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清流县旅游

清流县旅游景点介绍

  江坊红十二军驻址柳恕娄谦堂位于清流县长校镇江坊村,年代为1931年。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92),坐东北朝西南,平面呈不规整的梯形,由前后两堂和左、右横屋组成,建筑面积约1141平方米。1931年1月,红十二军部分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团发动群众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并相继建立了荷坑、下谢、长校、黄石……[详细]
  里田红四军驻地旧址豫章公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年代为1930年。俗称“凹头庙”,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1),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并增建右侧书斋,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坐西朝东,建筑面积638平方米。1930年1月,朱德率红四军第1、3、4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鳌峰山后,经嶂下、留坑、江坊、……[详细]
  清流林畲红色小镇景区地处清流县东北部,距清流县城37公里。1930年1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从古田出发,经连城入清流,在此驻扎七天,并写下著名诗篇《如梦令·元旦》,展望了“风展红旗如画”的美好愿望。景区拥有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毛泽东旧居、红军医院、红军夜校、红军桥、红军井、红军烈士墓、红军标语等共色文化遗址群,……[详细]
  赖坊古镇景区位于清流县东南部,距清流县城56公里,该镇赖坊古村落有千年的历史,始建北宋咸淳二年(公元1022年)。村庄大多座落于大丰山北麓的低山丘陵及文昌溪两岸的河岸谷地上,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农耕文明沉淀地。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天然森林氧吧;省级森林公园大丰山(海拔1706米);古韵幽香的古民居;富有浓郁客家味道的……[详细]
  赖武村赖文兴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赖坊乡赖武村48号村民赖文兴住宅正厅上。1934年7月,红9军团为护送红7军团北上抗日,途经清流赖坊、沙芜等地强渡九龙溪进入罗坊一带,与红7军团一道对永安守敌实施钳形包围,给敌予极大震慑。同年八九月间,红9军团完成护送任务后沿原路再返赖坊,并在这里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详细]
  赖安村黄国民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赖坊乡赖安村文昌巷23号黄国民住宅内。1934年7月,红9军团为护送红7军团北上抗日,途经清流的赖坊、沙芜等地强渡九龙溪进入罗坊一带,与红7军团一道对永安守敌实施钳形包围,给敌予极大震慑。同年八九月间,红9军团完成护送任务后沿原路再返赖坊,并在这里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详细]
  江坊革命烈士墓位于清流县长校镇江坊村村口省道S204线和进村公路交叉路口。江坊革命烈士墓是为纪念该乡邹银荣烈士而建。邹银荣,女,清流县堡里乡(现长校镇)人。1904年出生,1929年参加红军,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地方坚持斗争。1935年5月在执行任务中因叛徒出卖被捕,尔后被敌杀害于江坊村。1974年1月,……[详细]
  长校村李岳亮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主村靠长校学校的小河旁。1931年1月中旬,红12军34师101团(团长杨遇春、政委连勋)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福建省委工作团开展工作,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和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并在长校一带先后建立起荷坑、茜坑、留坑、下谢、黄石坑、长校和江坊等乡苏维埃政权。嗣后,红1……[详细]
  长校村李洪养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主村南门头。1931年1月中旬,红12军34师101团(团长杨遇春、政委连勋)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福建省委工作团开展工作,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和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并在长校一带先后建立起荷坑、茜坑、留坑、下谢、黄石坑、长校和江坊等乡苏维埃政权,其中长校乡苏维埃政府和……[详细]
  留坑村李德炳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留坑村嶂下小组五号李德炳、童春花住宅。1931年1月,红12军34师101团从长汀马屋到长校一带开展工作,先后帮助建立了荷坑、茜坑、下谢、江坊、长校、黄石坑等乡苏维埃政权及河排、沙坪、黄坑、茜坑、留坑贫农团,此处标语即是在这一时期所书。标语共有4处,位于该民宅正厅两侧及过道。……[详细]
  下谢村谢氏祠堂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下谢村谢氏祠堂。1931年1月,闽西红12军101团进入清流西南的长校、里田一带开展工作,帮助地方建党、建政。期间,红军一部进驻下谢,宣传、发动群众,下谢乡苏维埃政权因之成立。此后,福建军区独立第7师等部亦曾在此有过一个时期的驻防。下谢是清流分田分地运动的模范乡,1975年该村……[详细]
  下谢红军桥遗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下谢村前小溪上,溪一侧为下谢自然村,对岸是农田及连接宁化连城的S204省道。在红军到来之前,下谢村人渡溪都是靠放在溪中的大石,跨跳而过,老人妇孺皆极不方便,遇见河水暴涨的时候,下谢就几与外界隔绝。1931年1月间,红12军101团一部再次进入下谢一带开展工作,帮助建立了下谢乡苏维埃政权,并……[详细]
  红军101团指挥部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南门头。1931年1月中旬,红12军34师101团(团长杨遇春、政委连勋)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福建省委工作团开展工作,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和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并在长校一带先后建立起荷坑、茜坑、留坑、下谢、黄石坑、长校和江坊等乡苏维埃政权,其中长校乡苏维埃和红军101团团……[详细]
  朱德旧居豫章公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其中,朱德于1月9日率红4军第1、第3、第4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鳌峰山后,经嶂下、留坑、江坊、长校等地……[详细]
  罗炳辉旧居罗氏家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1930年6月至1931年1月间,罗炳辉曾多次率领红12军进入清流里田、田口、长校一带活动,并先后帮助建立起荷坑、下谢、长校、江坊、黄石坑等乡苏维埃政权和里田区苏维埃政权。在此期间,他曾多次入驻里田罗氏家庙,并在此领导开展对敌斗争和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及分田分地工作。1931年2……[详细]
  深渡桂树生住宅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清流县里田深渡村河背组桂树生家。标语共6条。其中一楼正厅右侧3幅,二楼右侧走廊外墙3幅。正厅3条从左至右为:“反对国民党对苏区大烧杀抢!”“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要想救中国必须打倒--的国民党。”“武装拥护苏联,扩大福建新的主力军!”以上3处落款皆为“红军进甲机5(宣)”。二楼其中2处被石……[详细]
  红4军第3纵队宿营地旧址关圣庙位于清流县里田田坪村草坪村民组。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回师赣南,转战江西。其中,朱德于1月9日率第1、第3、第4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详细]
  李坊农民暴-动-旧址东岳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洋庄村洋坊村村口。1930年9月15日夜,不堪忍受地主豪绅长期剥削和压迫的清流李坊、洋坊、洋背、黄竹潭及桥头等地群众,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与驻曹坊红军的支持下,由渴望翻身的农运骨干李光耀等人带领,手持大刀、长矛、锄头、鸟铳等武器齐集洋坊东岳庙,誓师举行联合武装暴-动-。暴-动-……[详细]
  李坊红军桥遗址位于清流县里田乡李坊村口。1930年9月,清流李坊农民在红军的帮助下联合其他五村群众举行武装暴-动-,随后建立起清流第一个地方苏维埃政权──李坊乡苏维埃政府。嗣后,红14军、红军独立第7师等部多次在李坊一带活动。当红军知道李坊农民常为村边李坊河泛滥所困时,全体将士便齐心协力在村口修建了一座石墩木桥。村民将……[详细]
  锅蒙山战斗遗址位于清流县里田乡渔沧峡,其主峰与另一座高山相峙而立,山势陡峭,地形险峻,只有南面半山腰处有一条崎岖山道沿着渔沧峡谷逶迤通向山隘,是当时清流通往宁化再转赣南的必经之路。1931年1月9日,朱德率红4军第1、第3、第4纵队由闽西回师赣南、转战江西,途经清流进抵锅蒙山下。次日,与敌地方保卫团马鸿兴部及附近四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