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文物古迹介绍
大兴堡,俗称“大兴土楼”,巍然屹立在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距镇址后房街约一箭之遥,北枕大兴山之险,西南望天马山之雄,南以大云溪为襟带,东扼五德公路咽喉,系乡人、邑庠生、大富户郑展枢(公元1679—1758年)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端月所鼎建。堡民系硕杰郑氏族人,多从事农业和陶瓷业。大兴堡大门坐西面东,为单檐歇山式之石木结构,建筑规模宏大。平面呈长方形。城墙东西最长为64.5米,南北最宽为56.96米,高l0.2米,上为歇山顶屋檐。全堡占地面积约36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36平方米。城墙底部垒砌溪石,高达4.5米,宽达3.6米;上部运用传统的“大墙板”夯筑三合土墙(黄土、小沙石、石灰等),高5.7米,厚0.43米,四周开有40余个铳眼,眼口稍趋下倾, 眼高0.72米,宽0.5……
[详细] 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位于水口镇昆坂村,1943年,在-顽固派大肆“围剿”革0据地时,为隐蔽积蓄力量,0福建省委从闽北转移到闽中,同年12月,闽中工委书记林大蕃及游击队20多人来到毛厝、坂里。1944年正月下旬至二月间,省委机关游击队陆续来到坂里。在坂里牛寮坑困狗形山上,盖起了18座竹棚,开了2个操场。省委机关转移到坂里后,在德化大溪、永雁和南安八都等地建立了几个据点,使闽北、闽东北、福州、永泰、大田及闽中地区的莆仙、晋南惠等根据地联结起来。这一时期,坂里村曾成为全省革命活动中心。省委机关在这里召开省委会议,进行整风文件学习,创办《顽强斗争者》刊物。游击队奇袭莆田县涵江交通银行所缴获的伪币,也是带到坂里,由省委分别发送给闽北、闽东北和福州等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还曾在这里用电……
[详细]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昆坂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陈列馆,主馆内容主要反映的是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历史事件。1943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闽北地区的进攻,时在闽北的中共福建省委面临的形势日益恶化,机关活动非常困难,为了打开局面,摆脱困境,中共福建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做出了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战略决策。坂里地处德化县与仙游、永泰三县交界处,山高林密,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自然村落,这里民风纯朴,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中共省委机关在打通了地下交通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于1944年3月,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机关陆续由永泰青溪转移到德化坂里牛寮沟。5月初,省委主力武装“顽强支队”30多人,在闽江特委书记黄扆禹、省委常委左丰美、省委纵队队长叶良运率领下,经古田、渡闽……
[详细] 毛票故居位于德化水口镇毛厝村。1943年,永德大特派员吴天亮以卖故衣为名来到毛厝村,进行秘密的革命工作,先后发展了毛票等一批中共地下党员。毛票旧居——岐山堂遂成为吴天亮秘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据点之一。1943年8月,毛票被选送到闽中特委在仙游上湖底举办的骨干学习班学习。学习结束后,与省委委员黄扆禹、永德大特派员吴天亮等回到毛厝,遵照省委指示,建立岐山堂地下交通联络站,然后开辟德化至大田武陵安的地下交通路线。11月间,吴天亮、毛票等人到大田武陵把林大藩的队伍接到毛厝。随后,黄国璋、郭永星等8位同志也来到毛厝。毛厝村成为仙、德、永、大地区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岐山堂也一度成为游击队的重要交通站,为1944年省委机关南迁坂里打下基础。1944年3月省委机关迁移德化坂里时,毛票负责内外交通联络、生……
[详细] 屈斗宫窑址系宋元时代的窑址,因当地村民为纪念南坡小路边的“奎斗宫”而得名,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1953年为华东文物工作队考古调查发现。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先生等再次对该窑进行调查。此后中央、省、地、县等有关单位又多次复查。1961年,经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颁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4月,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织发掘,该窑址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150米。不同类型的器物标本6793件、生产工具800多件,标本大部分为残件,仅少部分为完整件。为依山坡而建的分室龙窑遗迹(俗称“鸡笼窑”),全长57.1米,宽1.4-2.95米,分17间窑室,坐北朝南,偏西15度,坡度在12-22度之间。屈斗宫窑的窑头火膛和……
[详细] 九仙山弥勒造像的所在地为福建省德化县,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具体地址位于德化县九仙山。该景点位于德化县西部九仙山风景区九仙洞(又名弥勒洞)内,距县城28.5公里。系以洞内天然巨石雕凿而成。相传,此岩石原貌酷似张果老,他常和其他七仙在此聚饮,日夜奏乐。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渭人邹天比在洞左“天然室”修真,厌其聒耳,便改雕成弥勒。此后仙乐遂息,仙人遁迹海外 。弥勒佛通高2.7米,周长8.9米,雕工线条简练,神态逼真,雍容和蔼。虽经千年蚀损,表面略有风化,但保存基本完好。为闽南保存较早的佛教造像。1961年,作为“九仙山古刹”的附属文物被德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辽田尖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青铜时代斜坡式龙窑,出土物以原始瓷器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钵、豆、纺轮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黄白色。共发现八条窑炉遗迹,火膛破坏严重,仅窑室与火膛交接处尚存两段窑壁;窑室平面近似长方形,从前部向尾部逐渐收窄,前部内宽1.24米,中部内宽1.16米,尾部内宽1.11米。保护范围:遗址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辽田尖窑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山后连氏祠堂位于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年代为明。简介:建于明正德初年(1508),坐南朝北,由主楼、赞楼、阳庭、品字池等组成,建筑面积585平方米。主楼为二层“吊脚楼”,面阔五间,进深14米,穿斗式梁架,悬山顶。该祠堂为我省罕见的吊脚楼式明代木构建筑。2013年,山后连氏祠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堂周边各外延20米。……
[详细] 五代后堂归德场场长颜仁郁故居永茂堂位于三班镇泗滨村中部,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灵鹫岩寺位于上涌镇桂格村九仙山巅东侧,年代为唐-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程田寺位于龙浔镇宝美村东南部,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德化西天寺位于浔中镇祖厝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凤山儒山祠位于盖德镇凤山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宏祠宫位于浔中镇凤洋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戴云寺位于赤水镇戴云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吾华寺位于盖德镇吾华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香林寺位于葛坑镇湖头村,年代为五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世科驷高石塔位于浔中镇世科村浔北西路,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活动地址位于水口镇昆坂村坂里角落,年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大正寨杉树王位于葛坑镇大正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其他,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