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叶坪革命旧址群离市区6公里。从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这里一直是中央苏区和苏维埃共和国政治、军事活动的中心,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这里曾经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宣布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毛泽东在这个大会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叶坪景区面积共有200余亩,里边有0苏区中央局、中央政府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和纪念亭、红军检阅台、公略亭、博生堡等16处旧址和纪念建筑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即“一苏大会”会址)内,大家还可以参观到“一苏大会”召开后中央政府所设的军事人民委员部、土地人民委员部、外交人民委员部、劳动人民委员部、财政人民委员部、……
[详细] 武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会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武阳围。系邹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716年,座西向东偏南10度,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硬山顶,二厅一井一庭院,占地面积756平方米。1933年5月19日至22日,临时中央政府为总结春耕生产运动的经验,表彰先进,掀起夏耕运动高潮,选择春耕生产成绩最好的瑞金武阳区召开赠旗大会。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春耕》、《查田》等报告,瑞金县及武阳区的代表介绍了先进经验。大会散发了中央政府《为夏耕运动给各级苏维埃负责人的信》和《夏耕运动大纲》等文件。毛泽东亲自将“春耕模范”奖旗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与会代表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教育。会后,在中央苏区掀起了你追我赶的农业生产竞赛高潮。这次会议对于促进苏区农业的发展和推动苏区经济建设均起了……
[详细]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会昌县城东北郊外的文武坝村邹屋,206国道从村旁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距瑞金约45千米。是一处带有浓重赣南客家韵味的红色旅游景区。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决定成立粤赣省。此后,粤赣省军区、0粤赣省委、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少共粤赣省委陆续在此办公。1934年4月下旬,在第五次反“围剿”极其困难的时刻,毛泽东同志从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瑞金来到粤赣省视察,历时三个月之久,期间登上会昌城外的岚山岭,回到文武坝邹屋住所之后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会昌》。文武坝革命旧址群前有绵水相拥,后有青山环抱,稻菽瓢香,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主体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于清代,为传统的类似九井十八厅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傍水,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具有很高的历……
[详细] 1998年,瑞金县人民政府批准杨氏宗祠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总部旧址”,次年纪念馆又批准近旁的三座古祠,分别为红校政治部、校务部、教导处等旧址,挂牌立石加以保护。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革军委创办的培养红军通信干部的学校。70多年前,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在我军通信兵的创始人王诤等同志直接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在瑞金创办。1931年2月至1934年10月间,红军通信学校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在反“围剿”的战斗中发展壮大,共培训无线电报务、机务、司号和旗语等各类通信人员2100余人,对建立红军各方面军和各根据地的通信联络,确保党中央、中革军委反“围剿”作战指挥,保障红军长征转危为安,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
[详细] 1998年,瑞金县人民政府批准杨氏宗祠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总部旧址”,次年纪念馆又批准近旁的三座古祠,分别为红校政治部、校务部、教导处等旧址,挂牌立石加以保护。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革军委创办的培养红军通信干部的学校。70多年前,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在我军通信兵的创始人王诤等同志直接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在瑞金创办。1931年2月至1934年10月间,红军通信学校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在反“围剿”的战斗中发展壮大,共培训无线电报务、机务、司号和旗语等各类通信人员2100余人,对建立红军各方面军和各根据地的通信联络,确保党中央、中革军委反“围剿”作战指挥,保障红军长征转危为安,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
[详细] 宁都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宁都县梅江镇七里村西南,名“赖翠廷翁祠”,南临小塘,东、西、北均邻村民住宅,座北朝南。1933年1月至1934年10月,江西省苏维埃机关驻此,曾山任省苏维埃主席。1933年12月21日至29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为完成省党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使江西苏区人民和各级苏维埃政府在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围剿”面前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在博生县七里村召开了江西省苏维埃工农兵第二次代表大会。到会正式代表357人,邀请白区代表20人。大会由曾山作省苏工作报告,大会选出了刘启耀等65人的新的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蔡畅等人组成的工农检察委员,新的执委会推选刘启耀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徐达志为副主席,蔡畅为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钟息昌为副主席。2006年12月18日公布为江西省文……
[详细] 为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建设时期为国捐躯2192名烈士,启迪后人,1963年3月,安远县人民委员会拨款在县城北侧“无为塔”东侧山坡上兴建革命烈士墓,墓宽7.75米,座高1.04米,中间为拱形照壁,高5米,正中塑“永垂不朽”右上角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烈士”字样。1977年县拨款在烈士墓前中心兴建烈士纪念碑,碑高15米,宽7.06米,厚5.25米。1983年县政府又拨专款建烈士陵园,增建了陵园大门和凉亭等实施。目前“无为塔”公园和烈士陵联成一片,并把烈士陵园重新改建、维修,现在烈士陵园内设施焕然一新,园内苍松翠柏,绿草成阴,道路宽畅,是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和缅怀先烈游览观光的胜地,我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09年被评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兴国烈士陵园位于兴国县汽车站旁,内有烈士纪念塔、纪念亭、英名碑、广场、飞机陈列馆等建筑群。烈士纪念塔建于1957年,高18米,三级四面,砖混结构,塔顶为2米高的五角星,巍峨雄伟。烈士纪念馆1957年建于鸡心岭,1977年迁入现烈士馆内,由门厅、灵堂和五个展堂组成,占地1401平方米,展出兴国23000多位著名烈士的生平、照片和部分遗物,并建有著名的马前托孤、宁死不屈、洗衣队员、江善忠跳崖、过雪山等艺术雕塑。1991年建成的“革命烈士英名碑”,呈五角回廊式,中间为英烈群雕,回廊镶满镌刻全县23179位烈士的英名的碑石。1995年1月,2001年7月先后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6年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详细] 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原为刘氏祠堂,建于公元1897年,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厅一井一横一排,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占地566.91平方米。1933年3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瑞金叶坪洋溪刘氏私祠创办。任弼时、张闻天、李维汉先后任校长,杨尚昆、董必武、冯雪峰先后任副校长。学校内设教务处、总务处、教材编审处等机构,开设有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团苏维埃工会训练班和高级训练班。课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工人运动、中-史、西方革命史、地理、自然科学常识等及各类学术讲座。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央高级党校,培养了大量革命政治干部,对于新中国党的建设、党政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9年10月7日,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
[详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初就成立了土地部山林水利局,并在省、县、乡等建立了各级林业领导机构,负责领导管理本区域山林的种植、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为山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山林水利局旧址位于瑞金市沙洲坝,主体建筑后面郁郁葱葱的9棵古香樟树特别引人注目,寓示着林业发展充满生机,生生不息。旧址中最重要部分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林业史陈列展室,分为“创建红色苏区、开辟绿色事业”,“建立国家政权、统一林业领导”,“制定方针政策、发展苏区林业”,“开展植树运动、促进农业发展”,“实行封山育林、支援革命战争”,“弘扬革命传统、筑造绿色长城”等六个部分,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文物、精美的制作,再现了苏区波澜壮阔的林业发展历史。……
[详细] 1929年1月13日,毛主席率红四军从茨坪出发,经左安、三家村,过金盆在此来到营前,下午毛泽东同志在营前象牙村崩河墈陈氏祠堂会见了营前地下党负责人何仿文通知,晚上毛泽东同志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上犹、南康、崇义、遂川等县地下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同志热情地接待了到会同志,并向到会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革0据地的三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等重大问题,作了详细的、科学的分析,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部分同志“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武装了思想,指出了革命的正确道路。当晚毛泽东同志就住在这里。-住在营前万寿宫。次日,天刚拂晓,毛泽东同志又率领部队,经过营前下湾黄坑到崇义杰坝,不久,就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和闽西根据地。……
[详细] 胡氏家庙位居村中心,坐北向南,外砖内木,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建于康熙辛酉年(公元1682年)。在第一二次反围剿斗争中,这里曾经作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的地址。据记载,红一方面军总部于1930年12月28日至1931年8月11日至14日先后两次进驻旸霁。1930年12月28日在旸霁成立红一方面军总指挥部,部署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并于12月30日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对敌军主力张辉瓒部发起总攻,一直激战到晚上。这次战斗红军大获全胜,歼灭了敌十八师师部及五十二旅、五十三旅两个旅,活捉了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俘获了官兵9000人,缴获了很多武器。此后红军乘胜追击,与12月30日到1931年1月3日又发起了两次战斗,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
[详细] 1930年12月,红一方面军在此召开了总前委会议(黄陂会议),批判了立三路线,讨论与决定了进一步实施第一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会议主要批评李立三“左”倾错误,重点研究战略--问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则在黄陂下排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宣传工作会议,研究了政治动员和瓦解敌军工作。“黄陂会议”后,总前委印发了毛泽东、朱德起草的《八个胜利的条件》,下发了《三十条作战注意入12月下旬,总前委在小布河滩麻糍石下召开了数万军民参加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作动员讲话并为会场拟就了表达反“围剿”战略思想的大幅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会址,为民居,土木结构,面阔四间,进深……
[详细] 社下彭德怀旧居位于营前镇下湾村社下自然村山脚下,该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悬山顶,通面宽9间35米,进深二厅,内有一天井,占地面积581平方米,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初,红三军团攻打赣州城失利,2月9日彭德怀率部队到营前苏区休整,司令部设在此屋,彭德怀住在右厢房,长达3个月之久。其间,彭德怀同志一边整顿队伍,一边支持地方政权建设,支持群众生产运动,纠正了当地“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修建了一条十里水渠,使当地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2014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国家文物局、财政部59.8万元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旧居进行了全面维修。竖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陈列布展。2018年3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石城烈士纪念馆位于石城县李腊石森林公园。石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中央苏区21个全红县之一、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石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革命政权,有3.3万人参加革命,1.9万人参加红军,其中1.6万人参加长征。1934年4月,广昌保卫战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彭德怀率领3万人在石城北阻击国民党军10万人进攻,激战12天,取得全胜,此战为中央苏区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赢得宝贵时间。为纪念牺牲的烈士,纪念馆于1956年始建,2009年迁至李腊石森林公园的石城阻击战纪念园内。纪念馆是江西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详细] 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江西省宁都县城梅江畔。旧址原来是一座耶稣堂,始建于1916年,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占地面积约有394平方米,整个庭院占地约2040米。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保存完好,还建有宁都起义陈列室。1931年春,蒋介石派由西北军一部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开赴江西对红军进行“围剿”,因不满-的反动统治和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0的影响和指导下,同年12月14日,第二十六路军将士一万七千多人,在参谋长赵傅生(0员)、旅长季振同、董振堂和团长黄中岳等的率领下,在宁都宣布起义,加入红军。这支起义部队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由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委员,董振堂任副总指挥兼红十三军军长,赵傅生任参谋长兼红十四军军长,黄中岳任红十五军军长。宁都起义是中……
[详细] 营前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营前镇的中心——蛛岭。陵园座南朝北,寓意着北上长征抗日,心向北京。碑体用麻砂水泥浇铸,正面铸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背面则是彭德怀元帅的题字:“先烈之血浇灌了革命之花”。塔座的四面嵌着四块水磨石碑。正北的一块,刻着序言。东、南、西三面碑上刻着在营前起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纪念塔前后各有一亭,在前亭向正北方,新建有“朱仲然烈士墓”。朱仲然是在苏维埃时期牺牲的营前籍的一位高级干部。后亭内立有一碑:“永垂不朽”。在纪念碑的两旁则树立着当年工农红军刻下的宣传标语。东面分布着三座革命陵墓,分别是著名将军何家产的陵墓;-上将亲笔题写碑名的黄振棠将军陵墓;走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刘国辉同志的陵墓。……
[详细] 营前毛泽东旧居位于营前镇象牙村崩河堪自然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土木结构,悬山顶,通面宽六间29.7米,进深二进,中隔一天井,旧居占地面积588平方米。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同志率红军主力从井岗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从遂川进入我县营前,毛泽东同志当晚就住在此民居召开了崇、犹、康等县地下党负责人联系会,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等问题作了指示,拉开了我县武装斗争序幕。1983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省文化厅、财政厅50万元基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旧居进行了全面维修,同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陈列布展。2018年3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沙洲坝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含全总苏区执行局)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金龙村枣子排。为杨氏私宅,建于清光绪间,坐东南向西北,土木结构,悬山顶,小青瓦屋面,由32间房和三间廊屋组成,内有通道相连,无正厅,占地805.42平方米。1933年1月,全国总工会从上海迁入瑞金,更名为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4月与叶坪迁来的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并,下设组织、宣传、职工、青年工作等部门。此外,还建立了农业、苦力运输、店员手艺、国家企业等产业工会。1933年6月创办杂志《苏区工人》。刘少奇任委员长,陈寿昌、陈云先后任党团书记。1934年7月该机关迁驻云石山沙排。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这是一幢杨氏私宅,建于1879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亦称“中共中央”)旧址。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驻此房,同年4月与从叶坪搬迁到此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合署办公。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共临时中央在瑞金沙洲坝的黄竹堪下召开了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补选了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改选了政治局,设立了中央书记处,增设了白区工作部等机构。选举博古、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项英、陈绍禹、陈云、任弼时、毛泽东、顾作霖等12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博古为总书记,正式成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193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迁驻云石山。……
[详细]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