300多种优良杂生牧草,组成了营养丰富的多汁草甸草原。由于草甸草原根系十分发达,众多的根系纠结使之逐渐形成了像地毯般的草毡层,踩上去既松软又富弹性。每当盛夏,草原上开满五颜六色的小花,素有“五色草甸”之称。生活在这里的牦牛和绵羊的个体都……[详细]
绰莫拉日泡罕里山
  绰莫拉日泡罕里山 绰莫拉日海拔7314米,位于东经89.2°,北纬27.8°。顶峰突兀,壁峭坡陡。山峰西侧在中国境内,东侧在不丹王国境内。至今还未曾有人登顶。泡罕里山海拔7128米,东侧在中国亚东县境内,西侧属于锡金王国,距东面的绰莫拉日45公里。山峰坡壁陡峭,峰顶气候恶劣,登山难度极大,至今仍未有人从中国一侧攀登成功。进山路线:从拉萨沿中尼公路经江孜转南行386公里后到达堆纳,从堆纳向东20公里即到达绰莫拉日峰底。如南下经扎康再向西行,到泡罕里山脚的距离也仅22公里。登山时节一般选在4—5月或10—11月。……[详细]
  毕多藏布毕多藏布亦称“不多藏布”或“布堆藏布”,意为“碱江”。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源于冈底斯山北麓,北流人塔若措。河内产裸裂尻鱼。沿岸有天然牧场,牧有牦牛、藏系绵羊及山羊。……[详细]
冷波岗日峰
  冷波岗日峰冷波岗日峰亦称“仑博峰”、“罗波岗日”、“罗波峰”,意为“大臣雪山”。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达吉岭乡。海拔7095米,终年积雪,为西藏已开放的44座山峰之一。山麓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牧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