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泰和县旅游

泰和县文物古迹介绍

1、快阁
快阁
  快阁位于县城泰和中学校园东南隅。始建于唐乾符元年(874年),初为奉祀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时.更名“快阁”。元丰年间。黄庭坚任县宰时作“快阁诗”后,名闻天下。快阁占地400平方米,通高20米,砖木结构,三层翘角重檐,四周三米回廊。阁体负栋而立36根圆木柱.回廊有12根大红米石柱。檐楔彩色蓠头,梁雕翔龙舞凤。青砖墁地,图饰穹顶,头覆瓷瓯,角系铜铃,花格窗棂,砖砌拱门,座北朝南.门上石匾为沈遵手迹“快阁”,两侧石柱镌有对联。厅墙正面嵌有黄庭坚石刻画像,像下有黄庭坚自题像赞:“似僧有发,似俗有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照墙两侧有陆游手书“诗镜”碑和黄庭坚手书“御制戒石铭”碑——黄庭坚在泰和任知县时,摘录宋太宗的警句:“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可见……[详细]
白口城遗址
  白口城遗址:位于泰和县城西南3公里赣江南岸,城址面积23万平方米,形状呈倒梯形,分为内外城。外城全长1941米,除西北部部分损毁外,大部保存完好。内城平面呈方形,处在城内北侧,全长861米,面积4.3万平方米。外城现存7处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上中3处豁口可以肯定为城门。内城为东、西北、南面3处豁口,均可确定为城门。西北角城门宽35米,其底基距赣江水面落差仅2米,赣水上涨时,河水可直接入城内,推测可能为水门。西正中门宽28米,为“凸”形结构,从其上残存叠压瓦片分析,此处原可能为一处门阙。北正中城门宽15米,入门较陡,可分别进入内城和外城。内城西北门为“凹”形结构,似为“瓮城”,也有大量瓦砾堆积。内城南门宽17.4米,城门两侧见大量瓦砾堆积,并采集到一块完整四叶云纹瓦当。内城西南角有一长方形……[详细]
槎滩陂
  时代:五代地址: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槎滩陂是江西最早的水利工程,为南唐金陵监察御使周矩父子凿石所建,距今1067年,至今仍灌溉泰和4万多亩粮田。槎滩陂分为主坝和副坝两部分。在主坝上的基角处,暴露出众多的红石条是最早的筑坝材料,已阻水千年。这些红石条分四五层垒叠筑起。浸于水中的红石条有4米长,宽0.4米,厚约0.5米。据史料记载,周矩在天成末年(公元930年)随儿子周羡和女婿吉州刺史杨大中迁居泰和的万岁(今泰和螺溪镇)。他体察民情,深知群众受旱欠收之苦,便决定兴修水利。公元937年,周矩经过多年的谋划后,选择了属赣江水系禾水支流的牛吼江上游的槎滩村畔,用木桩、竹筱、土石压为大陂。据《泰和县志》记载:古陂长一百余丈,横遏江水,开洪旁注,故名槎滩陂。又于滩下七里许,伐石筑减水小陂,储蓄水道,俾无泛滥……[详细]
泰和法藏寺
  法藏寺,坐落在泰和县桥头镇水坑村,距井泰公路(319国道)3公里。是改革开放后经泰和县政府批准开放的佛教寺庙。史载:法藏寺始建于唐代后期,初名高紫名山,因山四周长满茂密竹林而得名。据说,唐代后期一时香火鼎盛,经常有香客到此烧香拜佛。法藏寺初盛时占地约10亩,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殿堂数栋。后来寺内被烧毁,原址只剩瓦砾,周围村民在庙地上放牛种菜,居士钟月秀念及当年老信士到外地去拜佛,十分不便,顿生复兴法藏寺之心。1994年泰和县人民政府批准该寺重建后,钟居士四方募化,并不顾年迈体弱,经数载艰苦努力,筹资百万余元,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寺庙。新建的法藏寺落在高紫名山峡谷之中,山上林木葱笼,寺前溪水湍湍,寺内香烟缭绕,气势雄伟,寺中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禅房、客堂都是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详细]
马家洲集中营旧址
  马家洲集中营旧址位于泰和县马市镇仙桥村委松山村,是由一栋祠堂和四栋民房构成。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松山村西侧的105国道边还有一棵-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先烈古樟”。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派江西省特种工作委员会(简称特办处及其--),于1940年6月--1945年1月在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在泰和县的城郊马市镇仙桥村委松山村设立了一所秘密监狱,即马家洲集中营,对外称江西省青年留训所。马家洲集中营先后关押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近500人,包括中共南方局委员、南方工委副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中共南方局委员、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原江西省委书记谢育才,丰城中心县委书记吴建业等大批中共重要领导人。马家洲集中营的斗争是江西红土地上浸透革命烈士鲜血的历史丰碑,是中共江西和中……[详细]
杨士奇墓
  杨士奇墓:位于上田镇杏岭村北山坡上,座西朝东,占地约7.5亩。墓封土高2.5米,直径10米。墓前两边立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石旗杆。石像前有石牌坊,牌坊前有华表,华表前有碑亭,亭内有明英宗御祭文。墓后竖有“盟碑”,正面楷书:“呜呼!太师杨文贞之墓。”背面为其生平简介。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泰和澄江镇人。明初建文,经举荐入翰林充编修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十五年(1417)进翰林学士,后改左春坊大学士、洪熙元年(1425).升礼部诗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遇事谨慎稳重,知人善任,终年80岁,赠太师,谥文贞。……[详细]
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
  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老营盘镇政府附近。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时,黄公略率红三军、萧克率江西红军独立师在此进行狙击战,1934年8月,陈毅路过此地,留下诗篇:“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荒台废址无人识,—抚伤痕一泫然。”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964年县人民委员会,在此建革命烈士纪念碑。1988年重建,原-长张爱萍题词:”万古长青”。……[详细]
龙头山塔
  泰和龙头山塔,也称作钩子脑塔,为货真价实的明代建筑,有600多年历史。为砖壁、空心、木板楼式结构,平面呈八边形,底座径宽约10米,周长24米,塔高36米,壁厚2.87米。塔共九层,下五层有拱门,上四层为实门。塔身各层用砖迭砌腰檐,檐下有斗拱,自底层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从塔窗可眺望远景,俯瞰江流。整座古塔挺拔秀丽,气势恢宏,造形古朴,工艺精湛。该塔目前还可登临,且塔壁厚重,坚固无比。……[详细]
泰和科甲第
  泰和市自古人杰地灵、为文明礼仪之乡,笃信好学,人文古迹不胜枚举。科甲第(明德堂)坐落在万合镇梅冈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于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始建。该祠堂座北向南,虽经760多年风雨仍保存良好,它的存在对研究明清的历史、民俗及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200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遂万泰县委县苏区旧址
  遂万泰县委县苏区旧址位于泰和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和县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
  1930年2月,泰和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成立,机关先后驻县境东部边境固陂圩、罗家圩,主席郭绍香,先后隶属赣西苏维埃政府、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同年7月,红二十军攻克泰和县城,全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成立泰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先后为刘森林、罗本迨,副主席罗本迨、万正享。先后隶属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下辖一区(城区)、二区(古坪)、三区(沙村)、四区(冠朝)、五区(三都)、六区(马市)等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泰和、万安两县赣江东岸苏区合并成立万泰县,县苏撤销。……[详细]
12、忠爱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爱堂
  忠爱堂位于泰和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崇德堂与复亨堂
  崇德堂与复亨堂位于泰和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理学名宗牌楼
  理学名宗牌楼位于泰和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浙大西迁泰和旧址群
  浙大西迁泰和旧址群(含校长办公楼(临清书屋)、浙大礼堂(原萧百万家族宗祠)、浙大农学院(原华阳书院)、长青柏、澄江学校(萧氏祠堂彝叙堂)、浙大俱乐部(萧氏祠堂种德堂)、浙江大学堤(石狮梁家至上田码头)、浙大码头(澄江镇上田码头)、张侠魂女士及竺衡墓、沙村示范垦殖场),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旧址
  泰和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座落在小龙镇白云山村。1931年3月,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当时我军仅3万人,毛泽东同志力排“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干扰,主张“集中兵力,先打弱敌”。与朱德、朱云卿、黄公略等领导同志,在白云山下桥头岗布下“口袋”阵,围歼敌军。5月14日,毛泽东同志以白云山顶西崖下的古庙为战斗指挥所。16日拂晓,敌28师师长公秉藩率军进入伯佐坑,钻进“口袋”。毛泽东同志一声令下,“飞将军自重霄入”,五个小时结束战斗,毙敌2千余,伤2千余,俘4千余,缴--3千余,敌全师覆灭,公秉藩被浮后潜逃,首战告捷。毛泽东同志为白云山战斗写下了千秋传颂的壮丽诗篇《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详细]
罗钦顺墓
  罗钦顺墓座落在上模乡油居村委桃岗村南150米的山上。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上模乡西岗村人,明--六年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哲学之中的气学。著《困知记》四卷和存、续二稿,《中国哲学史》对其唯物思想作了论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罗钦顺殁于嘉靖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享年83岁。谕祭,谥文庄,赠太子太保,葬桃岗,墓朝东北,面积约3400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