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安庆市 > 潜山市旅游

潜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余氏宗祠,位于德馨庄西侧30米处,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建于乾隆57年(1792年)。堂内石刻各异,柱脚上雕刻精细图案和脊枋,顺坊上八仙过海等图案仍清晰可见。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较高。为什么要建余氏宗祠呢?据说,余文章出生后不足一月,其父病逝,母亲尤氏坚守贞操,独自一人将余文章抚养成人,为怀念母亲,供奉祖先,整治家……[详细]
  德馨庄座落在官庄老街上街头,是余氏五世堂余文章公一家七代130余口居住场所,扩建于乾隆56年(1791年),占地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扉门“德馨庄”其意是先祖德行流芳久远,山庄正门门楣上方有书镶着“恩旨”二字,下方是“五世同堂”石刻牌匾,系时任县令,见余氏五世同局,和睦相处,凑报朝廷,乾隆赏赐而得,隔三年又赐“七叶衍……[详细]
  望虎园林位于安徽省潜山县黄铺镇望虎村境内,距天柱山入口10公里。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茂盛,古木参天,峰峦起伏,溪沟纵横,冬暖夏凉。望虎园林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迷人的田园风光、独特的饮食风味、丰富的民间艺术、古老的农耕文化,此处可以探神奇的原始森林、游美丽的农耕花圃果园、尝风味独特的山庄炊粉、品醇正的高山云雾茶、鉴赏丰富的……[详细]
  时代:宋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据旧志记载:“太平塔始建于晋咸和间(326-334年),寺前有太平塔,塔前有真武殿,殿后有玉皇阁、石华表。”太平塔位于潜山县博物馆院内以东,塔东、西、南三面毗邻县城繁华商贾区,塔北分布着馆内各展区。据《潜山县志》记载:该塔始建于晋代咸和年间(326-334年),为舒州太平慧勤佛鉴禅师的道……[详细]
  这座山峰叫“天池峰”,稍高于飞来峰,海拔1426米,是天柱山的第二高峰。一裂为三,由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这便是著名的“渡仙桥”。有句俗语:“人到桥头皆是仙”。登上天池峰顶,可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里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是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的最佳方位。天晴之时,极目远眺,飞来峰、衔珠峰……[详细]
  天柱山又称皖公山、皖山,皖公、皖山,自古以来水0融,血脉相连。大自然以古皖胜迹为素材,在天柱山写下诸多的神奇手笔,“皖公神像”与“皖省地图”堪称天柱山人文自然景观中的两篇精彩叫绝之作。天柱山风景区西关神秘谷入口处,有一尊石像,敬为“皖公神像”。说起皖公,有史记载:“潜山周时属皖国”、“周封皖伯大夫治皖”。皖伯大夫执政期……[详细]
  乌以风是天柱山的第一代开创者,为宣传和开发天柱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受到潜山人民的深切爱戴。每年清明时节,各级有关领导、野寨中学师生、乌老生前好友以及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前来乌老墓园扫墓,献上心香一瓣。乌以风墓园,已成为潜山精神财富的一部分,除了纪念这位天柱山的拓荒者,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乌以风先生,汲取人文精神的巨大力量。乌……[详细]
  在翠竹掩映的山岩上,露出了一个洞口,周围有数株桃树点缀其间,每当早春三月,红红的桃花翠绿的竹,相映成趣,好一幅世外桃源美景,这便是桃源洞府。据《潜山县志》记载:“茶庄西侧仙桃崖下有洞,洞旁遍生野桃,花开五色,桃可食,世称桃源洞。”东汉方士左慈炼丹,在此居住-。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今潜山)。东汉丹鼎派道教的道术系由他一……[详细]
  在金龟竹径,不仅能体验到“万竿绿竹影参天”的优美意境,而且还能探寻历史悠久的桃源洞府。传说,这里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万竿绿竹,郁郁葱葱,太阳出山,缕缕金光射进浩瀚的竹林,那种秀丽壮观的景致,令人陶醉。竹子属单子叶植物的禾本科,竹亚科,形态特殊,非草非本,茎具节而中空,不柔不刚,虚心向上。龟山,便掩映在竹林之中,这里的……[详细]
  当游客站在木桥之上可望见的两道首尾不相连结的瀑布,那就是之字瀑。走近观看,瀑下有潭,潭下有瀑,潭瀑相连,曲折连环,景中有景。之字瀑,虽没有通天瀑那一落千丈的宏伟气势,却也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曲折的峡谷之中跌荡起伏,奔流而出。在之字瀑的中部,能看到巨石状如一只倒置的葫芦,葫芦石上面,便是龙涎瀑。在当地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详细]
  后山景区东起长洼岗,西界黄梅尖,南自莲崖、和平大排,方圆16.8平方公里。暂未完全开发。该景区林郁山清,植被完好。大片的-,古树参天;大片的竹海,绿云万亩。听松涛泉琴,望云游峰动;宿草蓬,食野炊,更入大自然野趣之意境。……[详细]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详细]
  天柱大峡谷毗邻天柱山主峰景区,介于三祖寺与佛光寺景区之间,是天柱山重要的水体资源景区,以其秀丽多资的瀑布、水潭、山涧、湖同主峰景区的雄峰、奇石、怪松相得益彰。天柱大峡谷所处的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封其为“南岳”,后为隋文帝诏废,故被尊称为“古……[详细]
  人们之所以青睐松树,是因为该树树姿雄伟、苍劲,常被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说到松树,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黄山松。黄山的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为首,如黄山迎客松闻名遐迩。除此之外,山东泰山、江西庐山等名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 位于安徽皖西南潜山县境内的……[详细]
  主峰景区是天柱山精华游览区,总面积8.20平方公里,以奇松怪石、古松茂林为主要特色。这一景区集中有独特多样的花岗岩峰林与峰丛相间地貌。奇峰雄险,怪石嵯峨,峡谷幽深,洞玄府秘,移步换景,处处端秀神迷,贵在自然。另外,主峰景区还可观赏到变幻神奇的时景。因季节与天气而异,可以观赏到佛光、紫气、日出、日落、云海、晚霞、雾淞、雪……[详细]
  九曲河漂流地处国家5A级风景区天柱山境内,距天柱山镇茶庄村距主景区6公里。与天柱山连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廊,因沿途落差较大,又呈九曲十八弯之势,故名九曲河。从潜山县城驱车,沿105国道线上盘山公路行经半个小时,便到达九曲河大峡谷。满眼的绿色包裹着,路旁是一片茶园,散发着泥土的馨香,不时可看见掩映在林木中的山村屋舍。此处海……[详细]
  天柱山西北面的龙潭乡万涧村,群山环绕,苍松翠竹,溪流飞瀑,相映成趣,环境幽雅。该村杨氏宗祠内,有座古朴典雅的古戏楼,人们称之为“万涧古戏楼”。它好似镶嵌在天柱山峰岭幽谷间的璀灿明珠。古戏楼始建于清乾隆初年。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两次重修。今台上除部分木雕及画枋在0中被破坏外,整个戏台尚……[详细]
  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详细]
  太平寺景点位于潜山县城西北的彰法山。文物古迹是主要游览特点。可参观太平古塔、乔公故址、胭脂井等名胜;凭吊乔公墓、大王庙、烈士陵园。潜山县文物管理所座落本景点,馆藏文物丰富,达1059件。有古新纪晚期,距今约六千万年的“潜山安徽龟”化石;新石器晚期的各种玉器、石器、陶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唐三彩,宋瓷等;还有部分的现代革……[详细]
  青龙涧泉鸣苍壑,林径通幽,为登山步径集合点,可上眺飞来峰、天 柱晴雪;下览天蛙石、探海松。泉鸣苍壑,林径通幽,为登山步径集合点,可上眺飞来峰、天柱晴雪;下览天蛙石、探海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