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邗江区旅游

邗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句,千百年来,二十四桥以其清丽俊爽的画面,迷蒙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扬的情调拨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弦。整座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拱形石桥。它全长24米,宽2。4米,两端各12级台阶,两边各24根汉白玉雕柱,高、宽各2。4米,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西有熙春台,再现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景区占地约7公顷,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站在二十四桥处,可以看见熙春台,绿色琉璃瓦覆顶……[详细]
  徐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汉族古代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徐园构筑于“桃花坞”旧址,位于瘦西湖长堤春柳北端,原清初韩园桃花坞故址。园中有黄石迭砌的荷池,外有曲水,内有池塘,池水与湖水相通。过池是馆轩,取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意,而称听鹂馆。整个院落工整而又具变幻。绕过徐园,立于小红桥,小金山耸立,湖面陡然放开。徐园规模不大,占地0.6公顷。但结构得体,庭院起承转合,错落有致。内有听鹂馆、春草池塘吟榭、疏峰馆等景,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听鹂馆前陈列铁镬两具,相传为南朝箫梁时镇水之物……[详细]
  原为清诗人王渔洋结社吟诗之地,原址在虹桥西。今园始建于清末民初,南临清流,北枕低埠。有水绘阁、问月山房、香影廊等建筑。冶春即冶游,男女在春天里外出游玩叫冶春。狭长的瘦西湖从冶春园南面而过,临湖筑有草庐水榭,古朴清雅。凭栏观景,湖水涟漪。园内还陈列着数万盆扬派盆景,数千尾各色金鱼,以及各种名贵的岛雀、花木,更添满园0。这里园林和茶肆结合,在此游园、赏景、品茗、小吃,既领略了当地民间的乡风习俗,亦享受了古朴风情的自然乐趣。餐饮/住宿/购物冶春园中的冶春茶社是扬州著名的茶社,相传始为清高宗南巡时供沿途饮茶水而始。汤包8元一只,茶4元一杯,特色菜有魁龙珠、四色锅饼、蟹黄汤包、大煮干丝等。交通御码头以西……[详细]
  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扬州市北部的国家级风景区蜀岗瘦西湖的万松岭,占地面积80亩。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扩建于1997年,改建于2005年。烈士陵园内建有入口牌楼、凭吊广场、烈士诗抄碑、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事迹陈列馆等纪念建筑物。烈士陵园入口牌楼古朴典雅,上面镌刻着-同志亲笔题写的“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集散广场两侧建有六座碑壁,上面镌刻着全国著名烈士的诗抄。 凭吊广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可一次容纳5000人祭扫。广场两侧嵌卧着八个直径为4.5米的石雕花圈。烈士纪念碑呈现雄伟庄严的风格。纪念碑阳面镌刻毛泽东同志“为国牺牲永垂不朽”遒劲有力的手迹。阴面镌刻以……[详细]
  四桥烟雨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奉宸苑卿黄履暹别墅。乾隆六次南巡,曾四次幸临此处,乾隆二十七年(1762),登楼南望春波桥,北眺长春桥,西览玉板桥、莲花桥,即以“四桥烟雨”赐名,御书趣园。光绪三年(1877),曾于此重建三贤祠,礼祀欧阳修、苏东坡、王士禛。1960年于旧址重建。坐东朝西,建筑面积97.6平方米,楼高二层,面阔三间,歇山重檐,四面廊,三面借景,楼前平台围以白矾石栏杆。东西两侧有石阶踏道。在其南侧立“趣园”残碑一方。……[详细]
  观音山禅寺位于江苏泰州东南方,寺之历史,始创年代,无从稽考,清末民初间,住持僧某,不善经营,致殿宇佛像,残破不堪,地方绅领,仰曲塘宏开寺玉成尊宿德望,礼聘之出任住持,玉公感而勉应之,就任后修葺殿宇,重装金身,寺貌一新,四众欢欣,玉公适任州僧正司,公务繁忙,无暇常住,乃交其弟子道如和尚管理,道师承秉师志,悉心经营,-利生,寺务日进,玉公出任泰州僧正司期间,平息清廷寺庙兴学风潮,维护佛门香火,僧侣生计,培育僧才,续佛慧命,功德无量。并得徒孙文心、智光二师,刻意栽培,道学深进。文师应聘住泰城开化禅寺方丈。智师应聘主镇江焦山定慧寺法席。文公得徒霭亭,住镇江竹林寺方丈。智公得徒南亭,住泰城光孝寺方丈。霭……[详细]
  淮南厂盐会馆位于扬州市区新大原巷62号,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前后六进,占地面积954平方米,建筑面积448平方米。大门南向,砖雕门楼面阔2.98米,檐高3.8米,上雕莲花、莲瓣、卷草等;第一进门房面阔三间11米,进深五檩4.8米,小瓦屋面、硬山顶。第二进为仪门门房,面阔三间披房,仪门为水磨砖门楼,面阔3.02米,通高3.8米,雕福、禄、寿三星图案。第三进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七檩8米,小瓦屋面,硬山顶。第四进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七檩7.1米,小瓦屋面、硬山顶。第五进为上下两层楼房,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七檩6.8米,小瓦屋面、硬山顶。第六进面阔三间11米,进深五檩4.3米,小瓦屋面、硬山顶。建筑西……[详细]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扬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萧,处处驻兰桡。”这里就是扬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虹桥。虹桥景色优美,曾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在此指点江山,切磋诗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和动人的故事。康熙年间王渔洋有一首:“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应太匆匆。”更是脍炙人口,就连乾隆皇帝也曾做诗赞赏过虹桥的景色。如果把瘦西湖比作是一位古典美人,是虹桥揭开了她的盖头;如果把瘦西湖比作是一部长剧,是虹桥拉开了她的帷幕。从虹桥开始,领略这“两堤花柳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吧。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与柳湖路交会处(瘦西湖景区南门外)类型:桥游玩时间:建议10-15分钟开……[详细]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小金山内有个钟乳石,是宋徽宗建造万寿山盆景的遗物,当时正遇见方腊农民起义,把万寿山的原料给抢去了不少,也就是花石纲的一部分,这块钟乳石遗留在了扬州,因为神似宝船,所以算得上一块名石哦。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28号瘦西湖风景区内类型:古迹岛屿/半岛历史建筑游玩时间: 建议20-40分钟电话: 0514-87357803开放时间:7:30-17:15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瘦西湖门票内。……[详细]
  凫庄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凫庄位于维扬区瘦西湖街道园林社区瘦西湖公园内法海寺北、五亭桥东南。建于民国十年(1921),原是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因建在汀屿之上,似野鸭浮水,故名。凫庄占地面积为1003.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2.08平方米。整个建筑环湖而置,东为水榭,座东朝西,为卷棚顶,抬梁式结构面阔6.76米,进深六檩4.6米,西设水阁数间,南建水楼面阔三楹8.8米,,进深4.92米。不规则的荷花池位于庄中,环植梅、桃、筱竹,更叠人高之湖石。现凫庄保存较好,环境幽雅,是瘦西湖公园内重要的景点之一。……[详细]
  朱良钧烈士故居及墓(故居新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黄金坝西北。朱良钧(1910-1926年),1926年北平“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原籍扬州,自幼随父去北平就读。1926年在天安门前参加反帝--,与刘和珍等烈士同时牺牲。1928年棺柩运回扬州安葬于此。墓地占地20平方米,四周原有砖砌围墙,东向开月洞门。墓冢筑于小平台上,高1米,前立墓碑,上刻隶书“三•一八烈士朱良钧”墓,上款“戊辰年仲冬”,下款“江邑乡人公立”。……[详细]
  汪中墓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城北上方寺侧叶家桥。汪中(1745-1794),清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江都(今扬州)人,字容圃。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在汉学上被誉为“通儒”,“扬州学派”杰出代表之一,著有《广陵通典》、《述学》内外篇等。原墓遭破坏,1984年修复。墓前有砖铺墓道,正中有粉墙黛瓦牌坊一座,上嵌“汪中墓”石额。后为墓台,台上墓冢高约二米,前立墓碑,刻隶书“大清儒林汪君之墓”八字,为清书法家伊秉绶所题。墓区植有松柏。……[详细]
  扬州烈士墓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蜀冈万松岭。始建于1954年,1997年向北扩建。现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山麓建有石牌坊一座,拾级而上,冈上正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园内建有烈士碑林、烈士墓、烈士纪念馆等纪念性建筑物。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馆内陈列着自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革命烈士的照片、遗物等文物、史料,是全市七个县(市、区)革命烈士斗争史料中心陈列馆。……[详细]
  铁佛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城北乡卜杨村佘田组。相传本为五代杨行密故居。杨行密(852-905),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的建立者。后舍宅为寺,宋建隆间(960-963)寺铸铁佛,更今名。清咸丰三年毁,同治间重修未复旧观。现仅存后殿三间,东部僧房五间,占地约200平方米。后殿单檐硬山顶,进深九檩,1989年维修。殿东壁嵌有《广参和尚行迹》石碑一通。……[详细]
  望春楼之西为“小李将军画本轩”,两层之间有水池曲桥相连。小李将军指的是谁呢?据记载,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由于“大李小李”共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因此,我们这天透过扇形窗户观赏对面熙春台金碧辉煌的廓影,能够联想起盛唐艺术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象。……[详细]
  瓜洲孙氏住宅民国时期民居。房屋坐西朝东,共有两组,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街西一组分南北两轴,中夹火巷。北轴线前后两进,明三暗四布局。南轴线前后三进,均面阔三间。街东一组为面阔三间,进深五檩住宅一处。房屋架构布局完整,内廊及门窗槅扇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体量较大,代表了扬州沿江地区民居建筑特色。原房主为孙氏,曾从事旱烟、货栈、酱园等方面的经营。……[详细]
  旌忠寺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仁丰里。寺址相传为梁昭明太子文选楼故址。寺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元代至元年间建大殿,明、清均有增修。光绪二十六年建厅五楹,三十年修建山门,民国年间将文选楼升高重建。大殿为楠木梁架,文选楼上藏有大藏经五千余卷,1992年遭火毁。现为宗教活动、游览场所。……[详细]
  龙衣庵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南门外新河湾。旧本草庵,相传因清康熙帝遇雨于此晾衣而得名。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咸丰圮,后重建。现存建筑前后二进,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后进殿房硬山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两侧为廊房。北有古银杏两株。为古运河南线上的文物景点。……[详细]
  莲溪墓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大明寺内。莲溪,即真然和尚,晚清画家,兴化人,长住扬州。因曾住黄山,号黄山樵子,擅山水人物、花鸟兰竹。光绪十年(1884年)卒葬于此。墓在大明寺墙外树丛中,封土已塌,冢前有青石墓碑,上刻隶书“清故莲公墓”,下款为“光绪甲申葬”。……[详细]
  城隍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堡城中心小学。庙址为唐衙城所在。现存大殿系清光绪间(1875-1908年)重建,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九檩。装修已改,1985年维修。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景点。……[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