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浙江省工委旧址位于嵊州市长乐镇,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中共浙江省工委旧址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张伯岐故居位于嵊州市崇仁镇,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张伯岐故居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灵鹅王氏纯节坊位于嵊州市金庭镇,年代为清。灵鹅村内清代王氏纯节坊,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额坊浮雕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图案,阑板刻“旌表故儒竺正俊之妻王氏纯节”等字样。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艇湖塔,位于浙江省嵊州市艇湖山巅。风水塔。据民国《嵊县志》:“艇湖塔,张志(康熙张逢欢《嵊县志》),在艇湖山。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县谭潜建。明崇祯七年圮,知县方叔壮重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木结构,底边长3.50米。底层南面开门,以上各层开窗3扇。腰檐菱角牙子叠涩。塔刹、楼阁已毁。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
![]() | 会稽山香榧古道起讫(途经)地点:从嵊州市谷来镇、柯桥区稽东镇和诸暨市赵家镇香榧产区到诸暨市枫桥镇香榧市场。总长度:57.5公里概况及特点:这是一条上千年来从会稽山香榧产区采收香榧,运往香榧集散地枫桥,然后再销往全国各地的古道,也是将会稽山脉的古香榧群、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古村落、休闲农庄等资源串联为……[详细] |
![]() | 越剧诞生地旧址位于嵊州市甘霖镇,年代为清、民国。浙江绍兴嵊州甘霖镇施家岙是中国越剧的发祥地,从这里曾走出袁雪芬、付传香越剧大师。越剧之乡即浙江嵊州,中国越剧的诞生地,以“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闻名于世。该地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书圣王羲之晚年归隐于此;人才辈出,是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详细] |
![]() | 钱氏大新屋位于长乐大街中段,系晚清早期建筑,距今约200年,为七间五进的大台门,有房共174间,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其建筑规模恢弘,出面的横梁、门窗,均饰有人物、花草、鸟兽、鱼虫,其砖、石、木雕极其精致,很有研究鉴赏价值。……[详细] |
![]() | 鹿门书院座落在风光旖旎的芦峰山麗,此地因古木参天时时得闻鹿鸣之声,故称“鹿门”。书院创始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五年重修,这是一座四合式楼台建筑,底层为石砌台基,南、北两面各建一个拱劵洞,中间是正方形的天井,台基之上构建木结构房屋,四面相向回廊相通。“鹿门书院”系南宋理学家吕规叔创立,更楼系吕规叔之……[详细] |
![]() | 太平邢氏宗祠又名敦伦堂,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嵊州市长乐镇太平村横街15号、西邻清风公祠,为太平邢氏总祠(属剡西邢氏),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清乾隆五十年(1785)、嘉庆七年(1802)、道光四年(1824)和民国六年(1917)等多次重修。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14平方米,南侧设有道地,分门厅(内侧穿堂下设……[详细] |
![]() | 嵊州城墙,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城北鹿胎山东南麓及城南剡溪北侧。为嵊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存二段:一在城北鹿胎山东南麓,残长47.80米。一在城南剡溪北侧,长590.30米。据南宋嘉泰《会稽志》:“旧经云,县城周十二里,高一丈二尺,厚二丈。孔晔记云,县治本在江东,吴贺齐为令,始移,今县城盖齐所创也。南临大溪,溪流湍暴,至庆元……[详细] |
![]() | 小黄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小黄山,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50000多平方米,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发现于1984年,2005年1月调查,2005年3月22日发掘。遗址堆积厚1—2米,依据文化堆积内涵和地层叠压的相互关系,小黄山遗址文化内涵分成四个阶段,第四阶段堆积遗物……[详细] |
![]() | 奇石王宫位于浙江省嵊州市西端,距城8公里,属于新嵊二县市金三角。值得去欣赏一下奇石王宫主人,如何用龙的精神亲自打造奇石王宫的。景点核心点是精心打造弘扬奇石文化,积聚珍稀奇石,广汇各地名石展示中国奇石美丽,成为奇石界一颗闪亮东方明珠。而最为神奇的是一宗“天然龙名石”,谓稀之宝。“龙石”盘旋至真,妙趣橫生,活灵活现,可以3……[详细] |
![]() | 竹溪村位于嵊州市东南部,此地沿溪两边均为苦竹林,村基为溪边苦竹丛生的滩地,故名苦竹溪,村以溪名,新中国成立后,去苦字称竹溪。竹溪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古村格局较为完整,文化积淀深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清溪屈曲抱村前,四面峦峰同城郭”,竹溪村四面环山,隐匿在山林之中,溪流绕村而过,组……[详细] |
![]() | 马氏宗祠位于浙江省嵊州市显潭乡举坑村。是一处晚清时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坐东朝西。合式,依次为门厅、戏台、正厅。戏台两侧有厢楼。正厅五开间,面宽21.60米。门厅、正厅、檐廊船篷轩,花篮式悬柱,檐枋、牛腿雕刻精致。戏台单檐歇山顶,藻井以24组斗拱分十层螺旋式收缩至顶,四周配以木雕图案。为嵊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代表着家族……[详细] |
![]() | 马寅初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现代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马寅初(1882-1982),字元善,嵊县(今嵊州)人。经济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1915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教务长,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详细] |
![]() | 玉成桥位于浙江省嵊州市谷来砩头村,与迎仙桥同为准悬链线石拱桥。建成于道光丙申年(1836)。坑举马正炫所建。马氏家谱中载有建桥的记录。该桥建成后当地村民认为桥拱这么平坦,可能要塌,拒付工钱。马正炫为了表达为民造桥的善意,竟然未收工钱,玉成其事,取桥名为玉成桥。桥建成后至今已160多年,完好无损,此祖业被马氏后人传为美谈……[详细] |
![]() | 在嵊州城关谢慕山巅,俗称花田塔,为嵊州风水塔,距城2公里。“天章”取天彰之意,以为能振一县之文风,关系一邑科举兴衰。这里旧有天章亭,明代知县文典章建。岁久亭废,乾隆三十八年(1773),教谕李增倡捐建塔其上,仍名“天章”,“邑人周光炜等董其事。塔凡七级。”天章塔为砖砌楼阁式,现存六层,高19米,平面正六角形,底层西边开……[详细] |
![]() | 金庭观在嵊州城东20多公里的金庭乡瀑布山。传说金庭是书圣王羲之晚年养生之处,卒葬于金庭乡瀑布山下。据《剡录》载:“王右军墓,在县东孝嘉乡五十里。”今墓为1984年重修,向南,圆形,条石青砌,墓前铺青石平台,中立石碑,碑阳镌刻“晋王右军墓”,上覆以方形石亭,单檐歇山顶。此处有古柏蔽日、瀑布挂潭,青山环抱,碧溪蜿转,秀色可……[详细] |
![]() | 嵊州马寅初故居AA ![]() 嵊州马寅初故居占地628平方米,建筑面积1228平方米,坐南朝北,共三进,四周外墙砖砌、内墙板筑。门厅三开间,临街建筑,条石门框,实榀门。第二、三进五开间,均为五柱七桁的梁式架头结构,硬山顶,南单檐、北重檐。三进之间各有厢房连通,中有二个天井,前小后大,空气流通,光照充沛。第二进底层中间是厅堂兼作通道,东两间为小客厅与……[详细] |
![]() | 红佛寺位于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北,四明山主峰下。是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深山古刹。“苍岩倚天立,覆不如覆屋;玲珑开窗牖,落落明四月。”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游剡诗,道出了四明山区有石屋之名而彰显者,莫过于石屋禅院,即今之红佛寺。红佛寺后有石洞曰“大石屋”,周围有将军石、白龙潭、龙凤潭、天然石塔等,风景奇绝。“大石屋”可谓巍巍四明……[详细] |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