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文物古迹介绍
牛背脊战斗纪念地位于陶家河乡胡家湾村牛背脊骨山,海拔997多米,因山形酷似卧着的水牛而得名。1934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太湖移驻至陶家河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10月30日,红二十五军在牛背脊骨同国民党上官云相47师展开了一场浴血反“围剿”的战斗,敌军兵分三路,妄图合围全歼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占据牛背脊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据险扼守,激战两天两夜,多次打退敌人进攻,给予敌人巨大杀伤,红军伤亡280余人。11月1日凌晨,红二十五军主力在夜幕的掩护下冲出包围圈,离开陶家河革命根据地,成立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由此集结北上长征。2018年4月9日,牛背脊战斗纪念地被英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2月9日,牛背脊战斗纪念地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
[详细] 段氏宅位于英山县麻元乡灵芝垸村南420米。为候补知县段昭灼的府第及庄园,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后不断续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有三路两进院落,各路均有门厅、前堂、后堂及左右厢房。通面阔九间47.25米,通进深36.27米。主体建筑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木构架为穿斗架的变形,梁架为草架。天花大多采用菱角轩式。石作多汉白玉材料。山墙嵴饰长龙,墀头变化多端。檐下有砖砌斗拱及花鸟人物故事彩画。(第三批)……
[详细] 安家大屋位于英山县陶家河乡严坳村。清代建筑群,由安家新屋、安家老屋、武陵第三栋建筑组成。安家新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099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四进院落,中轴对称布局,共有房屋99间半。安家老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三进院落,有大小天井6个。武陵第: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该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
[详细] 张氏宗祠位于英山县孔家坊乡竹坳亭村。清代建筑,据《张氏宗谱》记载,该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一进两幢三开间加一附间,背西北,面东南,面阔17.16米,进深16.85米,建筑通高6米,檐高4.5米,占地面积290平方米,穿斗式木构架,前后均为如意山墙;进大门处设戏楼,前后两间之左右处,设一天井,屋檐四周墙面彩绘山水、人物故事、龙凤杂宝等图案。该祠为研究鄂东乡土建筑和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详细] 郭家湾遗址在英山县石头咀镇毛家坳村,毛家坳湾(自然村)东南约1000米。遗址现存面积约9000平方米,1984年文物普查发现,东南部断面文化层厚约1.6米,包含新石器、西周时代的文化堆积。新石器时代遗物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少量泥质灰陶、红陶;纹饰有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等。西周时代遗物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少量泥质灰、红陶;纹饰有绳纹、间断绳纹、附加堆压印绳纹等。……
[详细] 灵芝桥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灵芝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东西向跨瓦寺前河上,七孔石梁桥,长17.5米,宽1.5米,由35根长2.5、宽0.3米的条石铺成,桥墩用方形及三角形石块砌筑而成。为确保石桥安全,桥下河床由条石铺成。该桥是湖北省现存最完好的石梁桥之一,对研究湖北省桥梁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批)……
[详细] 卫氏宗祠位于英山县金家铺镇象鼻咀村。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由戏台、天井、大厅组成。砖木结构,硬山顶,穿斗式粱架,两山设如意式封火山墙。该祠建筑布局、装饰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
[详细] 陈氏宗祠位于英山县石头咀镇咀岩河村。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坐东朝西,一进两重,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该祠建筑布局、装饰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
[详细] 李公桥位于英山县东麓溪冲。建于1917年。东西向横跨于一条无名小河上,单孔梁桥,全长16米,宽4米。以4根直径0.7米的大树作为桥梁,木板桥面。上建单檐硬山顶凉亭。该桥为湖北省现存较好的木梁桥,是研究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工艺的重要实物。(第五批)……
[详细]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位于英山县詹家河乡陶家河村。1934年,红二十五军军部设在此。旧址原为郁氏祠,建于清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214.7平方米,悬山顶,砖木结构。该旧址对研究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师发展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第五批)……
[详细] 乌云摩崖石刻位于英山县红山镇张畈村。刻于明代。地处乌云山东麓崖壁。幅高1米,宽0.8米。阴刻行书,题“乌云山寺记”,正文11行148字,记乌云山寺沿革及周边环境。该石刻对于研究当地佛教的传播情况具有重要作用。(第五批)……
[详细] 段朝立墓位于英山县南河镇坪上湾村。宋代名人墓葬。面积约50平方米,现存墓碑与封土。段朝立(1228-1275),英山县首任知县,在此抗元而死。该墓对于研究英山的历史文化和宋末抗元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详细] 毕升家族墓位于英山县草盘地镇。宋代名人家族墓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传为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及其后人墓地。该墓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2019年10月7日,毕昇墓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详细]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