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亳州市 > 涡阳县旅游

涡阳县旅游景点介绍

柘王宫遗址
  柘王宫遗址位于亳州市涡阳县店集乡集西50米。考古证实为北宋时期遗址,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2、高炉镇
高炉镇
  在涡阳县城东12公里处的涡河北岸。涡河高炉大桥贯通南北,向南3公里与S307省道相接,水陆交通便捷,是亳州市文明古镇之一。据《涡阳县志》载,东汉末期,曹操在此沿涡一带屯兵数十万,并建高炉,打造兵器,准备攻打吴国,扫平中原。高炉镇因而得名。曹操为犒劳三军,又将各地酒师召来,利用本地的甘泉酿造美酒。于是,高炉的酒业也因此发达起来。在当时就有“汉三杰闻香下马,高炉酒十里飘香”的美誉。过去,高炉有数十家酿酒的糟坊(作坊),较有名的有汇海、广和、涌泉公等。其产品销往京沪和东北等地。著名的安徽双轮集团——高炉酒厂就座落在高炉镇。……[详细]
103、道生园
道生园
  道生园座落在涡阳县交通局院内,占地2000平方米。该局是为纪念老子而建的一座园林。该园有亭、廊、堂、榭、山、水、桥、架八景。步入得一堂,堂顶为九龙迎圣,紫气缭绕,万鹤翔集,九龙喷水,为老子沐浴。左右为长廊,两侧绘有老子、庄子的历史故事。园内有聚仙榭、修亭、千石山、飞瀑、鉴海、缘桥、秦径、观复亭等。登上观复亭,满园风光尽收眼底,粉墙黄瓦,曲廊分院,绿树垂荫,竹影花香,犹如人间仙境,使人留连忘返。……[详细]
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涡阳县新兴镇。为纪念新四军第六游击支队1940年“六一”战斗中与日军作战牺牲的烈士而建立。该纪念碑始建于1977年,碑高4米,碑上刻“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11字。为原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纪念碑周围有墙垣,内植松柏翠竹。纪念碑北侧有“无名烈士墓”一座。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亳州高炉古镇
  在涡阳县城东12公里处的涡河北岸。涡河高炉大桥贯通南北,向南3公里与S307省道相接,水陆交通便捷,是亳州市文明古镇之一。据《涡阳县志》载,东汉末期,曹操在此沿涡一带屯兵数十万,并建高炉,打造兵器,准备攻打吴国,扫平中原。高炉镇因而得名。曹操为犒劳三军,又将各地酒师召来,利用本地的甘泉酿造美酒。于是,高炉的酒业也因此发达起来。在当时就有“汉三杰闻香下马,高炉酒十里飘香”的美誉。过去,高炉有数十家酿酒的糟坊(作坊),较有名的有汇海、广和、涌泉公等。其产品销往京沪和东北等地。著名的安徽双轮集团――高炉酒厂就座落在高炉镇。安徽池州市……[详细]
亳州义门古镇
  介绍   位于涡阳县城西22.5公里处的涡河北岸。据《颍州志》载:“义门唐时为真源县”,唐天宝10年(751),安禄山血洗真源县,县衙仅剩一仪门,因此改真源为“仪门”,涡阳建县时,将“仪”改为“义”。古时,镇上庙宇林立(大小庙宇72座),名胜众多,故称“庙集”。至今尚有千佛阁、玄帝庙、清真寺等十余座。镇西一里许的南窑村为西汉孝子韩伯俞故里,村后建有“泣杖祠”。由于义门广种苔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 该镇是回民聚居区。安徽池州市……[详细]
亳州义门清真寺
  义门清真寺位于涡阳县义门镇,大门朝东,是阿訇为回民讲经和主持教义的场所。占地3600平方米,创建于元朝初年,曾一度毁于战火,后又重修。现存礼拜大殿5间(正殿),重梁起架,明柱走廊,花格门窗,立于80公分高的崇台上,房屋高大宽敞明亮。南北讲堂各5间,北讲堂东端前有古皂夹树一株,树下有无字石碑一块,碑长2.5米,宽90厘米。前有大门两重,前大门两间,清代建筑,砖瓦结构,上覆灰色小瓦,龙纹脊饰。二道大门为新建,楼房式2间2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后大殿后墙向西5米,前山门向前2米至光明街,院墙外向南3米,院墙外向北3米至居民住房。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前延伸15米至光明街路东,后延伸至哑巴坑东岸,南北各延伸10米。……[详细]
亳州丹城古城
  介绍 位于涡阳县丹城镇。丹城于南北朝时始建县。《魏书?地理志》载:“临涣郡有丹城县”。《隋书》载:“开皇元年(581),省丹城入临涣。” 《清统志》载:“丹城集在宿州西南仁义乡,即故丹城县也。”《宿州志》载:“周朝太子王子晋炼丹于此,故名丹城”。安徽池州市……[详细]
亳州辉山烈士陵园
  又称辉山烈士公墓,位于涡阳县曹市镇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该陵园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门。上有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和涡阳县的题匾。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上刻:“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大字。塔座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又称辉山烈士公墓,位于涡阳县曹市镇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该陵园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门。上有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和涡阳县的题匾。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上刻:“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大字。塔座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士名录。陵园内有彭雪……[详细]
亳州涡阳老子文化广场
  介绍 座落在涡阳县城中心,占地22000平方米,由原体育场改建而成。该广场是新世纪城市建设标志性的经典之作。它集大型雕塑、音乐喷泉、绿地草坪为一体,突出道家文化特色。在下沉式广场中心园地坪铺有太极图图案,在其南端安装九根龙型图腾柱。 老子文化广场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安徽池州市……[详细]
亳州华佗纪念馆(华祖庵)
  华祖庵为祭祀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医药学家华佗的庙祠。华佗字元化,一名敷。华祖庵始建于唐宋年间,由庙祠、故居、古药园三个院落组成,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庙祠内外双狮雄踞,古木虬枝盘空,殿宇辉煌,肃穆庄严。神医塑像,热诚慈祥倔降飘逸,神采奕奕。这里陈列着大量的医史文献和文物展品。西偏殿内,数组彩塑腊像,配以灯光布景,引人入胜。东院修竹间,华佗自怡亭翘首昂然,亭悬楹联曰:“自是闲云野鹤,怡然流水瑶琴”,这对华佗一生写照是多么确切!穿过庙祠就是他的故居。元化草堂立于高台之上,东厢名“益寿轩”,西厢“存珍斋”为其当年的药房和看病的地方,分别悬挂着中国历代名医画像和其乡土别传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题词和绘画。整个院落回廊相接,松苍柏老,竹翠梅寒,绿荫沉沉与庙祠相映生辉。绕过画廊,进入古药园,被垂柳吊槐覆盖……[详细]
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
  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  涡阳风景宜人的涡阳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始建于1997年,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涡阳县城西郊7.5公里处,省道307线南侧1.5公里处,陈大镇境内。该庄园总面积675亩,其中:一期工程395亩,投资135.5万元,现已完成,二期工程即将启动。目前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道路畅通,水面和园区绿化交错有致,现有可利用水面200余亩,已种植各类花卉苗木园圃65亩,数量达2.5万棵,收集地方土树种达16类,近2万棵,引进各类绿化苗木近5万棵,花卉13类,21个品种,近万株。现已经对游客开放的项目有:垂钓、休闲、餐饮、娱乐、采摘果实、游船等。多年来,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在地方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努力培育我市旅游业的新亮点。该庄园于今年……[详细]
新兴镇彭雪枫革命纪念馆
  新兴镇彭雪枫革命纪念馆既新四军四师纪念馆坐落于涡阳县新兴集,距县城20公里,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原为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1945年5月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原四师参谋长张震来新兴集故地凭吊,命名并题写了“新四军四四师纪念馆”馆名,纪念馆占地12亩,馆房34间,专职人员3名。1939年9月初,彭学枫带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来到新兴集,开创了以新兴集为中心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6日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来此视察,1940年日2月1日,接新四军命令,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6月底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二纵队黄克诚部合编为新四军第四纵队,1941年1月2日,新四军重建军部时改……[详细]
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
  位于涡阳县新兴镇,占地3000平方米,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2A级旅游景区。1939年9月初,彭雪枫带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来到新兴集,开创了以新兴集为中心的豫晚苏边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六支队;6月又与黄克诚领导的八路军二纵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1941年新四军组建后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四师,同年彭雪枫率新四军四师转移到津浦路东。四师在新兴集期间,司令部直属机关有政治部、锄奸部、民运部、参谋部、军法处、副官处、供给处、拂晓剧团、拂晓报社等十多个部门。四师司令部旧址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分东西俩个院子,有房34间,现已辟为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纪念馆内有刘少奇、彭雪枫旧居,彭雪枫德政碑,还陈列有各种图片和革命文物等。……[详细]
捻军会盟旧址
  捻军会盟旧址位于涡阳县西关“山西会馆”院内。咸丰二年(1852年)张乐行等各路捻军聚集在山西会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进行武装抗清起义。捻军会盟旧址之山西会馆,是山西商人集资所建,整体建筑雄伟。大门面向南,前后3排房屋,两进院落。大门两旁有石狮一对,门上石质匾额横刻“山西会馆”四字。二道大门两旁有石鼓一对,穿中堂可达后院;后殿5间,砖木结构,上覆五色琉璃瓦;大殿前置一铜香炉,捻军结盟时在此焚香立誓,祭告天地。旧房屋在清军剿捻时多次遭到破坏。1938年又遭日军轰炸,解放初期,仅剩有石刻匾额和石碑各一块,石狮子和石鼓各一对。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拨款在旧址重建房屋5间,作为捻军会盟起义纪念建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乐行故居
  张乐行故居位于涡阳县城西北张老家村,张乐行1810年诞生于此;在早期结捻活动中,张乐行常与龚德树、苏天福等人在家中聚会议事,计划如何起义抗清。张乐行故居属清式四合院,松柏掩映,有合瓦瓦房16间,其中前排堂层5间,后客厅5间,东西厢房各3间。客厅重梁起架,雕梁画栋,明柱走廊,花格门窗,建筑雄伟。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抟卧迹
  陈抟卧迹  位于涡阳县石弓镇小山子窝之西岸,有方大凸石,东高西低,稍倾斜,上有巨人仰卧所压之痕,首颈、躯干、四肢清晰分明,旁有马狂躁时踢趴之蹄迹,一切惟妙惟肖,穷形尽相。传说此痕为陈抟卧息压成。五代宋初人陈抟,不图仕进,曾在华山修道,称“华山处士”,著有道德经《指元篇》等,宋太祖赐号“希夷先生”。相传陈抟晚年游历祖国山川时,在此地休息过。……[详细]
118、嵇康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嵇康墓
  嵇康墓  《中国名胜词典》载:嵇康墓在安徽省涡阳县城东北30公里的嵇山南麓。嵇康(774--763),字叔夜,三国曹魏时人。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其与当世名士阮咸、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为友,常驻聚会于竹林之下,时称“竹林七贤”。因政治上拥护曹魏,反对司马氏集团篡权,为司马昭所杀。临刑前,他拒绝了二千太学生的营救,索赔琴弹了一曲已成绝响的《广陵散》。后葬于此。嵇康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城子遗址
  红城子遗址(北平城遗址)涡阳县曹市集北。汉代山桑城故址,夯土城墙,有东西二门。始建于春秋,时名垂惠聚。东汉建武四年(28年),王莽部将苏茂、周建被刘秀军打败,逃至垂惠聚。次年,刘秀率军攻打垂惠聚,围困月余,后用火攻之,城土皆烧为红色,因此得名红城子。城址面积约1.3平方公里,长方形外城为夯土筑成,东西长约900米,南北长约1430米。西城墙今平整作大路,残高1.7米,上宽7米,下宽19米余。其余三面城墙均成农田。内城地势较高,俗名小城墙,面积约1897平方米。北面城墙残高1.5米余,于庄庄东200米处地势最高,当地群众呼为“金銮殿”。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0、涡阳天静宫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涡阳天静宫
  涡阳天静宫涡阳天静宫景区坐落在涡阳城北的涡北街道郑店村,为国家AAA旅游景区。距县城中心五公里。纪念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今安徽省涡阳县人)而修建。此宫南临涡河,三面环绕武家河,北枕龙山之峰,可谓抚山枕水之地,钟灵毓秀之乡。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称老子庙。其东有天齐庙、问礼堂,南有流星园、圣母殿、九龙井,西有太霄宫、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此外,灵官堂、诵经堂、钟楼、井亭、客房、道士舍、庖、库庾、厩,无不毕具。楹柱有一百多个。占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宫中殿阁林立,松柏交翠,庄严肃穆,气势非凡,堪称中华道观之最。现在的天静宫尚存有天静宫、天齐庙、九龙井、老子娘坟等多处于老子有关的建筑和遗迹。天齐庙又称东岳庙、老子“老庙”,是元代天静宫建筑群旧址中保存……[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