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潭傣族村竜林位于思茅区龙潭乡龙潭村委会,是一个傣族聚居的村委会,全村200户人家,全部为傣族,在此定居已经200年以上,他们保持了傣族的全部生活习俗。竜林是傣族的神圣之地,每年都要进行祭祀活动,称为“祭竜”,除了竜林,在村子的中央,有一块广场和一间房屋,就是他们祭祀的场所。……[详细] |
![]() | 芦山仙人洞位于思茅区云仙乡芦山村官房社东3公里的大芦山悬崖峭壁下,洞口朝向东。进入洞内,有一个大厅,近900平方米。洞口建筑有3间1层庙房,现已经垮塌,现存遗址可看出墙体基础。洞内遗留残碑半块,没有文字。据传此庙原来供奉有佛像,金鸡一对,现已经无存,据说远在景谷的和尚和信徒会来此赕佛。……[详细] |
![]() | 关山大榕树革命遗址位于思茅区思茅港镇弯手寨村委会关山。关山是原思茅县竹林区政府旧址,1950年云南解放,然边疆仍兵匪扰乱,极不稳定,区政府展开了一系列革命工作,以维护边疆的稳定,关山大榕树见证了革命历史,区政府在此树下举行过多次会议,如:1950年的“筹粮迎军大会”;“追悼死难烈士大会”;“生产自救动员会”;1951年……[详细] |
![]() | 勐茄户界碑立于思茅区倚象镇永庆村与下寨村交界处。勐茄是傣语,该碑于清朝傣族土司统治时期所立,上刻“勐茄户界碑”。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仍然以此划分两村地界,该碑对于研究土司制度和民族文化建议历史价值。……[详细] |
![]() | 骂木村上寨陶归礼墓骂木村上寨陶归礼墓位于思茅区云仙乡骂木村上寨,坐东朝西。陶归礼,生于清道光年间,傣族。其墓葬作为普通古墓葬,可以证实傣族在此居住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对于研究傣族在此区域生活的历史具有一定意义。……[详细] |
![]() | 刀心亭墓位于思茅区南屏镇整晚村。刀心亭(公元?——公元1897年),傣族,六顺土司,授世袭六顺部厅昭武都尉(正四品),墓立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为阙式墓面,长4米,宽3米,高2米,有龙凤双狮石雕,碑额上刻“望重边疆”四个字。两侧墓表各宽35厘米,高90厘米,有直行楷书14行,计304字,记述了其生平事迹。……[详细] |
![]() | 郭步云墓郭步云墓位于思茅区南屏镇曼连村南,郭步云(?——公元1822年),思茅人,清肉帛府庠生。在京为官,其死后,家人历尽艰辛将其运回思茅,历时1年,安葬于现址。文革中,其家人不敢前往祭拜,任其自然处之,现为其后人重修。旁边有其夫人墓,儿子墓,及一座象征性的先祖墓。思茅地处云南边陲,历史上能够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的人不多,……[详细] |
![]() | 戴家巷街道古建筑群位于思茅区思茅镇老街社区,建于清代。东西走向,现存9间砖木结构的房屋,沿街布局,临街是店铺,后院为居住场所。多为重檐硬山顶挑厦楼房,青灰瓦屋面,梁架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混合为主,山架多采用穿斗式结构,明间屋架一般采用抬梁式结构。其中9号院为合院式建筑,结构上采用走马转角楼的形式,房间3开间2层楼,2楼檐……[详细] |
![]() | 朱宝元故居朱宝元故居位于思茅区云仙乡干坝村松山林小组。坐东朝西,单檐硬山顶,1层,3间1进,5架梁结构。2个窗子有雕花,门前院子低于房屋80厘米,有石雕的3级踏步相连,该建筑后经过修葺,现仍然有人居住。保存较好。朱宝元,中共地下党员,生于1907年,卒于1952年。……[详细] |
![]() | 龙王古井龙王古井位于思茅区思茅镇边城东路,古井深8米,井壁用砖砌成六面体,砖大而厚实,多用于清末的建筑。据此,古井修建年代可断定为清,井口用长条石搭砌成2个井口,方便人们取水。俗称“双眼井”,该古井因其井水甘甜,常被人们用来制作米干、豆腐等小吃和泡制普洱茶,现仍可见到人们用小推车到龙王井取水的景象。……[详细] |
![]() | 天民街古井天民街古井位于思茅区思茅镇天民街,古井深8米,井壁呈六面体用长石条砌成,石条大而厚实,多用于清末的建筑,据此,古井修建年代可断定为清,井口用长条石搭砌成2个井口,方便人们取水。俗称“双眼井”该古井现人们仍在使用。……[详细] |
![]() | 过街楼古井过街楼古井位于思茅区思茅镇过街楼社区,古井深8米,井壁呈六面体用长石条砌成,石条大而厚实,多见于清末的建筑,据此,古井修建年代可断定为清,井口用长条石搭砌成2个井口,方便人们取水。俗称“双眼井”走访得知,此井水原味酸涩,数十年前有人投井,后其家人淘洗,投入大量石灰,井水渐渐变得甘甜,该井现人们仍在使用。……[详细] |
![]() | 干沟厂铜矿遗址干沟厂铜矿遗址位于思茅区龙潭乡老鲁寨村。据记载最初于清康熙3年(1664年),由英国人开采,后于清康熙23年(1684年)又开采了7年。为制止外国对我国资源的掠夺,至清乾隆14年(1749年)禁止开采。此矿银铜共生,含银、铜量高,鼎盛时期有上千人在此作业。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开采过,现已经封洞禁采。……[详细] |
![]() | 六顺观音洞佛像六顺观音洞位于思茅区六顺乡官房村西南2公里的公路上方,洞深125米,宽16米,高20米,岩壁上雕有一尊大乘佛教报子观音佛像,供有清光绪23年(公元1897年)的石香炉。观音像莲花座高0.23米,观音像高1.2米,宽0.73米。1949年前,思茅、普洱、江城、普文、西双版纳的佛教信徒都会到此祭拜。1984年……[详细] |
![]() | 慢牛神庙遗址慢牛神庙遗址位于思茅区云仙乡桃子树村委会,据查始建于清代。现存石雕一块,为浮雕,立于碑座上。石雕中央雕刻有三头六臂的神像,左边雕刻有手执元宝的财神,右边雕刻有骑虎的神像。周围雕刻有小的信徒的图像,现存较好。……[详细] |
![]() | 团山古矿洞团山古矿洞位于思茅区云仙乡团山村西南2.5公里,当地人称“打场洞”,其所处的山就叫打场洞山,古矿洞位于打场洞山的悬崖上,洞口高1.5米,宽1.5米。有明显的人工挖掘痕迹。根据调查,该矿洞应该是作为探矿而开。具体开凿者和开凿年代不详。……[详细] |
![]() | 糯扎山神庙位于思茅区思茅港镇哪澜村境内,糯扎渡茶马古道沿线南100米的山腰上。庙内供奉财神和山神,有石刻对联:威镇山林驱虎豹,德庇边疆佑人民。横批:神灵保佑。当年过往的客商必到此祭拜。糯扎渡茶马古道是由思茅区西行经糯扎渡口过澜沧江至澜沧、勐海、孟连、缅甸等的主要通道,其横贯思茅区,穿越小芦山,在原始森林中穿行,途中豺狼……[详细] |
![]() | 骂木村上寨神庙遗址位于思茅区云仙乡骂木村,始建于清代。现存三尊石像,呈一排陈列,左边的神像手执元宝,中间的神像三头六臂,右边的神像骑虎,身上有鳞片。骂木上寨为傣族聚集的村寨,据神庙西100米道光年间的傣族古墓可以证实傣族在此居住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详细] |
![]() | 南本缅寺遗址位于思茅区龙潭乡龙潭村委会南本小组中心位置,占地900平方米,其东边是著名的双龙泉源头,泉水从村子南边流过,西边是竜林,北边背靠大山,是村民心中的风水宝地。 南本小组40多户人家,均为傣族。他们保持了傣族的全部生活习俗和信仰,如:泼水节、关门节、祭竜等,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虽然缅寺已经被拆除,遗址现仅存……[详细] |
![]() | 六顺土司衙门遗址位于思茅区龙潭乡龙潭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六顺傣族土司,世袭印官(正四品),其势力范围东至勐茄户,西至澜沧江,南至整糯坝,以思茅署近郡城难以遥制,改移龙塘总权与之要枢。后清政府“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土司势力被打压,逐渐势微 其衙门也随之損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