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大田县旅游

大田县旅游景点介绍

  许思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旧址(汝南祠)位于均溪镇许思坑村。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桃源分水隔烈士墓位于桃源镇翁厝村。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陵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武陵乡武陵村。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武陵林大藩烈士故居位于武陵乡桃溪村。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许思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旧址(麦园堂)位于均溪镇许思坑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屏山红四军驻地旧址(玉润堂)位于屏山乡屏山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济屏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举人厝)位于屏山乡屏山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桃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旧址(桃源荥阳祠)位于桃源镇桃源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9、桃源里景区 AAAA
桃源里景区
  中国桃源里旅游度假区,项目位于福建省大田县,总占地一万多亩,总投资逾30亿人民币,是一个集休闲旅游、健身康养、文化体验、科普研学为一体的全国首创康养特色旅游小镇。景区由花海桃源——养生别苑、土堡桃源——东坂畲寨、--桃源——--汤度假村、瓜果桃源——智慧农场、溶洞桃源——石林前厝、丛林桃源——森林部落、泥巴桃源——乡野广汤等景点组成,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三明市乃至福建省的一张旅游名片、国家级田园康养旅游综合体示范基地、国家康养特色小镇示范基地。桃源里景区位于大田县,风光旖旎,四季分明。这里有险峻的山峰和蜿蜒的河流,构成了完美的自然画卷。游客在这里可以沿着清澈的溪流徒步,或是坐上竹筏,悠然自得地漂流而下,感受大自然的洗礼。同时,桃源里也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随着季节的变迁,绚丽的花卉与丰硕的果实竞相……[详细]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后池祠、磐山祠、青松堂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后池祠、磐山祠、青松堂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年代为1938—1946年。1938年5月,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集美学校被迫内迁,直到1946年全部迁回厦门,前后经历八年。后池祠、磐山祠、青松堂为抗战时期“第二集美学村”的学校、宿舍。后池祠,始建于明,清末重建,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建筑面积为556.95平方米,曾作为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磐山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一进五开间布局建筑,坐西朝东,建筑面积为293.16平方米,曾作为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青松堂,始建于宋,清末重建,一进五开间带双护厝建筑,坐南朝北,建筑面积为543.06平方米,曾作为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详细]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出击闽中大田史迹群举人厝、玉润堂、蛇形厝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屏山村、杨梅村,均溪镇玉田村,年代为1929年。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从漳平进军闽中,进入德化县路口乡、济屏乡(现为大田县屏山乡)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留下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旧址举人厝、红四军驻扎地旧址玉润堂、红四军第二纵队驻扎地旧址蛇形厝等革命史迹。举人厝,因出过文、武举人而得名。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建筑面积为121.06平方米。8月22日,部队抵达济屏乡(现屏山乡),前委机关和指挥部设于此。玉润堂,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为495.5平方米。8月22日,部队抵达济屏乡(现屏山乡),部分红四军驻扎于此,在正堂次间槛窗的墙壁上留有“菜□□、米6文、油□□,共□□元。红军”标……[详细]
  宫边红粬窖群遗址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忠村,年代为明至清。创建于明末,延续生产至今。分布于笔架山,现存200多个窖口,沿垄沟边缘岩壁开凿,洞内为纵向长方形空间,洞口以毛石、条块石、砖木垒砌,内壁保留原岩壁,地面以黄土、谷壳叠加、平整、拍实、烘烤而成。附属文物有窖前水洗、晾干、存放、柴草空间,窖间存有岭道、古井、古墓、土地庙等遗迹。宫边红粬制作是明末吴氏祖先独创的工艺,所生产的红粬是永安吉山红、清流玉露红、尤溪坂面红等红酒的主要原料。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至笔架山西南山麓,宫边红粬坊所在山谷顶部;南至笔架山西南山麓与农田边界;西至宫边红粬坊所在西侧山谷西侧分水岭;东至宫边红粬坊所在东侧山谷东侧分水岭。……[详细]
大田朱德旧居
  朱德旧居位于大田县上京镇下溪口村73号右侧。朱德率领红4军第2、第3纵队路过与漳平县接壤的上京镇下溪口村时,曾在此宿营。红军经过下溪口村时,人们都躲到山上去了,后来老百姓看到红军军纪严明,才陆陆续续回到村里。当时红军在村里写了很多标语,桐林祠是村民的祖房,也写了很多标语。红军走后,村里人怕国民党军秋后算账,就把一些很醒目的标语刮掉。桐林祠,有一幅画有犁、耙的图,边上有朱德的签名。这座祠堂已经十分破旧,墙壁基本脱落,但在祠堂下堂左侧的一面墙壁上,这幅签有朱德名字的图还依稀可辨。桐林祠为刘姓祖祠,建筑占地面积846平方米,为一进二堂式土木结构。2009年因整修不当,朱德手绘图失存。……[详细]
红军标语绳组堂旧址
  红军标语旧址绳组堂位于大田县石牌镇老厝村39号。1929年8月21日,朱德率领红4军第2、第3纵队3000多人由大田武陵进入大田城郊玉田村,组织攻占县城制高点的霞山、白岩山、马路岭三处炮楼。鉴于当时天气炎热、疾病流行,红军决定放弃攻城。当天下午,队伍转返石牌隔老街和老厝坪宿营。朱德住在老厝坪的新福堂,军部的电话迅速拉到各宿营地。朱德曾住过的新福堂和附近的民房都被红军战士刷写上红军标语。但在20世纪90年代,因城市建设,大部分民居被拆,老厝村红军标语仅存绳组堂。绳组堂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东南两侧皆为水田,南北为民居,西南约300米为泉三高速公路大田入口。现保存状况一般。……[详细]
红军标语万应庙旧址
  红军标语旧址万应庙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内洋村文化大院旁边。8月22日,朱德率领红4军第2、第3纵队进入屏山,红军驻扎在万应庙及周围,红军在庙的墙壁上刷写了“男女平等”、“买卖公平”、“打倒土豪劣绅”、“人人有田种”等6幅标语,红军出击闽中,在闽中留下了革命火种。万应庙为纪念抗元英雄苏十万,由其后代内洋村民所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丙辰年(1736年),坐南朝北,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2005年重修,整体建筑保存完好。万应庙于1991年1月被大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大田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4军留言旧址
  红4军留言旧址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屏山村82号。8月22日,朱德率领红4军第2、第3纵队3000多人进入屏山乡,当地群众听说红军要进入屏山,大部分都躲进了土堡。村中小街上店门紧闭,街无行人。红军只好先打开店铺,把膳食需要的东西一一过秤,并写了纸条,将银元放在缸里,外贴封条,出来时关好店门,再贴上两张封条,以防坏人乘机行窃、破坏。红军留言书写在郭守程民房正堂次间槛窗的墙壁上:“菜××、米6文、油××,共××元。红军。”体现了红军秋毫无犯的革命纪律,这就是红4军军纪严明的见证。郭守程民房建筑占地面积520平方米,为一进二堂式土木结构,坐南朝北。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整体建筑保存较好。……[详细]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45号。1934年5月,三民乡在红9军团帮助下,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林英火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的乡苏维埃政府就设于此。1934年7月17日,执行护送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务的红9军团一部2000多人,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率领下,经大田桃源、永安青水、大田建设、奇韬进入尤溪。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渡闽江,红9军团完成护送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渡过闽江的任务后,于8月10日起陆续往大田县的东佳、文经、桃舟、三保和永安青水等地返回。红军曾居住在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民林景地民居中,村民林景地热情接待红军,并悉心照顾负伤战士。红军居住期间,在民房内留有18幅用毛笔书写的红军标语,至今字迹仍清晰可见。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原系建设镇建设村林景地……[详细]
玉田乡苏维埃政府遗址
  玉田乡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大田县均溪镇建山路177号。1929年8月,在红4军帮助下,玉田乡成立苏维埃政府,范文慰任苏维埃政府主席,乡苏维埃政府办公场所设在范氏宗祠。玉田乡苏维埃政府遗址原建筑占地面积约3亩,为木瓦单层结构,规模宏伟壮观,坐西向东。集美职校内迁玉田时作为农校教室。1984年因扩建山路整座被拆除,时值建玉田村文化活动中心,将该旧址改建为范元超纪念堂,其大厅原貌即现在的第二层,内埕平坦宽阔,左右厢房各2间,门头间左右各一大一小间,大门置于正中,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2亩。2005年5月,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范氏宗祠为“八闽名祠”称号。……[详细]
文韬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文韬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大田县奇韬镇奇韬村272号。1933年9月,在红军东方军帮助下,成立文韬乡苏维埃政府,推选郑新景为主席。文韬乡苏维埃政府办公场所设在双龙堂,坐西朝东,建筑占地面积约3.1亩,为木瓦单层结构,整体建筑保存较好。……[详细]
路口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路口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大田县屏山乡蒋山村蔗墘自然村51号。1929年8月,在红4军帮助下,成立路口乡苏维埃政府,选举章国标为主席。路口乡苏维埃政府办公场所设在凤乾堂,至今还保存着13条红军刷写的革命标语。建筑占地面积1.3亩,为二进式土木结构,坐南朝北,整体建筑保存一般。……[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