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奇口河东老宅位于祁门县芦溪乡,类别为古建筑。奇口河东老宅为祁门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祁门县博物馆筹建于1986年10月,1988年6月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属综合性历史博物馆。1998年,因工作需要,祁门县博物馆与祁门县文物管理所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名称为“祁门县博物馆”。祁门县博物馆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通过考古发掘、调查征集、民间收购、野外采集等数十年的努力,具备了一定的文物收藏规模。到目……[详细] |
![]() | 查湾红军标语为民国23年(1934)11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在查湾村休整时所留,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芦溪乡查湾村汪其昌宅门墙左侧,均用毛笔浓墨书写,每字约10厘米见方,除少数字无法辨认外,大都清晰完好。1985年10月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赤桥民主小学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凫峰乡恒峰村塔下组村内,原为方家祠堂,坐北朝南,建于清代,砖木结构,木雕艺术价值较高,整座祠堂设有明、暗柱98根,分前进、中进、后进三部分,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建筑面积871.2平方米,占地(包括球场空地)近2000平方米,祠堂整体情况尚好,后进有所改动。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黄西大队……[详细] |
![]() | 会源廊桥位于黄山市祁门县溶口乡奇岭村口,系一座桥亭式防卫型的水口建筑,青石单孔石桥,桥上有亭,砖木二层结构。桥名碑“会源桥”。2005年按照原有风貌进行修缮,保存现状较好。2017年8月列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世美坊位于祁门县祁山镇六都村口,座北朝南,砖制四柱三间三楼式,高7.4米,宽13.5米,两旁侧墙呈“八”字形,为六都村进出之大门。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2012年3月公布为第六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现状较好。……[详细] |
![]() | 报本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芦溪乡查湾村,系村中汪氏宗祠,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座北朝南,三进三开间,砖木徽派结构,前、后各设天井,前中后三进呈台阶式上升,青石台阶边设石拦板,颇为精致。祠内石雕、柱础雕刻精致,花样众多。整体建筑通面阔13米,通进深41米,占地面积533平方米。系芦溪乡目前保护价值较高的祠堂之一。……[详细] |
![]() | 马山组叙伦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箬坑乡双马村马山组,系村中叶氏祠堂,建于明代年间,座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前、后天井,祠内木雕保存完整,梁枋、柱础特色简朴,寝堂设有祖宗牌位供,青石、三合地铺设地面。建筑通面阔12.5米,通进深28.6米,占地面积358平方米。……[详细] |
![]() | 光裕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安凌镇赤岭村上曾组内,系村中曾氏宗祠,初建于明永乐八年,清乾隆年间修建,座西朝东,砖木三进五开间,祠前存有旗杆石八只,上刻有年月或进士名,有款曰“州同曾墉”“道光元年”。中设天井,寝堂相对较小。祠内雕刻以云纹、花草为主,雕刻精致保存较好。建筑通面阔18.1米,通进深29.2米,占地面积529……[详细] |
![]() | 陈氏宗祠位于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时代为明。陈氏宗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惇义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光辉村大一、大二组内,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系村中冯氏宗祠,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前有院,院门为砖制二柱三楼式牌坊,祠大门部分设木栏栅、斗拱斜撑,青抱鼓石,前后天井,有寝堂设祖宗牌位供。祠内木石雕刻简朴,建筑规模较大,建筑通面阔15.4米,通进深41.6米,占地面积64……[详细] |
![]() | 义方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正冲村内,系村中陈氏宗祠,建于明代年间,座东朝西,现存砖木结构二进五开间,后堂已毁,祠前青抱鼓石一对雕刻精美,天井体量较大,少量方形石木柱、础,祠内梁枋、斜撑、雀替等雕刻简朴明快,青石板铺设地面。建筑通面阔18米,通进深38.5米,占地面积693平方米。……[详细] |
![]() | 正冲敦本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正冲村内里屋河畔上,系村中陈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正堂始建于明,光绪三十四年(1908)扩建,砖木结构三进五间,门前青抱鼓石一对,旗杆石4只,前、后天井,祠内梁枋、斜撑、雀替、柱础等雕刻特色简朴,建筑规模较大,气势开阔。建筑通面阔14.6米,通进深37.2米,占地面积543平方米。……[详细] |
![]() | 桂林坊位于祁门县祁山镇六都村内,明代(1477年)建造,因村人程文于桂花盛开时中乡试得名,又因其上额镌刻“桂林”二字,故名“桂林坊”。此外,坊上还刻有“丁酉举人山东新泰县教谕程文”等字样,牌坊高5.8米,宽3.2米,底座(2.4*0.44),是我县目前已知仅存的一座二柱式石坊。2003年4月公布为第五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
![]() | 谢家厅又称谢家大屋,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城西大街28-1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存为清代依原式重修,并增加多处精细砖石雕刻。整个建筑呈正方形,由前院、门楼、前厅、后厅等组成,布局严谨,结构合理,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二层,砖木结构。大门为三楼式门坊,上额书有“恩荣”二字,门额布满砖雕,有高浮,有镂空,……[详细] |
![]() | 燕舍(王家大屋)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东街里63-2号、63-3号,为晚清时商人王寿人兄弟故居。因大厅于民国14年(1925)书悬“燕舍”匾额,故人称“燕舍”。大屋由官厅、学屋厅、五间厅、花厅及花园等组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大屋原为汪、周两家始建,王氏兄弟于清末民初从两家购得,并加以整修。建筑外观高低错落,具……[详细] |
![]() | 雷湖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安凌镇雷湖村内,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座西南朝东北,徽派砖木三进五开间,“由仪门、享堂、寝堂组成,其仪门为“五凤楼”形式,造型奇特,古朴典雅,祠内梁枋、斜撑、雀替上刻有精美的纹饰。建筑通面阔20.6米,通进深48.4米,占地面积997平方米。2000年9月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利济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许村(历口街)。五孔、青石砌筑,东西走向,桥长74米,宽7.4米,高10.2米,跨度14.7米。有桥名碑“利济桥”,桥一孔上镌“乾”字,另四空镌有“万古千秋”4字。此桥原名集福桥,初由集福寺僧人亦云化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乾隆五十三年(1788)毁于洪灾。嘉庆三年(17……[详细] |
![]() | 金粟庵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城西北宋家山上,原名重兴禅寺,始建于五代吴天祐十年(913)。北宋宣和四年(1122),住持僧人圆照于旧址拓建。邑人方岳题写门额,外院曰“重兴”,内院为“觉庵”,元末毁于兵。明万历二年(1574),僧人真川自燕都来,于重兴寺内院结庐,仗锡开山,改称“金粟”。三十二年,真川坐化,其徒如圆因筑佛……[详细] |
![]() | 承恩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六都村中,座北朝南,背依窦山,大门六柱五间,石柱雕梁,正中上方悬挂“五桂名家”额匾。该祠建于明弘治年间,原名永安堂,隆庆时,明穆宗二弟郑王朱载玺赐书“承恩”匾额,乃改名,为程氏仁山门支祠。大门内东西廊庑有贞、元、亨、利谷仓4座。过天井即祭典正厅,正中上方悬挂郑王赐书“承恩”直匾,下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