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旅游

吉林省红色旅游景点

长岗战斗遗址
  长岗战斗遗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镇长岗村南侧2千米的山路上。长岗村位于集安城西北18公里左右的山沟里,东南是老岭山脉巍峨的群山,西北是老岭支脉,向北翻过岗梁便是八宝沟、东岔沟。战斗遗址在长岗村稍偏南的山路两侧,距村子将近2公里。这里是通往集安的一条老道,当年可走大车。现在车道已长满杂草,山路两侧树木茂盛,只有一条宽约2.5米的无树地带,蜿蜒曲折,可清楚看出是一条道路,但已无车辆通行。战斗遗址的一段老路略有点西南——东北向,路南是山沟,再远一点是一座小山,当地群众称之为东山。该遗址位于老岭深处,现已长满树木和荒草,无明显遗迹。长岗伏击伪军索旅战斗是1938年8月2日,由杨靖宇、杨俊恒指挥的打击日伪索旅四十一团的战斗。1938年夏,根据老岭--紧急会议的战略部署,抗联一路军主力部队于7月末开始,陆续……[详细]
七道沟死难同胞纪念地
  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位于通化县果松镇南部的七道沟村,距村中心1华里,距七道沟铁矿1公里,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保护面积1500平方米,碑高7米、宽2米、厚0.65米。碑身正面阴刻: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通化县七道沟铁矿,早在1898年被当地采参农民杜宝贾发现,1905年清政府将矿区地段赐给了平定义和团有功的地主李芳云。日寇侵占东北后,疯狂掠夺各类资源,1933年至1938年,多次派技术人员到通化县七道沟铁矿进行勘查,于1938年设立了七道沟采矿所,1939年开始对七道沟铁矿进行正式开采,至1945年战败投降,日寇共掠走矿石350多万吨。侵略者坚持“采富不采贫”、“要矿石不要人”、“以人换矿石”的法西斯策略,使矿工受到了无比残酷的奴役和摧残。矿工的来源有四个……[详细]
白城市烈士陵园
  白城市烈士陵园座落在长白公路距离市区3公理处,抗洪纪念塔南侧,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是一座开放式、花园式、集教育、游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群。白城市烈士陵园的前身是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组织筹建的“辽北烈士陵园”。在陵园的西部建立了木柄手榴弹形的烈士纪念碑,有省政府主席阎宝航、省委书记陶铸、省军区司令员邓华等同志的题词。纪念碑的东侧,是安葬着为革命捐躯的烈士碑林。这里树木葱郁、雅致宜人,成为群众祭扫和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1999年市政府按照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决定异地新建,2001年10月25日白城市烈士陵园正式竣工。经过多年的辛勤建设,白城市烈士陵园经发展成为拥有鹤城英雄纪念碑、卧式墓群、无名英雄纪念碑等重点烈士纪念建……[详细]
老岭隧道战斗遗址
  老岭隧道战斗遗址,位于通化县石湖镇老岭村南部2.5公里处,距镇政府所在地公益村13公里。当年抗联第一军奇袭的通辑铁路老岭隧道及道口仍然在使用,是重要的铁路交通线路。另外还有当年日伪时期看守通辑铁路老岭隧道的敌人炮楼殘存于此。1938年初,东北抗联第一军从辽宁回到辑安境内,会同在该地区坚持斗争的抗联一军二师一部,以日伪当局正在修建的通化至辑安铁路工程为重点打击目标,开展了为时3个多月的破袭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同年3月13日下午3时,杨靖宇率抗联一军军直部队500多人,兵分三路秘密来到石湖境内的十一道沟,对正在施工的隧道工程现场进行了袭击破坏。抗联部队一路迅速包围了伐木场,解救了伐木工人,一些抗联战士穿上工人衣服,混在劳工队伍中顺利进入了工区,迅即拔掉了日军岗哨,冲进防守严密的东亚土木会社事……[详细]
陈云同志旧居
  陈云同志旧居座落在临江市区临江林业局机关院内,面积为133平方米,室内通过大量的珍贵图片和史料介绍了陈云同志在临江工作的经历和四保临江战役的详细经过,并陈列着陈云同志的部分工作、生活用品。在这里,大家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一代伟人运筹帷幄、力挽狂澜、勇于战略决策的大无畏气概和超常的革命胆略。1986年,肖劲光同志为旧居书写了“陈云同志旧居”牌匾。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于1945年9月16日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同志来东北工作。1946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批复东北局,决定陈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同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中共辽东(南满)分局,陈云任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他于10月27日从哈尔滨出发,途经牡丹江、图们、朝鲜等地,11月27日,辗转……[详细]
家什房子伏击战遗址
  家什房子伏击战遗址,位于集安市城西北36公里的文字沟岭(又名小爷岭)北。这里是老岭山脉北坡较平缓的地带,两侧为高山,文字沟河自南向北经清河汇入大苇沙河。家什房子战斗遗址包括家什房子沟里(群众称“水鳖子沟”)1.5公里左右的抗联营地,东南山坡上指挥部旧址。现集锡公路从这里通过,无明显遗迹。1938年,日伪当局为消灭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军,把素有“满洲剿匪之花”的索旅从热闹调来辑安(今集安),“围剿”杨靖宇的抗联部队。该旅是一个步骑混成旅,辖蒙古骑兵41团和步兵32团,到辑安后,因辑安山高、坡陡、林密而将骑兵也改成步兵。这股顽敌自恃武器精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根本没把抗联放在眼里。他们从通化开往辑安,屯驻在热闹街,四处探听抗联消息,准备围剿。此时,正值杨靖宇与魏拯民的一、二军部队会师后的老岭会议……[详细]
河里会议遗址
  河里会议遗址,位于河里抗日根据地内惠家沟,在兴林镇东北方的孟家村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0余公里的山林中,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500平方米,形成于1936年7月,利用于1965年7月。进入1936年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在南满各地继续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至5月份,在通化、桦甸、兴京(新宾)、辑安(集安)、本溪等地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在沉重打击日伪军的同时,抗日队伍也不断成长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南满抗日游击运动的发展。为及时总结工作,明确今后任务,中共南满特委于1936年7月初,在金川县河里抗日根据地惠家沟召开了中共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共东满特委书记、抗联第二军政委魏拯民参加了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代表团的指示,大会作出了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成为东北抗日联……[详细]
富江乡革命烈士陵园
  富江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通化县富江乡政府所在地富尔江村西北1公里处山脚下,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300平方米。是为纪念“四保临江”战役中,第三次临江保卫战中牺牲的48位革命烈士修建的,1968年11月落成。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国民党为实现占领东北的野心,以“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侵犯策略,纠集重兵向我以临江地区为中心的长白山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举进犯,我东北民主联军在辽东军区政委陈云、司令员肖劲光、副司令员肖华指挥下,按照坚持南满、巩固北满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作战方针,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第二、三次临江保卫战主要在通化县境内进行,参战主要部队为我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三纵队和四纵队,三纵担任主攻,四纵负责阻击打援。1947年2月13日,国民党军在……[详细]
小西沟事件遗址
  小西沟事件遗址,位于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四八石村),占地1000平方米。现仅存一块1987年7月1日设立的小西沟惨案的遗址碑,事发地已成为农民耕地。海龙县四八石小西沟(今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是海龙地下党和抗日武装主要活动区域之一。1932年8月6日,山城镇日本守备队得到胡子头“海蛟”带领人马驻扎小西沟的消息时,当晚急速出兵,7日早赶到海龙县四八石小西沟,在四周设下埋伏,面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疯狂杀戮,制造了小西沟血腥惨案。8月7日海龙县小西沟有一姓张的大户人家取妾。上午十点十里八村来了很多贺喜的人,院子里搭了席棚,雇了吹鼓手,说书唱戏十分热闹。开席的时候,突然一声-响,端菜的小伙子应声倒地,接着-声响成一片,只听一声巨响,一枚炮弹落在院子里,几个人当即被炸死。就听有人喊鬼子来……[详细]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位于通化县果松镇境内的大罗圈沟河、果松川、老虎山一带,前期涉及通化县石湖镇挠头沟。由于多年来没有投入经费进行调查和保护,年久失修,加上自然腐蚀,密营、战壕等遗迹已损毁。1932年10月,辽宁民众自卫军与日伪军作战失利,通化失守,自卫军大部溃散,唐聚伍、孙秀岩等将领纷纷潜行入关。王凤阁认为,要真正抗日就要留在东北,于是坚持“-不离人,人不离乡”的抗战理念,率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返回临江、通化、辑安三县交界的大罗圈沟、果松川、挠头沟一带,后坚守在临江、通化、辑安三地交界处的老虎山,依托有利的地理条件,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根据地内修建要塞,分兵驻守。在这里,相继修建了被服厂、-械修配厂、粮食加工作坊、油坊等设施。受在当地活动的抗联影响,王凤阁注意对……[详细]
打死鬼子坎战斗遗址
  打死鬼子坎战斗地遗址,位于通化县兴林镇政府东南8公里处,在朝阳村东北角山下的朝阳河边,离村2公里。保护范围面积500平方米,遗址处没有建筑物,有一条水泥路经过,路边立有一标志牌:“通化县兴林镇打死鬼子坎战斗遗址”。1936年夏,在伪满未全面实行“东边道独立大讨伐”之前,日伪军时常胁迫金川县白家堡子群众,到山林中毁坏抗联以备疗伤和换取弹药、给养而种植的“大烟”。得知情况后,抗联准备予敌以痛击。7月7日,这股敌人再次胁迫百姓前去毁坏“大烟”。次日,得到情报后的杨靖宇命抗联一部加快行军速度,赶到白家堡子村南面的雷家沟坎(也称王志明坎)设伏。上午10时许,伪森林-队押着老百姓走在前面,日本守备队走在后面,进入了抗联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埋伏在朝阳河岸边灌木丛中的抗联战士一跃而起,高喊着“中国人不打……[详细]
张家街战斗遗址
  张家街战斗遗址,位于通化县大泉源乡西北部5.5公里处的和胜村张家街,距乡政府所在地大泉源村5.5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100平方米。1936年1月,杨靖宇率领部队在桓仁县响水河子截获了敌人20多辆满载年货的大车后,来到通化县四区英额布村小都岭屯宿营,准备返回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1月17日拂晓,从英额布等地抽调的伪军和日本守备队包围了小都岭屯,杨靖宇率队经过4小时激战冲出包围圈,向南翻越马圈岭,来到通化县五区大泉源村西北的张家街。张家街位于大泉源村西北5.5公里处,为两山夹一沟的地势,住有十几户人家,因张姓人家多而得名。杨靖宇带领300多名战士来到这里后,群众在热情招待抗日将士的同时,告诉他们一个重要消息:驻扎在大泉源村的日本守备队几天前到桓仁拐磨子“讨伐”去了,家里只剩下2……[详细]
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旧址,位于梅河口市海龙镇胜利街。目前旧址保存情况为仅剩老旧房屋三四间,为居民住宅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保卫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壮大革命力量,改变了战略方针,从各解放区抽调主力部队和干部到东北地区,任命陈云、彭真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领导中共中央东北局,194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正式成立,简称东北局。随着形势的变化,国民党部队步步紧逼沈阳,中共中央东北局几经辗转迁往海龙,在这里不仅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同时建立了吉辽省委和吉辽军区。1946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分两批经抚顺迁往梅河口镇(现梅河口市)和海龙镇。1月21日东北局组织部长林枫带领东北局机关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秘书处、东北日报社等部门来到海龙镇,建立起根据地,东北局派工作团来海龙镇帮助工作,决定从东……[详细]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六路军组建地旧址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六路军组建地旧址,位于通化县东来乡政府驻地河南村。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帮助、推动下,东北各地纷纷组建起以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为主体、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抗日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在通化地区,为唐聚伍领导的辽宁民众自卫军。1932年4月22日,原辽宁陆军步兵第二团团副孙秀岩,在通化县率先举起爱国抗日旗帜,他带领张玉琛、姜百奎等人来到通化县二区东来村,联络了费德海、王明正率领的大刀会,将大刀会与东来村自卫团汇合在一起,组建起抗日队伍。随后,经过宣传发动,使六道沟公安三十六中队和第-安分局共100多人参加了抗日队伍。孙秀岩又派人联络,把干沟的大刀会招进了他所组建的……[详细]
东升支部旧址
  东升支部旧址,位于通化县光华镇东北3公里处的东升村,距镇政府所在地光华村3公里。1931年秋,通化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通化县八区支部被日伪破坏,通化县党组织的发展及活动陷于停滞状态。1933年10月27日,按照中共满洲省委指示,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渡辉发江南下,开辟南满新的抗日游击区,于11月末进入金川县河里地区(主要在今通化县兴林镇一带),建立了著名的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通化县成为南满重要的抗日游击区。在抗日队伍的积极组织和广泛宣传发动下,通化县爱国民众的反满抗日热情迅速高涨,党组织和群众性抗日组织得到了发展壮大。1934年初,独立师连长朴世焕通过组织发动,在通化县八区东升村(今通化县光华镇东升村)建立了中共通化县东升支部,书记朴世焕,党员有朴世焕、王福山、王东堂、于福财、王……[详细]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六路军过道河子战斗遗址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六路军过道河子战斗遗址,位于通化县二密镇恒德村东部的过河道子屯,距村中心3公里。“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略魔爪迅速向东北全境延伸。为保护通化,1932年4月28日,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六路军在司令孙秀岩率领下进驻通化县城,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日寇得知消息后甚为惊恐,以保护其驻通化领事馆和侨民为借口,派出264名日军进逼通化县城,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唐聚伍命令孙秀岩部坚决予以反击。5月1日晨,孙秀岩率300多人的-队和100多名大刀会员,开到距县城10公里的二密过河道子,占据南北二岗和二密河两岸有利地带。上午10时,日军进入埋伏圈,孙秀岩下令对敌进行猛烈进攻。双方激战7个小时之久,日军在南北夹击之中几次突围不成,遂要求谈判。自卫军考虑到日军企图进占通化县城的阴谋已被挫败,而……[详细]
峡谷沉木遗址
  峡谷沉木遗址,位于通化县石湖镇老岭村南部10公里处的十四道沟,距镇政府驻地公益村20公里。遗址处于山林之中,峡谷谷底有成垛的百年原木和散落在六、七公里河床上的大量原木,这些原木长度在三、四米之间,直径在50公分以上,有的直径甚至超过100公分,目前大多原木已近腐烂或已经腐烂,只有部分松木保存尚好。是抗联部队发动伐木工人,将日伪修建“通辑”铁路所用的原木推入峡谷中形成的。1938年初,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及直属部队500余人,从辽宁境内返回辑安地区。将日伪当局正在修建的通化至辑安间的铁路工程为重点打击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破袭作战。通辑铁路是梅河口至通化铁路的延长线,由东亚土木株式会社承建,于1937年3月破土动工。1938年3月13日,杨靖宇率部奇袭了通辑铁路老岭隧道施工现场,取得了辉煌战绩……[详细]
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
  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位于长白山龙岗山脉中段,柳河县、白山市、通化县交汇处,在通化县兴林镇境内东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大荒沟村10余公里的山林中。保护范围面积5000平方米,现仅有图片记录了遗址的方位。由于风化腐蚀等自然因素以及多年来没有进行人工保护修缮原因,致使根据地内的密营遗址遗迹不复存在。按照中共满洲省委指示精神,1933年10月27日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南渡辉发江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11月到达金川县河里地区。河里是指长白山龙岗山脉中段的哈泥河上游山区,为金川、柳河、通化、临江等地交界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地域偏僻,是进行隐蔽和作战的理想之地,杨靖宇率独立师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在今通化县兴林镇境内。根据地是南满党组织召开重要会议和抗日部队休……[详细]
二道崴子战斗遗址
  二道崴子战斗遗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镇二道村村南300米的山砬子下。二道崴子是集安市清河镇西北10公里的一个小村子,距集安市区约75公里,山砬子下是公路,公路南160米是大苇沙河,河两岸为大片开阔地,现已成农田。1936年3月初,杨靖宇率领抗联(时称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部队打掉驻热水河子邵本良的一个伪团部。邵本良为报复抗联而组织伪军到处寻找抗联部队。1936年4月3日晚,通过侦听敌人电话,得知敌奉天骑兵教导团要从通化到集安讨伐抗联,杨靖宇决定在敌人必经的二道崴子(今清河镇二道村)设伏,消灭这股敌人。4月4日晚,杨靖宇亲自率领抗联一军司令部和一军一师六团共400多人,埋伏在二道崴子通化至集安公路的山坡下和苇沙河南岸鹿圈沟门等地。4月5日上午10时许,敌奉天骑兵教导团约300人开了过来,杨靖宇见敌人……[详细]
延边烈士陵园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延吉市西北,延吉河以西、人民公园以北的西山上。一九九二年二月经州委、州政府研究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在延吉市革命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举行奠基仪式,十一月三十日主体工程基本结束。总投资1,699万元,占地面积36294平方米,建筑面积6165平方米。园内建筑有牌楼、革命烈士纪念碑、大型雕塑、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墓区、革命干部骨灰堂。整个建筑结构严谨、规模宏大、错落有致,充分表现和展示了民族特色。延边革命烈士陵园1995年以来相继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民政部、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吉林省省委命名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