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台湾
安徽
福建
山东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华中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华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AAAAA级
AAAA级
AAA级
AA级
A级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省
>
新乡市旅游
新乡市文物古迹介绍
河南省
卫辉市
获嘉县
辉县市
红旗区
长垣市
延津县
新乡县
封丘县
原阳县
卫滨区
牧野区
凤泉区
新乡市文物古迹
4A景区
新乡市十大景点
全部
新乡市特产
新乡市美食
新乡市地名网
新乡市名人
[移动版]
61、
徐世昌公馆
徐世昌公馆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区牌坊街东段北侧公安局院内。为徐世昌在辉县活动期间(1909-1911)的办公场所。创建于民国初年。公馆占地20多亩。原有建筑共有五个院落,正院一座,偏院四座,共设两个大门,南边为前门,西北设一偏门,即后门。现在建筑为正院的主体部分,四合院结构,主要建筑包括过厅、正房、左右厢房等,共四座二十四间,皆为硬山顶。正房、过厅均为面阔五间,左右两侧均有面阔两间的夹屋,正面有副阶,四角有角门。左右厢房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面有副阶。主体建筑保存完好。1976年辉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2、
金龙四大王庙
此庙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重修。现存大殿、月台,殿后有配房三座,配房于大殿形成四合院。大殿坐西面东,面阔3间,硬山、琉璃瓦顶,建于高土台上。庙内南墙上嵌有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重修金龙四大王庙记》、清·顺治六年(1649年)《护国安民》、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大王庙山门》、二十六年1761年)《建立歌舞楼序》等碑数通。因年岁久远,风雨剥蚀,碑文已不完整。1999年市政府拨专款对此庙进行全面的修善。 位置:新乡市卫河南岸,和平桥南端路西,北关小学对面。 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
[详细]
63、
游家书房
游家靠土地起家,因观卫河南岸为风水宝地,所以在此置家业,至今已有250余年历史。该书房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游家书房呈三合院形式,有堂房、厢房、门楼。堂屋花格门窗、门脸装饰、悬柱连龙、砖雕等构件制作而成。工艺精巧,结构严谨,具有清代建筑风格。书房、厢房因年代久远,墙体碱化严重,东厢房已被居民改建为二层楼房,但门楼保留完好。整个书房的清代建筑特色在我市已不多见,在市区内已是独一无二的,极具重要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位置:新乡市北关大街孟家大院附3号 2005年12月被列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4、
学堂岗圣庙
学堂岗圣庙位于长垣县城北5公里的满材乡学堂岗村东,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名胜志》载:“昔孔子聘列国与四弟子(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弦诵于此,故曰学堂岗”。后人在岗上建庙,以作纪念。该庙始建于汉,唐、宋渐盛,元遭兵火无存,明天顺三年(1459)重建,经明、清两代十数次增修,逐渐成为豫北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有:棂星门、大成殿、古坛亭、“春风、化雨”二亭、深造堂等。现存杏坛亭、杏坛亭、杏坛碑亭和明、清碑刻6通。2016年1月22日学堂岗圣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5、
琉璃阁遗址
时代:西周至汉琉璃阁位于河南新乡辉县市区内,原名文昌阁。琉璃阁所在的地表为一个岗台地貌,地下为一处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存,集商代遗址、殷墟墓葬、春秋战国至汉代墓葬等5个时期遗存于一身,地下埋藏丰富,文化堆积上下连续达1000多年。琉璃阁遗存为中原地区十分罕见的大型古文化遗址,正因如此,这一带的考古工作起步较早。发掘殷墓3座、战国大墓5座,春秋、战国中小墓23座,汉墓25座,获精美文物1081件。后来发掘的琉璃阁甲乙二墓,出土文物精美绝伦,被誉为“惊世发现”。耀,光照史册彪炳万代。……
[详细]
66、
辉县文庙
辉县文庙位于辉县市城区西大街东端路北。创建于唐朝贞观年间(627-649)。自元代至元丙子年(1276)重修后,至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期间先后重修了23次,形成了较高规格的、完整配套的文庙建筑群。南北长91米,东西26米,占地面积为2366平方米,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现存棂星门、泮池与泮桥、大成门、亚圣殿、大成殿、西庑、乡贤祠、西官厅、敬一亭等建筑9座间25间。文庙主体建筑完整,历史风貌保存基本完好,附属文物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6年,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7、
白鹿山寺院群
白鹿山寺院群旧址位于辉县市上八里镇鸭口村和马头口村的西北白鹿山山崖危岩间。后赵石勒时期天竺高僧佛图澄云游白鹿,挂锡於此,因峰构宇,凭岩考室,创建寺院玄极和白鹿两处。唐代,在白鹿寺东侧悬崖壁龛间先后建起法住寺、显阳寺,在东西不足2公里的白鹿山南侧弧形悬崖岩龛间形成了四个带状分布的佛教寺院。其中,以玄极寺保的千佛洞与造像洞、白鹿寺的碑刻、法住寺和显阳寺的石塔构件与石雕最为典型,构成了白鹿寺佛教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南太行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2008年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8、
王永光墓
位于城东南的孟岗乡王楼村东北,距城 4 公里。墓冢高约3米,墓前立一巨碑,并有碑楼,-“ 明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王永光之墓”,并产有县保文物单位石质标志牌一块。王永光,字有孚,号射斗,明万历二十年进士,曾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他历经 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著有《冰玉堂集》。王永光在明末三案中及魏忠贤逆党中有一定牵连,固在明史中没列正传, 可见王永光在明末历史中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王永光墓志铭现收藏于县文管所。……
[详细]
69、
战国古长城
战国古长城位于卫辉市西北太行山中,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约40公里,古长城是就地取材,全是用青石垒砌而成,剖面呈梯形,两边用大石头垒砌,中间用碎石块填充,现存最高墙有1.70米。该长城为战国时魏国所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开封),为避秦国东侵,保大梁安全,两次派龙贾修阳池、筑长城。古长城两侧及中间部位由青石垒成的洞穴,为守卫战士存放粮食所用,在北边峰巅还建有一个了望台,以防敌情动静。整个建筑科学而坚固,充分显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详细]
70、
新乡崇庆寺
崇庆寺(又名倒塔寺)全名古介休崇庆寺,始建于南北朝齐平中期(公元570—575年),距今已有近1430年的历史。据古碑记载,该寺历经沧桑,修复重建数次。寺院原有“三佛殿”、“罗汉殿”、“天王殿”,左有“火神殿”、“关公殿”,右有“瘟神殿”、“六祖殿”和“钟楼”一座。三佛殿后有“寿塔”一座。寺院占地80余亩,崇庆寺历代“香火旺盛,雄伟壮观,富丽堂煌,远近闻名”。 位置:新乡市区东10公里处关堤乡张八寨村东北角 2005年12月被列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1、
新乡泰山庙
泰山庙(俗名高庙)始建年代久远无可考证,根据现存残碑记,明代万历年间已有此庙,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清代康熙年间曾多次修建,并奠定今日庙院的规模和布局。庙院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北门、关帝圣君殿、广生殿、三仙圣母殿、泰山0殿、阎王殿、五谷殿,高台下有玉皇楼、泰山0洗脸盆等,现存重要文物主要有明代石碑一块、清代石碑一块、古棠梨树一株。 高庙历史悠久、布局完整、文物丰富、环境风貌原始。 位置:新乡市红旗区洪门镇东北角 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2、
迷昏寺
迷昏寺大雄宝殿始建于宋朝末年,迄今已有700多年,殿前10米处立有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建陀罗经幢。根据新乡县地名记载:关堤乡司马村东北方向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北宋靖康年间辽将肖银宗率兵数万,利用地形乘黄风大作之机,摆迷昏阵击溃宋兵,渡过黄河,攻占阳武县城(今原阳县),故该寺为迷昏寺。大殿1950年倒塌。1999年至2000年村民集资在原址重建。 位置:新乡市关堤乡塔小庄(洪门镇正南3公里) 新乡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3、
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
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位于原阳县城关镇谷堆村,该遗址为新石器至商代古文化遗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苍,(公元前256年—前152年),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数学家,官拜丞相,归葬故里。其墓原规模很大,并有祠,今仅存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县安如泰立的“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碑一通。现墓碑立在谷堆商代文化遗址之上。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原阳县没有古文化遗址的空白。同时对黄河的变迁及黄河流域的商代文化之研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详细]
74、
小冈遗址
小冈遗址,位于长垣县城东北4公里的满村乡小冈村北400米。1978年2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北长220米,东西宽120米,面积26400平方米。遗址北高南低,中心高出地面3米。文化层较厚,中心钻探5米不到底。灰土露于地面,陶片标本有瓮、罐、盆、鬲、豆、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弦纹、附加堆纹等,陶色多为灰陶。文化性质为新石器龙山文化,商、周、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文化遗存。与小岗遗址同类型的还有苏坟、大冈、宜丘、青岗、耿村等文化遗址。……
[详细]
75、
凌云寺塔
凌云寺塔位于辉县市高庄乡六台山村南侧六台山凌云寺旧址之上。其周围群山环抱,南有金掌山,北有佛领山,东有苏门等山,西为太行山,堪称胜境。因其属苏门山系,历史上又称“苏门凌云寺”。寺院创建年代不详,该塔现存为元代风格。塔体为楼阁式砖塔,六级,八角。通高11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塔体砌筑为砖缝不岔分,砖雕斗拱、假窗、檐部等构件均有明显元代之特征,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006年,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6、
玉仙阁(杨氏宗祠)
玉仙阁(杨氏宗祠)位于延津县石婆固镇小渭村东头。从新乡市向东沿S308线行至新乡市平安水泥有限公司,向南行至石婆固乡小渭村即到。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为一方形院落。原为杨氏宗祠,初建于1816年,后几经集资扩建,建成三间砖木结构0,称杨氏宗祠。1985年又增修围墙和大门,对院内美化。1987年8月,被县政府定为“延津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2月,被市政府定为“新乡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7、
汲冢遗址
汲冢遗址在河南省新乡市汲县县城(现卫辉市)西南10公里,孙杏村乡娘娘庙(村)南。因墓地在汲得名(汲县古称汲郡)。为战国时墓冢.至于汲冢墓主是谁?同样存在不同说法。晋代汲郡,河南汲县西南,战国时是魏的封地。根据《晋书&S226;武帝纪》、《律历志》、荀勖《穆天子传序》、卫恒《四体书势》,魏襄王是墓主。而王隐《晋书&S226;束皙传》则认为墓主当是魏安厘王。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详细]
78、
张故城遗址
张故城遗址位于新乡市西7公里。西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宰相昌嘉不愿内属,起兵反,武帝出师讨伐。次年,武帝行至此地时,恰逢南越叛乱平息,吕嘉被俘,路博德派人送米吕嘉首级,武帝大喜,即把汲县的新中乡(今张故城)立为县,定名获嘉县。隋代,获嘉县西迁后此处称故城。明初,张氏在故城西建村庄,故称张故城,后人写为张固城。村东有汉获嘉县城遗址、汉代赵越墓,南有传说为墓,铁路南有汉代墓群。……
[详细]
79、
新乡店后营遗址
店后营遗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县大召营镇店后营村西的高台地上。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4万平方米。在遗址西北部断崖壁上的灰坑内发现有带孔石斧、彩陶罐、折腹罐、豆柄、板瓦等器物残片。纹饰有红色彩绘斜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绳纹、方格纹等。从器形和纹饰特征看,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主,晚期可延至汉代。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新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化分布和承袭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详细]
80、
新乡天宁寺
始建于金·承安年间(1196年),原名为大迷魂寺,明代建文年间改名为“天名寺”,清代顺治年间更名为“天宁寺”。 寺院原有大殿、中殿、白衣佛祖、伽蓝各殿及山门、钟鼓楼等建筑,寺院巍峨壮观,香火旺盛。文革期间寺院全部被毁,2003年又重建山门一座,钟鼓楼2座,配殿等建筑正在积极筹建中。 该寺现有僧人吃水井一口,滴血盟誓碑一块。 位置:新乡市关堤乡刘庄村……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鍏ㄥ浗鍦板悕鎼滅储
·
新乡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新乡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新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新乡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新乡市A级景区名录
·
新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上清湖景区
·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
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