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清流县旅游

清流县旅游景点介绍

  姚家村清代古建民居群落位于清流县赖坊镇姚家村后山前,共由5栋合院式古民居组成,均坐北朝南。分别为林清旺、林合水、林任珍、林武昌、林长通家族所有。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该处古民居联片分布,风格古朴,是清代农耕社会乡村建筑的代表。……[详细]
  田口游击队队部位于清流县田源乡田口村中部偏南,又名霞曾公祖屋。坐西朝东,占地1500平方米。该建筑系客家围屋、五凤楼拓展的合院式民居建筑。1930年,田口游击队成立后,该屋即为游击队队部驻所。……[详细]
  龙吟静室位于清流县余朋乡东坑村鹞子山山腰处,海拔约620米,座东北、朝西南,面积约1100平方米。由大雄宝殿、天王殿、左右各两植配厝组成。前有半圆形放生池。该静寺始建于明末,由和尚是岸所建。既是诵经之所,又是授道解惑的书院。民国初年,由于疏于管理而颓败。现存建筑为近年村民移古民居依旧制改造而来。……[详细]
  下谢红12军驻地旧址(湖远公祖祠)为两进式的土木结构单层瓦房,中为天井,两边各有厢房一间,面积约160平方米。下谢是清流较早成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也是分田分地运动的模范乡,该村还曾发现珍贵文物《下谢村贫农团分配土地榜》。根据资料记载,包括罗炳辉率领的红12军、张瑞标率领的闽西独立7师在内的多支部队都曾在此活动。下谢谢氏祠堂留存的标语共有3版。主要在外墙右侧和后侧、正面共五条。房屋正面共7条,正中为识字歌:“放开喉咙唱山歌,唱熟歌儿能识字,认识文字真正好,能读会写也会算,唱歌要唱识字歌,□□□(以下还有3句无法辨别)”。识字歌左侧上方为:红军。右侧上方为:红军□□□右侧外墙共3条标语及土地榜1副。其中标语较清晰3条,内容是 “庆祝分田胜利!” “男女平等,自由结婚”及“深入土地革命!”落款为“……[详细]
  长校村官厅里位于长校镇长校村三角街,始建于清代早期,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入门厅、中厅、上厅、围廊、天井、正厅、左右厢房、横屋等几部分组成。正厅为抬梁与穿斗式互混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五柱、三面墙承重、当心间设神龛,结构完备。该处为朱德旧居及红四军第一、第三、第四纵队旧址,现保留红军标语5处,内容已模糊不清,急需补救。……[详细]
  严坊木梁廊桥位于清流县龙津镇严坊村前严坊溪上。该桥用短木用桥垛,迭涩上挑。上横长木作过梁,梁上架廊屋,七柱五开间,悬山顶,当心间设神龛。……[详细]
  欧阳万春墓位于清流县龙津镇下井自然村杨家山南麓,为下窠村欧阳氏开基祖。该墓始建于后梁年间,墓体由卵石砌筑,面积约250平方米,结构严谨,具有典型唐代风格。……[详细]
  基头要塞位于清流县龙津镇基头村短阴岭上,面积约500平方米。由上下相连的三处方形堡垒组成,扼挖山下道路。1933年11月29日,闽赣游击队400余人在此与敌52师进行激战,意图阻击敌人对闽赣省所在地宁化的进攻。……[详细]
  长校河排贫农团旧址(罗氏宗祠)位于长校镇河排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谢红十二军驻地旧址(湖远公祠)位于长校镇下谢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家忠烈义勇祠位于李家乡鲜水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田口游击队活动旧址位于田源乡田口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津镇清流保卫战旧址(城关南寨山)位于龙津镇城关龙山坎首处、龙津镇基头村短阴岭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寨山位于清流县龙津镇城关龙山坎首处。山顶有敌楼,又叫南熏楼。始建于南宋,为原县城城墙最高处。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现存有砖砌基址。1936年11月26日,清流县保卫战时,此处为守城游击队最后扼守的制高点。……[详细]
  荷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定峨公祠)位于长校镇荷坑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余坊红军战斗旧址(余氏家庙)位于嵩溪镇余坊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坊红十二军驻址柳恕娄谦堂位于清流县长校镇江坊村,年代为1931年。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92),坐东北朝西南,平面呈不规整的梯形,由前后两堂和左、右横屋组成,建筑面积约1141平方米。1931年1月,红十二军部分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团发动群众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并相继建立了荷坑、下谢、长校、黄石坑、江坊等乡苏政权和里田区苏政权,部队曾驻扎江坊柳恕娄谦堂。留存红军标语6版20条(幅)。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外延伸20米。……[详细]
  里田红四军驻地旧址豫章公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年代为1930年。俗称“凹头庙”,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1),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并增建右侧书斋,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坐西朝东,建筑面积638平方米。1930年1月,朱德率红四军第1、3、4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鳌峰山后,经嶂下、留坑、江坊、长校等地抵达里田,部队曾于豫章公庙内驻扎。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林畲红色小镇景区
  清流林畲红色小镇景区地处清流县东北部,距清流县城37公里。1930年1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从古田出发,经连城入清流,在此驻扎七天,并写下著名诗篇《如梦令·元旦》,展望了“风展红旗如画”的美好愿望。景区拥有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毛泽东旧居、红军医院、红军夜校、红军桥、红军井、红军烈士墓、红军标语等共色文化遗址群,以百顷冷泉、千亩桂花、万亩茶园、四季花海、“五虎三狮两麒麟”等旅游资源,全镇已形成“山·水·花·茶·红”五大旅游名片,逐步形成以“红印林畲”为主题的红色主题品牌。……[详细]
赖坊古镇景区
  赖坊古镇景区位于清流县东南部,距清流县城56公里,该镇赖坊古村落有千年的历史,始建北宋咸淳二年(公元1022年)。村庄大多座落于大丰山北麓的低山丘陵及文昌溪两岸的河岸谷地上,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农耕文明沉淀地。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天然森林氧吧;省级森林公园大丰山(海拔1706米);古韵幽香的古民居;富有浓郁客家味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绿意盎然的千亩茶山景观,浪漫象征的千亩樱花园,具有典型明代风格的马氏宗祠。古镇留存明清时期古建筑106栋,建筑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07年12月,被福建省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乡,2008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称号,先后获得中国传统村落、最美古村落称号。……[详细]
赖武村赖文兴住宅红军标语旧址
  赖武村赖文兴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赖坊乡赖武村48号村民赖文兴住宅正厅上。1934年7月,红9军团为护送红7军团北上抗日,途经清流赖坊、沙芜等地强渡九龙溪进入罗坊一带,与红7军团一道对永安守敌实施钳形包围,给敌予极大震慑。同年八九月间,红9军团完成护送任务后沿原路再返赖坊,并在这里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现存于赖文兴住宅中的红军标语,即为红9军团在此开展群众工作时所写,共有3版块,依然清晰可辨的有4条(幅),其内容分别为:“工农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工农大众起来建设工农兵的苏维埃政权。”“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赖文兴住宅为一层民房,为民国时期建筑,外墙为砖砌,内为木质结构,面积160平方米。……[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