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大埔县旅游

大埔县文物古迹介绍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位于大埔县光德镇上漳村。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1948年,中共闽粤赣边区工委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同年八月,边区工委在该处召开党代会,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199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史第(杨之徐故居)
  太史第(杨之徐故居)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太史第(杨之徐故居)为第十批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村道外沿17米;西至巷道2米;南至门前-墙14米;北至后围墙11米。……[详细]
大埔福山寺
  大埔福山寺旅游区位于大埔县城五虎山公园内,环境幽静,林木荫翳,公园内的福山寺为旅游区的中心,福山寺由大雄宝殿、祖师殿、文武阁等古今建筑物组成。大雄宝殿为福山寺正堂,两旁为钟鼓楼,鼓楼里的大鼓直径1.62米,是梅州市寺(庙)中鼓之最也。该寺在1994年经大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而兴建,占地6660多平方米,规划建造天王殿、观音殿、观音殿、十八罗汉殿、山门等12个项目。目前已落成剪彩的祖师殿,是由潮籍新加坡华侨、大埔佛协永远荣誉会长吴倡伦先生捐资40余万元建造;观音殿由汕头市潮阳建筑工程总公司项目经理姚创洲先生捐资40多万元建造。近几年,还集资建造了弥陀殿、药师殿、海会塔。大埔佛教协会副会长、该寺住持释惟灯禅师说:“福山寺在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下各项建设日趋完善,实为佛教信众礼佛参禅和人们参……[详细]
萧氏宗祠
  萧氏宗祠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年代为1683年,类别为古建筑。萧氏宗祠为第十一批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围墙脚1.9米;西至荒地1.5米;南至门坪栏杆13.3米;北至荒地5米。……[详细]
45、海源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源楼
  海源楼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为杨潮南在马来西亚经商兼做“水客”赚得巨款所建。该建筑系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作品,外形欧式,内为中式。平面布局呈长方形,高三层,前后均有很宽的走廊,柱子有圆有方,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大门设计为欧洲教堂风格,屋顶继承了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呈“人字形”,二、三楼室内为木构件组成。占地面积696平方米,建筑面积752平方米。……[详细]
粤东地委机关旧址胜坑爱庐居
  粤东地委机关旧址胜坑爱庐居位于梅州市大埔县银江镇胜坑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粤东地委机关旧址胜坑爱庐居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民居墙基3.6米;西至田坎1.6米;南至池塘11.7米;北至民居墙基3.15米。……[详细]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指挥部旧址(田氏宗祠)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指挥部旧址(田氏宗祠)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年代为192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指挥部旧址(田氏宗祠)为大埔县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8、竹楼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楼祠
  竹楼祠位于大埔县银江镇昆仑村,年代为明代。竹楼祠为第九批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后花台围墙9.2米;西至大门坪池塘坎7.2米;南至民居墙2.1米;北至民居屋檐2.6米。……[详细]
笙曹筱筑
  笙曹筱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北村,建于民国时期,为旅新加坡侨商萧笙曹所建。坐北向南,三进院落二横屋,占地面积1596平方米。由中堂及西厢对称横屋构成,取中轴平衡,左右对称,方正工整,有18个小天井,构成“九厅十八井”格局。门楼正上方浮刻商衍鎏(广东番禺人,是光绪三十年我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探花”。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题“笙曹筱筑”四个大字,另题一门批“西岩拥翠”;上厅镌刻林森(林森,福建闽侯人,曾任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国民政府主席等职)题“谷昌堂”三字,堪称“一屋两名书”。……[详细]
中共南委机关旧址
  中共南委机关旧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南委机关旧址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埔太史第
  太史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系“一腹三翰院”之一杨黼时所建。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二横屋,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抬梁式架构,大门用石门框,门额上 书“太史第”三字,上堂悬挂“礼耕堂”金色大匾。上堂右侧挂一幅拓印“圣旨”,太史第左侧建有书斋“撷英斋”。该建筑规模宏大,是典型的殿堂式围龙屋。……[详细]
江东小筑
  江东小筑系民国广东省主席罗卓英的故居,位于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岭下村的村头。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整个建筑进深34.2米,面宽41米,占地面积1402平方米,建筑面积1091平方米。“江东小筑”是外门楼的屋名,进入大门有一外天井,外大门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名为“晓亭公祠”,座东向西,背山面水,正面是风景秀丽的梅潭河。该建筑属砖木结构,规模雄伟,气势宏大;布局合理,左右对称;前底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为上、下二堂,中横屋亦有内外天井。屋内梁架拱斗雕有龙狮花鸟等图案,工艺精美,屋脊中间和两端用灰沙塑有鲤鱼含草,颇为美观。大门两侧壁画彩绘甚多,古朴典雅。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江东小筑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
  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年代为1941年。2019年4月19日,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椿森第(邹鲁故居)
  椿森第(邹鲁故居)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荼阳镇街道,年代为清,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椿森第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塘村宜斋公祠
  北塘村宜斋公祠位于大埔县西河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北塘村宜斋公祠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6、灵觉寺
灵觉寺
  灵觉寺又名赤蕨寺,位于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蕨岭,坐北向南,土木结构,分上下堂。相传建于唐代,上黄砂村民为纪念高僧潘了拳而建。明代年间得茶阳人饶登、饶堪兄弟重修,恢复了原貌。……[详细]
大埔光德启明寺
  “启明寺”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大埔县光德镇.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大横屏山璋下,古称“鸟子石”,它依倚巍巍的山峰,巨石重叠,山势宏伟,此有一大寺,即“启明寺”。寺外风景独特,天然石洞甚多,相传寺左侧的石洞长达几十里,沿洞可以通往潮州市三饶镇。寺内设置上下厅,中堂安放“慈悲娘”等神位,还有“如来佛”等神像,供修善者求神拜佛。由于该寺地处闽粤二省三地(梅州、漳州、潮州)边境,丛山峻岭,山高林茂、洞穴众多,成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最后一役在此被清军打败,梅县客家人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起于嘉应而灭于嘉应”;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曾是魏金水,刘永生,朱曼平,黄维礼等带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部队”驻扎过的地方,也是边纵党委的旧址。1984年被大埔县人民政府列为革命历史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已……[详细]
关西世胄
  关西世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为杨琼所建,堂号为“植槐堂”。整个建筑外形呈“田螺形”,坐北向南,硬山顶,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两横两副横一后楼,共有房间124间,总面宽70.01米,总进深81.75米,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整座建筑用青砖建造,三进院用天井相隔,天井用鹅卵石铺地。金柱上木下石,廊柱柱础为四角形和鼓形,金柱柱础呈八角形,分别雕有麒麟、狮、鹤、鹿等瑞兽,梅、兰、菊、竹等祥花,暗八仙等图案。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巷道3米;西至村道3米;南至门坪村道30米;北至屋后水塘沿3米。……[详细]
余里古窑址
  余里古窑址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年代为元,属于古遗址。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余里古窑址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庆安居(邱冠周故居)
  庆安居(邱冠周故居)位于大埔县银江镇昆仑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庆安居(邱冠周故居)为大埔县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閹捐纾归柡鍥ュ灩閻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岀喓鈧稒岣跨粻姗€鏌¢崱妯荤叆妞ゎ叀娉曢幏瀣喆閸曨偒浼� 44010602000422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