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盐城市 > 阜宁县旅游

阜宁县红色旅游景点

阜宁铁军纪念馆
  阜宁铁军纪念馆是由杭州蓝天设计院设计,以古典园林为风格,结合北京四合院构想设计而成,室内设计和装璜由南京艺术学院负责,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馆内主要介绍阜宁人民革命斗争史和1941年7月10日新四军军部从盐城迁至阜宁后,新四军在阜宁的丰功伟绩。阜宁是革命老区,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铁军精神,阜宁县于2008年10月兴建铁军广场的同时,投入450万元兴建铁军纪念馆,经过近一年的工程建设和资料搜集,一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布馆面积603平方米,分四大展厅,集照片、雕塑、实物、现代影视及声、光、电于一体的展览馆展现在阜宁百万老区人民面前。纪念馆在阜宁烈士陵园内,安息着500多名烈士。阜宁铁军纪念馆的落成,不仅为铁军广场添色增辉,而且为阜宁的红色旅游增添了一个亮丽的景点。……[详细]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座落在阜宁县芦蒲乡芦蒲村。纪念塔建造于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新四军第三师在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将军的率领下,击破了数万日伪军的层层包围,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大“扫荡”,盐阜大地上洒满了烈士的鲜血。为昭彰先烈,激励后人,盐阜区行政公署决定建造纪念塔,以资永久祭祀。随后组成建塔委员会,在阜宁县五区陆庄召开第一次会议,三师副师长张爱萍主持会议,行署主任曹获秋、八旅政委李雪山和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及地方知名士绅出席,会上研究制定了建塔计划,并经实地勘察,决定以芦蒲寿安寺旧址为塔址。1943年6月15日,纪念塔开工。参加建塔的义务劳动群众近万人,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有近两千人,连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也踊跃参加了运砖行列。这些群众帮助修塔工人挑水、推土、递砖、和泥,不吃公家一粒粮,所……[详细]
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
  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位于黄河故道旁羊寨镇单家港,是黄河故道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内著名的红色景点。这是一栋座西面东、背倚黄河大堤的五间砖瓦平房,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使这座老屋显得尤为苍老。大门左侧的墙上镶着一块紫红色大理石标牌:“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这是盐城市和江苏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市人民政府1990年7月7日立牌。房屋宽6米,长16米,原是单港小学教室。右边是一条狭窄的排水渠,左边是一块空地,门前是一个约占地2亩的长方形水塘。一泓清波与蓝天相映,给这座老屋增添了幽静的气氛。1941年11月至1942年3月,中共中央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就设在单家港。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刘少奇住在极乐庵旁的徐锦和家四合院内座东朝西的两间屋里,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住在港北孙同骏的岳父家,他的一个……[详细]
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
  地处阜宁陈集镇的停翅港村,陈毅、黄克诚、曾山、张爱萍、洪学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邹韬奋、范长江、贺绿汀、阿英、薛暮桥、孙冶方等大批文化名人都在此战斗生活过。这里曾是华中六省市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指挥中心,现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盐城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了具有响亮的红色品牌,景区内还包含一泓面积约200亩的天然湖泊,曲折多姿,芦苇萋萋,是打造军事体验产品,突破红色旅游单调格局的极佳资源。1941年9月5日,新四军军部转移到停翅港,直至1942年12月26日,为粉碎日伪军对盐阜区发动第二次“大扫荡”,撤出停翅港,向淮南黄花塘转移。当时,陈毅代军长,赖传珠参谋长常驻停翅港,1942年10月27日,在盐阜区首届参议会期间,陈毅与黄源、范长江、阿英……[详细]
陈集战斗旧址
  1943年3月,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在副师长张爱萍的指挥下,于25日夜发动对侵占陈集日军的进攻,次日凌晨全歼守敌80余人。旧址本为陈集小街,长180多米,宽约4米。现小街基本格局未变。……[详细]
单港战斗遗址
  1943年3月19日,新四军三师二十二团驻防单港,日军600余人进犯。该团奉命在此阻击,歼敌270余人。该团亦有副团长童世明等23人牺牲。遗址为长约1公里的废黄河两边坡岸上。现址仍保持着原貌。……[详细]
北沙人民抗日纪念碑
  该纪念碑1938年6月,北沙人民为了抗击日寇自发组成自卫队,在北沙镇南与出扰的日寇激战两日,鼓声动地,杀声震天,参战群众不下3000人。1995年,在烈士墓上新建纪念碑,该碑占地500平方米,碑高10米,正面上题北沙人民抗日纪念碑。……[详细]
丰墩烈士墓
  该墓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一军工厂,转移到丰墩村造手-,在制造中发生手-0-,牺牲了七位新四军战士,当地军民将他们的遗体合葬于村的四边农田里,并为每位立碑纪念。……[详细]
陈集战斗纪念塔
  该塔为纪念陈集战斗(1943年3月)中牺牲的45名烈士而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青砖砌成,六角形3层,高10米,顶端有五角星饰。塔前原有一碑,上有黄克诚题写“陈集战斗阵亡将士永垂不朽”十二字,“文革-”中被砸为数截。其他保存较好。……[详细]
益林烈士陵园
  益林烈士陵园为安葬益林战斗中解放军苏北兵团牺牲的烈士而建。益林战斗发生于1948年4月,由解放军二纵、十一纵组成苏北兵团发动进攻,经4天激烈战斗,歼敌1000余人。战斗中,解放军师长殷绍礼等100多名指战员牺牲。1997年益林镇全体党员群众自发集资200万元修建益林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详细]
新四军三师师部旧址
  新四军三师师部旧址为一组清代一进四合院居民建筑。1941年7月新四军重建军部离开盐城移驻停翅港,三师师部驻南窑,师长为黄克诚。1945年10月三师奉命北上离开此地。三师师部建筑毁于文革期间,仅存正厅三间。2006年,当地群众在原址上重新恢复了师部,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对外开放。建筑为砖木结构民宅正屋三开间,设东西厢房。……[详细]
阜城烈士陵园
  该陵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于阜宁县境内的革命烈士而建。占地面积约为70000平方米,中有纪念塔,砖混结构,高12米,坐北朝南,有一牌坊,砖砌,仿木结构,高约5米,中有邓子恢题“浩气长存”,四周为树木,花园。……[详细]
刘少奇办公处旧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党中央决定重新组建新四军。新四军军部及陈毅同志居住在停翅港,停翅港西边不到一华里的卖饭曹(后改名为老曹,现已与汪朱村合并)则居住了一大批从国统区、敌占区转移过来的文化人,如阿英、邹韬奋、钱毅、范长江等。由于这个原因,老曹村在党史上被称之为“文化村”,当时的村长为杨帆。华中局总部则设在距老曹村西边一华里的汪朱集(现名汪朱村),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同志就居住在这个小街上。……[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