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揭阳市 > 普宁市旅游

普宁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德安里位于洪阳镇区,是清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3年),分老寨、中寨和新寨(新德安里)三部分。老寨俗称“百鸟朝凰”,中寨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里面有祠堂、佛堂、官厅、书斋、卧室、莲池、餐厅、库房、后七座等房屋733间,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外修“护寨”河,是罕见的府第式巨形建筑群。整个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称建筑艺术一朵奇葩。德安里的建筑,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厅亘、五间过、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五壁联、独脚狮等。在潮汕见不到或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德安里整个建筑组群由三部分有机联系组成,每一部分又是……[详细]
  位于普宁洪阳镇后坑村,因古时该处属乌犁乡,俗称“乌犁塔”。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是用三合土筑成的风水塔,里面有奇特的内转石阶可登上各层,逐层有窗可眺望。塔檐以红砖叠涩出檐。第七层里面有藻井,塔顶由大葫芦及其上三轮仰莲承托一个千余斤重的生铁铸小葫芦组成,别具一格。培风塔造型古雅,雄伟壮观,二百多年来巍然屹立,为“普宁八景”之“培风宝塔”。塔通高36米,七层,平面八角形,砖土混合结构,塔身则系三合土夯筑而成,在国内诸塔中,实属罕见。塔基边长9.8米,塔座高1.65米,筑九级台阶而上痤台,塔座上下有栏杆,栏杆望柱上刻一对石雁、一对石狮,造型生动。塔身第一层下-边长3.9米,周边长辈31.2米,……[详细]
  武略第(杨石魂故居)武略第又名杨石魂故居,位于普宁市南溪镇钟堂村仁厚里。建筑坐北向南,是一处以一座“四点金”为主体的潮汕地方特色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是杨石魂祖父于清朝光绪年间所建。主座后面为一开东西两侧门之“骑双虎”后座;主座连后座之东侧、隔2米宽的通巷,是一排东厢房,连接到门房共11间。仁厚里东西横阔24.2米,南北纵深49.8米,建筑面积1205平方米。墙体为三合土夯筑,屋顶为瓦木结构。杨石魂故居于2008年6月被公布为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普宁市、揭阳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石魂是广东省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共产党员,生于1902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汕头市委书记、广东南……[详细]
  普宁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位于普宁市流沙新河东路1号流沙教堂。 1927年9月30日,南昌起义部队撤离潮汕,来到普宁流沙镇,指挥部设在流沙教堂。10月2日,革命委员会以及指挥部成员,联合举行紧急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张太雷、彭湃、刘伯承、恽代英、林伯渠、谭平山、吴玉章、徐特立、周逸群、郭沫若、廖乾五、张国焘、李立三、郭亮、贺昌及汕头市委书记杨石魂等。会议主要由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传达中共中央“八七”紧急会议精神以及研究起义部队的最后决策。 10月3日,贺龙、叶挺以及聂荣臻也从汤坑来到流沙。当天中午,周恩来再次召开会议,总结起义部队进……[详细]
  “流沙会议”旧址即“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位于揭阳普宁流沙新河东侧。“流沙会议”旧址原为基督教堂,清光绪16年建,为贝灰木平房结构,有前厢房、天井、后大厅、侧厅等建筑物。1927年9月23日,“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抵潮汕,10月1日,前敌委员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恽代英、李立三、-、聂荣臻等和工作人员从汕头撤至流沙,驻于教堂等地。3日,从揭阳前线撤出的起义军抵达普宁,贺龙、叶挺等也赶到流沙。汇合后,由-主持,在驻地教堂侧厅召开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会议初步总结了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贯彻0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后,郭沫若、……[详细]
  位于广太镇绵远村虎头埔南坡,1982年6月县文物普查队发现,1982年10月,省、地、县文博部门联合发掘,共清理了15座窑,出土大量的印纹陶片,比较完整的有陶罐3件,窑用鹅卵石7件。陶器和陶片是泥质灰陶,器形大多为罐壶类。主要特点是高领、鼓腹、圈底、矮圈足,外壁通体饰各种印纹,有条纹、长方格纹、曲尺纹、圆圈纹、叶脉纹、编织纹等。窑形大致可分为平面葫芦形、平面圆形和平面方形三类。平面葫芦形窑共9座,为平面呈“8”形的横穴式窑,依山势而构筑,以草拌泥作窑底、窑壁。这类窑一般长约3.50米,宽1.50米,分为窑室、火膛、火道三部分,窑室在上,火膛在下,中间连接火道,窑室中部有一红烧土台,用作放置陶胚……[详细]
  节孝坊位于普宁市南溪镇下尾王村。坐东向西,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为监生王学庠之母杨氏奉旨建在下社下尾寨”(乾隆《普宁县志》卷之六《坊表》),表彰王杨氏、王学庠母子“母节子孝”。现存完整,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坊,楼为庑殿顶,坊通面宽5.35米,高5.6米。牌坊最上是镌刻“圣旨”二字之匾额,匾额正面刻“节孝坊”、背面刻“奉,旌表节孝,康熙四十五年腊月谷旦立”。匾额下横梁为各级官员联名。最下一横梁刻“杨氏,处士王元长之妻、岁进士杨讳耀春之孙、庠生杨讳灼坤之女、宋礼部尚书王讳大宝一十八世孙庠生王讳雷阳之媳、太学生王学庠之母。”1988年被公布为普宁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赖长墓位于揭阳市普宁市麒麟镇樟岗村、莲溪村。清代。赖长(1833—1884)字雲亭,普宁奇美村人。清咸丰三年(1853)投身清军,先后跟随曾国藩、左宗棠征战,攻打太平军而升至副将,接着因消灭太平军将领汪海洋、夺嘉应州(今梅州市),加总兵衔,暂代闽浙督标左营参将。精研-,建列有一支新式-装备部队,称“安武军”。后来又在镇压陕甘反清回民武装、打败攻占新疆伊犁的沙俄侵略军、总管制造局事务,成功研制合格的西洋式后膛-,并装备清军等等屡立了卓著军功。赖长受赏赐“头品顶戴”,光绪十年(1884),授提督衔。侍郎许应书上 书推荐,授其为福建船政。赖长墓位于普宁市麒麟镇樟岗村虎地山,东经116°20′15.1……[详细]
  郑大进墓(包括郑大进墓、神道石刻)郑大进墓位于普宁市广太镇多年埔村东南凤归山北坡山腰,是大型清代名宦墓。该墓向北偏西,有封土堆,坟面正中石墓碑刻着“太子少傅、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直隶总督、勤恪郑公墓”等字。墓之右(东)侧有一天然巨石,巨石刮平成方形,上刻郑大进家谱宦迹,字迹模糊,石刻面宽2.5米、高1.6米。墓前原有石马、石羊、石兽、石人、华表石雕塑各一对成两纵排,大多已损毁散失。东排石雕塑前面,有“钦赐祭文”石碑亭;西排石雕塑前面,有“御赐碑文”石碑亭。两座碑亭和两通石碑形制相同。现两座石亭均已残破严重,两通石碑保存基本完好。石碑高2米,宽1米左右,螭首龟趺,分立于亭中,碑刻汉、满两种文字。……[详细]
  普宁学宫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区,是专门供奉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庙堂。前临小溪,坐北朝南,布局对称、规则、方正,形成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布局形制。前后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池(已填)、前厅、两厢房与庭院、大成殿、后院与后厅。大成殿高出庭院0.7米,石雕围栏,梭形石柱,为抬梁式木结构。主殿壁面有岳飞题匾“太和元气”。进门西侧有历数百载之“梧桐树”,右侧有一“魏忠贤生祠”,众所周知,阉官魏忠贤死后,人神共愤,建于全国各地的生祠和石像均遭毁坏,而此处生祠和石像尚存,为当今所罕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兼具。学宫中还有古井“龙珠甘泉”。学宫后山有一“惠风亭”,是1925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胜利后,潮梅地区共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