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环江县旅游

环江县文物古迹介绍

环江方家祠堂
  方家祠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三才村盘江屯前西南面山脚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面阔三间10.7米,进深23.4米,硬山式小青瓦屋顶,风火山墙高高耸立,雕饰各种动物花草图案。堂前砌一堵高3.5米,宽5米的影壁。祠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改为校舍,祠内设施不复存在,只遗存挂于大门上方“宗祠”木匾一块及两块碑刻,一块“家庙记”碑,一块“庙规文则”碑。方家祠堂依山傍水修建,一条小溪逾回环绕,溪面上三座石拱桥可通往祠堂,小桥流水。保存清代寺庙的建筑风格,对研究地方祠堂文化具有重要价值。2012年11月12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8日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详细]
凤腾山古墓群
  凤腾山古墓群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堂八村西北部凤腾山东南面斜坡上,距堂八村2.3千米。墓群南北宽103米,东西长200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墓群从山脚排向山顶,不规则地分布有大小墓体一千二百余座,分有碑文墓和无碑文墓两种,均坐西向东。无碑文墓年代上限有待考证,有碑文墓绝大多数为清代不同时期所葬,毛南族谭氏始祖谭三孝就安葬于此。石砌的墓群用料讲究,墓冢形状或圆或方,均为青石砌筑,有单体墓、连体墓,形式多样;墓前大都设置有墓碑与护碑石,碑顶是造型各异的石刻,表面雕饰各种动植物图案,动物有蝙蝠、凤凰、仙鹤、神鹿等,植物有梅花、寿松、仙桃、水仙、吊兰等。雕饰工艺融合了圆雕、浮雕、镂雕、线雕、阴阳雕等不同的技法,工艺精细,刀法流畅,图案精美、形象逼真。凤腾山古墓群是迄今毛南族聚居地规模最大,数……[详细]
北宋村石牌坊
  北宋村石牌坊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北宋村北宋屯东北面公路旁。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牌坊为四柱三连门两座,全石制结构,坐东向西,前后间距8.8米,每座宽6.2米,高7米,底座2.25米。前后牌坊正门上方刻有“一门贞烈”、“一门九烈”四个楷体大字,背面刻有旌恤部文。正侧面石柱上刻有清代官员敬题的对联、诗作等。整座牌坊均雕刻有龙戏宝葫芦及鳌鱼、--、麒麟、狮虎、鸾凤、八仙等浮雕图案。重檐斗拱,榫卯相接。距牌坊西南面15米处立有四块龟座各高2.4米,宽1.2米,厚0.15米的碑刻,碑文分别用满、汉两种文字铭刻“一门九烈”的身世和光绪皇帝的诰命。据史料记载:同治四年,粤匪扰乱,自备军械练团御寇,乡里得以保全;七年,黔苗犯粤,-思恩。含瑄率该大使及同居堂兄督团迎战,战于八面六圩寨外,毙贼无数……[详细]
长美崖刻
  长美崖刻在下纺屯附近小环江左岸的巨崖石壁上,有着“山高水长”四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气势雄伟,小环江发沿岸峰峦树木葱茏,翠竹倒映,形影相连,由于植被保护良好,江水清澈碧透,沁人心脾。山峰间被江水冲积出的-原上绿草如茵,田园成片,农舍错落。乘船观江景,远近山光水色交替入目。……[详细]
旧寨古道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旧寨古道,一条跨省旧道,全长25km。另一头连接的是贵州荔波。据说这条古道自汉代就建成了。用不规则的石块堆砌而成,最早宽约1.2米。保护范围:古道两侧外延10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谭家世谱碑
  谭家世谱碑位于环江县下南乡波川小学校园内,年代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谭家世谱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碑亭屋檐滴水为基线,向东外延2米,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巴马山摩崖石刻
  巴马山摩崖石刻位于环江县思恩镇清潭村上清潭屯与文化村下兰屯交界处的巴马山上,年代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巴马山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石刻为中心,向四周外延2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思恩县中州碑记碑
  思恩县中州碑记碑位于环江县东兴镇东兴社区那怀屯,年代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思恩县中州碑记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碑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10米范围内。……[详细]
社村魁星楼
  社村魁星楼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社村洞法屯东北面约1公里的坡顶上。据有关碑文记载,社村魁星楼重修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是当地民众为培植风水捐资兴建而成,该魁星楼坐东北向西南,楼体为七层六角空心楼阁式,高18.9米,青红火砖混砌而成。底层呈正四方形,边长4米,墙厚0.6米,南面开一拱券门,正中横题“大观在上”及一副对联。二层以上修成六角,一层比一层略缩,顶上用砖券封顶,塔层之间修成庑殿式遮檐,檐面嵌上一道道青瓦,檐下绘制各种花纹图案,饰以不同的色彩。西面第五层上 书-“魁星楼”三字,故名“魁星楼”。每层有数根桁条架于塔内,有木楼梯可登顶,惜木梯及楼板已毁。原塔旁建有祠堂庙宇,不知毁于何年。残碑数块遗于楼旁。社村魁星楼为环江境内唯一的一座砖塔楼,对研究地方民俗文化具……[详细]
欧崇高夫妇墓
  欧崇高夫妇墓位于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内岩屯北面坡松树林里距内岩屯约500米,年代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欧崇高夫妇墓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园四周围墙墙基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西、北外延5米范围内。……[详细]
都川葫芦塔
  都川葫芦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都川村都川幼儿园校园内。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03)。坐西北向东南,塔身七层,全用经加工后青石砌成,通高6.95米。底层为正方体,边长2.75米,正面开门,中空(传说李--圆寂时,其徒谓之肉身成圣,龛置放塔底空心处,三年不朽),基部正面上方刊:“大清广西省庆远府思恩县镇柳乡川山里柏子奄塔雍正三年岁次乙己仲春月吉日谷旦”。其上五层为实心六棱形体,每层雕有筒瓦状出檐,一层比一层略缩,塔顶雕一石葫芦,塔因此而得名。原塔旁建有庙宇,俱毁。现塔周分布9块碑刻,记载--根源、庙宇、塔殿的修建及捐资钱数名单。葫芦塔是环江境内唯一的单体石塔,对研究地方宗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1986年3月3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环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8日区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