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园景区AAAA免费 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人文景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庆市十里铺乡林业村境内,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是《新青年》的主编,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1942年,陈独秀病逝于重庆江津,1947年其灵柩回安庆葬于安庆市北郊叶家冲,1998年,陈独秀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国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拨专款对墓冢进行修葺。安庆市政府于2004年筹建独秀园,2008年三季度独秀园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2009年10月,陈独秀纪念馆竣工开放。现在的独秀园占地110亩,墓地1058平方米,包括……[详细] |
狮子山公园坐落在宜城西部,北依大龙山,南临长江,西连皖河,东接城区,占地面积近600亩,整个园区由狮子山、脚踏岭、大小营盘山、乌龟山等12座小山组成,最高海拔54.9米(黄海高程)。1929年,为安徽省第一林区,森林局植树基地;50年代,是安庆地区国营林场;60年代,依山傍水建成鸭儿塘公园;70年代初因石化厂建设需要停建,1982年改建成狮子山公园。经过几代园林工人的艰苦创业,昔日的林场已变成景色怡人的城市山体综合性公园,绿化覆盖率达99%,造就了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100余科200余种,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有动物种类80余种穿梭其中。其自然景观奇特优美,狮子绣球、五……[详细] |
皖口者,皖河入长江之口也。今属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山口镇村,距安庆城十五华里。别看现时皖口不过一个渔村小镇,在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的军事、政治、文化重地,是怀宁县所有集镇中最早见于正史的一个古集镇,《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有载。皖口是古代军事重镇。小小的古镇,有文字记载的就有四次重要军事活动。公元228年,孙权、陆逊歼魏将曹休万余兵马于此。公元550年,梁朝叛臣侯景派其手下将领伍约、卢景晖杀鄱阳王世子萧嗣,梁将王僧、徐文盛出兵讨伐,侯景亲自率军至皖口,在皖口一带对峙达三个月。公元903年,宣州节度使田君与吴王杨行密有怨,勾结朱全忠对杨进攻,杨调李神福应战。公元975年,宋太祖遣大将曹彬在石牌造浮桥……[详细] |
大观亭遗址位于大观亭街中段(今大观亭街56号)。元至正18年(1358)初,率军守卫安庆的元朝淮南行省左丞余阙在与陈友谅军队交战中失利投清水塘而死。明太祖朱元璋念其德绩,谕旨在其葬地修建忠臣祠庙,这是有关大观亭的最早建筑。嘉靖年间知府陆珂建大观亭,清康熙年间徐国相、张懋诚两度重修。太平天国三年(1853)毁于战争。同治六年(1866),吴坤修重建,后人在其周围又建起了楼舫,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更上楼”(后更名“上达楼”、“望华楼”)、“停云舫”、“镜舫”。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加之花木竹石辉映,景像蔚为壮观,五百多年来一直是安庆的游览“圣境”。大观亭位踞山上,背倚大龙山,前临长江,境界开阔,气象雄……[详细] |
陈独秀安葬于安庆市北门外十里乡叶家冲的一块坡地上。墓坐北朝南,由墓冢、墓碑、墓台、护栏、墓道构成。墓冢高4米,直径7米,汉白玉贴面。墓碑通高2.4米,碑身高1.8米。墓台两层,正方形,通高2.4米,四周有汉白玉栏杆。墓南台阶与长30米、宽6米的墓道相连接。墓的两侧,各排列32株杉树,喻示着陈独秀走过的64个春秋;5棵龙柏松,则代表他曾经担任过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或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从墓冢东北方向穿过一条林间小径,约百米处有一简易小院,占地1.2亩,院中二层主楼于1995年始辟为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室。内设5个展厅,由10个标题版面构成,展览使用照片资料153张、文献资料6份、生活用具(家……[详细] |
“百子晴岚”是由百子山的自然景观而得名,百子山是由安庆市怀宁县境中部独秀山经洪镇逶迤而来的一片环形深山,海拔437米。山名由来一说以其有百座山峰而得名百子,一说因山间旧有百子庙而得名。此庙为南朝齐梁时名僧宝志和尚所建,当年聚僧百余人,梁武帝曾封此山为神山。《安庆府志》(康熙六十年刊本)载:西北二十五里,蔚然深秀,其上多石,其石磔确,多泉多壑,其流萦带如环,上有独高峰,麋鹿多虎,旧有相子寺,今废。百子山群峰如簇,各具形态,主要山峰有金鸡岭、笔架山、狮子山、球山,有一峰名吼天狮,峰恋宛如昂首雄狮,仰天长吼。主峰西峰尖,三峰并列,统领群山,每当天气晴和,山峦挺秀,满目峥嵘;若蒙薄雾,峰顶则云烟飘渺,……[详细] |
北段古城墙是老城唯一残存的古城墙,现为安庆监狱北围墙的一段。据史料,此段老城墙为清同治年间修复,城墙主体建在高岗之上,全长约45米,墙高5.2米。断面呈梯形,下宽1.6米,上宽0.6米,城砖为二顺一丁匾砌。1993年初,北段古城墙被认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老城墙仍气势雄伟,傲然不群。墙体上的爬壁虎,既茂又密,满眼绿色。老城墙下,为两米宽的土路,路北则是陡峭的坡谷。缓步而过,依然有老城古风拂面。安庆城垣最早修筑,为南宋嘉定十年(1217)四月。当时知府黄干“以金人破光州”为由,奏请朝廷,建城于盛唐湾宜城渡之阴。事态紧急,未待批复就匆匆开工,黄干将工程分为12料(段),“先自筑一料,计其工费……[详细] |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位于安庆市三祖寺街20号。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亦称炮马营起义会议旧址,位于三祖寺街20号。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共2进,占地120平方米,由前厅、后厅、厢房、天井组成。原大门已拆改,西侧原有屋与旧址相连,也已拆改。建于晚清,为怀宁白麟畈杨氏世族公产,专供家族孺童来安庆参加县府试住宿,时称“杨氏试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清安庆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趁南洋各镇新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会操、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之机,于此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当晚举行起义,公推炮营队官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是晚九时,驻在玉虹门和东门外的马营、炮营同时攻城,由于城内步营未……[详细] |
安庆谯楼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4次修葺。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安庆就建有谯楼,后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交战时被毁;明朝洪武元年重建,并将其作为知府衙署的望楼;乾隆年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移至安庆,谯楼又进行大规模修葺扩建,此后一直作为司署之所。目前保存的双檐楼阁谯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由安徽布政使吴坤修牵头修建的。到今年已经历139年的风雨。 谯楼当之无愧地成为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外,东5米,南约28米至龙门口街,西5米,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建筑东侧约16—45米,南侧约237米(至玉琳路),西侧约35米,北……[详细] |
位于安庆龙门口街的现存百年传统民居“高冈鸣凤”,从谯楼西行百余米,民国初年,当时安徽省城总商会副会长程鸣鸾购买下怀宁“凤鸣书院”原址地块,建造起新式皖派风格传统大宅,取名“高冈鸣凤”。是登临远眺的胜境,也是观赏古民居的重要场所。“高冈鸣凤”是一幢两层两进,青砖扁砌的老宅子,位于县下坡顶的鸣凤里,因大门横额四字为“高冈鸣凤”而名。其中“高冈”指老宅子建造的位置,而“鸣凤”两字,源于鸣凤里鸣凤楼。鸣凤楼最早建于嘉庆十三年(1803),由怀宁知县左辅筹资建造。登楼北望,怀宁县衙尽收眼底。……[详细] |
夫子城遗址位于安庆市皖河农场龙口村、怀宁县皖河乡同福村(黄鸭头)、望江县赛口镇九华村老沟组(原金堤乡老沟村),三地交界处,大部位于龙口村。位于安庆市皖河农场龙口村,现存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遗址地层堆积的下部属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发现了11座土坑竖穴墓及灰坑、柱洞等遗迹。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等,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鼎、豆、壶,另见有较多彩绘陶。夫子城遗址的文化性质属薛家岗文化,年代相当于薛家岗遗址第二期,它的发掘,为薛家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保护范围:以遗址几何中心为圆心,半径400米圆周以内。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详细] |
中共怀宁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安庆市太平寺街。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后,由当时中共安徽省临委派王步文来安庆组建起地下党组织——中共怀宁中心县委。县委委员有姚佐元、周新民、许杰、葛文元,郭诚淑等同志。姚佐元任中心县委书记,并由姚佐元和郭诚淑以假夫妻名义在安庆西门外太平寺11号租下三间房子,作县委会址。……[详细] |
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位于安庆市龙山路张家拐,1995年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省文保单位。1925年秋,党中央特派员江长恩从上海来安庆,年底经党中央批准,正式建立中共安庆地委,地委书记由李竹声担任。此处旧址保存较为完好。2019年,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敬敷书院: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清代安徽办学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层次最高的官办书院,始建于清顺治九年,旧址位于安庆师范学院校园内,占地8000多平方米,有5000多平方米的清代建筑群,安庆师范学院按照原来的面貌重新修复。……[详细] |
杨汝谷夫妇合葬墓位于山口乡百子村石门湖畔狮子口大桥左侧的纱帽山上。为夫妇合葬墓(杨汝谷夫人姓刘)。有墓圹、墓碑,正前墓圹石上是浮雕仙鹤图。距墓2米处立方形华表1对,高近2米,左右两侧的碑文由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题,时间为“大清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孟春月丁丑吉旦”(1747年)。杨汝谷夫妇墓本身不过如此,但看到张廷玉名字,令人感慨万千。张廷玉小杨汝谷七岁。当年政坛上两位同乡一次联手———即由张廷玉题额、左都御史杨汝谷撰文的《天坛进贡东岳散司白纸簿籍老会》碑在京城造成了不小影响。转眼一个故去,一个为先逝者题署碑文。可谓“槐阴一枕还乡梦”(张廷玉诗)、“黯淡寒云饶一邱”(杨汝谷诗)。……[详细] |
安庆十三坡之一的县下坡,南连玉琳路,北接龙门口街,东邻司下坡,西衔玉虹街,全长245米。坡顶系清代怀宁县衙署所在地,故称县下坡。县下坡系南北走向,由麻石条铺就,坡势南缓北陡。与其它十二坡相比,县下坡可用“宽广、气派”四字形容,其坡不仅很宽,而且每上三五级时就有一级宽阔台阶平缓过渡,坡的两边又均是用麻石条依坡势斜铺,仿佛给坡镶上一道边,更显落落大方。坡的两侧数米之处又是依级而上的三三两两民宅大屋,不显得拥挤逼仄,倒显宽广、气派。因为昔日坡顶之上是县衙门所在地,而坡中又有牌坊多座,庄重而威严,这一切是其余十二坡无法相比的,故它又被老城人称为十三坡中最大的坡。据《怀宁县志》记载:“同善药局在县下坡,……[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